登陆注册
34410400000002

第2章

第三对三归辨同异者。于中作三种分别。第一明同异。第二出体明所以。第三问答分别。第一明同异者。若论三宝直举境界生福。三归以人对境。归谓归向。婆沙云。归是归趣救护义。是归趣义。涅槃解脱中说。譬如群鹿怖畏猎师。若得一跳则喻一归。如是三跳则喻三归。众生亦尔。怖畏四魔恶猎师故受三归。依受三归故则得安乐。三宝则宽通于真伪。三归则狭唯在真中。名字三宝一向不入三归。一体三宝尽入三归境界。别体三宝有是有非。一体三归者分别有二。一就性体明三归实。二就德明三归义。性体者义该凡圣有心之粗皆有三归体实。谓佛性法性僧性。故性品云。其有宣说是经典者。皆言身中尽有佛性。如是之人则不远求三归依处。何以故。我身于未来世即当成就三宝。就不远求是性具足。未来成就是德具足。德中有三对。一因果相对。二唯就因。三唯就果。此义前已说。别体是非者中。先小次大。就小中若依杂心。佛二种身中但归法身不归生身。于法身中归佛所得无学无漏不归有漏种智。法中唯归涅槃。僧中归学无学无漏法。故论云。归依彼诸佛所得无学法涅槃无上法。僧学无学法。归佛所得无学法名归佛。不归佛无敬等。诸有漏法自性不解脱故亦除生身。问。但归佛无漏法者。损佛生身应无逆罪。解云。生身是法身所依。如坏瓶失乳。故成无间。法中唯归涅槃无上法者。论主归依爱尽名归法。善故常故。以余法无善及常故不归依。归僧学无学。以僧成就非学无学法。及生身以有漏故不归依。亦非等僧以可坏故。成实论明别体三宝义。能生善皆可归依。故文无成说总相作语。就大乘明别体。对一体明少分者。且依法性论及胜鬘经就果明三归。对小乘法僧明少分究竟义。宝性论云。可舍及虚妄无物及怖畏二种法及僧非究竟归依。二种法者。一是所说法。二所证法。所说是能诠教法。得证法时灭。如舍船筏。所证法有二。所谓因果。因是道谛。是有为虚妄非真非实无常故不可归依。果是灭谛涅槃。彼是无物犹如灯灭。断少烦恼苦是无物故。所以不归。僧者三乘诸人有恐怖不断烦恼习常求归依如来。以自求归依非究竟故。所以不归。既不归小乘法僧。当归大乘。果中一体三归。宝性论云。众生归一处佛法身。彼忻依佛身有法。依法究竟僧。佛身有法即是佛宝。依法究竟僧即是法僧。此等三义同用真谛为体。虽有三差别。同是彼忻果等无优劣。智用照境名为佛。自实自相轨则名为法体。义无邪碍和合是僧义。胜鬘说与此同。故经言。法者说一乘道。法僧者是三乘众。此言一乘道者。三乘所依人别法通故名一乘。此偏就道谛为语。又云。说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于上更无一乘法事者。此明因得果灭道通论。欲明小乘灭道并不可依。究竟法身即是涅槃无物住。有余时直是结尽。后证无余身智复无。不同大乘菩提涅槃二俱常住。菩提是常不堕有为。即菩提明灭。涅槃善有不名无法。故可归依佛。僧义如前说。问。何故唯明法僧非究竟而不说佛宝。解云。彼实此权更无别人。是故不说。第二出体明所以者。先明所以。次明体性。第一者。问。何因缘故说此三归。解云。为破众生归依山林树林园观塔庙非安非胜不能免苦。或复有人归依如来父母生身头足等分为止。是意归佛无学法。归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法及诸比丘所行是应作法故。初舍此法当归爱尽涅槃。归僧者。或谓归依四性出家之人。初舍此人当归僧学无学法。第二体性。问。何者是归趣体性。解云。归者灭道少分。趣是口语。又说是能起语心。复有说者。信可此法。信为趣体。若依评家后说者好。第三问答分别者。问。受戒而不受归。是人得戒不。解云。或有说不得。所以者何。若欲受戒应先受归。复有说者。若慢心不归不得戒。若人不知为先受戒为先受归。不受归而受戒。是人得戒而与戒者得罪。问。善生经云。菩萨有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僧此义云何。解云。后身菩萨即此生德不入僧宝。不离此身然未是佛。复非佛宝。然此身中成就无漏功德判为法宝。问。佛为入僧数不入僧数。解云。依善生经。佛不入羯磨僧。故彼经云。佛若入僧数则无三宝。四不坏信。若就福田即入。问。归法通自他。佛僧二种何故唯他非自。解云。若就法性言之。三俱是自。就德言之。自己未成佛僧无所归故。法则人法有异故得自归。问。何故戒有分。受三归无分受者。解云。若受三归为欲舍邪故。次具受戒法起行除邪。随其力能故有五种优婆塞。问。或有礼拜自在天王世间诸王长者及诸外道魔梵失三归不。解云。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三归依。为摄取故所说邪法慎物受之供养天时。当起慈心为护身命钱财国土人民。不失三归。

第四明福田益物。于中有二。一明境界广略。二辨益物不同。第一境有广略者。一就佛明广略。总说唯一。如涅槃权实说。二谓真应二身。如十地论体相用说。三谓法报应。如金光明合实开权。复说三种。谓如如智应化二种。此如十地相似。如楞伽合权开实说。四谓应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若随境义用有十。如华严说。法广略者总唯一一切尽名法。论旨分二。所谓教义。义不过三。谓理法行法果法。教分十二。谓本经乃至论义。僧广略者总唯一增一至二。于中有三。一就位分二。如师子品中说。一者世僧。大地已前乃至凡夫。二者义僧。大地已上乃至金刚。就法分二。谓羯磨****。****者时人或说四谛或言四依。就所漏法分二。谓理和事和增二至三。于中有二。一就行分三。如金刚身说。谓破戒杂僧。二愚痴僧。三清净僧。二就人分三。谓胜鬘说僧者谓三乘众。如大智论说四。一哑羊僧。二愚痴。三无羞。四有羞。如律毗婆沙说五。一群羊僧。二无惭。三别众。四清净。五真实。就用不定。一四人。二五人。三十人。四二十人。此义可知。二益物不同者。佛僧二宝能生物福。如十地初愿中说。法宝一种生物智慧。如第二愿说。若通而言之。皆生二种。境界无定。由修行者心因异相所生亦异。

第五三宝相者。如第七功德中说。如来有十。一觉相。二善相。三常。四乐。五我。六净。七解脱。八真实。九示导。十可见。法有十一对。一善不善。二常无常。三乐不乐。四我无我。五净不净。六知不知。七解不解。八真不真。九修不修。十师非师。十一实不实。僧有九相。一常。二乐。三我。四净。五是弟子相。六可见相。七善。八真。九不实。

第六常无常者。名字三宝是无常法。小乘别体。佛僧是无常。法宝中涅槃是常。不为生灭所迁。经云声闻涅槃唯有乐净无常我者。就分别无相性。若有分别心则见生死涅槃。若舍分别即无生死涅槃可得。故云无常。我有二。第一佛性真我。彼未显性实故无。二神通八自在我。此唯无为无法故无我。若论法杂心。阴空无神是无常。总用无处是常。成实论主空与前同。法空是常。大乘别体。佛僧同前。法中理与灭果解同前。浅深为异。若大地已上乃至诸佛生德是常。生相无常。法义同前。若在地前相德俱无常。一体一者。实之与义悉皆是常。以体同故。义非条然。如寿命品说。若言如来异法僧者则不能成三归依处。如汝父母各各异故。故使无常。

第七盛衰者。初明佛宝。以权对实明应用有损益真无损益。如性品中说。如庵罗树及阎浮树一年三变。有时生华光色敷荣。有时生叶滋茂翁郁。有时雕落伏似枯死。如来亦尔。于三界中示三种身。有时初生。有时长大。有时涅槃。而如来身实非无常。二法有盛衰者。以教对理明教有损益。故性品云。犹如蚊滓不能令此大地沾洽。当来之世是经流布亦复如是。于时有利名益。故经云。譬如过夏初月名秋秋雨连注。此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为于南方诸菩萨故当广流布。降庭法雨弥满其处。僧宝损益者。以凡对圣就二人明损益。凡夫违法不能奉顺修行心无圣法不能越凡成圣。是僧宝损相。故经云。如来正法将欲灭尽。尔时多有诸恶比丘。于秘密藏懈怠不勤。哀哉大险当来之世甚可怖畏。智人不违是典奉顺修行自能知义为他演说得成圣僧。是僧宝益相。故经言。唯诸菩萨摩诃萨等能于是经取真实义。不著文字随顺不逆为众生说。

第八坏不坏者。名字三宝不辨坏不坏义。唯就佛在世时。小乘别体三宝明出佛身血坏僧断法。大乘别体权用及一体三义不明坏义。故性品云。如来亦尔。示有众生于如来所生粗恶心起五逆罪至一阐提。为未来世诸众生地如是示现坏僧断法而作留难。假使无量诸魔不能侵出如来身而众生皆谓法僧毁坏。而如来性真实无变无有破坏。坏僧义如杂心广说。

第九通别者。三宝义别有佛法僧异。经中亦有通相作语。就佛辨法僧。就法辨僧佛。就僧僧佛法。佛僧者如师子中说。复有僧者。谓诸佛和合。是故我说僧有佛性。和合是僧义。诸佛有和合故名佛为僧佛。人证实故名僧有佛性。佛法者诸佛如来有俱生奇特未曾有法。动成物执故名佛为法。法佛者如三身中显时性体与觉照作本名为法佛。法僧者如师子中说。一就教法。故经云。复次有僧谓法和合。法和合者谓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常。是故我说法僧是常。教论常理名经为常。论旨无违名法为僧。亦可部别所明不相违故名法为僧。二就理法。经云。僧名和合。和合者谓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中亦有佛性。十二缘常。佛性亦尔。是故我说僧有佛性。因缘是义。佛性是实。即义辨实故名十二因缘亦有佛性。以义从体故名十二缘常。因缘义相与实无违故名为僧。僧有佛性同十二缘。亦可因缘和合成生故名僧。僧佛者十地论云。证三种佛菩提。声闻辟支佛亦名为佛故。智用照境名佛。彼有正觉见道故名僧为佛。僧法者如善生经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此义前已说。

第十约五眼明为境差别。然名字佛法二宝肉眼天眼等见。僧者和合意地得。即是法眼见。别体佛肉天二眼见。法僧并法眼见。一体佛法僧法慧佛三眼所见。

第十一明诸论显所敬广略。

第十二辨敬意。此之末后两番若欲分别。如疏中所说。

二障义

八门分别。一名。二体。三明差别。四依心通居。五迷邪理事分别。六地起治断先后。七就位明分齐。八摄邪分别。

第一名者。能烧身心身热心热能令行人忧恼故名烦恼。此名不举体就功能为名。决断名智。惑性迷理障智故名为智障。亦可即智是障。此一就所障。亦可当体此二隔碍圣道及圣道前方便故名为障。问。名中名智障为障智说智障。为当即智是障说智障。答。此通二义。问。若障智说智障。有障可无智。烦恼非智障。惑生应有解。烦恼时无智。是亦说智障。云何非智障。答。智障由智除故。就能治说智障。虽有烦恼而无智。烦恼不待于智遣故。智障之外立烦恼障。问。解惑相对然能治不是解。亦应所治非是惑。以障即是惑。能治即是解。能治若是解。还复无二障。若即智是障者。以障除障。若障得除障者。亦应以闇除闇不待明。答。望惑说为智。望胜智说为障。治义非障义。障义非治义。即不得说障除障。

第二体性者。用五住惑性及三慧观解以之为性。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探山炮李

    神探山炮李

    小时候被爷爷起错了名字的李山炮号称万金油,是一名报社记者。他从小兴趣广泛,尤其喜好命理分析、风水堪舆之类的民间方术。上学时尤其对物理化学和历史感兴趣。爱看各种侦探小说。当上记者之后,因为总是能接触到一些奇闻异事或刑事案件,李山炮总是要自己推理调查一番,机缘巧合,还真让他解了几个谜团。然而经历了几次离奇事件之后,李山炮发现一切因果,皆因人心而起。
  • 校草,请你别缠我

    校草,请你别缠我

    what?TFBOYS,什么鬼?来我们学校上课“啊啊啊!!!听到了没!听到了没!TFBOYS居然要来我们学校上课!”“慕容曦!闭嘴!还有那个T什么BOYS有那么好吗?要说的话别在我耳边说!烦!!!”“思倾啊!像你这从来不关注娱乐圈的人怎么可能懂我!!!”“是是是!不就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两只手,两条腿吗!”思倾小声嘀咕着。“思倾,你说什么?”“没什么!你继续”……到底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尽情收看《校草,请你别缠我》
  • 荡世神将

    荡世神将

    跌跌撞撞受尽磨难的活宝神将,嘻嘻哈哈笑料百出的搞怪神兽。灵女多情,妖女妩媚,神将有意。看一人一兽戏耍世间妖魔鬼怪,荡尽魑魅魍魉。各位书友观众们,你们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欢迎大家投票评论给我鼓励。
  • 霸道校花我娇妻

    霸道校花我娇妻

    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子-岳晨,步入繁华都市,凭借着帅气的脸蛋强健的体魄,如何在这人文复杂的城市中披荆棘斩乱麻。从一个人人唾弃的毛头小子,经过重重阻扰成为一代校园霸主。夏莲,富二代女郎,霸道的性格,漂亮的脸蛋,诱人的身材,奠定了在学校乃至这个城市的基础,学霸赐名-霸道校花。看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子如何战胜一切驳得校花芳心,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即将启程......
  •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鸢我在等你

    何鸢我在等你

    是何鸢的故事,也是他们的故事。题材不新颖,内容不猎奇。如果你发现了这部作品,就请细品。
  • 霸道校草霸宠100分

    霸道校草霸宠100分

    两人再次相见,感觉似曾相识,后来慕文轩才发现楚雨萱跟自己同一个学校,在学校慕文轩百般故意霸道地捉弄楚雨萱,楚雨萱后面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慕文轩。。。
  • 流星的圣殿

    流星的圣殿

    我爱天空,大地,还有星辰。也许我的家乡是银河,我也让你把我铭记在心。
  • 世2020

    世2020

    我,一名普通的初中生,平淡无奇的过完了前面的人生,可是当我升学到市里的高中:二中时,开始了一段之前不会想的一段人生
  • 南岛的星空

    南岛的星空

    赵海虹是首位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的科幻女作家,《南岛的星空》小说集中收录的故事创作时间从1999年到2017年,跨度长达18年之久,是她在“默”系列、“灵波世界”“火星系列”小说之外,力图风格多样化的创作探索。十二篇故事涉及平行宇宙、身体记忆、人工智能、天气控制等各种不同领域,勾画出关于历史与未来的各种丰富可能与技术背后变幻的人心,故事跌宕,情感动人。其中,《蜕》获2001年科幻“银河奖”,英文版2010年发表于美国LCRW杂志、2014年在《光速》(Lightspeed)重新发表,韩文版在韩国网络幻想杂志《镜》发表;《宝贝宝贝我爱你》获2002年科幻“银河奖”读者奖;《一九二三年科幻故事》入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宋明炜与Theodore Huters主编的《转生的巨人——中国21世纪科幻小说选》(The Reincarnated giant:An Anthology of Twenty-First-Centu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2018)。最新的短篇《南岛的星空》则是作者酝酿七年,为自己发表科幻二十周年纪念所作。2017年在《科幻世界》发表后,英文版在2019年3月刊载于美国科幻顶级刊物《阿西莫夫科幻杂志》(Asimov's Science Fiction)。作为作者创作中的“非主流”,本书中收录的十二篇小说放下了构架系列世界的包袱,对文学性的追求反而可以得到最大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