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18500000008

第8章 让心灵的阳光驱散恐惧的阴云

从惊恐的梦中醒来

李敏(化名)是大一的新生,从南方一座小城考入上海是她最高兴的一件事。可是,令她痛苦的是,自从入学以来,她就噩梦不断,至今已经持续2个月了,不仅影响自己的睡眠,梦中时常发出的惊叫声还常吵醒同宿舍同学。更严重的是有一天夜里,她在睡梦中从上铺跌落下来,惊醒了全宿舍的人,幸好当时裹着被子落下,才没有受伤。当时她正梦见自己在十字路口被一个巨大的车头撞落到一个深洞里……

李敏讲:“入学来报到时,我被安排到了上铺,心理一直毛毛的,很怕掉下去,我有很严重的恐高症。上中学时每次打扫卫生我都不敢去擦玻璃,那要站到窗台上去的,低头往窗外看时我的腿都软了……”李敏通过宿管科将铺位调换到下铺,想借此消除因恐高造成的紧张焦虑。这一周内她没再做噩梦,但室友们听到她说过梦话,声音不响,听不清内容,没有惊叫。

据李敏的妈妈讲,李敏在高中时有一次险些被车撞到,当天夜里她在梦中的惊叫声很可怕,甚至吵醒了邻居。当时李敏刚上高三,一天下午,李敏与一名女同学一起放学回家,她们边走边聊,一路上有说有笑。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走到路中央时,突然看到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从左前方飞速朝她们驶来,女伴惊恐地一下子躲到她的背后,而她却呆住了,只记得车子紧挨着她煞住了,她当时吓得要死,大脑一片空白……她不知车子是怎样开走的,只记得车子开走后,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应该记车牌号。

另外李敏还回忆起从上铺跌落的第二天有高数课,当时放在枕边的几本数学书也与她一同掉下去了,她又回想起有清楚记忆的几次噩梦的次日好像也都有高数课。

带着对噩梦的恐惧和无奈以及早日摆脱噩梦困扰的迫切心情,李敏求助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分析,李敏的这种噩梦中惊醒的情况叫梦魇,是一种心理学的生物学现象。

当我们开始入睡时,就开始进入REM状态,即眼球快速运动阶段。我们身体的四肢开始经历猛烈、短促的抽动,科学叫肌阵性痉挛。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表现,当我们从悬崖边上走下来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感觉。我们的潜意识在不清醒的状况下把身体的这种物理反应理解成了梦境。而噩梦一般发生于后半夜,做梦的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感到十分绝望,心理充满担忧和恐惧,而一旦从噩梦中惊醒,能清晰地回忆起噩梦内容。噩梦不是坏梦,而是在舒解、曝光你的负面情绪,反映出你生活中的恐惧。把它当作提醒、警告是最积极的态度。梦魇与夜惊症相似,但夜惊不是梦,而是不同寻常的觉醒,这种觉醒可能还包括运动肌活动和夜游现象,而且夜惊症事后没有回忆。李敏在每次梦魇之后都有非常详细、生动和紧张的噩梦记忆,可以完全排除夜惊症的可能。

要帮李敏摆脱噩梦困扰,首先要找出导致她梦魇的原因。睡姿、病痛、焦虑、创伤性事件、精神疾患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梦魇的诱因。据了解李敏从小喜欢运动,排球打得不错,身体一直很好。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工人,家族内没有精神病史。而且李敏的SCL一90测试结果也显示各因素项的分数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由此。“病痛”和“精神疾患”两项诱因被最先排除。

经过排查,最后心理医生确认那次被遗忘的车祸是李敏噩梦的真正原因。对“险遭车祸”经历的遗忘在心理学理论中称为“动机性遗忘”。这种理论认为,有些事件对于人们太可怕、太痛苦或太有损自我,于是人们不想记住它,而将这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这其实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实际上李敏对这次遭遇的记忆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它趁李敏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表现为可怕的梦境。那经常出现在李敏噩梦中的巨大的车头和车轮就是那辆黑色小轿车以夸张形式的再现。

导致李敏噩梦的根源找到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她不再做这种内容的噩梦。这就必须要让她宣泄压抑住的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为此,医生运用了催眠技术,将李敏“带回”当时的场景,重新体验并表达紧张恐惧的情绪。医生又和她回顾分析了“险遭车祸”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并讨论了应该如何避免。最后,医生还深挖了李敏的人格因素。

医生让李敏画一张自画像。她觉得很好玩,拿起笔飞快地画起来,三下五除二便画完了,然后向医生介绍她的画:“这就是我,头发像个马桶盖,是同学这样说的,嘻嘻……不好看,我的臀部肌肉特别发达,她们都叫我‘胖妞’……手?不会画,脚也太难画了,就这样吧,大概差不多。耳朵?没想画,不用了……眼珠有的,太麻烦了……”

李敏的画极尽简略,但已足够说明问题。她对自我形象的评价不高,但别人说她什么,她也不大计较;马虎粗心、大大咧咧;行动力差;做事随意、缺乏计划性。医生对李敏自画像的分析得到了她的认同:“我特粗心,鞋带开了我都不知道,常被鞋带绊倒。……对,行动力差。我有点眼高手低。其实我很想用功,可是一困了就要睡,有什么好玩的我也会坐不住的……我最讨厌高数课了!……想用功,可就是不用功……对什么都感兴趣,球赛啊、演唱会啊,只要有活动,我就把功课丢下去参加……是的,每次都是临上高数课的前一天睡前翻书,怕老师提问或者测验。”

原来李敏的学习一直是被测验和考试推着走的,从来没有自己的计划。大学校园里的各种社团活动让好奇心特强的李敏倍感新鲜有趣,她的课余时间大多花在这上面了,很少静心埋头于功课。每周两次的高等数学是她学得最差的一门课,为了应付课堂提问和小测验,她不得不在每次高数课的前一晚点灯夜战、“临阵磨枪”,带着这样的紧张焦虑入眠,难怪她会噩梦连连。

根据李敏的个性特点,医生向她提出两项建议:

(1)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好用于学习与参加活动的时间,不熬夜,学会有规律地生活。

(2)订出学习计划。对自己的薄弱学科高等数学要多花些时间,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在咨询结束时,李敏已经连续三个星期没做噩梦,心情也较轻松,只是想到期末的高数考试还有些心里没底,但打算按计划做好复习。

如果噩梦一直重复出现,则表现你始终不肯面对症结所在,没有真正地解决生活中的压力。你是否在梦中有过死亡的体验?每个人对死亡都有异常的恐慌和焦虑,这是人类对付死亡的正常反应。如果你梦到自己死亡,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1)睡梦中死亡。梦到自己在睡梦中死亡的人,在潜意识中一定是很怕死亡的人,你对死亡一直很排斥,更不能接受自己会死这个现实,以至于你会在梦中来安慰自己,使你的潜意识中渴望可以借这种舒服的死法,来逃避死亡的威胁。

(2)遭歹徒暗算。梦到遭歹徒暗算而死的人,在潜意识中很可能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罪恶感,也许你曾经做了什么事情稍微过分了一点,一直搁在心中耿耿于怀,所以,梦中会有这种不得好死的下场。

(3)患癌症死亡。梦见自己得癌症而死的人,可能曾目睹亲友患癌症死亡,这些印象深深地留在你的潜意识中,长久下来会对你造成影响。还有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是很有信心,平时就疑神疑鬼的,也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梦。

(4)自杀死亡。梦到自杀的人,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在现实世界中,承受的生活压力很大,想自杀却没有没有机会和勇气,所以梦中会以自杀来减轻压力。

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不如意,没有人关心,处处遭冷落,所以会梦想自杀的方式来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③你正处于失恋的状态,此刻你的意志消沉,感觉到人生的无意义,而想逃避现实,但又不可能,只好在梦中使被压抑的意识得到发泄。

噩梦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使人白天感到疲乏,醒后心情紧张、恐惧和心情压抑,而且还容易使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发生意外。所以,应采取合理的办法驱除噩梦的纠缠。

(1)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噩梦。常做噩梦的人应该认识到,噩梦不是病,不必紧张,以免形成噩梦与精神、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加剧噩梦现象。

(2)找出做噩梦的诱因,注意加以避免。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噩梦多与白天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还有如睡前吃得过饱,吸烟、饮酒、尿充盈或看恐怖片、书籍等均可引起噩梦。找出做噩梦的诱因后,加以消除。

(3)变噩梦为美梦,具体如下:

①详细地重温噩梦的内容,包括每一个细节,尽可能用文字描述出来。对噩梦了如指掌后,你受惊的程度就会减轻。

②设想改变噩梦,如遇到汽车翻车可以改乘其他安全的交通工具;跳下悬崖,你可以选择背负降落伞。

③幻想好的结局,可在白天构思你原来噩梦的喜剧效果和结局,达到脱敏的目的。

勇对压力,不做责任的逃兵

刘向东(化名)是一位事业有成,但感情上受到过伤害的中年男子。现在他已经48岁了,是一个16岁少女的单身父亲。12年前,他的婚姻由于前妻的背叛而宣告结束,此后他的每一次恋爱都在女方提出结婚的时候被他终止。

刘向东成长于一个不幸的“没落贵族”式家庭。祖父文武双全、有钱有势,却唯独买不到他心爱的女人的真情。而他的母亲为了优越的生活嫁给了他的父亲,却对丈夫和子女漠不关心。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面对这个她从来没有真正爱过的男人,她陡然反目、落井下石,导致他深爱的父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童年就这样在忽视、不安和创伤中度过了,这使他的心灵中蒙上了一层怎么也无法抹去的阴影。

成年以后,刘向东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了一位腰缠万贯的商海骄子,爱情也如雨点般倾落在他的头上。几番精挑细选,他终于和一个风情万种的芭蕾舞演员携手走进了围城。两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很快就有了一个俊秀可爱的女儿。然而好景不长,突然一觉醒来,他震惊地发现他的美人和近乎一半的家产都已经归属于另一个男人。

刘向东的现任女友是个年轻美貌的电视台女主播,温柔娴静、知书达理。他们已经同居了5年,彼此相濡以沫、难舍难分。然而,这段貌似甜蜜的爱情长跑似乎总也达不到终点。6年的时间已经让她从一枚青涩的橄榄变成了一只熟透的苹果,她在渴望着那个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渴望的爱情归宿——婚姻。可是,这个似乎再合理不过的愿望却一再被刘向东打碎。刘向东一直在逃避婚姻,也许曾经的伤害让他谈虎色变。但看到她的失望、痛苦和迷惘,他深深地感到自责、苦闷和焦虑。他的心分明告诉自己他有多么深切地爱着她、依恋着她,可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无法和她牵手走进婚姻!

带着复杂及矛盾的心情,刘向东求助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分析刘向东患的是典型的“婚姻恐惧症”。婚姻恐惧症的通常症状是:焦虑、烦躁、易激惹,或是疏远、冷淡、沉默寡言,因此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消极影响。

这是一类很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大致有这么几个:

◆忙于事业而无暇承担婚姻中的责任;

◆及时行乐的信念价值观系统;

◆对结婚对象的婚姻动机持怀疑态度;

◆有过失败的婚姻史,怕再次受到伤害,或是担心由于双方子女引发再婚纠纷等。

婚前同居使得以往未婚青年对婚姻的期待心理相当程度地减弱,从而对婚姻失去新鲜感,反而增加了对婚后责任更多的考虑,由此便表现出对结婚的恐惧。

刘向东因为以前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由于前妻的欺骗,使他的感情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对婚姻的焦虑不安和恐惧,从而导致了他对婚姻自我保护式的逃避态度。而逃避是不敢直面现实,以鸵鸟式的自欺欺人方式躲开,希望因此能够避开应有责任一种消极的心理,这样反倒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逃避心理产生的原因:

(1)逃避来源于不自信。一个人不自信,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正常人要脆弱得多。当突如其来的困难来临或面临着重大抉择时,他发现自己肩上的担子超过平常,因为不自信而不敢以积极的心态去承担,于是选择了逃避。

(2)逃避是因为害怕惩罚。一个人做错了事担心受到指责,而这种指责往往又是当事人不愿意接受的,于是他往往会找借口推卸责任或者采取欺骗手段,希望他人能够不再追究。

当今社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单身,是与嬗变的生活观念、家庭观念密切相关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只对自己负责任,一切行为准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致使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害怕承担责任是他们逃避婚姻的最主要原因。

逃避心理的明显表现如下:

(1)为了能够有效地逃避责任,有逃避心理的人于是在面对他人的指责时,往往会找出:“我也不想的。”“事情本来不是这样的,都是……”,“是××让我这样做的,我没有选择的余地。”等诸如此类的N个借口。这些辞令听起来表达了说话者无可奈何的心情,其实是他们逃避责任的潜意识表现。

(2)因为自身原因没有按要求完成任务时,有逃避心理的人他们还会采取欺骗的手段而是逃避升级。

(3)有逃避心理的人在面临生活的挫折或挑战时,总是喜欢从外部条件出发,让外因成为主导因素。抱怨没有好的环境发展自己,抱怨别人排挤自己等等,在这种抱怨中人变得胆怯畏惧适应不了新的变化。

心理医生向患有婚姻恐惧症患者推荐了下列几种应对的方法:

(1)开放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此法尤其适合那些对恋爱对象的婚姻动机持怀疑态度的“患者”。

(2)转变不合理认知。此法尤其适合那些被囚禁在过去失败阴影中而迟迟无法获释的“患者”。

(3)进行心理辅导及放松训练。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并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接受一些放松训练或者直接运用默想脱敏法治疗。

当我们面临某种困境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逃避与推卸责任。而当我们推诿责任的时候,我们自身就忘了勇于承担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有些人承认,面临困难和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变压力为动力,但他们又感到自己没有办法,只好逃避。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继而利用压力、为我所用,创造生活和事业的奇迹。与压力和平共处,千万不要以为压力甩不掉,就灰心丧气,只要你活在这个世上,就要面对压力,接受压力。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也会意识到,其实逃避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你无法逃避现实的存在,主宰自己的命运,控制自己的情绪,战胜自己的敌人,你就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真正的勇士,成为命运的主人。凡是历史上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不是充满勇气,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只有勇于承担,才会让自己更具有责任感,也才会在各种磨砺中,使自己更加成熟。

要想面对压力,不选择逃避,成为责任的勇敢承担者,你可以尝试下列做法:

(1)不要为你做的每一件事找理由。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时,你并不一定要说出可信的理由,以使别人满意。实际上,你决定做任何事情的理由都很简单——因为为你想这样做。

(2)尽管努力去做。你可以在家里尽情地唱歌、跳舞,尽管你唱得不好,舞姿也不优美。

(3)努力选择并尝试一些新事物。比如,尽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多多置身于一些新的环境,尝试一些新的工作,邀请一些观点不同、性格不一的人到家里来做客。

(4)主动去接触那些让你害怕的人。主动同他们谈话,向他们表明你的态度,以及你对事物的看法,看看他们如何反应。当你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时,你便可以正视这种态度,摆脱他们的控制。

(5)尝试做一些改变,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比如,上班时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种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总是要吃同样的东西等。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想象自己拥有一大笔钱,足够存几年内怎么也花不完。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原来设想的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

超越自我,不做胆怯的奴隶

刘卉(化名)是一个15岁的女孩,她从小就得了一种怕花的怪病。刘卉7个月时,她母亲抱着她去亲戚家参加婚礼,刚进新房,院里响起了鞭炮声,一只小花猫蹿上桌子,把插着花的花瓶碰倒并摔到地上。刘卉见此情景非常害怕,大哭起来。10个月时,她奶奶抱她在院子里玩,一走近院里种的牡丹花她就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行,抱她离开花就不哭了。1岁时,又带她去串门,发现她一看见别人家床单上的花卉图案和花瓶里插的花就放声大哭。家里人这才意识到刘卉怕花,但并未引起重视,认为长大会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花的惧怕程度不但没减轻反而加重了。

4岁时,刘卉和村里的一群孩子跟在出殡的队伍后面看热闹,当她发现棺材上的大白花和人们佩戴的小白花时,立刻转身没命地往家里跑,跑到家里已经面无血色了。她奶奶焦急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惊恐异常地答道:“花追我来了!花张着嘴追我来了!”逗得全家人哄然大笑。

6岁时,她上了学前预备班,刚一去就赶上欢度国庆节,排演文艺节目。她们班女同学的节目是手持纸花跳舞,这下可触犯了她的大忌,说什么也不肯参加排演。以后渐渐发展到只要是花她就害怕,无论是布上、纸上的花卉图案,还是纸花、塑料花、鲜花,她都怕得不得了。

同学们都知道她怕花,常跟她开玩笑,故意往她身上扔花,吓得她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甚至上课时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总要东张西望,唯恐窗外有人把花扔进来掉在她身上。在她的心里,花是那么可怕,使得她生活不宁,成绩下降。

刘卉的父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带着刘卉去看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分析,刘卉怕花是因为患上了恐惧症而产生的胆怯心理。胆怯是一种比较顽固的心理障碍。有这种心理的人,做事谨小慎微,凡事总要三思而后行,满足于得过且过,不敢去创新,甚至于不敢去想。人生下来是不知道什么是胆怯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痛苦的经历,如考试的失败,工作的挫折等,大多数人都会产生一种保护心理,用一种无形的退避的心态把自己封闭起来。久而久之,便在自己的心上积累起一层厚厚的沉淀物,这就是胆怯。刘卉因为小时候受到过惊吓,实际上是由鞭炮——花猫——花瓶——花所产生的连锁效应,于是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至于长大后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这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胆怯其实无处不在,即使成年人当中,胆怯也是广泛存在的。作为父母,应该有信心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尽管克服胆怯没有“灵丹妙药”,但综合中外专家的研究来看,克服和减少孩子的胆怯还确实是可能的。

针对刘卉的病情,心理医生采取可脱敏疗法对刘卉进行了心理治疗。

首先,医生让刘卉进行深部肌肉放松的练习。经过两周的努力勤练,她终于学会了深部肌肉放松。

然后开始正式治疗,在医生的引导下刘卉躺在躺椅上进行肌肉放松,15~30秒后专心想象她所害怕而程度最轻的情境(例如用手摸纸上或布上的花卉图案)。由于这种想象而出现害怕情绪时,马上叫她停止想象。再放松15~30秒钟,然后仍想象上述情境。这样重复两次后,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稍重的情境(例如手持纸花或塑料花)。放松、想象重复两次。再回到想象第一种情境。这样交替进行,直到连续两次想象第一种情境不再引起害怕情绪时,放弃第一种情境的想象。再开始想象害怕程度最重的情境(例如站在鲜花面前)。重复想象两次,再与第二种情境交替想象,直到这些想象都不再引起害怕情绪为止。

最后进行接近实物的练习。医生先让刘卉坐在离纸或布上的花卉图案5米远的地方,用眼睛看着图案,同时全身肌肉放松,这样多次练习后,待无恐惧体验出现以后,就将距离逐渐缩短,直到用手去触摸也不恐惧为止。再进行面对纸花和塑料花的练习,重复以上步骤。最后进行接近鲜花的脱敏训练,重复上述由远至近的过程,终于她可以手持鲜花而不感惧怕了。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系统脱敏,刘卉的恐惧症治愈了。她高兴地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花是美丽的、可爱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上世纪70~80年代对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其中约有15%的人属于“情景性胆怯”,即在诸如当众发言的紧张环境中,感到憷场。研究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的敏感度是相同的。胆怯一旦给你带来麻烦,就得设法克服它,专家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战胜胆怯:

(1)分析胆怯类型,探寻恐惧之源。

①分析胆怯类型。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且回想是什么让你感到胆怯:怕生人、怕考试、怕黑暗、还是怕孤单?然后把这些感到胆怯的东西记录下来,而后加以分类。看哪些是情景性胆怯?哪些是非情景性胆怯?

②分析胆怯的来源。有的专家早就指出,胆怯来自对未知世界的恐惧。那么,对你来说,你的未知世界是什么?有时候,分析清楚恐惧的荒谬,胆怯便会消失。

(2)想象自己很勇敢。很多人胆怯是担忧自己在众人面前有让人失望的表现。

专家建议,胆怯者不妨大胆假设自己是剧中的某一角色,只是在舞台上表演角色性格。当这样假设时,窘迫感就会减少,并逐渐消失。自演“剧本”的好处是,不管是参加校园演讲比赛、上课发言等,当他(她)做这方面的操练时,他(她)已准备好即将说什么,对将要进行的活动充满信心。这种角色预演容易消除真实角色与扮演角色的界线,因为你的行为已表达出明确意义,因此就能反映出真实自我。而胆怯者往往太顾及自己的言行,留给别人的印象因而难以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3)调整你的身体语言。胆怯给人的印象是冷淡、闪烁其词等,但往往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实质你的这种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我胆怯、我害怕、我不安”。而与你交往的人并没有注意这一点。他们会把这种身体语言误解为冷淡、自负,从而避之千里。这使胆怯者更加迟疑不安。美国心理学家默斯认为,只要将身体语言作些调整,就能产生令人吃惊的直接效果。如你可以面带微笑、以坦率开通的姿势(手臂不要交叉)、眼睛注视对方来表达你的友好和善意。

(4)交谈多用些主动性的语言。胆怯者感觉与人交谈十分困难,在于交谈中只顾忌留给对方的印象,因此为了使谈话不至于中止,他们会用“是的,我同意”或“多有趣啊”等敷衍性的语言。其实,当人际交流受阻时,可以问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是怎么形成这种爱好的?”轻松随意的话题能够表达你的友好,这类问题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而不是自己身上。

(5)作最坏的打算。备受胆怯之苦的人可以与他人探讨一下最深的恐惧是什么。譬如有人害怕演讲,大家便向他提问:“你的恐惧来自何处?”“我还是小孩子时,人们就嘲笑我。”“现在又怎么样?”“怕人家嘲笑。”“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他们都嘲笑我!”“那又怎么样?”“我不去理会他们,再也不同他们讲话了。”“既然最坏的结果不过如此,还担忧什么呢?”

怯懦者表现为: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容易屈从他人,甚至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张皇失措;感情脆弱,经不住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一旦形成怯懦性格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僻地自我封闭,而由此形成的不良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加深怯懦。

具有怯懦人格表现缺陷的人,由于缺乏交往处事的主动性,因而常被人视作性格内向,只有在其与人交往或处理具体事务时,这种人格表现缺陷才会显露出来。

例如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神态也显得极不自然,以致躲躲闪闪,手足无措;在交谈时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从而影响与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友谊。在公平的竞争机遇面前,由于怯懦,他们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败下阵来,错失良机,于是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战胜怯懦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正确地评价自己。请相信,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并没有你自己所想的那么糟,而别人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第二步,建立自信心。不要因你的羞怯心理而拒绝与别人的交往,你要有决心和勇气与他人交流思想;不要过分注意你自认为身上有的或确实有的短处,多想些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长处。另外,每当自己把事情做得很好时,不妨自己庆贺一番。

第三步,做一些社交技巧的训练。如,第一步,向陌生的异性问路;第二步,向营业员换零钱;第三步,到菜市场询问蔬菜的价格,并与对方讨价还价;第四步,学习辩论。

第四步,经常做一些放松训练。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学习上、工作上积极向上;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等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培养一颗坚强的心,扔掉依赖的拐杖

李晓(化名)是一个从小被家里宠坏了的大女孩,她一直在不停地变换工作,因为她的老板总是想向她求爱,让她感到烦恼使她不得不离职。因为在工作问题上总是无法获得进展,以至于仍然要依赖家庭供给生活所需。偶尔她也会从事一些诸如打字员或秘书之类的小工作,有一次她找到一个职位,这次她的老板似乎对她毫无兴趣,结果她觉得受到轻视,又愤而辞职了。

李晓小的时候就非常漂亮,是家里的小女儿,家里的条件又很好,结果她被父母宠得令人难以置信,真是顶到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只要她想要的,就一定能如愿以偿。李晓说:“那时候每个人都称我为公主呢!”由于家里对她的溺爱,使她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

在李晓4岁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更加重了她的依赖心理。李晓回忆说:“当我4岁时,记得有一次我走出屋子,看到很多孩子在玩游戏。他们动不动就跳起来,大声喊道:‘巫婆来了!’我非常害怕,回家后,我问家里的老人们,是不是真的有巫婆存在。她说:‘真的,有许多巫婆、小偷和强盗,他们都会跟着你到处跑。’”从那以后,她就很怕一个人留在房子里,并且把这种害怕表现在她的整个生活风格中。她总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离开家,家里的人必须支持她,并在各方面照顾她。

李晓小时候还发生过另一件事:“我有一个男钢琴教师。有一天,他想要吻我,我钢琴也不弹了,并跑去告诉我的母亲。以后,我再也不想弹钢琴了。”这时候她已经学会要和男人保持距离,而她在性方面的发展,也一直遵循着避免发生爱情纠葛的目的而进行,她认为恋爱是一种软弱的象征。

李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相继去世,使她失去了依赖而感到手足无措。于是李晓找她的亲戚来照顾她,但是事情并不如意。过不了多久,她的亲戚就对她非常厌倦,再也不给她所需要的关怀。她很生气地责备他们,并且告诉他们:“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是件多么危险的事。”这样,她才勉强地免于掉孤苦伶仃的悲剧。

李晓也很苦恼,她一直想摆脱这种状况,但苦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好办法,于是她求助了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分析,李晓患的是依赖型的恐惧症。依赖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或者能力缺乏而造成没有独立的意识,对事情决定缺乏果断,希望旁人能从中给予帮助或指导。过分依赖他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它反映了一个人没有具备把握自己人生的能力。李晓因为从小被家庭溺爱,父母为她料理一切,于是丧失了独立做事的锻炼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但对别人的依赖仍常常困扰着自己。

有过分依赖心理者的表现:

·过分依赖的人最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信心,没有主见;

·过分依赖的人处事优柔寡断,徘徊不前;

·有过分依赖心理的人,无论工作、生活还是学习都不能独立。

有着过分依赖心理的李晓面对爱情一直采取逃避的态度,因为她认为卷入爱的漩涡时,觉得自己很软弱。“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必须变得温柔,我们对另一个人的兴趣也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烦恼。”李晓这样认为:“我决不能软弱,我决不能让大家知道我的底细”的人,才会躲开爱情的相互依赖关。这种人总是要远离爱情,并且也无法接受爱情。你常常能注意到:当他们觉得有陷入爱情的危险时,他们便会把这种情况弄糟。他们会讥笑、嘲讽并揶揄他们觉得可能使他们陷入危险的人。用这种方式,他们便避开了软弱的感觉。结果在李晓从事某种职业时,如果有男人向她求爱,她便会感到惊慌失措,除了逃避以外,再也无计可施。

当一直无条件给她以强大支持的后盾——家庭,随着父母的相继去世而崩塌了,她只好把这种依赖转嫁给她的亲戚和朋友,如果她的亲戚和朋友都不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一定会发疯。达到她优越感目标的唯一方法,就是强迫她的亲友帮助她,让她免于应付所有的生活问题。再往前进一步的话,她就要发疯了,可是由于她自己还有点机智,她的亲戚朋友也还肯照顾她,所以她还没有踏上这最后一步。

过分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

首先,从家庭这方面来说,父母的过分溺爱或过分专制都会导致孩子形成依赖的性格。

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生活中的小事大人一手包办,孩子被紧紧地拴在了父母的手上,本来是出于爱心,可是却害了孩子。父母的过分专制,事事都父母做主,不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一切依赖别人的决定。

其次,从依赖者个人这方面来说,则是由于他们从依赖别人得到了好处。

由于他(她)什么也不用自己做、不用自己想,由父母来替自己做了,这多好。于是他们什么也不干,本来自己能做的也不做,这时是惰性使他们更加依赖父母。这些人一旦离开家庭,那么就得去依赖亲戚、朋友、爱人。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随着身心的发展,你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却担负起更多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的心理障碍。这种依赖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今后很难立足于社会,又由于这样的人难以忍受挫折和失败,往往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专家建议,克服依赖心理,培养独立人格,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充分认识依赖心理的危害,查找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首先明白过分依赖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是难以在生活和事业上成功的。如果是家庭原因所造成的,那么向你的家人正式宣布,你要改变你的依赖行为,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支持你;如果是你的懒惰所造成的,那么从现在起,你必须养成不怕吃苦的习惯,以加强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增强自信,在心理上接纳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就当成包袱背起来,老是压在心头,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要有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信心。自信心是对自身潜能的肯定,是追求事业成功过程中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人们应该充分、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积累知识,树立生活的勇气。

(3)独立自主解决困难。不要遇到困难就请求别人帮忙,要尽力自己去解决。即使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大事可征求他人的意见,但必须把握一点,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另外切记不把自己分内的事推给别人。

人生是一个艰难的路程,有时会遭遇困难,有时会遇到挑战,这时,真正能够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能够拯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战胜社交恐惧,让挫折成为成长的基石

张雅丽(化名)是一名高中生,花一样的年纪,却被恐惧的阴云所覆盖。她的家离学校很远,上学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但她上学骑车,却踩得飞快,像是要逃避所有的人。上课时,爱用双手遮住脸,生怕别人看见自己后自己会感到不自然。放学后总要拖到天色很黑才敢回家。她不敢独自上街买东西,不敢理发,更不敢穿漂亮的衣服……

原来张雅丽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小张雅丽与父亲相依为命。父母的离异给小张雅丽幼小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一向是对这类事敏感好奇,他们用异样的眼光在看张雅丽,还在远处指指点点,好像张雅丽是个什么怪物。张雅丽从此变得抑郁寡欢,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上高中后,又一件事情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因为学校离家远,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她不得不骑自行车上学。因为张雅丽从小就穿得很寒酸,加上骑的是一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都响的破自行车,所以更加害怕被别人瞧不起,尤其是异性。但是有一天,爸爸给她买了一辆新车。在上学的路上,张雅丽骑着新车,心情无比地激动与高兴。然而,由于压抑的惯性,她觉得自己很不自然,马上暗自告诫自己不要太高兴了,这只不过是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她越控制自己不笑,要“显得正常些”,她就越显得不自然。从此,张雅丽一上街就会神色紧张,总认为别人在盯着她,但又怕去看别人的目光,全部思想意识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就好像自己是在赤裸裸地上街,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过后总是想下次上街该怎么办,但是越是这样想她越是慌张……从此她在许多方面都不正常起来。

张雅丽觉得自己是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她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于是在父亲的陪同下,张雅丽来到了心理门诊。

心理医生分析张雅丽患的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往往缘于过于自卑,以至无法作出正常的社会应对。

青少年是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初始期,但是他们的自我认识往往不客观、不全面、不辩证、不准确、不稳定。比如他们认识自己不能从自己的能力、性格、知识水平、品德等主要方面去看待自己,而是爱从别人说了自己一句什么,自己穿得怎么样,自己是否能说会道等肤浅、片面的方面来评价自己,于是不免陷入了自我认识的误区。特别是像张雅丽这样原来自尊心就很脆弱的人,稍稍有点不良的刺激便会引起心理上的“过敏反应”。

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社交恐惧症者对自己太过于专注,例如一次普通的谈话,很简单,就是注意对方的谈话内容。但害羞的人所担忧的却是他给对方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这样一分神,他就往往跟不上对方讲话的内容。所以社交恐惧症者必须停止考虑自己而将注意力转向对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张雅丽的问题在于他有着一个极差的自我意象。所谓自我意象就是人的心目中所反映的关于自己的形象。张雅丽这一个极差的自我意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小时候父母离异是造成张雅丽这一性格的主要原因。

2.张雅丽正值青春期,非常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自身的条件使她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当中。

3.当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竭力地控制自己,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愈感到“不自然”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

自我意象的作用便是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按那种人行事。像张雅丽这样把自己想象成一种卑下的、不正常的、别人难以接受其形象的人,那么她会想尽办法逃避他人、害怕他人。即使没有那个“旧车、新车”事件,她也会最终得上这种“见人恐惧症”的。因为在她心目中的自我提丑陋的、不被人接受的,所以在外部的某种场合下,外人的目光马上会引起她的自惭形秽,刺伤她的自尊心,导致她本能地产生回避的反应。

对于张雅丽来说,要想消除怕见人的心理障碍,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的自我意象伴随着自己,就必须能接受自己,必须有健全的自尊心,必须信任自己,必须不以自我为耻,还要能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力图把自我隐藏或遮掩起来。当这个自我意象完整而稳固的时候,她将告别社交恐惧症。

据统计,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人被社交恐惧症所困扰,但就诊者寥寥无几。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长期处于人际关系障碍及社交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并发酒瘾、毒瘾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中国人的性格多数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交恐惧症的判定。

社交恐惧症已是继抑郁症和酗酒之后排名第3的心理疾病。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心理、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导致社交恐惧症,它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目前,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2)催眠疗法。心理医生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比较大。

(3)强迫疗法。心理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4)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心理医生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5)认知疗法。这是一种不断灌输观念的治疗方法。心理医生不断地告诉你,这种恐惧是非正常的,让你正确认识人与人交往的程序,教你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社交恐惧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社交恐惧症之所以是后天形成的,也就在于社交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方面固然需要通过人际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扩大社交面,一方面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发展,才可能进行人际交往。因此,社交恐怖实际上是人格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难以避免的。

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会定型下来,形成固定的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景时,就会旧病发作,产生恐惧感。

社交恐惧症既然是后天形成的,那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和避免。

(1)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心理专家从研究中发现,许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实际表现,要比他们自认为的要好。所以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是严重的自卑者,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一定要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既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对自我形成客观评价,在交往中积极地鼓励和暗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往中自然大方,挥洒自如。

(2)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际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3)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你目前受孤立的原因,一是因为你在言行方面得罪了一些无聊之人;同时也不排除因你从内心排斥身边的人,从而使别人也远离了你。所以学会与人为善,平等尊重、友好相处是改善你受孤立的好办法。

(4)多与身边的人沟通。不与人交往比被人嘲笑要可怕得多,逃避交往就是逃避现实,就是让自己从生活中出局。所以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和沟通,从而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生活中很多事例告诉我们,人之间的误会常常是因为语言沟通不够、感情交流太少引起的,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设身处地体验、理解对方的感情,善于谅解和同情别人,这是增进相互理解、缩短人际距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5)以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对于周围出现的令人厌烦的人或事,要学会克制自己,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的反感情绪对人对己都无益处。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不妨粗心放过。这样做,其一节省了精力,可以去想有价值的事;其二精神上放松,不为这些小事不愉快;其三在别人眼中,你是个胸怀宽广的人,大家也愿意与你相处。

同类推荐
  • 36计成功

    36计成功

    本书就是一本一步到位的成功指南,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成功人士的研究,总结出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谋略、规律和理论,并具体地从36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成功技巧来获得成功。本书收集了大量的成功实践指南和技巧,以及未成功者需要了解的成功规律和理论,读了本书相信我们这些未成功者也会成功,因为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 黑白贫嘴

    黑白贫嘴

    该书以独有的编写方法,让读者们领略到许多名人们的“贫嘴”技巧,又能让你在品位之余,以独特的方式加强你的“贫嘴”训练。
  •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打造心态(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时尚生活专家金韵蓉女士,在《幸福女人的芳香生活》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极富女性特质的品质生活读本。关于爱、关于婚姻、关于婚姻内外的男人和女人,尤其关于在纷繁的都市生活中昂扬着、努力着、迷茫着、寻觅着的女人自己,那些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实为我们生命过程中的奇遇。
热门推荐
  •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魏经纶、杨山坡、付晓滨和李冬冬四个年轻人一同进入滨城市保险公司,成为同事、朋友或恋人。小说围绕四个人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及真挚友谊展开,讲述了中国保险行业从独家经营到百家争鸣,从清闲安逸到惨烈竞争的过程。在时代史诗般的叙述中,保险人的职场百态和人生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感人曲折的奋斗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保险人的勇敢和坚强、心酸与委屈。同时,小说也爆出诸多行业内幕,折射出中国保险业一路走来的兴衰风雨,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行业规则。
  • 代嫁庶妃

    代嫁庶妃

    她只是低微的庶出之女,一生只想安稳渡日,却阴错阳差成为他的新娘。他生性霸道、狠决,嗜血般的目光叫人禁若寒蝉,每每以折磨她为乐。她惧怕他的狠,可他时而的温柔又让她沉溺其中。一场意外,让她身心俱损,选择彻底的逃亡,却不知道,他发誓要把她找回来,让她当他唯一的妃。
  • 原来爱是只狐狸

    原来爱是只狐狸

    她是个平凡的少女,虽然无父无母却有着爱自己的婆婆,却没想到会遇上他,一个童话中的白马王子。她从不认为自己是灰姑娘,对他唯恐避之不及,谁知正因如此却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佬收好马甲

    大佬收好马甲

    成绩差人缘差除了一张脸,一无是处。在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情况下,看沫姐如何逆袭而上。狂拽酷炫加疯狂打脸。在无意中掉落的马甲下,所有人都为之惊艳。
  • 再生缘之美人劫

    再生缘之美人劫

    “小梧。”他拦着我,对,他竟拦着我,我回首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那浅笑的女子,是啊,我该笑。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才会爱上这人?
  • 天启界

    天启界

    地球灭亡之时,他幸得核心之魂眷顾,成为天地圣灵,在来临天启界......见到了先祖遗物,地球传说中的生物......在迷雾般的天空之下,他的灵魂思绪而飞,独步行走的躯壳与世羁绊,从此踏上了不归路。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染指其谁?那风云万变、神鬼难测的天之轨迹,又因何而出现混乱?天梯攀登,难入半尺;峰回路转,燃血苍天;惊涛骇浪,万世不古;善恶情义,空如一梦;是恨是悔,轮回天地。
  • 逆转重生1990

    逆转重生1990

    逆转人生,重生1990。龙腾南方,叱咤香江。宋志超从前世的超级富豪,变成了一个南方玩具厂的穷酸打工仔,然后,逆袭就开始了。是英雄,还是枭雄,让我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流金岁月。
  • 花滑之国宝天后

    花滑之国宝天后

    他是出身世家,年轻矜贵的乔四少;她是花滑场上,热血励志的天才少女孟瑶。冬奥会开幕之际,他向她求婚,隐秘恋情全球直播大曝光。多年后,她为他诞下三胞胎,他化身妻奴娃奴。“老公,能让其中一个宝宝随我姓吗?”“女儿不能,儿子随便。”“……”【以“花样滑冰”为题材,正能量满满的体育竞技言情文】
  • 凡域神境

    凡域神境

    这一日,陈归叼着着一根狗尾巴草,倚在老槐上,望着天际将要落下的残阳,心里竟生起了一个念头: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 狂思乱语

    狂思乱语

    谁没有想法?只是藏在心中不愿诉说。随笔,我,思绪起点{狂思不乱语}这是真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