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19300000002

第2章 说话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

初次见面,人们以“怎么说话”来评判一个人;长时间相处后,人们更多地以“说什么话”以及说之后的作用来评判一个人。所以,说话不是词藻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处世态度的具体体现。要想低调做人,就得从改变处世态度和说话方式做起。

收敛自己的言行

一个人的言行会从本质上反映这个人的思想状态、道德修养、人生态度。谦逊的人言行平和温雅,狂傲的人言行骄横无礼。低调做人,保持言行上的谦和文雅才能为自己营造出温馨的生存空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显出一副趾高气扬、指手画脚的样子,即使不是出自真心的想要如此,也会招来众人的非议和排斥。

汉元光五年,信奉儒家学说的汉武帝征召天下有才能的读书人,年已70多岁的川人公孙弘的策文被汉武帝欣赏,提名为对策第一。汉武帝刚即位时也曾征召贤良文学士,那时公孙弘才60岁,以贤良征为博士。后来,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向汉武帝汇报情况,因与皇上意见不合,并在朝堂上起争执,引起皇上发怒,他只好称病回归故乡。这次他荣幸地获得对策第一,重新进入京都大门,就决定要汲取上次的教训,凡事必须保持低调。

从此,公孙弘上朝开会,从来没有发生过与皇上意见不一致时当庭纷争的事情。凡事都顺着汉武帝的意思,由皇上自己拿主意,汉武帝认为他谨慎淳厚,又熟习文法和官场事务,一年不到,就提拔他为左内史。

有一次,公孙弘因事上朝奏报,他的意见和主爵都尉汲黯一致,两人商量好要坚持共同的主张。谁知当汉武帝升殿、邀集群臣议论时,公孙弘竟为迎合圣意放弃自己先前的主张,提出由皇上自己拿主意。汲黯顿时十分恼怒,当庭责问公孙弘说:“我听说齐国人大多狡诈而无情义,你开始时与我持一致意见,现在却背弃刚才的意见,岂不是太不忠诚了吗?”汉武帝问公孙弘说:“你有没有食言?”公孙弘谢罪说:“如果了解臣的为人,便会说臣忠诚;如果不了解臣的为人,便会说臣不忠诚!”汉武帝见他回答得如此机巧而妥当,因此十分满意。从那以后,左右幸臣每次诋毁公孙弘,皇上都宽厚地为他开脱,并在几年后提拔他为御史大夫。

公孙弘在皇上眼中是个谨慎淳厚的臣子,但有些大臣却认为他是个伪君子。有一次,主爵都尉汲黯听说公孙弘生活节俭,晚上睡觉盖的是布被,便入宫向汉武帝进言说:“公孙弘居于三公之位,俸禄这么多,但是他睡觉盖布被,这是假装节俭,这样做岂不是为了欺世盗名吗?”汉武帝马上召见公孙弘,问他说:“有没有盖布被之事?”公孙弘谢罪说:“确有此事。我位居三公而盖布被,诚然是用欺诈手段来沽名钓誉。臣听说管仲担任齐国丞相时,市租都归于国库,齐国由此而称霸;到晏婴任齐景公的丞相时从来不吃肉,妾不穿丝帛做的衣服,齐国得到治理。今日臣虽然身居御史大夫之位,但睡觉却盖布被,这无非是说与小官吏没什么两样,怪不得汲黯颇有微议,说臣沽名钓誉。”汉武帝听公孙弘满口认错,更加觉得他是个凡事都退让的谦恭君子,因此更加信任他。元狩五年,汉武帝免去薛泽的丞相之位,由公孙弘继任。汉朝通常都是列侯才能拜为丞相,而公孙弘却没有爵位,于是,皇上又下诏封他为平津侯。

公孙弘拜为丞相后,名重一时。当时,汉武帝正想建功立业,多次征召贤良之士。公孙弘便在丞相府开办了各种客馆,开放东阁迎接各地来的贤人。每次会见宾客,他都格外谦让恭敬。有一次,他的老朋友高贺前来进谒,公孙弘接待了他,而且留他在丞相府邸住宿。不过每顿饭只吃一种肉菜,饭也比较粗糙,睡觉只让他盖布被。高贺还以为公孙弘故意怠慢他,到侍者那里一打听,原来公孙弘自己的饮食服饰同样如此简朴。公孙弘的俸禄很多,但由于许多宾客朋友的衣食都仰仗于他,因此家里并没有多余的财产。

公孙弘活到80岁,在丞相位上去世。以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嫠相继成为丞相。因为言行不谨慎,这些人中只有石庆在丞相位上去世,其他人都遭到诛杀。看来,公孙弘不肯当庭纷争、取容当世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处世之法。

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可以称之为小事,但从这些小事中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境界。在智者面前,你的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轻微的言辞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所以,他们可以因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接纳你、帮助你,也可以因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拒绝你、排斥你。注意自己的言行可以为你打造平坦的生存之路,直通人生的最高境界。

学会面带微笑去说话

在生活中,人们脸上的微笑,就是向人表示:我喜欢你,我非常高兴见到你!

微笑是从内心发出的,那种不诚意的微笑是机械的、敷衍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那种“皮笑肉不笑”,那是不能欺骗谁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厌恶的。

纽约一家极具规模的百货公司里的人事部主任谈到雇人的标准时说,他宁可雇用一个有可爱的微笑、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女孩子,也不愿意雇用一个冷若冰霜的哲学博士。

如果你希望别人用一副高兴、欢愉的神情来对待你,那么你自己必须先要用这样的神情去对别人。

建议那些商界人士,尽量对每一个人微笑。斯坦哈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班,他给人的感觉是那种很严肃的人,在他脸上难得见到一丝笑容。

斯坦哈德结婚已有18年了,这么多年来,从他起床到离开家这段时间内,他很难得对自己的太太露出一丝微笑,也很少说上几句话,家里的气氛很沉闷,他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一天早晨他梳头的时候,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张绷得紧紧的脸孔,他就向自己说:比尔,你今天必须要把你那张凝结得像石膏像的脸松开来,你要展现出一副笑容来,就从现在开始。坐下吃早餐的时候,他脸上有了一副轻松的笑意,他向太太打招呼:亲爱的,早!

太太的反应是惊人的,她完全愣住了,可以想象得到,那是由于她意想不到的高兴,斯坦哈德告诉她以后都会这样。从那以后,他们家庭的生活就完全变了样。

现在斯坦哈德去办公室,会对电梯员微笑地说:您早!去柜台换钱时,对里面的伙计,他脸上也带着笑容。就是在交易所里,对那些素昧平生从没有见过面的人,他的脸上也带着一缕笑容。

不久他就发现每一个人见到他时,都向他投之一笑。对那些来向他道“苦经”的人,他以关心的、和悦的态度听他们诉苦,而无形中他们所认为苦恼的事,变得容易解决了。微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斯坦哈德和另外一个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他雇用了一个职员,是个可爱的年轻人,那位年轻人渐渐地对他有了好感。斯坦哈德对自己所得到的成就感到得意而自傲,所以他对那位年轻人提到“人际关系学”。那位年轻人这样告诉斯坦哈德,他初来这间办公室时,认为他是一个脾气极坏的人。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的看法已彻底地改变过来了。他夸斯坦哈德微笑的时候很有人情味儿!

现在,斯坦哈德是一个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人了,一个更快乐、更充实的人,因拥有友谊及快乐而更加充实。

如果你觉得自己笑不出来,那怎么办?不妨试一试,强迫自己微笑。如果你单独一人的时候,吹吹口哨,唱唱歌,尽量让自己高兴起来,就好像你真的很快乐一样,那就能使你快乐。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曾说:“行动好像是跟着感觉走的,可是事实上,行动和感受是并行的。所以你需要快乐时,就要强迫自己快乐起来。”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和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温馨的微笑,都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如果你要改变说话的效果,就先从改变那副板着的面孔、露出一个微笑开始。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事或者接受他人的意见。人们都喜欢按自己的心愿去做。同时,喜欢有人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愿望和想法。

韦森先生在研究人类关系学之前,损失了无数应该获得的佣金。韦森是一家服装图样设计公司的推销员,他几乎每星期都去找纽约某位着名的设计师,这样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每次这位设计师都不拒绝见韦森,而且还总是把韦森带去的图案仔细看一遍,但就是不买。

经过了150次的失败后,韦森觉得自己必定是过于墨守成规。所以他决定每星期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研究一下人际关系的法则,以帮助自己获得一些新的思想,产生新的热忱。

不久,他决定采用一种方法。他拿了几张那些设计师们尚未完成的图样,走进那位买主的办公室。这次,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请求买主购买这些图案,而是请求设计师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把它完成。设计师把草图留了下来,让韦森3天后去找他。

3天后,韦森又去他那里,听了建议后,把图样拿回去,按照那位买主的意思画完。这笔交易结果如何?不用说这位买主完全接受了。

那是9个月以前的事。自从那笔生意完成后,这位买主又订了10张图样,都完全是照着他的意思画的,韦森就这样赚了1600多元的佣金。

韦森过去失败的原因在于总是强迫设计师买他认为对方需要的图样。可是现在韦森所做的,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韦森请设计师提出他自己的意见,使设计师觉得那些图样是自己设计的。现在韦森不用要求他买,他自己也会来向韦森买。

长岛有一位汽车经销商,用了同样的方法把一辆旧汽车卖给了一对苏格兰夫妇。过去这位汽车经销商,把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给那对苏格兰人看,但他们总是认为有问题,不是嫌这辆不合适,就是嫌那辆什么地方有了损坏,再不就是价钱太高。

同事建议别强迫那种意志不定的人买他的汽车,要让他自己来买,而不必建议他买哪一种牌子的汽车。总之,要让顾客觉得这是他自己的意愿。

几天后,有一位顾客想把他的旧汽车换一辆新的,那位汽车商就想到了那个苏格兰人,也许他喜欢这辆旧式的汽车。于是他打了个电话给那个苏格兰人,说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他。

那位苏格兰人接到他的电话后,马上就来了。汽车商请他帮忙评估一下车子的价格。

那位苏格兰人听到这些话后,满面笑容,终于有人来请教他了。驾着这部车子兜了一圈,回来后他建议商人以300元买进这辆车子。

于是汽车商问他愿不愿意以300元的价格购买这辆车,他当然愿意,因为这是他的意思、他的估价。所以这笔生意立刻就成交了。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一向是人际沟通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立场,也因此而习惯于执着在本身的领域当中,却忘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他固执的一面。

把别人说成多好他就有多好

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心的理想家,都把自己看得很高尚,都喜欢给自己的行为动机赋予一种良好的解释。因此在与人相处时要改变一个人的意志,就要激发他高尚的动机。

银行家培庞·摩根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人会做一件事,都有两种理由存在。一种是看起来很好,一种是的确很好。

人们会时常想到那个真实的理由,而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理想家,较喜欢有高尚的动机。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意志,需要激发他高尚的动机。

汉密尔顿的法瑞遇到一个很挑剔的房客,且扬言要搬离他的公寓。但这房客的租约尚有4个月才期满,每个月的租金是55元,可是他却声称立即就要搬,不管租约那回事。

这个房客,已在法瑞这里住了一个冬季。如果在秋季前搬走的话,这房子是不容易租出去的。眼看220元就要从口袋里飞走了,法瑞实在是着急。如在以前,法瑞一定找那个房客,要他把租约重念一遍,并向他指出,如果现在搬走,那4个月的租金仍须全部付清。

可是,这次法瑞只是向他这样说:“先生,听说你准备搬家,可是我不相信那是真的。我从多方面的经验来推断,我看出你是一位说话有信用的人,而且我可以跟自己打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房客静静地听着,没有做任何表示。接着法瑞提了个建议,让房客将他所决定的事先暂时搁在一边,不妨再考虑一下。并给了他充裕的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是决定要搬的话,法瑞说自己将会接受他的要求。

最后,法瑞一再强调他相信对方是个讲信用的人,会遵守自己的租约。

事情果然不出法瑞所料,到了下个月这位先生自己来见他,并且付了房租。并说,这件事已经跟他太太商量过,他们都认为至少应该住到期满。

已故的洛史克力夫爵士发现报上登出了一张他不愿意刊登的相片,他就写了一封信给那家报社的编辑。他那封信上没有这样说:“请勿再刊登我那张照片,因为我不喜欢。”他想激起高尚的动机,他知道每个人都尊敬自己的母亲,所以他在信上换上另外一种口气说:“由于家母不喜欢那张照片,所以贵报以后请勿刊登出来。”

当约翰·洛克菲勒要阻止摄影记者拍他子女的照片时,便想起一个人人都不愿伤害儿童的高尚动机。他对记者们这样说:“诸位,我相信你们之中有很多都是做了父亲的,如果让孩子们成了新闻人物,那并不是适宜的。”

柯狄斯本来是缅因州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后来成为《星期六晚报》和《妇女家庭杂志》的负责人,赚了几百万元。创业之初,他不能像别家的报纸、杂志一样,付出高价买稿子,也没有能力聘请国内第一流的作家替他执笔撰稿,可是,他运用了人们高尚的动机。

例如,他会请《小妇人》的作家奥尔克特为他撰写稿子,并且当时是她声望最高的时候。柯狄斯所使用的方法很特别:他签了一张100元的支票,他不是把支票给奥尔克特,而是捐助给她最喜欢的一个慈善机构。

或许有人会怀疑说:“以这种手法,用在洛史克力夫、约翰·洛克菲勒和富于情感的小说家身上,或许会有效。可是,朋友,你这种方法,如果用在那些难缠的人身上,是不是一样有效?”

不错,没有一样东西能在任何情形下产生同样的效果;没有一样东西能在所有人身上都发生效力。如果你满意你现在所得到的结果,那又何必再改变呢?假如你认为不满意的话,那就不妨试验一下。

信任别人就是信任自己,这是推己及人的道理。信任不值得信任的人,会改变这个人,使他值得信任;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会使这个人更加值得信任。

“场面话”不是可有可无的

一踏入社会,应酬的机会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去别人家做客、赴宴、会议及参加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某一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

什么是“场面话”?简言之,就是让主人高兴的话。既然说是“场面话”,可想而知就是在某个“场面”才讲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事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主人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说起来,讲“场面话”实在无聊之至,因为这几乎和“虚伪”画上等号,但现实社会就是这样,不讲就好像不通人情世故了。

聪明人懂得:“场面之言”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在人世间生存的人都要懂得去说,习惯于说。

1.学会几种场面话

当面称赞他人的话——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大方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而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旁人越多他越高兴。

当面答应他人的话——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的,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如果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如果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会起到缓兵之计的作用。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场面话我们不想说还不行,因为不说,会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

2.如何说场面话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要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时,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时,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时,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止以上几种,不过一般大概离不了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得太多,点到为止最好。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学会讲“场面话”,对你的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场面上要注意礼节和措辞

在交际场合与人说话时,不要故作姿态,更不要“皮笑肉不笑”,给人以虚伪的印象。要让对方感到自己热情、实在、值得信任。因此,说话时的动作要适度、端庄,在必要时可做些手势。如果坐着说话,手不要搭在邻座的椅背上,腿不要乱跷、乱晃、随便颤抖,更不要一边说话一边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搔痒等等。

美国人一般性格外向、感情丰富。他们欣赏英俊的外貌,沉着潇洒、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赞赏幽默机智的谈吐。1960年,尼克松败在肯尼迪手下,就是因为在电视辩论中风度与谈吐均不如肯尼迪。里根之所以能当上总统,与他在当电影演员时培养出来的潇洒风度和练就的好口才有很大的关系。从外部形象看,年仅46岁的高大、英俊的克林顿当然比年纪老迈的老布什占有很大的优势,但老布什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他是一个老牌政客,在从政经验的丰富与外交成就的显赫这两个方面,克林顿无法同他相比。故而克林顿在3次电视辩论中决定采用以柔克刚的办法,不咄咄逼人,不进行人身攻击,要在广大听众面前展示出一个沉着稳重、从容大度的形象。在1992年10月15日第2次电视辩论中,辩论现场只设一个主持人,候选人前面都没有讲桌,只有张高椅子可坐。克林顿为了表示他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尊敬,一直没有坐,并且在辩论中减少了对老布什的攻击,把重点放在讲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长12年间所取得的政绩上。克林顿的这种以柔克刚、彬彬有礼的做法,立即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

在最后一次的电视辩论中,克林顿英俊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使他大出风头。他在对老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效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敢于更新,接受更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克林顿要想圆他的总统梦,必须把老布什拉下马。克林顿深知电视辩论的重要:如果在电视辩论中表现出色,加上舆论界广为宣传,就将为入主白宫铺平道路;如果在电视辩论中惨遭失败,那么,他的总统梦将化为泡影。

为了在电视辩论中获胜,克林顿的竞选班子绞尽了脑汁,制订出了有礼有节、以柔克刚的有效的辩论方法。

电视辩论不但可以显示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主张,更重要的是还能展示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如形象、风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克林顿抓住电视这个受众面最广的传媒,在辩论中以说“礼”话的策略与老布什竞选,赢得了广大选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展示了自身良好的风度和形象。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任何场合说话,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一个语言精炼、懂得适时缄默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而一个不分场合、总是喋喋不休的人,有可能“说多错多”,招人反感。

我们要学会少说话。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事实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其次,如果想要使你所说的话令人重视,有一个技巧就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有更多的时间静静思考,因此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我们应该少说话,尤其是当有比我更有经验或者更了解情况的人在座时,如果多说了,就等于自曝其短,同时也失去了一个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话要说得少,更要说得好。人不但要学会适时地沉默,还要学会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人处于社会中,却不能完全不说,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既说得少又说得好。在各种场合,在不该开口的时候,要做到少说话并适当地缄默。在该说的时候,就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

古语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说话也应以“精”为好。《墨子闲话》中记下这样一个故事:

子禽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言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都在鸣叫,弄得口干舌倦,却不为人们所爱听;而晨鸡黎明按时啼,天下不都被叫醒了!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到点子上才好。”

事实正是如此。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秦末陈胜吴广发动的。但是,发动这样一次名垂青史的壮举,陈胜只讲了短短几句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共46个字。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弟(美国)试飞成功后,前往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各界人士聚集一堂,再三邀请莱特演讲。他盛情难却,只好说:“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只有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说短话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德国里登乃尔的《自由演讲的技巧》一书中指出:“听众在45分钟的演讲中,在前15分钟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之后的30分钟则收效甚浅。”因此,演讲人必须努力把演讲稿准备得精炼些。

有人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您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

威尔逊回答:“两个星期。”

“准备一份一小时的讲稿呢?”

“一个星期。”

“二小时的讲稿呢?”

“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这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演讲时间越长,演讲人压缩演讲内容的任务越轻,自然所需准备时间就少了。反之,演讲时间越短,演讲人越得努力压缩文字,力求尽快将主要内容无一遗漏而又清楚地传达给听众,这当然是要多花时间、大伤脑筋了。《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见了久别而又热盼的弟弟贾宝玉,百感交集,自然应有一肚子话要说。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元春并未发表长篇大论的思念之辞,而是拉起弟弟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又长高了……”继之泪如雨下。在这里,元春的话实在说得太少了,但是,却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到了她痛苦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果让元春滔滔不绝地说这说那,即使言辞中加上善于表示痛苦的成分,但是人们的心灵也不会如这“又长高了”4字触动得那么剧烈。这是因为能够反复陈述痛苦者,其痛苦尚处于能抑制的状态,而连陈述痛苦都无法坚持者,其痛苦程度一定远胜于前者。

但是,有的人却不懂得“言贵简”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不乏“啰嗦而长”的典型:

明朝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给朱元璋写了一个10000多字的奏折,谈的是朝廷应该如何选用人才的问题。朱元璋叫人读给自己听,读了6370个字,还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把朱元璋气坏了。他立即叫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捷克作家雅·哈谢克的名着《好兵帅克历险记》中,有个叫贝赫的书呆子新兵,当连长莫茨中尉问贝赫是哪儿人时,贝赫先用捷克语回答:“下波乌索夫。”接着又用德语重复了一遍。然后自我介绍起来:“那儿有267所房子,1936名捷克居民,位于英琴区,索波特卡县,过去为科斯吉的庄园。圣·叶卡捷林娜区教堂建于14世纪,并由瓦茨拉夫·弗拉吉斯拉夫·涅多利茨基加以修复。有学校、邮局、电报局、捷克贸易铁路站、糖厂、磨坊、锯木场、瓦利哈村、6个节日集市……”正当贝赫没完没了地说得正欢的时候,莫茨中尉猛冲到他跟前,一个接一个地往他脸上扇耳光,同时嘴里还嚷道:“这是第1个节日集市、这是第2个、第3个、第4个、第5个、第6个节日集市……”

朱元璋、莫茨中尉用“打”来罚治“啰嗦而长”者,这种方法当然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认真研究一下说短话、做短文的学问。否则,很容易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一位演说家滔滔不绝地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演说。当演说结束,全场爆发出一阵极其热烈的掌声。演说家十分兴奋,下台拉住一个听众问:“您的印象如何?”

那个听众说:“很好。”

演说家更高兴了,追问道:“哪儿最好呢?”

听众说:“最好的就是那句结束语:女士们先生们,我的报告完了。”

试想一下,听了这样的评价,那位演说家岂不比挨打更难受吗?

言语在精不在多。最不会说话的人可能就是喋喋不休的人。要想把话说得“高效”,你就应该言简意赅,让说话对象很快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要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插话

在交谈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许多人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常常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随意插话、打断对方,这是有失礼貌的行为,不但会搅了别人的兴致,还会阻碍别人的思想,破坏别人的情绪,引起别人的反感。

老白在镇上盖了一套两层的楼房,当房子的第二层刚封顶时,几个朋友在他家吃饭。席间,突然来了一位专门安装铝合金门窗的个体户,与老白一见面就递了张名片,并介绍了他做铝合金门窗的优势。老白说:“虽然我们以前不认识,但通过你刚才的一席话,得知你安装铝合金门窗的经验丰富,假如我房子的门窗让你来安装,我相信你能安装,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但是在你今天来之前,我们厂里一名下岗钳工已向我提起过,门窗安装之事已决定由他来做……”

老白的话还未说完,那个个体户便插话了:

“你是说那东跑西走的小杨吧?他最近是给几家安装了门窗,但他那‘小米加步抢’式的做法怎能与我比?”

哎呀!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便让老白顿时拿定了主意,接着说:

“不错,他尽管是手工作业,不像你用先进的设备操作,但他目前已下岗在家,资金不够丰厚,只能这样慢慢完善。出于同事之间的交情,我不能不让他做!”

就这样,那个个体户只得怏怏地离开了。

之后,老白对我们说:“那个个体户没听懂我的意思,把我的话给打断了。本来,我是暗示他,做铝合金门窗的人很多,不止他一个上门来请求安装。我已打听到了他做门窗多年,安装熟练,且很美观,但他的报价很高,我只是想杀杀他的价格,可他的一番话攻击了我同事小杨的人品,我宁愿找别人,也不要让他来安装我的门窗。”

这本来是一桩很不错的生意,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个体户过于急躁,不等人家把话说完,甚至还没有听懂别人的意思,就打断别人的话头,结果把眼看就要到手的生意给丢了。

谈话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佳方式。会说话的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会很用心地倾听,然后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会说话的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随时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一有机会,马上插嘴。

如果一个人正讲得兴致勃勃,听众也正听得津津有味,而此时你却突然插嘴,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说话者对你没有好感,很可能其他人也不会对你有好感。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耐心地聆听他人的话,注意不要插话搅了对方的兴致,这时,点头示意比贸然插嘴要好得多。

插话,就像是一把“钩子”,不到万不得已时,最好不要用它。约翰·洛克指出:“打断别人说话是最无礼的行为。”所以,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应该:

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的谈话;

不要用无意义的评论扰乱别人的谈话;

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

不要急于帮助别人讲完故事;

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断别人的正题;

不要打断他人的话去争论一些毫不重要的细节。

在听别人说话时,假如你真的有没听懂的地方,或者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的中途突然提出问题,而应该等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别人:“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对方就会产生一种受到命令或指使的感觉。

听人说话,务必有始有终。但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为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就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由于你的插话,很可能打断对方的思路,使对方忘记真正要讲的话。

总而言之,请你记住一点:不要随意插话,除非说话的人在讲话的时候拖得过长,他的话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已经引起大家的厌烦,这时,你打断他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虽然在别人讲话时,插话是十分不礼貌的,但如果有必要表明你的意见,非要打断讲话,那么你就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插话技巧。

1.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一般也不要打断他的谈话。但如果你们比较熟悉,或者问题特别重要,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态度,待对方说完后再作详细的阐述。

2.在交谈过程中,如果你想补充另一方的谈话,或者联想到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即刻作点儿说明,这时,可以对讲话者说:“请允许我补充一点”,或者说:“我插一句。”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插话不宜过多,以免扰乱对方的思想。

3.当你要找交谈者中的某一人处理事情时,可以先给他一些小动作的暗示,他一般会找机会和你讲话。你也可先向他们打个招呼:“很对不起,打断你们一下。”当他们停止交谈时,即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明来意,一旦事情处理完毕,立即离开现场。

4.如果你想加入他们的谈话,则可以找个适当的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或者,大方客气地打招呼,叫你的同事互相介绍一下,就能很快打破生疏的感觉。

总之,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要随意插话,但如果不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一定要注意插话的技巧,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交谈的顺畅与和谐。

锋芒别太露

一个人若是无锋芒,那就是提不起来,所以有锋芒是好事;但如果锋芒太露,就会刺伤别人,这样的人自然也就没什么好人缘,没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你社交的成败。所以,与人交往时既不要全无锋芒,也不要锋芒毕露,最好是在二者中间找一个平衡点。

凡事都有两重性,即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一件事,若从好的方面去理解,便是一件好事;但若从不好的一面去理解,便是一件坏事。人缘的作用正在于此,它有时可以使坏的变好,也可以使好的变坏。假如你人缘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津津乐道;即使你做错了事,冒犯了别人,别人也会善意地理解你的过错。生活在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里,你心里没有负担,处处可以尽情尽兴。但如果你人缘不好,那么你每做一件事别人都会鸡蛋里挑骨头,更不要说做错事、冒犯别人了,即使你处处谨慎小心,事事正确,别人也会不以为然,不拿正眼看你。生活在如此冷漠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就更不要谈什么欢乐和幸福了。有好人缘的人脚下的路有千万条,反之,便只剩下一座独木桥了。而要想有个好人缘,就不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一定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就不要锋芒毕露,不要处处表现自己,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做过于世故,过于圆滑了吧?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收敛,实际上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

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令锐气殆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句话不是说“好刀出在刃上”吗?一个人的锋芒也应该在关键时候、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而不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只会令其钝化。

大文豪萧伯纳赢得很多人的尊敬和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展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给他说一句话,便会有“体无完肤”之感。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人之默,非常风趣,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誓言: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造就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平时锋芒毕露会使我们众叛亲离,走进死胡同;而适当地收敛锋芒,将才华用到有意义的大事上,积蓄力量,必然会做出一番事业来。

与“锋芒毕露”相对,我们提倡“沉默是金”的处世哲学。林亮被分配到某水产公司后,对单位里同事工作懒散、不思进取的情况实在看不惯。两个月后,他给领导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信,直抒胸臆,从上到下批了个遍,对他的这一做法,同事认为“有病”,领导目瞪口呆,结果不到一个月,林亮就被调走了。

一些年轻人到了新单位后,就不分场合地大发议论,无节制地说三道四,大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这种锋芒毕露很可能会使比较主观的领导和同事觉得你傲慢、偏激而产生对你的不良印象。再说,信口开河的浅薄和浮躁也会损害你的形象。你不如保持适当的沉默,这是谦虚友好的表示,也是一种自信和力量的体现,将你的锋芒在工作中显露,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和谦逊的作风赢得声誉。与人交往应当含而不露,即便你真比人聪明,也不必张扬着让“地球人都知道”,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你才能适应复杂的人际环境,才能有个好人缘。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

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儿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儿“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损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

小窦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终于没被重用。

小窦和同事李为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李为在宿舍里共饮。两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酒已微醉的小窦向李为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儿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个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厦门。不管怎么说,现在咱得珍惜,得给公司好好干。”

小窦来公司3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李为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李为为业务部副经理,小窦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

事后,小窦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李为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李为便找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谈了小窦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象,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

知道真相后,小窦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

既然秘密是自己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别人听,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辩。

所以说,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而且也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用商量的口气与别人讲道理

每个人都不喜欢别人用命令的口气对自己说话。如果你想要别人按照你的意思去办事儿,在跟别人讲道理的时候就要尽量采用商量的语气。有时,尽管你是站在发号施令的位置上,但要想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命令,就不能采用命令的语气。

一个盛夏的中午,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一群工人正在阴凉处休息。监工走上来,呵斥工人说:“你们明知道工期很紧,吃完饭了还在这里磨洋工,还不快去干活!”工人们平时就很害怕这个监工,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起身去工作了。当监工走开的时候,工人们就又停下休息了。如果那个监工能够和颜悦色地对工人们说:“工友们,现在工期很紧,要辛苦大家了,希望大家能够牺牲一点儿休息的时间,尽量赶一赶。早点儿收工,大家就能早点儿回去洗澡、休息。大家看怎么样?”这样一来,即使天气再炎热,工人也会站起来开工了。

而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查尔斯·斯科尔特就采取了很恰当的办法。

有一天,查尔斯·斯科尔特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正是中午,他看见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几个大字。一般的管理者通常会走上前去,指着那块大牌子,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这里不许抽烟!”

但斯科尔特没有这样做。他走向那群工人,掏出口袋里的雪茄,分发给每一个工人,然后用商量的语气说:“你们能不能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呢?”工人们立即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掐灭了手里的香烟,并且以后再也没有在工地上抽过烟。他们也都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如果你遇到斯科尔特这样的总经理,看到你违反了公司的规定,却没有严厉地制止你,而是送你小礼物,还用商量的口气委婉地规劝你,你会不感动、不从善如流吗?

当你要和别人交涉时,最好能先委婉地说明事实,然后再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样别人就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你的讲述并接受你的意见。

汤姆刚搬到一个新地区,发现邻居养了只大猎犬,平常总是放任它在附近乱晃。

虽然这只猎犬性情温驯,不过,自己的小孩看见,总会感到害怕,除了待在自己家院子里,哪里都不敢去玩。为了不伤和气,只好去猎犬主人家拜访,说明来意。

“您好,我是您的邻居汤姆,我们想和您商量一些事情。您的狗很健康、非常活泼,不过我们家小孩看到就会害怕,不敢出门玩,我怎么讲都没用。所以想请您帮个忙,下午5到6点,暂时让您的猎犬待在家里,这样我们家小孩就可以出来玩。6点后,我会叫小孩回家吃饭,之后您的猎犬爱去哪里晃都行,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希望您能体谅这种情况……”

这位邻居听完汤姆的话之后,点点头,表示按汤姆的话去做。

汤姆之所以能让邻居接受他的意见,是因为他首先赞美了邻居的小狗,赢得了邻居的好感,然后说出自己家的孩子害怕小狗、不敢出门玩的事实,最后提出完整的、不损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从始至终,他都在用商量的语气和邻居交涉,所以最后和邻居达成了共识。如果汤姆一开始就抱怨邻居让自家的小狗在街上乱跑,吓得自己的孩子不敢出门玩耍,接着要求邻居把狗拴好,那么,邻居很可能非常不高兴地拒绝汤姆,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因此,在说服他人时,你应该首先陈述事实,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来意,然后再用商量的语气提出自己的意见,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如果一开始就不客气地讲出自己的意见,让对方马上接受,对方会产生逆反心理,立刻想着怎么反驳你的话,而不想接受你的意见。这样一来,双方不但很难达成共识,还有可能破坏双方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想要别人遵照你的意思去办事儿,就应该采用商量的口气。比如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如你要你的秘书帮你写一封信,在把你所要写的大概意思讲清楚之后,你应该再问一下:“你看这样写是不是妥当?”当秘书把信写完了并拿给你看,你发现信中有些部分不是很妥当,需要修改,你最好这样说:“这些地方如果这样写,你看怎么样?”虽然你是站在发号施令的角度,但如果你懂得没有人是喜欢听从别人的命令的道理,并且使用商量的语气去指挥别人做事,最后的效果一定明显好过使用命令的语气。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在听了别人的说话之后,你发现其中有一点是你自己不大同意的,这个时候,如果你立刻对那一点提出异议,尽管你只是不同意其中的一点,但对方却会感觉自己的意见被你完全否定了,因此就会很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是自己完全赞同的,然后再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那几点。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批评和修正,因为他知道对于主要部分双方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即使你不同意的地方是对方意见的主要方面,你最好还是首先指出你所赞同的对方意见中的那一部分,哪怕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这样,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的差距有多么大,冲突有多么厉害,我们都要表现出一切都可以商量的姿态,并且让对方相信,无论怎样艰难,大家都可以得出比较接近的看法。

在和别人讲道理的过程中,采用商量的语气能够消除对方的抵触情绪,最后成功地打动、说服对方。

不宜明说的话最好含糊其辞

有一则有趣的寓言可谓典范。

狮王想找个借口吃掉他的3个大臣。于是,它张开大口,叫熊来闻闻它嘴巴里是什么气味。熊老实巴交,据实回答:

“大王,您嘴巴里的气味很难闻,又腥又臭的。”

狮子大怒,说熊侮辱了作为百兽之王的自己,罪该万死!于是便猛扑过去,一口把熊咬死并吃掉了。

接着,它又叫猴子来闻。猴子看到了熊的下场,便极力讨好狮子,它说:

“啊!大王,您嘴巴里的气味既像甘醇的酒香,又似上等的香水一样好闻。”

狮子又是大怒,它说猴子太不老实,是个马屁精,一定是国家的祸害。于是又扑过去,把猴子给吞了。

最后,狮子问兔子闻到了什么气味。

兔子答道:

“大王,非常抱歉!我最近伤风,鼻子塞住了,现在什么味道也闻不到。大王您如果能让我回家休息几天,等我伤风好了,一定会为您效劳。”

狮子没找到借口,只好放兔子回家,兔子趁机逃之夭夭,保住了小命儿。

在这种场合中,兔子的回答是机智的,因为此时既不能对狮子嘴巴中的臭气进行肯定,也不能否定,只得含糊其辞,用“伤风”来搪塞。

其实,这则寓言的立足点还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有些话不必说得太死、太具体,反而能更好地达到目的。

顾维钧曾担任驻美公使。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国际舞会,与他一起跳舞的美国小姐突然问他:“请问你是喜欢中国小姐呢,还是美国小姐?”

这个问题很不好答,若说喜欢中国小姐,势必得罪了舞伴;如果说喜欢美国小姐,又会有失中国公使的尊严。

顾维钧灵机一动,回答说:“不论是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只要是喜欢我的人,我都喜欢她。”

模糊语言其实大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我们常说的“等一会儿”、“大约在元旦前后”、“有空一定来”等等,这样就避免了把话说死,留下很大的回旋空间。在外交上,使用模糊语言的机会更多。如“我们对×人的事态表示关注”、“我们注意到了××的言论”等等,工作中也常用模糊语言,比如常听到的“最近”、“多数同志”、“基本满意”等等。这样一来,说话便具有很大的弹性,有时能帮你摆脱困境。

同类推荐
  •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小故事悟人生

    小故事悟人生

    每一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当从青涩懵懂到睿智成熟后,留在心头的是阅尽人生百态之后的从容。与其蓦然回首,不如让我们现在就开始领悟真理,感悟真谛,少走弯路。本书就本着这种帮助您走出困惑和烦闷的观念,以给您激励和鼓舞为宗旨,通过智慧篇、口才篇、创业篇等十六个章幅的分类,汇聚了近200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启阅其中,收获其外,在体味别人人生的同时,反思和感悟自己的人生。
  •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照着做,你就是最能干的人

    为了实施“细化”和“循序渐进”,在大致掌握工作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必须对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具体的步骤划分。在学习“四个技能”之前,先要学习本章的“认准目的”“了解内容”“考虑顺序”这“三个铁则”,而这也正是一切工作整理术的基石。
  •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有一种智慧叫宽心

    有一种幸福叫淡定,有一种智慧叫宽心

    世事喧嚣,人事纷扰,让人们的心绪难以平静;名缰利锁,诱惑重重,让人们欲望丛生,烦恼不断,焦虑、忧郁、抱怨、迷茫、彷徨、失落……如何才能回归宁静的心灵?如何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人生之所以感到不幸福和快乐,是因为我们欲望太多,迷失本性,从而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俘虏,被人生的挫折困顿所击倒。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守住一颗淡定而宁静的心,顺境中宠辱不惊、怡然自得,逆境里不悲不愁、不弃不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此,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活出生命的色彩。
  • 哈佛人生哲理全书

    哈佛人生哲理全书

    本书用220个小故事向读者讲述了为人处世的理念,培养良好品格的重要性,事业成功的信念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战胜自我成为强者。通过小短文传递给广大读者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是青少年励志的良师益友型励志书籍。
热门推荐
  • 墨脉乾坤

    墨脉乾坤

    脉源之国,实为脉术之乡,遥看七阳郡中,有一少年郎。天资聪颖,意气神采飞扬,且观同辈之人,竟少有能降。父辈珍惜,孩童也是敬仰,不仅少年爱戴,少女更欣赏。称王制霸,本应指日可望,奈何灾祸横降,命数太难挡!......请君与我屠遍四海,黑墨赤血染尽八荒,不应使得血溅天下,却也横泼墨洒一方。无极再无穷,不及我心雄,来日抽天脊,风雨共游龙!
  • 传奇药农

    传奇药农

    一片广袤的大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孩。命运的齿轮悄悄转动,有多少恩怨情仇、悲喜欢苦交织其中。每段岁月都有故事,每个世界都有传奇。以大爱之名,行大义之事!药园种地小药童,踏过修炼之路的坎坷,以药为本,在这片天地闯至无上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一只妖

    我是一只妖

    放开那妹子,让我来!话音未落,我就被人射到了墙上……醒来的时候,我已经不是人了。我变成了一个人妖——哦不,半妖……我可以一拳打碎墙壁,还可以看到女孩子……额,鼻血要流下来了。我该何去何从?用这力量帮助人类管理世界,还是拼命的争取权力,掠夺财富,将一切踩在脚下?其实,我只是想过平凡生活而已,泡个漂亮妹子,组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 传世曼巴

    传世曼巴

    从黄曼巴的弟子到黑曼巴的学生!不变的是曼巴门徒的身份!从“四双先生”到“81分先生”,增加的是篮球的技艺!他们说,陈凡的三分像库里,控球赛欧文速度如沃尔,弹跳似卡特,身体素质更是堪比维金斯一个中国曼巴少年,在NBA中上演的曼巴传奇!
  • 二次元的旅途

    二次元的旅途

    此身为冰所铸身如寒冰心坚似铁跨越无数世界未曾知此身之意义亦未曾放弃过追寻常独坐于冰山之巅故为冰封王座
  • 死灵猎者

    死灵猎者

    世界崩塌,死灵充斥世界。不知从何时起,人类已经成为奴隶。从极寒之地出来的‘我’以死灵猎者为名……守卫!欢迎加入《死灵猎者》书友群,群号码:61055073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世魅皇

    仙世魅皇

    (此文乃修真文爽文,小白yy流,不喜请点差勿喷)冥冥天意,六道轮回。仙世魅皇,笑傲寰宇。一次外出游玩,一块无意中得到的宝石。一次穿越异世,一方宝物逆天。一次友谊背叛,她跳崖而死。她愤怒,她不甘。再次重生,她回到了前世!终于,她明白了一切的缘由!这一世,她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千依雅,她是逍遥于修真世界的千雪忧!灵魂的破碎,时空的转换,为了寻找自己破碎散落三千世界的灵魂碎片,她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此,她这个做法的过程却是——她穿梭在了一本又一本的小说当中!某女掀桌:“怒!老天你故意玩我呢?!”某男:“忧儿,消消气!来,先吃块冰镇西瓜!”
  • 【暗夜之族】别以为我是人..more

    【暗夜之族】别以为我是人..more

    黑暗中的生物,吸血鬼!穷困的我,被白人的世界看不起的我,也许从心底渴望着这种黑暗.于是,我遇到了他,我找到了他,与他一起步入了黑暗和堕落.从这天起,我不再是穷学生方凌而是血族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