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79800000025

第25章 中古哲学史(10)

抑老庄之学,易托者,放诞之行;而难造者,玄远之诣。当时虚无之宗,前推何、王,后称王、乐。衍、广在晋,皆跻列高位,而诡时自保,莫敢正言。迨宗社既倾,身亦随陨。老子有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若衍与广,岂真知老庄者哉!然《晋书·王衍传》载王敦过江,常称衍曰:“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顾恺之作《画赞》称:“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仞。”(见《世说新语》)即石勒杀衍者,而亦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晋书·王衍传》)《广传》载卫瓘逮与魏正始中诸名士谈论,见广而奇之,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夫内有所得,外则形之,庄子所云“畸于人而侔于天”者(《大宗师》),衍、广亦几得之矣。又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衍传》)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而及见广,便觉己之烦。”广论每以约言析理,厌(同餍)人之心(《广传》)。客有问指不至者(公孙龙之说),广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触几曰:“至不?”客曰:“至。”广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世说新语》)卫玠总角时,尝问广梦。广云:“是想。”玠曰:“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耶?”广曰:“因也。”玠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故,命驾为剖析之,玠即愈(《广传》)。辞约而理妙如此,斯又岂浅人所可剽窃为之者哉!渡江以后,风流益扇。元嘉(宋文帝)之间,遂至专立玄学,以相教授。以《庄》、《老》、《周易》,总谓三玄,谈论则为玄言,著述则为玄部。于是景附草靡,天下成风矣。然观王僧虔《戒子书》言:“往年有意于史。取《三国志》聚置床头,百日许后业就。玄自当小差(差,犹过也)于史,犹未近仿佛。曼倩(东方朔)有云:‘谈何容易。’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通十数家注。自小至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何所道,平叔何所说,马、郑何所异,指例何所明。而便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焉。”(《南齐书·王僧虔传》)夫开《老子》卷头五尺许,而便自称谈士,当时岂独僧虔之子然哉!是故玄学虽开于何、王,而嵇、阮一变焉;王、乐一变焉;至渡江之后,则又变焉。及夫天下皆谈士,而玄学微矣。

当玄风盛时,说经者无不杂以老庄。今六朝经师之说,多佚。特偶见于唐、宋注疏中。而梁皇侃《论语义疏》具存。观其所引,玄虚之语,往往而是。如“六十而耳顺”,孙绰(晋)云:“耳顺者,废听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复役而后为。”“子畏于匡”,孙绰云:“兵事险阻,常情所畏。圣人无心,故以物畏为畏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李充(晋)云:“圣人无想,何梦之有。盖周德之日衰,故寄慨于不梦。”“吾不试,故艺”,缪协(晋)云:“兼爱以忘仁,游艺以去艺。”“颜渊死,子哭之恸”,缪协云:“圣人体无哀乐,而能以哀乐为体,不失过也。”其尤甚者,“回也其庶乎,屡空”,顾欢(齐)云:“夫无欲于无欲者,圣人之常也;有欲于无欲者,圣人之分也。二欲同无,故全空以目圣;一有一无,故每虚以称贤。”太史叔明(梁)申之云:“按其遗仁义,忘礼乐,隳支体,黜聪明,坐忘大通,(见《庄子·人间世》《大宗师》)此忘有之事也。忘有顿尽,非空而何?若以圣人验之,圣人忘忘,大贤不能忘忘。不能忘忘,心复为未尽。一未一空,故屡名生焉。”其解经者如此,岂独向秀、郭象之注《庄》,张湛之注《列》为玄言之宗哉!又老庄之学,多可与释氏相通。故谈玄者,往往喜与释子周旋,而释子亦盛治老庄。如高坐道人到江左,王导一见,奇之,曰:“此吾徒也。”(《世说新语注》)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即绰)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乃与支共载往王(《世说》)。康僧渊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闲居研讲,希心理味。庾公(亮)诸人,多往看之。观其运用吐纳,风流转佳(《世说》)。而支公尤深于名理。《庄子·逍遥游》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共钻味,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怀)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又支与许(询)、谢(安)盛德,共集王(濛)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座通。支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又僧意在瓦官寺,王苟子(修)来与语,便使其唱理,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王曰:“无。”重问曰:“圣人如柱耶?”王曰:“如筹算。虽无情,运之者有情。”僧意云:“谁运圣人耶?”苟子不得答而去(以上皆《世说》)。观此数公之才辩理致,固不下于曩时之王、乐也。然始以佛理说老庄,继即援老庄而入佛。故玄学之行,而佛教遂盛,上夺汉儒守经之席,下作齐、梁事佛之阶。在当时则礼法之罪人,而在后世亦象教之功臣已。

第十三回 刘劭

当何、王之时,有傅嘏、钟会之论才性。《三国志·傅嘏传》: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会传》:会尝论《易》无互体,才性同异。《世说新语》: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刘孝标注云:“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四本论》今已不传,然《世说》称:“殷中军(浩)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又殷仲堪精核玄论,人谓莫不研究。殷乃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则晋以来,犹多能言之者矣。今传刘劭《人物志》论才性甚精审。劭,字孔才。邯郸人。仕魏,官至散骑常侍。与嘏、会等同时,其说必有与之仿佛者。《三国志》言:“劭所撰述《****》《人物志》之类,百余篇。”《****》已佚,《人物志》亦才十二篇而已。吾尝读而究之,大抵糅合道德阴阳之说,而亦颇有与儒合者。盖承汉人之余绪,正自应尔。而隋、唐《志》皆列之名家,要与古之名家异矣。

今《人物论》首《九征》,其辞曰:“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于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暎,不能外光。二者之义,盖阴阳之别也。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征,亦各著于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矣。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征,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违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之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本之于阴阳,合之以五行,而旁通于《诗》、《书》之说,可谓博而能详者矣。然要其立论之义,则在王道得而臣道序。故《流业》篇历数清节法术国体之材,而曰:“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主德不预焉。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主道立,则十二材各得其任也。”庄子有言:“上无为而用天下,下有为为天下用。”(《天道》)又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若劭之论,非所谓道家君人南面之术者哉!然则仅取其辨才性体别,犹为未尽劭意者,而惜乎钟士季(会字)之书之不存,不能取以相证也。

第十四回 裴頠

傅、钟之言才性,与何、王之标虚无,异矣。然二者非正相敌难也。其起与虚无之说相敌难者,则惟裴頠乎?《晋书·頠传》曰:“頠,字逸民。弘雅有远识,博学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见而叹曰:‘頠若武库,五兵纵横,一时之杰也。’頠深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至王衍之徒,声誉太盛,位高势重,不以物务自婴。遂相仿效,风教陵迟。’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若頠者,可谓卓然自立,不诡于时者矣。然观頠《崇有论》曰:“老子既著五千之文,表摭秽杂之弊,甄举静一之义。有以令人释然自夷,合于《易》之损谦艮节之旨。而静一守本,无虚无之谓也。损艮之属,盖君子之一道,非《易》之所以为体守本无也。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人之既生,以保生为全。全之所阶,以顺感为务。若味近以亏业,则沉溺之衅兴;怀末以忘本,则天理之真减。故动之所交,存亡之会也。夫有非有,于无非无;于无非无,于有非有。是以申纵播之累,而著贵无之文。将以绝所非之盈谬,存大善之中节,收流遁于既过,反澄正于胸怀。宜其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故其辞曰:‘以为文不足。’若斯,则是所寄之途,一方之言也。若谓至理信以无为宗,则偏而害当矣。”又曰:“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之所能捷也。审投弦饵之用,非无知之所能览也。由此而观,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頠之所以排无而申有,其说仍一本之于老庄。盖道家之旨,原有无双立。立无所以极理,立有所以通事。裴与王衍之徒,皆各见其一端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海微澜

    星海微澜

    [花雨授权]他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明星耶!她竟然会不认识他?还对他一点也不感冒!嗯,坚强,世故,精明,能干!可以帮他完成他伟大的计划!可在之后的合作与相处中,他却不知不觉地动了真情——
  • 古墓收藏家

    古墓收藏家

    作为一个古董收藏家,江南的目标就是把所有的古董全部找回来,在把所有古墓承包了,要是你敢打它们的主意,先吃我一记素质三连,在挨我一如来神掌,哼哼,怕了吧,这个古墓是我的,哦不好意思,这位美女你先拿,不够我家还有,你可以跟我一起回去好好欣赏…
  • 懒人美丽魔法传授

    懒人美丽魔法传授

    本书共分三章,内容涵盖美发、排毒、美体操、养颜食物、祛斑除痘、去“眼袋”等。
  • 封天御道

    封天御道

    一个修真废材,却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觉醒后的他究竟是天地间的救世主,还是灭世魔尊,一切都要从他八岁那年说起。
  • 倘若十年

    倘若十年

    这是一个很长的爱情故事.李维维15岁时遇到23岁的韩大宇,彼时她背负学业负担,而他正准备婚房.而后他一点点渗入她的生活,他是前辈,是兄长,是老师,是她的梦想.他们交叉,错开,再次交叉,十年里,她跟随本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她以为自己始终向前而他客气而礼貌的站在原地,却不知于他,那是一种等待.
  • 重生异能少女

    重生异能少女

    前世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夏雨轩被丈夫吕宝航和同父异母的妹妹夏雨晴所害,重生后的她偶得一眼击技能,并在梦中得到天帝继承人叶林的真传,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复仇一路搞笑、情意绵绵......
  • 难抵月灼灼2

    难抵月灼灼2

    前世,苏月灼恨他伤他害他,无恶不作只为离开他。顾九卿却一再的忍让她包容她,把她禁锢在身边。直到顾九卿死在她眼前,她的心如刀割时才明白,原来他早已在她心里。重来一次,顾九卿便是她拼了命也要护短的人!“苏月灼,不逃了?”“嗯嗯,不逃不逃了,亲亲老公在哪我就在哪!”“苏月灼,你叫我什么?”“老公呀!老公?老公~”“苏月灼,别后悔!”“嗯!”不后悔,永远都不后悔!重来一次,请让我好好爱你。
  • 重生之神级抽奖系统

    重生之神级抽奖系统

    叶枫重生了,不过不是在地球,并且还带着他的神级抽奖系统。重生到了一个与地球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平行位面,重生之前的一个屌丝青年一下子华丽转型成为家财万贯的无敌高富帅!光脑:报告宿主,前方有人装逼。叶枫:哪里哪里,等我抽块板砖,一板砖拍死丫的!!.....光脑:报告宿主,前方发现高能,有美女,是否搭讪!!叶枫:别急别急,你个不懂风情的玩意,见美女当然要有花了,待我抽一束玫瑰花先。光脑:......
  • 双魂决

    双魂决

    世外桃源搬的村子,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但是梦幻般的世界却在不久后遭遇灾劫,只想安稳度过余生的他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武器为了他的父母,他的村人而努力。
  • 我的日本美女老师

    我的日本美女老师

    形意拳的传人王明江穿越到了日本大阪,附身在常被凌霸的明江川田身上,成为一名中学生。为了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受人欺负,明江对欺负他的人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这时,因为经常和佐藤吉美来往,他被一直喜欢吉美的学生会会长手冢大悟误会。班级的“担任先生”石琦幸是一个购物狂,经常把信用卡刷爆。为了还信用卡的欠款,她想到了给一些差生补课的主意,于是找到了明江,让他补课,两人开始了交往。一次偶然机会,明江得到了石琦幸的邮箱地址,出于打探隐私的心理心两人开始了你来我往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