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95700000026

第26章

如杂阿含经云。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共诸比丘入王舍城乞食。时世尊光相普照。如千日之焰。顺邑而行。时彼有两童子。共在沙中嬉戏。一名阇耶。二名毗阇耶。遥见世尊来时。阇耶童子。心念我当以麦麨。手捧细沙。着世尊钵中。合掌随喜。而发愿言。以惠施善功德。令得一天下伞盖王。即于此生得供养佛。乃至得成无上正觉。世尊发微笑相。尔时阿难见世尊微笑。即合掌向佛白言。以何因缘而发微笑。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我今笑者。当知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于巴连邑。统领一方。为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复广布我舍利。当造八万四千法王之塔。安乐无量众生。佛告阿难。取此钵中所施之沙。舍着如来经行处。令当生彼处。阿难受教。即取钵沙舍经行处。阿难当知。于巴连弗邑。有王名日月护。彼王当生子频头娑罗。当治彼国。彼复有子。名曰修师摩。时彼瞻婆国。有一婆罗门女。极为端正。相师记彼。当为王妃。生二子。一当领一天下。一当出家学道。当得圣迹。时婆罗门闻彼相师所说。欢喜无量。即庄严女。嫁与此王。王见其女。端正有德。即为夫人。仍便怀体。月满生子。生时安隐。母无忧恼。过七日后。立字无忧。又复生子。名曰离忧。无忧者。身体粗涩。以其施沙得相。父王情所不念。又王欲试二子。呼婆罗门观占二子。于我灭后。谁当作王。婆罗门言。将此诸子。出城金殿园馆中。于彼当观其相。乃至出往彼园。时阿育王母言。王出园馆中。观诸王子。谁当作王。汝今云何不去。阿育启言。王既不念我。亦复不乐见我。母复语言。但往彼所。阿育启母往去。时父王问师言。此中谁有王相。当绍我位。时彼相师。视诸王子。见阿育具见王相。当得绍位。时边国德又尸罗反。王语阿育。汝将四兵众。伐彼国。王子去时。都不与兵甲。时诸从者白王子言。今往伐彼国。无有军仗。云何得平。阿育。言我若为王。善根果报者。兵甲自然来应。发是语时。寻声地开。兵甲从地而出。即将四兵。往伐彼国。彼诸国人民。闻阿育来。即平治道路。庄饰城郭。执持吉瓶之水。及种种供养。奉迎王子。而作是言。我等不反。请入城邑。平此国已。又使伐佉沙国。彼国王即便降伏。如是乃至平此天下。至于海际。时父王得重病。王语诸臣。吾今欲立修师摩为王。令阿育往至彼国。时诸臣欲令阿育作王。王不喜默然不对。时阿育心念口言。我应正得王位。诸天自然来。以水灌我顶。素缯系首。时王见此相貌。极生愁恼。即便命终。阿育王如礼法。殡父王已。即立阿菟楼陀为大臣。时修师摩王子。闻父崩。立阿育为王。心生不忍。即集诸兵而来攻伐。阿育王四门中。二门安二力士。第三门安大臣。自守东门。时阿菟楼陀。作无烟火坑。以物覆之。修师摩既来到。即趣东门。堕火坑。便死亡。有一大力士。名曰跋陀申陀。闻修师摩终亡。猒世出家学道。得阿罗汉。时诸臣辈轻慢阿育。不行君臣之礼。王亦自知。语诸臣曰。汝等可伐华果之树。殖于刺棘。诸臣答曰。未尝见闻却除华果。而殖刺树。乃至二三敕令不从。时国王忿诸大臣即持利剑。杀五百大臣。又时王将婇女眷属。出外园中游戏。见一无忧树华极敷盛。王见此华树。与我同名。心怀欢喜。王形体丑陋。皮肤粗涩。诸婇女辈。心不爱王。憎恶王故。以手毁折无忧华树。王从眠觉。见无忧华树。狼藉在地。心生忿怒。系诸婇女。以火烧杀。王行暴恶。故曰暴恶阿育王。时阿菟楼陀。大臣白言。王不应为是法。云何以手自杀人。王今当立屠杀之人。应有可杀。以付彼人。王即宣教。立屠杀者。彼有一山名曰耆梨。中有一织师家。织师有一子。亦名耆梨。凶德挝打。系缚小儿小女。及捕水陆之生。乃至拒逆父母。王即敕彼。我所有罪人。事应至死。汝当治之。彼启王言。为我作舍。王为作舍。极为端严。惟开一门。于其中间。作治罪之法。状如地狱。来入此中者。不复得出。一商主。入海十年。采诸重宝。还到本乡道中。值贼杀商。商主之子。见父死。及失宝物。猒世出家。游行诸国。次至巴连弗邑。过此夜已。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误入屠杀舍中。时比丘遥见舍里。火车炉炭等。治诸众生。如地狱中。寻生恐怖。衣毛皆竖。便欲出门。时凶恶主。即往埶彼比丘言。入此中者无有得出。汝今此死。比丘闻说。心生悲毒。复哀言。乞我少时生命。可至一月。彼凶不听。如是日数。减至七日。彼即听许。时此比丘。知将死不久。猛勇精进。坐禅息心。终不能得道。至于七日。时王宫内人有事至死。送付凶恶之人。令治其罪。凶恶将是女人。着臼中。以杵捣之。令成朱粖。比丘见是事极厌恶。时彼凶恶人。语此比丘。期限已尽。埶彼比丘。着铁镬油中。足与薪火。火终不然。假使然者。或复不热。凶主见火不然。打拍使者而自然火。火即猛盛。久久方开铁镬盖。见彼比丘。铁镬中莲华上座。生希有心。即启国王。王即便严驾。将无量众。来看比丘。时彼比丘。身升虚空。犹如雁王。示种种变化。王见是比丘。心怀大欢喜。时彼比丘而作是念。我当广布如来舍利。安乐无量众生。于此阎浮提。尽令。信三宝。以是因缘故。自显其德。时阿育王生大敬信。白比丘言。佛未灭度时。何所记说。比丘答言。佛记大王。于我灭后过百岁之时。于巴连弗邑。有三亿家。彼国有王名曰阿育。当王此阎浮提。为转轮王。宣布舍利。立八万四千塔佛。如是记大王。乃大王今造此大地狱。杀害无量民人。王应慈念一切众生。施其无畏。令得安隐。彼时阿育王。合掌向比丘作礼。我得大罪。今向比丘忏悔。愿受我忏。今复归命。时彼比丘。度阿育王已。乘空而化。又杂阿含经云。阿育王言。吾今先当供养所觉菩提之树。然后香美饮食。施设于僧。敕舍十万两金。布施众僧。时彼上座耶舍语王言。大王今有大比丘僧集。当发淳信心供养。时王从上至下。自手供养。复以三衣并四亿万两珍宝。嚫五部众。嚫愿已。复以四十亿万两珍宝。赎取阎浮提宫人婇女。及太子群臣。时王起八万四千佛塔。于彼一一塔中。复施百千金。作五岁大会。

君臣篇

王过部

百喻经云。昔有一人。说王罪过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王闻是语。既大瞋恚。信傍佞人。捉此贤臣。仰使剥脊。取百两肉。有人证明。无如是法。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眷。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与汝意不足耶。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头。虽得千头。不免于死。虽十倍得肉。不免痛苦。愚人亦尔。不畏后世。贪浊现乐。多得财物。望得灭罪。而得福报。无有是处。又杂譬喻经云。昔有国王。喜食人肉。敕厨士曰。汝等夜行。密采人来。以供厨食。以此为常。臣下咸知即共斥逐。捐于界外。更取贤良。以为国王。于是啖人王。经十三年后。身生两翅。飞行啖人。无复远近。向山树神。请求祈福。当取各国王五百人身。祠山树神。使我复还王位。便飞行取之。已得四百九十九人。将之山谷。以石塞口。时有国王。将诸后宫。诣池浴戏。始出宫门。逢一道人。说偈求食。王即许之。还宫当赐金银其啖人王。空中飞来。抱王而去。还于山中。国王见啖人王。不恐不怖。颜色如故。啖人王曰。吾捕人祠天。已得四百九十九人。今得卿一人。其数已满。杀以祠天。汝何不惧。国王对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合会有离。对来分之。何须愁耶。旦出宫时。路逢道人。为吾说偈。即许施物。今未得与。以是为恨。今王弘慈。宽恕假日。施乞还来。不敢违要也。即听令去。而告之曰。与汝七日期。若不还者。吾往取汝。亦无难也。王即还宫都中内外。莫不欢喜。即开库藏。布施远近。拜太子为王。殷勤百姓。辞决而去。啖人王。逢见其来。念曰。此得无异人乎。从死得生。而故来还。即问曰。身命世人所重爱者也。而卿舍命。世之难有。不审何所志趣。愿说其意。国王答曰。即日吾施至诚。愿当得阿惟越三佛。愿度十方。彼又问曰。求佛之义。其事云何。国王便为广说五戒十善四等六度啖八王。心开豁然。从受五戒。为清信士。因放四百九十九人。各令还国。诸王共至其国。感其信誓。蒙得济命。各不肯还于本国。遂便住止此国。此国王。各为立第一舍雕文刻镂。光饰严整。诸国王饮食服御。与王无异。四方人来问言。何以有此如王舍宅。遍一国中。众人答曰皆是诸王舍也。名遂远布。从此已来。故号为王舍城。

王业部

谏王经云。佛在世时。有国王名不离先尼。出行国界。道过佛所为佛作礼。就座而坐。佛告王曰。王治当以正法。无失节度。常以慈心养育人民所以为国王者。皆由宿命行善所致。若统理民事偏枉。诸官公卿。群僚下吏。凡民皆有怨辞。治行不平。海内皆忿身死神入大山地狱。后虽悔之无所复及。为王之法。当宣圣道。教民为善。唯守一心。心存三尊。王者如斯。诸圣咨嗟。天龙鬼神。拥护其国。生有荣誉。死得上天。世间荣位如幻如梦不可久保。人欲死时。诸家内外。聚会无边。椎胸呼天。皆云柰何。泪下交横。呜呼痛哉。神灵独逝。舍吾何之。闻之莫不伤心。睹之莫不助哀。载之出城。捐于旷野。飞鸟走兽。攫掣食之。身中有虫。还食其肉。日炙风飘。骨皆为干。往昔尊荣豪贵。隐隐阗阗。霍然不复见之。此是无常之明证也。王熟思之无念淫佚。无受妄言。诸物皆贪生于人岂容轻杀。佛说经竟。王意即解。愿为弟子。即受五戒。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又摩达王经云。佛在世时。有国王名摩达。时当出军征讨。有比丘已得罗汉道。到国分卫。并见录。将诣王宫门。令养视官马。勤苦七日。适王身自临视军阵。比丘见王。即于其前。轻举飞翔。上住空中。现其威神。王便恐怖。叩头悔过。谁令神人养马。今当治杀。比丘告王言。非王及国人过也。自我宿命。应受宿殃。养马七日。夫善恶殃福。如形随影。王闻罪福。乞归命三宝。受五戒。作忧婆塞。佛便为王及人民说法。得须陀洹道。又法句喻经云。昔有国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无有太子。以为忧愁。佛来入国。遵受五戒。奉敬不懈。有一给使。其年十二。常为王使。忠信奉法。不以为劳。卒得重病。遂致无常。其神来还。为王作子。至年十五。立为太子。父王命终。传位为王。憍慢自恣不理国事。臣寮废调。民被其患。佛知其行不会本识。将诸弟子。往到其国。佛告王曰。今王自知本所从来不。王曰愚暗不达。不知先世。佛告大王。本以五事。得为国王。何等为五。一者布施得为国王。万民奉献。宫观资财无极。二者兴立寺庙。供养三尊床榻帏帐。以是为王。在于正殿。御座理国。三者亲身礼敬三尊。及诸长亿。以是为王。一切万民。莫不为之作礼。四者忍辱身三口四。及意无恶。以是为王。一切见者莫不欢喜。五者学问尝求智慧。以是为王。决断国事。莫不奉行。此之五事。世世为王。王前世时。为大王给使。奉佛以信。奉法以爱。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常行一心。精进布施。劳身苦体。初不懈倦。是福追身。得为王子。今者富贵而反懈怠。是时王大欢喜。五体忏悔。谢佛闻法。得须陀洹道。又昔辅相子宾头卢。阿罗汉。为忧陀延王说偈云。生老病死患。于中未解脱。如象处林中。四边大火起。大王应当知。荣位须臾间。智者深观察不生希有想尊者言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王至心听。昔日有人。行在旷路。逢大恶象。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上有黑白二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五滴。堕其口中。于时动树。敲坏蜂窠。众蜂散飞。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复来烧树。大王当知彼人苦恼。不可称计。而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迹水。其所苦患犹如大海。味如芥子。苦若须弥。如藕根孔。比于太虚。亦如蚊子。比金翅鸟。其味苦恼多少如是。

王都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一梦浮生

    倾一梦浮生

    李铭信遭遇未知袭击陷入昏迷,生命进入倒计时,于锦研爱子心切决定对李铭信进行激进、超前的治疗。当李铭信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世界与他的零散记忆却相差甚远。外有强敌来犯,内有家事频仍,面对真挚的爱情、复杂的亲情和黑暗的官场,李铭信选择坚持自我、不忘本真,出生入死保卫扬州并一步步铲除家里的小人......
  • 伤子座

    伤子座

    一位年迈75岁大法官方明女士失踪一年,在一次大夏外墙维修意外被装修工人发现,以警方推测凶手对死者以极凶残的手法虐待一年之久才死去,警方接获有史以来最为凶残受害者最为年长案件,更让警方意料不及的是10日后凶手把残害死者视频及照片邮寄给警方,警方惊现20年来不解奇案都是同一凶手所谓……
  • 回忆他有你

    回忆他有你

    豪门出身,却只身一人,花费心思,却是徒劳,似乎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隳之乱界

    隳之乱界

    命运的选择使一位少年从小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命运选择了他,他又将如何使界与界合并呢?
  • 木相依

    木相依

    每一段撕心裂肺的故事。,每一个不同的结局,。心痛过吗?唉!那又如何?还是要笑着朝前走。
  • 我的青春永远在

    我的青春永远在

    讲述着季念,墨言,林一甜,杨玥这四个人的青春故事。
  • 没有天庭后的修仙

    没有天庭后的修仙

    本文的故事内容发生在西游之后的无数年后,当然里面虽然有一点西游元素,但是仅仅作为很小的大背景,主要还是讲普通的主角修仙的样子,额,作者本意是想写一部踏实修仙的文。
  • 变法先锋:商鞅

    变法先锋:商鞅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为六章,介绍了改革家商鞅的一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铁腕的改革家,是大秦帝国的设计师,是中国走向大统一的奠基人。他大刀阔斧地除旧布新,却没有留意前方的地雷阵和万丈深渊,最终受到旧贵族的诬害而亡身。
  • 苍穹杀劫

    苍穹杀劫

    命运曲折,他不屈而生!爱恨情仇,他热血冷心!苍穹劫难,他以身弑劫!少年凌洛,不甘命运之曲折,从破碎之地走出,誓要逆天而为,破苍穹而傲立!历遍生死,不惜与万魔为敌,只因男儿一诺!万死不悔,胆敢与苍天为敌,只为许她一生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