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0500000009

第9章 多领导少管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第十七章》

最好的管理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水平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热爱他,赞美他;水平再次一点的管理者,大家都畏惧他;再次的管理者,大家轻侮他。

有人认为,管人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事实上,管人可不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老子教导我们,作为管理者要“无为”。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

有一次,阳子臣问:“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这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而是要多领导少管理。管理是督促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领导则给予一种工作的动力,使人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最基本的人性需求。所以,领导者有时要兼任管理,而管理者也得要运用领导的技巧。但是,阶层愈高,则须多领导而少管理。

老子认为,优秀的领导者者不会让手下觉得他在管人。领导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趋同的、一致的,基本职能也是互融的、相通的,但两者仍然有着显著的区别。

(1)领导者强调未来,是播种者;管理者着眼点在目前,是花匠,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

(2)领导者是曹操,懂得用望梅止渴的远见和激励;管理者是孔明,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

(3)领导者犹如建筑师,知道怎么设计最有效能的房子(组织);管理者是包工,懂得怎样把房子(组织)造得最有效率。

(4)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把事情做正确。

我们时常看到,有的地方天天喊管理,制度一个接一个的出台,结果越管越乱,越管效率越低。导致人们“管得多,又管不住”的因素主要是:对下属不信任、害怕削弱自己的职权、害怕失去荣誉、过高估计自己的重要性等等。归根到底是人们对于领导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清华紫光集团总裁张本正主张“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去除管理并非不要管理,不要管理制度,而是让员工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制度不会成为员工精神上的限制和束缚。具体说来,企业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才可望达到“去除管理”的境界:

一是树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等,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意志,比再严厉的管理制度都要管用百倍。

二是确立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企业上下级关系应当体现平等、团结、友爱、活泼的原则,主要管理者应当统揽而不包揽、敢断而不武断、放手而不撒手、大度而不失度,其他各级各类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也都要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分工,相互之间进行协调、配合、沟通,立足自己的岗位把工作创造性地做好。这种具有亲和力的层级关系起着维系人心、增进团结、实现目标的粘合作用。

三是建立具有活力的成长环境。企业要为每个员工(包括各类各级管理者)架构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使人人都能与企业共同成长。这类激励举措包括加薪、晋级、配送股权期权,当然还包括送员工培训深造等精神激励办法。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目标自觉等高,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同时为员工创造价值,实现“双赢”。

“去除管理”所应达到的效果是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个“流”,生产经营诸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最优组合,以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消耗、最省的时间、最短的流程、最简的动作来完成最大的工作量。鉴于目前我们很多企业还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认识管理科学的内涵,因企制宜进行管理创新,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最好的管理是少管理。谨记老子“太上,不知有之”这句话,就会受益无穷。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热门推荐
  • 余城

    余城

    我赢了游戏,赢了自尊,赢了全世界,却唯独输了你。那一天是余诚最失意的时候,那一天他带着失落和憧憬来到了这里。然而当他真正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乃是云泥之别。每个人都被困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之中,余诚的内心也渐渐变成一座没有出口的孤城。这是一段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一个迷惘、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
  • 革命世纪

    革命世纪

    太古时代,上古时代,远古时代,现在的练魂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革命,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少年,他该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又为何而踏上革命之旅。。。。。。
  • 儒本是道

    儒本是道

    三十年前,洪武王朝统一天下,百家被废,独尊儒术。朝廷规定,考取举人才可修炼。三十年后,百家余孽,开始活动。当朝太师,阴谋勾结,山雨欲来。一个穿越少年江羽,出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山中走出,走上强者之路。
  • 泰坦报告书

    泰坦报告书

    讲述一群少年在艾泽拉斯大陆上的游历与探险。他和他的伙伴见证了历史创造了未来,他们的经历免不了波折与背叛,也应证了成长与荣耀。他们是史诗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史诗的钟摆,他们是泰坦报告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正道仙途

    正道仙途

    李元福,从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慢慢走向正道仙途。传奇的经历,使他一步一步印证着三界中的是是非非。三界之中,虽然看似平静如水,却何尝不是暗藏涌流。亦或看似纷乱复杂,又何尝不是时时处处印证着正道。只有走完这一程,才能真正修得金身正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黎明有曙光

    黎明有曙光

    【本文1v1,双洁,全程无虐,请放心阅读】其他等我想想啊......
  • 执迷的手术刀

    执迷的手术刀

    退休后还执迷于手术的外科医生,离职后不忘解剖心理的厚黑心理医师,一个曾为侦探的法务人员以及他的一名侦探朋友,两个用尽手段妄图升职的警司,血拼的黑帮团伙,一齐周旋于法律的边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爱如心

    深爱如心

    几个年轻的爱情,地位和的差异并不能阻碍爱情的发展,小雨和强尼、谢小萌和国栋、乐天和我,大家一直很好的朋友,外表看着憨憨的男人其实心都很细,女人和女人之间的话题永远是男人,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话题不一定是女人。几年后我、谢小萌和子敬的家离的很近了,四个孩子的出现增加了乐趣,一直以为不喜欢婚礼的乐天最后了我一个盛大的婚礼,儿子花童,小家伙的出现也增加这个婚礼的乐趣性,不再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