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16300000127

第127章

释曰:据上齐斩五章,有一斩四齐。此据四齐而言,不一斩者,上文已论五服衰裳,缝之外内,斩衰裳亦在其中。此据衰裳之下,缉之用针功者,斩衰不齐,无针功,故不言也。“若”言者,不定辞,以其上有斩,不齐,故云若也。言“裳内衰外”者,上言衰外削幅,此齐还向外展之,上言裳内削幅,此齐还向内展之,并顺上外内而缉之。此先言裳者,凡齐据下裳而缉之,裳在下,故先言裳,顺上下也。郑云“齐,缉也”者,据上传而言之也。云“凡五服之衰,一斩四缉”者,谓齐衰至总麻并齐,齐既有针功,缌之名则没,去齐名,亦齐可知也。言“展之”者,若今亦先展讫,乃行针功者也。

负,广出於寸。(负,在背上者也。,辟领也。负出於辟领外旁一寸。)

[疏]注“负在”至“一寸”。

释曰:以一方布置於背上,上畔缝著领,下畔垂放之,以在背上,故得负名。辟领,即下文也,出於辟领外旁一寸,总尺八寸也。

,博四寸,出於衰。(博,广也。辟领广四寸,则与阔中八寸也。两之为尺六寸也。出於衰者,旁出衰外,不著寸数者,可知也。)

[疏]注“博广”至“知也”。

释曰:此辟领广四寸,据两相而言。云“出於衰”者,谓比前衰而言出也。云“博,广也”者,若言博,博是宽狭之称,上下两旁俱名为博。若言广,则唯据横阔而言。今此四寸据横,故博为广,见此义焉。云“辟领,广四寸”者,据项之两相向外各广四寸。云“则与阔中八寸也”者,谓两身当缝,中央总阔八寸,一边有四寸,并辟领四寸,为八寸。云“两之为尺六寸也”者,一相阔与辟领八寸,故两之总一尺六寸。云“出於衰者,旁出衰外”者,以两旁辟领,向前望衰之外也。云“不著寸数者可知也”者,以衰广四寸,辟领横广总尺六寸,除中央四寸当衰,衰外两旁各出衰六寸,故云不著寸数可知也。

衰,长六寸,博四寸。(广袤四寸也。前有衰,後有负板,左右有辟领,孝子哀戚无所不在。)

[疏]注“广袤”至“不在”。

释曰:袤,长也,据上下而言也。缀於外衿之上,故得广长当心。云“前有衰,後有负板”者,谓负广出於寸,及衰长六寸,博四寸。云“左右有辟领”者,谓左右各四寸。云“孝子哀戚无所不在”者,以衰之言摧,孝子有哀摧之志,负在背上者,荷负其悲哀在背也。云“”者,以哀戚之情,指缘於父母,不兼念馀事,是其四处皆有悲痛,是无所不在也。

衣带,下尺。(衣带下尺者,要也。广尺,足以掩裳上际也。)

[疏]注“衣带”至“际也”。

释曰:谓衣腰也。云“衣”者,即衰也,但衰是当心广四寸者,取其哀摧在於偏体,故衣一名为衰。今此云据在上曰衣,举其实称。云“带”者,此谓带衣之带,非大带、革带者也。云“衣带下尺者”,据上下阔一尺,若横而言之,不著尺寸者,人有粗细,取足为限也。云“足以掩裳上际也”者,若无腰,则衣与裳之交际之,露见表衣,有腰则不露见,故云掩裳上际也。言上际者,对两旁有衽,掩旁两厢下际也。

衽,二尺有五寸。(衽,所以掩裳际也。二尺五寸,与有司绅齐也。上正一尺,燕尾二尺五寸,凡用布三尺五寸。)

[疏]注“衽所”至“五寸”。

释曰:云“掩裳际也”者,对上腰而言,此掩裳两厢下际不合处也。云“二尺五寸,与有司绅齐也”者,《玉藻》文。案彼士已上,大带垂之皆三尺,又云有司二尺有五寸,谓府史绅即大带也。绅,重也,屈而重,故曰绅。此但垂之二尺五寸,故曰与有司绅齐也。云“上正一尺”者,取布三尺五寸,广一幅,留上一尺为正。正者,正方不破之言也。一尺之下,从一畔旁入六寸,乃向下,邪向下一畔一尺五寸,去下畔亦六寸,横断之,留下一尺为正。如是,则用布三尺五寸,得两条衽,衽各二尺五寸,两条共用布三尺五寸也。然後两旁皆缀於衣,垂之向下掩裳际,此谓男子之服。妇人则无,以其妇人之服连衣裳,故郑上《斩章》注云妇人之服“如深衣则衰无带,下又无衽”是也。

袂,属幅。(属犹连也。连幅,谓不削。)

[疏]注“属犹”至“不削”。

释曰:属幅者,谓整幅二尺二寸,凡用布为衣物及射侯,皆去边幅一寸,为缝杀,今此属连其幅,则不削去其边幅,取整幅为袂。必不削幅者,欲取与下文衣二尺二寸同,纵横皆二尺二寸,正方者也。故《深衣》云“袂中可以运肘”,二尺二寸亦足以运肘也。

衣,二尺有二寸。(此谓袂中也。言衣者,明与身参齐。二尺二寸,其袖足以容中人之肱也。衣自领至要二尺二寸,倍之四尺四寸,加辟领八寸,而又倍之,凡衣用布一丈四寸。)

[疏]注“此谓”至“四寸”。

释曰:云“此谓袂中也”者,上云袂,据从身向而言,此衣据从上向掖下而言。云“言衣者,明与身参齐”者,袂所以连衣为之,衣即身也,两旁袂与中央身总三事,下与畔皆等,故变袂言衣,欲见袂与衣齐参也,故云与身参齐。云“二尺二寸,其袖足以容中人之肱也”者,案《深衣》云袂中“可以运肘”,郑注云:“肘不能不出入。”彼云肘,此云肱也。凡手足之度,郑皆据中人为法,故云中人也。云“衣自领已下”云云者,郑欲计衣之用布多少之数,自领至腰皆二尺二寸者,衣身有前後,今且据一相而言,故云衣二尺二寸,倍之为四尺四寸,总前後计之,故云“倍之为四尺四寸”也。云“加阙中八寸”者,阙中谓阙去中央安项处,当缝两相总阙去八寸,若去一相,正去四寸,若前後据长而言,则一相各长八寸,通前两身四尺四寸,总五尺二寸也。云“而又倍之”者,更以一相五尺二寸,并计之,故云又倍之。云“凡衣用布一丈四寸”者,此唯计身,不计袂与,及负衽之等者,彼当丈尺寸自见,又有不全幅者,故皆不言也。

,尺二寸。(,袖口也。尺二寸,足以容中人之并两手也。吉时拱尚左手,丧时拱尚右手。)

[疏]注“袖”至“右手”。

释曰:云“,袖口也”者,则袂末接者也。云“尺二寸”者,据衤复摄而言,围之则二尺四寸,与深衣之同,故云“尺二寸,足以容中人之并两手”也。“吉时拱尚左手,丧时拱尚右手”者,案《檀弓》云:“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郑云:“复,正也。丧尚右,右,阴也。吉尚左,左,阳也。”是其吉时拱尚左,丧时拱尚右也。以横既与深衣尺二寸,既据横而言,不言缘之深浅、尺寸者,同故,缘口深浅亦与深衣同寸半可知,故记人略不言也。

衰三升,三升有半。其冠六升。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衰,斩衰也。或曰三升半者,义服也。其冠六升,齐衰之下也。斩衰正服,变而受之此服也。三升,三升半,其受冠皆同,以服至尊,宜少差也。)

[疏]注“衰斩”至“差也”。

释曰:自此至篇末,皆论衰冠升数多少也。以其正经言斩与齐衰,及大功、小功、缌麻之等,并不言布之升数多少,故记之也。云“衰三升,三升有半,其冠六升”者,衰异冠同者,以其三升半,谓缕如三升半,成布还三升,故其冠同六升也。云“以其冠为受,受冠七升”者,据至虞变麻服葛时,更以初死之冠六升布为衰,更以七升布为冠,以其葬後哀杀,衰冠亦随而变轻故也。云“衰,斩衰也”者,总二衰皆在《斩衰章》也。云“或曰三升半者,义服也”者,以其《斩章》有正、义,子为父,父为长子,妻为夫之等,是正斩。云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之等,是义斩。此三升半实是义服,但无正文,故引或人所解为证也。上章子夏传亦直云衰三升冠六升,亦据正斩而言。不言义服者,欲见义服成布同三升故也。云“六升,齐衰之下也”者,齐衰之降服四升,正服五升,义服六升,以其六升是义服,故云“下”也。云“斩衰正服,变而受之此服也”者,下注云“重者轻之故也”。云“三升,三升半,其受冠者同,以服至尊,宜少差也”者,以父与君尊等,恩情则别,故恩深者三升,恩浅者三升半,成布还三升,故云少差也。

齐衰四升,其冠七升。以其冠为受,受冠八升。(言受以大功之上也。此谓为母服也。齐衰正服五升,其冠八升。义服六升,其冠九升。亦以其冠为受。凡不著之者,服之首主於父母。)

[疏]注“言受”至“父母”。

释曰:此据父卒为母齐衰三年而言也。云“言受以大功之上也”者,以其降服,大功衰七升;正服,大功衰八升,故云大功之上。云“此谓为母服也”者,据父卒为母而言,若父在为母,在正服齐衰前已解讫。云“齐衰正服五升,其冠八升,义服六升,其冠九升,亦以其冠为受,凡不著之者,服之首主於父母”者,上斩言三升主於父,此言四升主於母,正服以下轻,故不言从可知也。

む衰四升有半,其冠八升。(此谓诸侯之大夫为天子む衰也。服在小功之上者,欲著其缕之精粗也。升数在齐衰之中者,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

[疏]注“此谓”至“尊也”。

释曰:云“诸侯之大夫为天子む衰也”者,是正经文也。云“服在小功之上者,欲著其缕之精粗也”者,据升数合在杖期上,以其升数虽少,以缕精粗与小功同,不得在杖期上,故在小功之上也。云“升数在齐衰之中者,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者,据缕如小功,小功已下乃是兄弟,故云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至尊,则天子是也。

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此以小功受大功之差也。不言七升者,主於受服,欲其文相值,言服降而在大功者衰七升,正服衰八升,其冠皆十升。义服九升,其冠十一升。亦皆以其冠为受也。斩衰受之以下大功,受之以正者,重者轻之,轻者从礼,圣人之意然也。其降而在小功者,衰十升,正服衰十一升,义服衰十二升,皆以即葛及缌麻无受也。此大功不言受者,其章既著之。)

[疏]注“此以”至“著之”。

释曰:云“此以小功受大功之差也”者,以其小功、大功俱有三等,此唯各言二等,故云此以小功受大功之差也。以此二小功衰,衰受二大功之冠,为衰二大功,初死,冠还用二小功之衰,故转相受也。云“不言七升者,主於受服,欲其文相值”者,以其七升乃是殇大功,《殇大功章》云“无受”,此主於受,故不言七升者也。云欲其文相值,值者,当也,以其正大功衰八升,冠十升,与降服小功衰十升同;既葬,受衰十升,冠十一升,义服,大功衰九升,其冠十一升,与正服小功衰同;既葬,以其冠为受,受衰十一升,冠十二升,初死,冠皆与小功衰相当,故云文相值也,是冠衰之文相值。云“言服降而在大功者衰七升,正服衰八升,其冠皆十升,义服九升,其冠十一升,亦皆以其冠为受也”,郑言此者,既解为文相值,又覆解文相值之事。若然,降服既无受,而亦覆言之者,欲见大功正服与降服冠升数同之意。必冠同者,以其自一斩及四齐,衰与降大功冠皆校衰三等,及至正大功衰八升,冠十升,冠与降大功同上校二等者,若不进正大功冠与降同,则冠宜十一升。义大功衰九升者,冠宜十二升,则小功缌麻冠衰同,则降小功衰冠当十二升,正服小功冠衰同十三升,义服小功当冠衰十四升,缌麻冠衰当十五升,十五升即与朝服十五升同,与吉无别。故圣人之意,进正大功冠与降大功同,则缌麻不至十五升。若然,正服大功不进之,使义服小功至十四升,缌麻十五升抽其半,岂不得为缌乎?然者,若使义服小功十四升,则与疑衰同,非五服之差故也。又云“斩衰受之以下大功,受之以正者,重者轻之,轻者从礼,圣人之意然也”者,圣人之意,重者恐至灭性,故抑之,受之以轻服、义服,齐衰六升是也。轻者从礼者,正大功八升,冠十升,既葬,衰十升,受以降服小功义服,大功衰九升,冠十一升。既葬,衰十一升,受以正服小功二等,大功皆不受,以义服小功是从礼也,是圣人有此抑扬之义也。云“其降而在小功者,衰十升,正服衰十一升,义服衰十二升,皆以即葛及缌麻无受”者,此郑云皆以即葛及无受,文出《小功缌麻章》。以其小功因故衰,唯变麻服葛为异也。其降服,小功已下升数,文出《传》,故彼云:“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此哀之发於衣服者也。”郑注云:“此齐衰多二等,大功、小功多一等,服主於受,是极列衣服之差也。”郑彼注顾此文校多少而言。云“服主於受”,据此文不言降服大功、小功、缌麻之受,以其无受,又不言正服、义服,齐衰者二者虽有受,齐斩之受主於父母,故亦不言。若然,此言十升、十一升小功者,为大功之受,而言非小功有受,彼注云是极列衣服之差者,据彼经总言,是极尽陈列於服之差降,故其言之与此异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里忆歆华

    梦里忆歆华

    卷一:幻实杂感!卷二:梦里知多少?对过去、当下所思后,展望到未来的构,亦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指引!
  • 爱情是一场经的痛

    爱情是一场经的痛

    男男女女……爱,恨,情,仇。灯红酒绿是,非,成,败……要的就是这场经历……这就是人生!
  • 傲娇明星很大牌

    傲娇明星很大牌

    他被星探发现,从孤儿变成首席巨星,而她却成为了他星光道路上的绊脚石,他亲自开车送她离世,可她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三年后,她逆袭成艺人总监,带领各大王牌经纪人及大牌艺人在娱乐圈里杀出了一条血路,当她站在娱乐圈鼎峰时,那个曾经宣布再也不回国的他,突然要回国发展,目的是为了帮助SMK公司打败她。而她,在SMK挖走了她旗下最红的艺人后,选择重新打造绯闻满天却背景雄厚的乔家二少,培养他成为国际巨星。可乔家二少这人脾气偶尔有点暴躁、狂拽、霸道,面对这样一个傲娇明星耍大牌,必须先哄,后骗,再诱惑,如果这些都不行,那就一巴掌下去直接了事!
  • 玉藻

    玉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君的逍遥日记

    神君的逍遥日记

    因为做腻了神仙而去看凡间找乐子的混小子的故事
  • 毒宠:第一弃妃

    毒宠:第一弃妃

    一个被辱下堂的皇后,一个被贬圈禁的王爷。下堂皇后配带罪王爷,绝配!只是她没有想到,刚进四王府,王爷便命人把她送进了青楼。她说,我若助你夺得皇位,你可否放过我全家。只是那一日来临,他一把火烧了她的家,一杯毒酒送她赴黄泉!再次相见,她站在敌国的城楼上“血债要用血偿,绝不手软”
  • 科学养生笔谈

    科学养生笔谈

    本书分为心、身两个部分,上篇心理养生讲的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个体的心理卫生内容和方法。下篇养身之道是讲身体健康的维护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最后一章以浙江大学高知体检化验项目为例,向读者介绍如何解读自已体格检查时的化验单。全书内容丰富,杂而不乱,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文字朴实、流畅,可读性比较强。
  • 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

    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

    “浅浅,为了我好好活下去……”他死在了她的怀中。前世,她是只会治病而手无寸铁的窝囊废,一夕穿越,她变成人人惧之的绝世神医!一根银针,治枯肉,肉白骨!废物?草包?看她如何逆袭成为大陆第一人!他是人人躲之的暴躁王爷,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却只对她温柔相待。他是世界最温柔的男子,似雪般纯洁,却唯独对他有着孩童般的心,愿意为她倾尽天下。“爷,别跟着我啦,我又不是你的止咳药。”“可你是我的止疼药。”一朝相遇,她,他,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小说交流群:医手遮天:废柴大小姐490396447大家一起讨论!么么哒!
  • 火影忍者之千漩波月

    火影忍者之千漩波月

    穿越到第二次忍界大战,父亲是千手一族和宇智波一族私奔出来的两人生出来的,母亲是漩涡一族和波风一族生出来的。你妹啊!这关系也太坑爹了吧!那见到漩涡一族千手一族宇智波一族波风一族都要问好?唯一的好处是有了漩涡一族的庞大查克拉,宇智波一族的写轮眼千手一族的基因又把使用写轮眼会下降视力的副作用抵消了,还有波风一族代代相传的超帅颜值,(怪不得我们的鸣人太子哥长的那么帅。)千漩波月(我们的主角)大笑“我太完美了!”
  • 银浦旧

    银浦旧

    满天的星辰都是什么?万物有灵,谁能主宰天地?天外又是如何?蝼蚁胜大象,对错谁能说清?万载守护可有善果?我愿化作星辰,照你前行之路。学生党第一部作品,剧情宏大烧脑,随着故事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精彩。往后会以此为时间轴,共出五本书,第六本之后再论,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想了解的,可以在书友圈说,也可以关注微博我是大沙雕鸭私信我,如果想加群也随时欢迎79064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