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16300000146

第146章

甸人抗重,出自道,道左倚之。(还重不言甸人。抗重言之者,重既虞将埋之,言其官,使守视之。抗,举也。出自道,出从门中央也。不由东西者,重不反,变於恒出入。道左,主人位。今时有死者,凿木置食其中,树於道侧,由此。)

[疏]“甸人”至“倚之”。

注“还重”至“由此”。

释曰:自此尽“彻者出踊如初”,论将葬重及车马之等,以次出之事。云“道左倚之”者,当倚於门东北壁。云“还重不言甸人”者,上云二人还重,不言甸人,至此乃言甸人也。云“重既虞将埋之”者,《杂记》文。彼注云:“就所倚处埋之。”但天子九虞,诸侯七虞,大夫五虞,士三虞,未虞以前,以重主其神。虞所以安神,虽未作主,初虞其神即安於寝,不假重为神主。又士大夫无木主,明亦初虞即埋之也。云“不由东西者,重不反,变於恒出入”者,恒出入则东西也。云“道左,主人位”者,《檀弓》云“重主道”,注云:“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则重主死者,故於主人之位埋之也。郑云“今时”以下者,引汉法,证重倚道左之事也。

荐马,马出自道,车各从其马,驾于门外,西面而俟,南上。(南上,便其行也。行者乘车在前,道、槁序从。)

[疏]“荐马”至“南上”。

注“南上”至“序从”。

释曰:云“南上”者,谓於门外之时南上。云“便其行也”者,以其葬於国北,在路则南上,上者常在前,故云便其行也。云“行者乘车在前,道槁序从”者,案下记云:“乘车载旃,道车载朝服,槁车载蓑笠。”是序从也。

彻者入,踊如初。彻巾,苞牲,取下体。(苞者,象既飨而归宾俎者也。取下体者,胫骨象行,又俎实之终始也。士苞三个,前胫折取臂,後胫折取骼,亦得俎释三个。《杂记》曰:“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哀。”)

[疏]“彻者”至“下体”。

注“苞者”至“为哀”。

释曰:云“苞者,象既飨而归宾俎者”也,案《杂记》文而言之。云“取下体者,胫骨象行”者,以父母将行乡广,故取前胫後胫,下体行者以送之,故云象行也。云“又俎实之终始也”者,此盛葬奠用少牢,其载牲体亦当与少牢同。案《少牢》载俎云:“肩臂专骼在两端。”又云“肩在上”,以此言之,则肩臂在俎上端,为俎实之始,专胳在俎下端,为俎实之终。今取此两端胫骨,包以归父母,直取胫骨为象行,又两端为俎实之终始也。云“土包三个”者,自上之差。案《檀弓》云:“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注云:“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遣车之差,大夫五,诸侯七,则天子九。诸侯不以命数,丧数略也。个,谓所包遣奠牲体之数也。《杂记》曰:遣车视牢具。”彼注云:“言车多少,各如所包遣奠牲体之数也。然则遣车载所包,遣奠而藏之者与?遣奠,天子大牢包九个,诸侯亦大牢包七个,大夫亦大牢包五个,士少牢包三个,大夫以上乃有遣车。”以此而言,士无遣车,则所包者不载于车,直持之而已。士有一包,而云包三个,郑又云个谓所包遣奠,则士一包之中有三个牲体,故云“前胫折取臂、,後胫折取骼”者。若然,大夫云遣车五乘,包五个,则一包之中有五个,五五二十五,一大牢而为二十五体。则亦取下体,前胫取臂、,後胫取骼,三牲有九体,又就九体折分为二十五个,五包,包各五个。诸侯亦大牢而包七个,天子亦一大牢,又加以马牲,牲别有三体,则十二体。就十二体中,细分为八十一个,九包,包各九个。大夫以上,皆不得全体,谓若《少仪》云大牢则以“牛左肩臂折九个”之类,亦为不全体也。云“亦得俎释三个”者,羊俎,上注云“体不殊骨也”,其脾又不升,则骼别为一段在俎。今前胫折取臂、,其肩仍著胖为一段,後胫折取骼,仍有肫一节在俎,则羊俎仍有两段在俎,豕则左胖,豚解为四段在俎。今前胫折取臂、,後胫折取骼,仍有四段在俎。若然,羊俎有二段,豕俎有四段,相通则二俎,俎有三段在,故得为俎释三个。案《特牲》“俎释三个”,注云:“为改馔於西北隅遗之。”则此奠虽不改,为馔西北隅留之,亦为分祷五祀也。引《杂记》者,案彼云:曾子谓或人曰:“吾子不见大飨乎?夫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哀也。”注云:“既飨归宾俎,所以厚之也。言父母家之主,今宾客之,是孝子哀亲之去也。”取此者,以证此包牲归父母,亦是宾客父母之事也。

不以鱼腊。(非正牲也。)

[疏]“不以鱼腊”。

注“非正牲也”。

释曰:云“非正牲也”者,正牲谓上三牲鱼腊。非正牲,故不以鱼腊载之,故云非正牲。

行器,(目葬行明器在道之次。)

[疏]“行器”。

注“目葬”至“之次”。

释曰:包牲讫,明器当行乡广,故云“行器”。云“目葬行明器”者,即下云“茵包”已下是也,故云目葬行也。

茵、苞、器序从,(如其陈之先後。)

[疏]“茵包器序从”。

注“如其陈之先後”。

释曰:此直云“序从”者,序从即上文“器西南上茵包”已下是也。故此亦言茵包,以其为首故也。

车从。(次器。)

[疏]“车从”。

注“次器”。

释曰:上陈明器讫,次列车以从明器,故云“次器”也。

彻者出,踊如初。(於是庙中当行者唯柩车。)

[疏]“彻者出踊如初”。

注“於是”至“柩车”。

释曰:彻者,谓包牲讫,当彻去,所释者出庙门,分祷五祀者,彻者出时,主人踊。云“於是庙中当行者唯柩车”者,以其上文明器及车马乡广者皆出,唯有柩车在庙未出,故云於是庙中当行者唯柩车也。

主人之史请读,执从。柩东,当前束,西面。命毋哭。哭者相止也。唯主人、主妇哭。烛在右,南面。(史北面请,既而与执西面於主人之前读书释。烛在右,南面,书便也。古文皆为。)

[疏]“主人”至“南面”。

注“史北”至“为”。

释曰:自此尽“灭烛出”,论读、读遣之事。经直云“史请读”,郑知“史北面请”者,以其主人於车东,北面,所请者,请於主人,明史北面问之,故知史北面也。又知在“主人之前读之”,对面当柩,故知在主人之前西乡柩也。请讫,乃西面,请时及入时,书在前,在後,则史西面之时,在史南西面。今烛在史北,近史,书为便。若在左,则隔,不便也。

读书,释则坐。(必释者,荣其多。)

[疏]“读书释则坐”。

注“必释”至“其多”。

释曰:读书者,立读之,敬也。释者,坐为释之,便也。云“必释者,荣其多”者,以其所之物言之,亦得今必释,显其数者,荣其多故也。

卒,命哭,灭烛,书与执之以逆出。(卒,已。)

[疏]“卒命”至“逆出”。

释曰:言“逆出”,则入时长在前,出时长在後。烛言灭不言出者,以其烛已灭,不得言烛出,其人亦出可知。

公史自西方东面,命毋哭,主人、主妇皆不哭。读遣,卒,命哭。灭烛,出。(公史,君之典礼书者。遣者,入广之物。君使史来读之,成其得礼之正以终也。烛侠辂。)

[疏]“公史”至“烛出”。

注“公史”至“侠辂”。

释曰:知公史是君之典礼书者,以其言公史,故知君史。案《周礼》大史、小史皆掌礼,则诸侯史亦掌典礼可知。云“成其得礼之正以终”者,以其死葬之以礼,是死者得礼之终事,故以君史读而成之也。知“烛侠辂”者,上陈设葬奠,云执烛夹辂,北面,故知也。

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居柩车之前,若道有低仰倾亏,则以布为抑扬左右之节,使引者执披者知之。士执披八人。今文无以。)

[疏]“商祝”至“执披”。

注“居柩”至“无以”。

释曰:自此尽“杖乃行”,论柩车在道发行之事。云“执功布”者,谓执大功之布粗者也。云“以御柩执披”者,葬时乘人,故有柩车前引柩者,及在傍执披者,皆御治之,故云御柩执披也。云“柩车之前,若道有低仰倾亏,则以布为抑扬左右之节”者,道有低,谓下阪时,道有仰,谓上阪时,倾亏谓道之两边,在车左右辙有高下。云以布为抑扬左右之节者,道有低则抑下其布,使知下阪,道有仰则扬举其布,使知上阪。云左右者,谓道倾亏高下,则左右其布,使知道之有倾亏也。若东辙下,则下其布向东,西边执披者持之;西辙下,则下其布向西,东边执披者持之。若然,郑云“使引者执披者知之”者,执披者知其左右,引者知其上下也。知士执披八人者,案下记云:“执披者旁四人。”注云:“前後左右各二人。”是士执披者八人也。

主人袒,乃行,踊无。(袒,为行变也。乃行,谓柩车行也。凡从柩者,先後左右如迁于祖之序。)

[疏]“主人”至“无”。

注“袒为”至“之序”。

释曰:云“乃行谓柩车行”者,经云“乃行”,文承“主人袒”下,嫌主人行,故云乃行谓柩车行。以行处据柩为主,柩车行主人行可知,故举柩车行也。云“凡从柩者,先後左右如迁于祖之序”者,上迁于祖时,注云:“主人从者,丈夫由右,妇人由左。”以服之亲疏为先後,各从其昭穆,男宾在前,女宾在後。此从柩向广之序,一如迁于祖之序,故如之也。

出宫,踊,袭。(哀次。)

[疏]“出宫踊袭”。

注“哀次”。

释曰:云“哀次”者,以经云“出宫踊袭”,以出宫有此踊袭。以出宫有此踊者,止为出宫大门外,有宾客次舍之处,父母生时接宾之所,故主人至此感而哀,此次是以有踊,踊讫,即袭,袭讫而行也。故《檀弓》云:“哀次亦如之。”注云“次,他日宾客所受大门外舍也。孝子至此而哀”是也。

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囗束。(邦门,城门也。赠,送也。)

[疏]“至于”至“囗束”。

注“邦门”至“送也”。

释曰:云“邦门”者,案《檀弓》云:“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此邦门者,国城北门也。赠用玄囗束帛者,即是至广窆讫,主人赠死者用玄囗束帛也。以其君物所重,故用之送终也。

主人去杖,不哭,由左听命。宾由右致命。(柩车前辂之左右也。当时止柩车。)

[疏]“主人”至“致命”。

注“柩车”至“柩车”。

释曰:此谓宰夫将致命,主人乃去杖,不哭,由柩车前辂之左右。若然,在庙,柩车南乡,左则在东,此出国北门,柩车乡北,左则在前辂之西也。宾由右致命,则在柩车之东矣。经直云左右,郑必知据“前辂左右”者,次柩车在庙门时,宾在柩车右,主人在柩车左,故知此亦当前辂左右也。云“当时止柩车”者,下记云:“唯君命,止柩于恒,其馀则否。”注云:“不敢留神。”明此宰夫致命时,柩车止也。

主人哭,拜稽颡。宾升,实币于盖,降。主人拜送,复位,杖,乃行。(升柩车之前,实其币於棺盖之柳中,若亲受之然。复位,反柩车後。)

[疏]“主人”至“乃行”。

注“升柩”至“车後”。

释曰:宾既致公赠命讫,主人乃哭拜稽颡,宾乃升车,实币于棺之盖中,载以之广。上文在庙所赠之币,皆奠於左服。此实于盖中者,彼赠币生死两施,故奠左服。此赠专为死者,故实于盖中,若亲授之然。云“复位反柩车後”者,上在庙位,在柩车东,此行道,故在柩车後也。

同类推荐
  • 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养生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说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经

    太上说青玄雷令法行因地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扬州屠城亲历

    扬州屠城亲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坟

    三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快穿女配有个病

    快穿女配有个病

    这个女人叫徐恶,徐家小二爷,最擅长输出。然后被一个sb系统拉来做什么任务。可是你二爷还是你二爷,只要逼格够高,你们就秀不过我。但是谁知道,徐恶在装逼路上顺手就捞了个男人回家……宠着。哦,这没羞没臊的宠夫生活,滋润又快活。系统:宿主为什么什么都会。徐恶:因为老子姓徐。系统:宿主为什么这么嚣张。徐恶:因为老子是徐二爷!系统:宿主为……徐恶:闭嘴!老子要去谈恋爱了。徐恶看着面前的少年,咽了咽口水。妈蛋!自己捞来的,跪着也得宠啊!!!
  • 感悟父爱

    感悟父爱

    本书由上百篇催人泪下的中外情感散文所组成。 爱可以悄无声息,让繁忙的世界不易发觉。
  • 溟茫

    溟茫

    前世今生,来去匆匆,能剩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溟茫出,天地乱,翻云覆海不足为题,笑看苍生颠倒是非,莫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凭重剑挥洒,守护身后佳人。五世劫难,今当了却,奉天,逆天,破天,我为天。
  • 无限孤独

    无限孤独

    这是一个孤高的人,一个不想做人的人,牠漫长的故事。牠踏过一个又一个世界,千山万水,一个一个有趣或是无趣的人,出现在牠的旅途中,最终又被抛却。不断地追寻永恒,失败、死亡也是无悔。从此,那温暖人心的拥抱,风中歌唱的洒脱,相濡以沫的偎依,雨中的残食,沙漠中的水,迷惑人心的爱恨情仇,贯穿尘世的悲喜沉迷,都将渐行渐远,直到牠终于站在那空无一物的虚空之中,牠可还记得,为何而往?
  • 天剑旅途

    天剑旅途

    拥龙脉者,注定一生乘风破浪,龙腾九霄。生命即使在战斗中消逝。张行云身为龙脉守护者,风长随,剑荡魔!
  • 阳光八万里:古清生散文精选

    阳光八万里:古清生散文精选

    本书为作者精心构筑的美文,多为作者近年已发、未发的散文、随笔。
  • 投手物语

    投手物语

    以作为捕手的主角视角,讲述各种各样投手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勇者荣耀

    勇者荣耀

    美丽的公主,善良的少年,阴险的队友;传说中的姓氏,最强大的勇者,最梦想的大陆;无法认可的友谊,最强大的战友,用鲜血浇注的历史;勇者荣耀,梦想的荣耀!
  • 重生之至强神官

    重生之至强神官

    叶银重生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武有拳裂山川之人,文能咒杀一地之士。战舰遨游星空,神话随处可见;虚拟化为现实,重生或不止你。叶银与审判之书对此表示二脸懵逼。这是个科技树居然比他们之前还歪的维度;叶银想着回去曾经的世界看看故人安好。而这本破书则是想......!PS:月酱构建的多元化世界,欢迎品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