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27000000009

第9章

尔时胜鬘下。第四明摄受正法章。作三门释之。一来意门。若明说法次第者。上来三章明起说方便。今此一章正明说法。江南彬师正为此释。中寺安师还传此解具如前释。若就化他门释者。上来三章明胜鬘自兴行愿。即言即行。谓自己所作利益。从此以去十章经。正明为他说法。若作因果门次第者。上来三章。并是地前菩萨所兴行愿。名世间行。即是因门。今明摄受正法。证悟于理。谓出世间行。名为果门。若对二章生起者。上二章经名为略说。从此以去称为广说。言略说者。第十受云。摄受正法令不忌失。第三愿云。于摄受正法舍身命财而守护之。此之二章。虽唱摄受正法之言。由未解释。故名为略。从此已去。广明摄受正法行相。故名为广。钩锁接次相生者。上明三愿摄一切愿。今明摄于三愿。同入一摄受正法愿。第二摄受位门。江南凡有三说。一彬师云。起自外凡。摄行万善。教化众生。出生五乘善根。便是摄受正法。庄严趣师正传此义。二宗师云。登地已上。真得万行。摄出生五乘。以为其位。传此说者。其人甚多。三昙达师释云。起八地之初。一心具万行教化众生。中兴寺钟表师。及安师。庄严旻师。盛传此解。今所明者。初心即行摄受正法。故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大品云。菩萨从初发心即行无所得。故知起自初发心即行无所得故知起自初心。但成在初地。故前文云。若忘失正法。不得越凡夫地。故知不忘正法便能越凡。即初地也。仁王云。初地一心具八万波罗蜜。故知成在初地。任运现前。则居八地也。究竟圆满。在于佛地。故下文云。摄受正法。舍三得三。即是佛地。第三释名门。依下章文。此名为说不思议摄受正法。实相之理为正法。旧云。显证在心。名为摄受。今谓录法在心为摄。如法领证为受。大宗犹是悟解于理。与理相应名摄。摄受之德。妙出心言。名不思议。即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也。胜鬘于无名相中。为众生故。以假名相寄言标显。故名为说。问。前来何不名说。至此方明说耶。答。前来亦得名说。谓为众生说佛功德。说十大受。乃至说三大愿。但上叹佛功德。不名为说。十受就佛受戒。亦非是说。三愿是胜鬘发愿。亦不得称说。今欲为众谈上地之法。是故称说。就说法中有十章经。大开为二。前二章经。说于乘行。后八章经。说于乘境。然行由境成。应前境而后行。但为摄上愿行之因。明摄受一乘之果。是故前行后境。就境行各开为二。行中二者。摄受明广大出生。一乘辨无二收入。佛法虽旷。此二网罗。无义不尽。后当具说。就摄受一章。大开为二。一者略说。二者广说。前略后广。解义法然。又略说明收入义。谓摄一切诸愿。悉入一愿。广说辨出生义。明摄受正法出生八万法藏恒沙法门。又初明摄受正法体。正体外更无有法。次明摄受正法用。更无有出正法用。又前明摄受正法愿。后明摄受正法行。欲显摄受正法总摄一切愿行也。前三章明初行后愿。以归戒为本。方以大愿扶持。今印述他行。成前三愿。故前明愿摄。后明行摄也。就此二章各开为四。初章四者。第一请说。第二许说。第三正说。第四如来赞述。尔时者。标欲请时也。胜鬘者。说法之人也。白佛言者。咨启上圣也。我今当复承佛威神者。夫弟子说法。大圣在座。要假佛威神。方乃得说。不蒙教辄尔而言。即是慢相。故言当承佛力说也。又解。前三愿是胜鬘自力能辨。不假佛威。今欲说上地深法。非己分力所能。要假如来神力加被。然后得说也。问。佛既有力何不自说。胜鬘无力承于佛力而欲说耶。答。凡有二义。一者胜鬘当今教主。机属在其人。不属在佛。故无力而说。有力不说。二者众生若闻佛自说者。则谓法是甚深。唯佛能说。则唯佛能知。非我所解。则便自绝。以今胜鬘承佛神力能说。则我亦同然。故须胜鬘说也。此与地经金刚藏说增菩萨力。其义大同。又胜鬘欲令听众生信故言承佛神力。既承佛神力。则解如佛解。说如佛说。时众闻胜鬘说。即便信受也。前说三愿。今更说摄受。故名为复。复说在后。故名为当。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曰神。下禀上力。名之为承。调伏大愿真实无异者。请说所说事也。证实相理。烦恼清净。故名调伏。要期旷济。故云大愿。离于虚忘。称为真实。称理不乖。说与佛同。故言无异。又一切诸行同入一愿。故名无异。如下章明从一生多。今辨摄多入一。故名无异。佛告胜鬘下。第二如来许说。说既合理。任其斟酌。故言恣听汝说。胜鬘白下。第三正说。就文有三。一称叹大愿。第二出愿体。第三结叹大愿。初明称叹大愿者。即是摄用归体。亦是劝物令修一正观。所谓摄受正法者。第二出体也。前明恒沙诸愿入于三愿。今收三愿入一大愿也。故外书云。诗虽三百。一言弊之。谓心不邪。浅法尚尔。况方等焉。问。此与前一切愿入三愿何异。答。前明摄一切愿以归三愿。今摄三愿以归一愿。谓摄受正法。又上明诸愿入三愿。谓以略摄广。今诸愿入一愿入一愿者。谓以总摄别。故摄受正法。深而且广。深则言忘虑绝。广则无德不苞。是故但明此一愿也。馥师云。即是第十受及第三大愿。但上离之为二。今合之为一。有人言。七地已前。随事立愿。随起行。今入八地。一心现前。具得前愿。为愿波罗蜜。是为一切入一大愿。谓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今明位义。如上所判也。问。出世无量行德。以何义偏言愿耶。答。出世实有无量众行。今据一门说以为愿。如地经中彰其地体。说名为愿。虽复说愿。余皆在中。故地论云。是中即摄智断证修。及余助法。又复诸行趣顺菩提。通名为愿。又得正法者。是三世佛也。今一切菩萨意愿。悟解正法。犹如诸佛。以是因缘。摄受正法。摄一切愿行。又摄受正法。有行有愿。今此章明摄受之愿。后章辨摄受之行。文正尔也。摄受正法真为大愿下。第三结叹也。若悟解正法。证理不虚。故云真为大愿也。如地论云。愿善决定者。真实智摄故。问。何故举恒河沙。答。于诸河中。恒河中沙最多。故取为喻。又于四河中最大故。又余河名字喜转。此河名字世世不转。又世俗谓为吉河。入中洗者罪垢清净。又此河近佛生处。佛弟子眼见故举为喻。又此河广四十里。象马入中皆没。佛叹下。第四如来赞述。就文为二。一总叹。二别叹。总叹中言善哉者。良由胜鬘所说。一合理。二称机。故重言善哉也。依外国有三善哉。此间嫌多。所以存二。又一善善实慧。一善善方便慧。善是好之别称。哉是助语之辞。智慧方便下。第二别叹。又上是叹辞。今是所叹事。就文为二。第一叹其能说之功。第二叹所说正法功德无边。就初文又二。第一叹其所说会理称机。第二叹其所说同三世佛。引己为证。初文又二。第一叹教主。第二叹听众。初又二。第一叹其说功。第二释叹。智慧者。实智也。方便者。权智也。此二智经论中辨异有四。一约境分异。所谓照真谛名实智。照俗谛名方便智。二约行分异。照二谛名实智。随机宜利益他者名方便智。三体名实智。用名方便智。四约修辨异。修未成就名方便。修成满足名实智。甚深微妙者。实智证理。名为甚深。方便巧说。称为微妙。又二智并有甚深微妙二义。微曰玄微。微中之精为妙。汝以长夜下。第二释叹。何由有此二智能证能说良由过去行因来久。故能尔也。生死渊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脱。故称长夜。而汝能于长夜之中。修于万行。故言殖诸善本。来世众生下。前叹教主。此叹听众。说既深而非浅识所解。故云久种善根乃能解汝所说。如中论引四百观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如是则生死。非有边无边。摄受正法名为真法。胜鬘为说者。久种善根众生则是听众。得此三事。生死有边。不得此三。生死无边。又举其解者尚难。显成胜鬘说是胜说也。汝之所说下。第二明说同诸佛。引己为证。欲使物生信。故有此章来也。初明同三世佛。我今得是无上菩提下。引己为证。所以具须明通别二佛。恐物谓释迦化偏。故须通引诸佛为证。如是我说下。上来第一叹能说合理称机。此第二叹所说正法功德无边。就文为二。初正叹。何以故下。释叹。我说摄受正法。称叹摄受正法功德也。如来智慧辨才亦无边际。以摄受正法功德无边。如来证此正法。故内智外辨亦无边也。又上明所说无边。今明能说无边。疑者云。理既甚深。说应不尽。故举无边之智。说无边之法也。又如来以无边德说无边法。故能说所说相称。是此不足称叹。胜鬘能以有边之德。说无边之法。方为希有。又如来有无边辨慧。说此摄受正法。不得其边。何以故下。第二释上如来辨慧无边及功德无边也。明摄受正法。体具恒沙功德。故摄受正法无边及如来辨慧无边。有大利益者。智慧也。又有大功德。出生万行。有大利益。出生五乘。胜鬘白佛下。所以有此章来者。若就略广明义。上来略明摄受正法。从此已下。第二广明摄受正法。问。何以知前略后广。答。前直明菩萨所有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故知是略。从此已去。旷举法譬而解释之。故知是广。二者。上明收入。今辨出生。问。何以知上明收入。今辨出生。答。上明恒沙诸愿皆入大愿中。故知是收入。今具举大云大地能生诸法。故是出生。收入者。摄用归体。所谓摄一切愿行同入实相正法。言忘虑绝。如法华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出生者。从体起用。从一正法。出生一切五乘因果。三者。上就愿门明摄受正法。今就行门明摄受正法。故前文云。所有恒沙诸愿皆入一大愿中。故知是愿。今明摄受正法是行。是故文云。由摄受正法。出生一切因果。文具三条之义。就文亦四。第一胜鬘请说。第二许说。第三正说。第四称叹。今是初文。我当承佛神力者。摄受正法。位穷佛地。唯佛能说。今承佛神力。方能演说。承佛力者。请如来三业加。即加其三业也。更复演说者。前已略说。今复广说。故称更复。前说收入。今说出生。又前已说愿。今次说行。故更复演说也。摄受正法广大之义者。前明略大。今辨广大。前明体大。今明用大。前明愿大。今明行大。如是三条。有深所以。故称为义。佛言便说下。第二如来许说。林公云。此训为错。应言辨说。今谓辨说于言不便。依经便说是也。胜鬘白佛下。第三正说。就文为二。第一正明摄受正法。第二从世尊我见摄受正法有如是力下。仰推于佛。请佛证知。初以五门释之。一异释门。二正释门。三同异门。四引类门。五行用门。异释门者。有人言。摄受正法其义广大。谓总标也。即是无量释上广。得一切佛法已下。释上大。大有二种。得一切法谓证大。八万已下谓教大。则证教二道也。二正释门者又二。第一略标章门。第二广释。标章门者。通唯是一正法。别有四义不同。一广大。二无量。三得一切佛法。四八万四千。此四门可具二义。初句为总。后三句为别。以别释成于总。所以称广大者。以无量得一切佛法及八万四千。故称广大也。二者通是一正法。法法不同。凡有四种。一理。二行。三果。四教。理者。诸法实相理。如实相理而修行。故有行正法也。行满得果。故次明果。前三为自德。教正法者。即化他。此四摄一切正法尽。初言广大者。谓理正法也。次言无量者。行正法也。得一切佛法者。果正法也。八万四千者。教正法也。今标此四门。后次第解释也。又前三句即是乘三义。理正法。是乘性也。行正法。即乘随也。果正法。即乘得也。教正法。为他说乘三也。第三同异门者。此四与前不失正法中有同有异。上有五句。一正法。二一乘。三波罗蜜。四大乘欲。五正法欲。前之正法。即是今理正法。前大乘。即是今果正法。前波罗蜜及二欲。即是今行正法。但上广彰不妄失义。故复开为三。今作因果。故摄三为一。上但明自行。故不论教。今具自行化他。故有八万教门。第四引类门者。此四句。即龙树中观论三字也。中者。理正法也。观者。即行及果正法也。论者。即教正法也。故睿师云。其实既宣。其言既明。于菩萨之行。道场之照。无不朗然悬解矣。第五行用门者。即就事作之。七尺之身。本来四绝。即理正法。作四绝之观。谓行正法。四绝之观了了现前。即果正法。既如说而行。还如行而说。即教正法也。八万四千。如贤劫经说。彼有菩萨。名曰喜王。晏坐七日。作是思惟。菩萨行何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法门。诸三昧门。诸陀罗尼解脱门等。过七日已。往诸佛所。顶礼佛足。请前所念。佛时对曰。快问是义。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行是三昧。便速逮致八万四千诸度门等。何者是其八万四千。彼经宣说。诸佛功德。凡有三百五十种门。于彼三百五十种德。各修六度以之为因。便有二千一百诸度用此诸度。对治四大六衰之患。便有二万一百诸度。言四大者。所谓成身地水火风。由前诸度得净法身。故能舍之。言六衰者。外六尘。六尘之贼。衰耗善法。故名为衰。由前诸度。证诸法空。故能治之。彼前二万一千诸度。各对众生四种心患。便有八万四千诸度。言四患者。多贪为一。多嗔为二。多痴为三。三毒等分为四。又解。取身见为等分。以身见能生三毒故也。八万四千者。三百五十度谓果。六度谓因。谓因果一双也。此因果谓得也。自下明离四大六衰谓离果。果中有内蛇外贼。下明离因。因中有三毒及等分。故八万四千。无义不摄。八万四千既尔。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类亦同然。今说诸度。以为八万四千门矣。此八万四千善法。种别不同。故名为门。又此八万四千。通人神解。故称为门也。譬如劫初成时下。第二释四章。明即成四别。还依前次第释。第一从初至即是摄受正法。释上第一广大之义。第二从无异波罗蜜至最后即是波罗蜜。释第二则是无量因行章门。世尊我今承佛威神下竟之所瞻仰。释上第三得一切佛法果德章门。从世尊又善男子下。释上第四八万四千教法章门。就初又二。第一前释正法广大。第二从世尊摄受正法下。释摄受义。胜鬘前标二门。谓摄受正法广大之义。是故今双释此二门也。初门有四譬四合。第一兴云注雨譬。第二大水出生世界譬。第三大地能持重担譬。第四大地有宝藏譬。问。此四譬有何异。答。有人言。第一譬摄受正法能生多行。

同类推荐
  •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嘉靖东南平倭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日斋丛抄

    爱日斋丛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敦煌变文选

    敦煌变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群居解颐

    群居解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龙吟曜世

    龙吟曜世

    穿越?搞条毛啊!林晓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深深恶意。哼,天不给老子开挂,老子就自己开!主角光环什么的,自然也是要自己套上的!纵使艰难险阻不断,林晓只想说一句: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欢喜冤家两只小包子

    欢喜冤家两只小包子

    甜甜的小竹马~你值得拥有~小妍妍与小辰辰两只小包子欢喜冤家小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思考定位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思考定位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本书以思考为专题讲解实现梦想需要具有的心态、品质和实际行动,并以一个个真切感人的生动故事进行阐述。
  • 嗥叫荒野

    嗥叫荒野

    小狼刚刚出生就被人从狼窝里掏出放进了狗圈,在迷迷糊糊中它就把自己当成了狗。在大兴安岭的丛林边一个刚刚出生的男婴被母亲抛弃了,一只母狼却收养了他,也是在迷迷糊糊中他就把自己当成了狼。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三世不渝

    TFBOYS:三世不渝

    “他终于知道了,原来有一个女神真的可以为了他去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现在挽回还来得及吗?”【瑾琬】首作,多多支持!
  • 极意星圣

    极意星圣

    注意了,注意了,终极恐惧来袭!!无论是自命不凡的异族强者,还是百无禁忌的虫后魔皇,负隅顽抗者打倒了填饱肚皮,举手投降者直接填饱肚皮!啥是终极恐惧?武动苍穹,斗破星河,一口一个恒星小朋友,终极吗?恐惧吗?终极恐惧吗?极意武痴和虚空恐惧的组合,必将横行星际。
  • 超级网游数码之源兽光辉

    超级网游数码之源兽光辉

    数码兽的起源,是数据,数据的根基,是“零”和“一”。这一本书,是同一个数码同人文系列的第三本,第一本是零兽,第二本是一兽,详情可以加我Q群290151929了解。这本书的体系,最多只有究极体,不会出现超越究极体的数码兽,但是,究极体根据战斗力划分,可以分为十等。而阿尔法兽王龙剑,是第九等的究极体。为了阻止克罗伦兽:毁灭形态,一兽来到了《数码源世界》之中,想要复活零兽。最后,一兽和零兽将会合体成为源兽,突破第九等级的限制,达到第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