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1600000009

第9章 宣传思想战线的楷模——海正生

1996年10月最后一天的下午,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官厅村的数千名回汉族群众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安葬一位病逝的亲人。被安葬的就是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猝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海正生,时年38岁。

1958年,海正生出生在固原县(今固原市原州区)官厅乡官厅村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宁夏大学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吉县回民中学任教。在这个刚刚建立不久,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学校,他安心工作,认真教书。他上政治课,语言通俗幽默,循循善诱,深受学生喜爱。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5年海正生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1987年,在他和其他领导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回民中学升学率跃居全县之首,政治单科平均分数名列固原地区各中学前列。

也就是在这一年,海正生被调到西吉县委任宣传部副部长,1992年升任部长。1993年,被派到山东淄博新闻出版局挂职锻炼。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1996年5月,任西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在县委宣传部任职期间,为了扩大对西吉的宣传面,激励全县人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他经过考察调研,提出西吉县新闻宣传“五个一”的工作标准,即每个乡镇和单位至少要有一名新闻通讯员,通讯员每月至少向县广播站和上级新闻单位分别投送稿件一篇,各种新闻媒体每天平均要有一条西吉县新闻,每月要在《宁夏日报》和《固原日报》上看到一条头版头条西吉县新闻,每月要在宁夏电视台播一条西吉县新闻。借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海正生和同志们提出西吉县小“五个一”工程,并得到县委批准,即每年创作一台剧(节)目,出版一本书,印制一份宣传折页,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举行一次大型文体活动。这些做法充分展示了西吉县这个贫困县宣传部的胸襟和海正生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回族干部的胆识,也加强了西吉县的思想战线建设,促进了全县的工作。经过他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在这一时期,西吉县委宣传部先后编写出版书籍十余本,内部资料十余种,拍摄电视专题片十余部,在自治区和地区报刊上刊发西吉专版30多个,达到了预期目的。

节俭朴素是海正生一贯的作风。从1986年结婚到去世的十年间,他只有3套衣服,一套是结婚时穿的灰涤卡布料的中山装,里子已磨破;一件是让人觉得老气横秋的灰夹克,是他近7年来穿得最多的“行头”;最新的一套衣服是特为参加将台堡庆典活动做的,布料一米才十来块钱,刚穿上就皱皱巴巴的。从1988年至1996年9个春节,海正生和也是回族的马辉峰主动值班,让部里的汉族同事回家过年。有一年春节马辉峰对海正生说:“大过节的值班,你给咱俩发点补助费,或者买点吃的吧。”对这个确在情理之中的小要求,海正生笑着回答:“吃的和补助费就算了。来,咱俩下盘棋。”将台堡庆典筹委会成立后,上百万资金从筹委会办公室主任海正生的一支笔下经过,海正生是“人从河边过,就是不湿鞋”,没有给自己捞取一分钱的好处。爷爷病故时,海正生急着赶回官厅村,用了一次宣传部的车,他主动交了25元的油钱。

西吉县是有名的贫困县。县委宣传部的经费同样很紧张,有时甚至连180多元的印刷费都付不起。然而,海正生并没有因经费不足而降低工作质量,而是想方设法做好工作。县上党的宣传工作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实实在在,为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宣传工作探索出一条可以借鉴的新路子,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他们的经验多次被总结推广到固原地区、自治区乃至全国。1994年,西吉县要召开“改革与发展新闻发布会”,海正生和宣传部干事李四平到银川市给有关部门送请柬,一下车便四处打听何处请柬便宜,货比三家后才买。这一年5月,固原地区召开经济发展研讨会,海正生组织摄制了一部电视专题片,他为西吉县40多种产品赶写了广告词和说明书,在固原县城开辟宣传阵地,播放专题片,散发宣传材料,与会的领导赞扬西吉县把宣传工作做到家了。

1996年夏天,海正生的妹妹从固原民族师范毕业,想让哥哥帮忙分到固原县城,海正生却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都争着去好地方,差地方谁去?”不久,妹妹被分配到一个山村小学。海正生的学生马学义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白崖乡政府,一度情绪低落,总想调到城里。他和海正生私人关系很好,当得知县委宣传部缺人时,便向海正生提出调到宣传部的要求,海正生说:“在乡上干一干有好处,你要靠自己勤奋努力。”后来,马学义在乡上工作出色,被调到县委统战部,海正生高兴地说:“你这个娃娃,当时我不调你,你还不高兴,看看现在咋样?只要你好好干,组织上都能看见。你若自己不好好干,谁也不愿推荐。”

1995年,百年不遇的旱灾造成西吉县大量的农户缺口粮、粮种、耕畜和饲草。为解决“四缺”困难,1996年春,县委决定抽派千名干部百日下乡到村组组织群众抗灾,海正生被分到最偏僻的什字乡。他不住乡政府,而是住在了什字村一户农民家中。饱受缺水之苦的农民反映,若打个溢流坝,可解决什字村1600多亩地的浇水问题。海正生和乡村干部考察完水源后说:“这个坝非打成不可!”几年前就有一支社教队为筑坝事宜奔波过,后来因种种困难没有实施,一些村民不免对海正生的话心存疑虑。海正生全力以赴,一个月后,溢流坝终于立项,并争取到13万元的资金。什字村五个村民小组800多人会战溢流坝工地,海正生也拉起架子车,干得汗流浃背。5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冲走了全部石料,十多天的辛劳白白浪费。次日,海正生赶到工地,鼓励大家振作精神,重新再干,泥泞的工地又喧腾起来。几天后,又是一场暴雨,冲毁了溢流坝坝基。海正生鼓励大家说:“乡亲们,这个工程关系到咱们吃饭呀,挣死了牛也不能翻车,咱们要继续干,不能被暂时的挫折吓倒啊!”海正生的话再次树立起了大家不向自然灾害屈服的信念。

1996年8月下旬,西吉县决定在北京召开“傻傻”牌荞麦方便面新闻发布会,临行前,县长临时通知正忙于筹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将台堡庆典活动的海正生一同前去北京。等坐上送他们的汽车海正生才知道,西吉县概况、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一样都没来得及准备。到了北京后,海正生和几位“笔杆子”开始连夜赶写材料,他把最后一道关,到了早晨7时,所有的材料才由他修改定稿完毕,送去打印。新闻发布会后,他顾不上逛一逛京城,就往回返。到家后娃娃们埋怨开了:“爸爸,你去趟北京,咋连块糖也不给我们买?”

西吉县将台堡是一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军事堡寨,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史上也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936年10月22日,红一方面军一部和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结束了长达两年之久的红军长征。因此,红一、二方面军将台堡会师的10月22日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西吉县和自治区宣传、党史部门经过多方努力,党中央于1995年年底肯定了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的历史地位,中宣部同意在将台堡建立红军长征纪念标志。西吉县委和政府开始筹建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并筹备大型庆典活动,具体工作交给了海正生。

修建纪念碑和组织庆典系列活动,工作量十分繁重,但具体执行的只有宣传部的七八位同志,大家有些畏难情绪。海正生鼓动说:“挣死了牛,也不能翻车。”从此,大家就没有了节假日,也没有了上下班时间,通宵达旦的工作。那段时间,海正生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饮食无定。长期的超常负荷,使他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

1996年10月15日晚9时许,海正生向上级领导汇报完庆典活动方案,刚迈出县招待所门厅,便一阵晕眩,蹲在地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不得已住进了医院。县委书记来看他,打趣地说:“你可不要将台堡纪念碑立起来了,你自己却倒下了。好好养病,你的工作县上另安排人。”10月16日上午,海正生不顾身体的虚弱执意要出院。鉴于他的病情,医生和宣传部的同志坚决不同意。海正生笑着劝解大家:“庆典这么大的工程,我不能当逃兵啊。有些活动是我具体搞的,别的同志不太清楚,你们说我不去咋成呢?”10月18日,海正生硬撑着出了院,担负起了筹备庆典活动最为关键阶段的工作。

1996年10月22日,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矗立在将台堡前,规模空前的庆典活动使整个西吉县欢腾起来。西吉县一时成为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活动中的焦点。这次系列活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庆典活动结束了,海正生依然忙得不可开交。10月29日一上班,县广播电视局、文化局、文工团、城建局、文管所的同志就陆续走进他的办公室谈工作。临近中午1点钟,海正生批改完文件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翻看着《固原日报》,准备吃午饭。正在做饭的妻子听到海正生哼了一声,连忙过来一看,海正生脸上盖着报纸,揭开报纸,他紧闭双眼,悄无声息。海正生被迅速送往县医院抢救,但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党的好干部海正生走了,他给淳朴的山区百姓留下的是深深的怀念,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作出向海正生学习的决定,《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都对海正生的先进事迹作了突出而充分的报道,海正生的精神深入人心,海正生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玉骨花魂美人心

    玉骨花魂美人心

    女人如花花似梦,不同的女人象征着不同的花,如何延长自己保持这朵花的怒放期,李清照、蔡文姬、甄宓、卓文君、谢道韫……这些古代才女的人生情感会给予现代女性需要的养分,让她们花香浮动,暗香袭人,拥有幸福人生。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醉花阴:张爱玲传

    醉花阴:张爱玲传

    张爱玲就像一阵迷离的风,虽然沧桑,却恣意舞动着仅属于自己的绚丽多彩,她生于乱世,受尽苦楚,最终凭着天才梦赢来属于自己的舞台,演绎极致,那里有着花香,有着雪舞,可世俗终究残酷,当张爱玲开出最艳丽的花朵时,便是她坠落之日,就好像昙花,美得夺目,落得惊魂。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满天飞雪

    陌上花开,满天飞雪

    她,白离陌被顾璇从孤儿院领回家,当她身怀六甲的时候,她的老公顾煜公然把女人带回家,她恼羞成怒的提着行李出走,不料被他发现,之后发生意外,她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性命垂危,当他把她送进医院时她对他说“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爱上你。”最后他等到的是她的死讯,且他在她的墓碑前自尽,还留下遗言。白离陌突然惊醒发现自己在沙发上睡着了,她发现自己回到了知道怀孕之前,她看到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她想起梦中故事的起因、发生与结果,她庆幸老天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重生了,这一次她要为自己活一次。。。
  • 风行者:世界毁灭

    风行者:世界毁灭

    十年之前,科学家奥古雷斯曾经预测说整个世界将会在三十年后毁灭,对于这种无稽之谈世人自然是嗤之以鼻,视其为疯子。而十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的气候大变,天灾人祸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么!?
  • 他是个小偷

    他是个小偷

    一把大火在飞雪中燃烧,大大雪覆盖整个小镇,却未能将火浇灭。一夜之间,许家没了。无数个夜晚,她都在悔恨和痛苦中醒来,零碎的记忆,一双稚嫩通红的双手握住火把,点燃木柱。她跪在许衍面前近乎崩溃,什么话都说不出口,看着他带着温淑从她面前走过,只有自责。
  • 亲爱的快到窝里来

    亲爱的快到窝里来

    一觉醒来男神在枕边是怎样的体验?不会是做梦吧?
  • 惊变

    惊变

    活人的惨叫,死人的狞笑,当鲜血浸湿夜幕的时候,我将踏着血肉铺成的大道,一步一步走向绝望的深渊,带着死亡的歌谣……恐慌,凄怨,血腥,绝望,当人间与地狱重叠时,一双双惨白的手,却仍想抓住天边的那点微弱的光。群尸狂舞,惊悚变异,外星毒怪,嗜血魔灵,渲染出一幅狰狞诡异的泣血残画,演绎着一场凄美艳丽的血之惊变。
  • 读研那些年

    读研那些年

    一群读书时相遇的小伙伴,一些或有趣或无聊的小事,人生如逆旅,欢聚又分离
  • 超位面英雄

    超位面英雄

    方小天有一段奇妙的人生!亲眼看到玉帝在他面前被杀死;天使长米迦勒见到他都要唯唯诺诺;家里的房客是活了几千万年的九尾妖狐和吸血鬼;宙斯哭着喊着要和他结拜;埃及的金字塔竟然他建造的!只是想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没想到新找的工作竟然在另一个位面。这些还不算什么,被人逼着当什么位面守护者,维护宇宙的和平,这不是扯淡么?这种事情不是英雄才可以做的,管他一个小人物什么事情,他只想喝着美酒、吃着美食、泡着妹纸,快快乐乐的过完这一生。真的,他从来没有想成为一个英雄,这一切都是被逼的。
  • 雪域玄神

    雪域玄神

    一个从小被秘密送出宫的婴儿,身份是雪国的皇子。而负责保护这个婴儿的是雪帝贴身护卫雪煌,拥有玄尊巅峰的实力,还带着雪国至宝“雪珠”。他和雪枫隐居10年,终究还是被找到,自此开始无尽地发育之路。。。
  • 升仙鼓

    升仙鼓

    昆仑巅,千年前天帝设立登仙台,台上立有升仙鼓。霞举飞升之路断绝,若要成天仙,须上登仙台,擂响升仙鼓。鼓响三通,是为天仙。鼓响六通,是为金仙。鼓响九通,是为大罗金仙。千年来,无数修真者皆在等候甲子之年,甲子年来,升仙台开。元孝基,长安河间王庶子。自幼读书习武,一心向往功名。上元节灯会,误救峨眉剑派掌门之女纪心然,身中三阴血毒。从此,红尘中少了一位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万户侯,登仙台上多了一位不羡天仙之人。一边是成天仙,从此与天地同寿,永居天界,远离人间。一边是浪迹人间,做一对红尘鸳鸯,只羡鸳鸯不羡仙。升仙鼓响之时,他该如何抉择?
  • 王俊凯之我们结婚了

    王俊凯之我们结婚了

    王俊凯与夏璇在'综艺节目我们结婚了中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