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6600000023

第23章 太阳山访古——烽堠篇

陈永中

2007年5月16日,我们一行10余人,应太阳山开发区管委会之邀,自吴忠市出发,顺着明代宁夏至庆阳府的五马驿递古道,经大沙井、石沟驿、老盐池、惠安堡,离开古道向西南至太阳山开发区,进行了一次历史文化的实地考察。考察途中,除了形制颇大的多处古代人工建筑实体——古代城堡遗址与古塔,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之外,还有那连成线、数目众多的、陪伴我们整个行程的人工建筑实体——烽堠。烽堠,由吴忠市出发不久,即扑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的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沿路的烽堠即依次进入我们的车窗,又向窗后逝去,一座、二座、三座……伴随着我们到了石沟驿,到了老盐池,到了惠安堡,又到了太阳山,到了韦州城,到了下马关。烽堠伴随了我们一路,烽堠是我们一路行程的视觉亮点,烽堠也成了我们一路行程中主客双方互相问答、互相谈论的主要话题。

烽堠是古代军事通信的报警设置,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秦汉时期,一般称“烽燧”;隋唐时期,多称为“烽堠”,亦称“烽燧”;明清时期,多称为“墩”、“墩台”或“烽火台”。

我们途中经过的老盐池古城(明代志书中为“盐池城”)是这条古道中的一座著名的古城,明朝初年,这座古城之内即设有“盐池驿”、“盐池递运所”,统领着35座烽堠。我们在老盐池古城沿线所见到的烽堠,即是这35座烽堠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分布在至惠安堡、萌城的道路之旁)。这些烽堠在明代均有具体的名字。

古代的烽堠,由边地通向京师、中间经过许多军事要地与城镇。军事要地或在城镇与京师之间,必有道路相通,中间必有驿站。因此,古代的烽堠也多建于交通道路的沿线之地,它们多与交通道路平行而行。通向太阳山及周边古城的烽堠,即是这一地区古代军事的报警设置,也是这一地区古代交通道路的见证。“宁夏自在城驿渡河而南,有高桥、大沙井、石沟、小盐池、萌城五驿递、南接环庆、省城,以上京师;西通固静临巩,以至甘肃。不时传报军情,转运军需器械,递送公文,供亿往来人马,差役浩繁,日不暇给。”

看着眼前飞驰而逝的座座烽堠,听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想到古代这条交通古道所承载的重任与它的繁忙景象,我被眼前这些飞驰而逝的座座烽堠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明朝时期这条交通古道上的种种景象。

烽堠的建筑形式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下大上小,下部方,上部圆的夯筑墩体,一部是墩体四周围筑的坞墙。一些大的烽堠坞墙之外还挖有沟壕,坞墙之内还建有房屋,供士卒居住。墩体高5丈,上盖房屋、墙上开有观敌窗孔。屋内备有水、粮食等生活用品,还有然放烟火的苇蒿、牛羊狼粪、火钻、火筒等物。墩体侧面有绳梯可上可下。

见证太阳山历史的遗迹遗物,主要是古代的城堡与烽堠。太阳山周边的古城,南有韦州古城、下马关古城、红城水古城,北有惠安堡古城、老盐池古城,东有隰宁堡古城、萌城古城,等等,这些古城与太阳山之间的距离,近者不足十公里,远者不过四十公里,太阳山的历史,即是古城的历史,古城的历史即是太阳山的历史。下马关古城至韦州古城经太阳山而北至惠安堡、老盐池,有古道、有烽堠;太阳山之东的甘肃环县,北至萌城、至隰宁堡、至老盐池、至石沟驿古城,也有古道、有烽堠。证之史籍,这一地区虽以明代烽堠为多,但也有唐代烽堠。

《全唐文》卷六九九(7178~7179页)中有武宗宰相李德裕《赐缘边诸镇密诏意》云:“自龙山天宁关,北至萧关、原州、安乐州、乌栏桥等,皆是贼之险路,入寇要津……卿宜宣练师徒,多蓄粮食,使器甲犀利,烽火精明,尺籍伍符,尽无虚数。”

这段文字,是宰相李德裕要通往北部重镇——朔方节度使驻地(灵州)的沿路诸镇官员,维护好这条交通要道,要保证这条道路畅通。对道路沿途的烽堠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段文字记载了这条道路中经过的几个重要城镇,将这些城镇连接起来,一条通往朔方节度使的交通道路即清晰了起来。

萧关:治所在今海源县李旺堡附近。

原州:治所在今固原县城。

安乐州:1974年韦州古城之南,下马关附近的赵家庙村发现了唐代慕容威夫妇合葬墓,墓碑记载慕容威夫妇葬在(安乐)“州之南原”。这表明今之韦州地,即是唐代的安乐州地。这也表明唐代的这条交通道路通过了今日的下马关,也通过了今日的韦州与太阳山开发区。

唐朝著名诗人韩愈《路傍堠》诗云:“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送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张籍《泾州塞》诗云:“行道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古双堠,犹记向安西。”这两首唐诗告诉我们,唐代烽堠修建的特点是一单一双间错排列。笔者1982年编修《盐池县志》,考察盐池县的交通道路,在老盐池经惠安堡、隰宁堡到萌城的一线之地,发现隰宁堡路东的村庄中有一对烽堠,再向北约15里处是一单烽堠,再向北15里处,在谢翰林墓侧是一双烽堠……如是向北。至官滩,又是一双烽堠,始知这里存在着一条唐代的交通道路。

“汉代烽堠,相互间的距离或者是五里、或者是十里;唐代的烽堠,相互之间是三十里,中间十五里处有一双较小的烽堠,明代的烽堠相互之间有的是五里,有的是十里,有的是二十里。各烽堠均有驻守的士卒,士卒数目,各代不全相同,有时是六人,有时是十人,有时是四人或是五人。士卒之职责有严格的分工。一些位置重要的烽堠建筑比较高大,设置人数较多,有的还驻有家属。”

为了使烽堠报警准确、及时、高效,各个朝代均对烽堠的报警制度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与要求:

白日放烟,夜间举火。

敌人入侵,马步兵50人以上,500名以下的,放一烟火。

得到敌人侵犯的消息与行动,放二烟火;若遇到500人至3000人的敌军,亦放二烟火。若得知500至1000敌军南侵的行动,放三烟火;若遇到3000以上的敌人骑兵,亦放三烟火。

若得知来犯之敌在千人以上,不知头目,放四烟火;若来犯之敌在万骑以上,亦放四烟火。

如果来犯之敌已退去,可放“平安火”,其法是“二应二灭”,即明灭二次。烽火传递的速度,一昼夜须行2000里。一个时辰是166.7里。

这是宋人曾公亮《五经总要》中的记叙,透过这些记叙,我们了解了烽堠报警的具体内容。

如果灵州北境有了敌情,边地烽堠开始然放烟火报警,由边地经太阳山附近的个个烽堠依次点然,敌军来犯的消息,只需半日多即可传至京师。

烽堠主要的作用是报警,是将敌人在边地的入侵活动及时的报告给内地的指挥机关,直至中央。面对着太阳山附近众多的烽堠,我想象着边地有了敌情后,个个烽堠依次点然起烟火报警的壮观情景。是的,烽堠确实能在最短时间之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边地的敌情报告给内地的指挥机关,烽堠确实是我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创造。但是,我在想象烽堠报警的时候又觉得这样理解烽堠的作用并不全面。想象一下,当一座座烽堠依次点然之时,谁最先得知了敌人来犯的消息?谁最先需要得知敌人来犯的消息?是边地附近的驻军与边民,还是居于内地的指挥机关!答案只能是前者。因此,烽堠报警不只是给内地的指挥机关报告边地的敌情,也是在给边地附近的驻军与边地的居民报告敌情。内地指挥机关得到了边境的敌情,可据此指定应对政策;边地附近的驻军与边民得知了敌情,须急速作出反应,须马上开始行动,因为这是眼前最紧迫的任务,面对前来之敌,容不得片刻的迟疑。对于边地驻军而言,烽堠墩上燃放的烟火,那是起来御敌的号召,那是鼓励士卒战斗的命令。由此考虑,烽堠的主要作用是报警。但对边地附近的驻军而言,还起着号召鼓励士卒迅速行动起来,投身到保卫边境斗争中的作用。

唐朝卢弼《塞上四时词》诗云: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看,严寒冬季的深夜,敌人前来犯边,烽火点然报警后,最先得到敌人犯边消息的边防驻军,立刻行动了起来,投入到了保卫贺兰山边防的战斗之中。见烽火而列阵,闻鼓声而冲锋。烽火是战斗的号召,烽火是战斗的命令,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精神风貌,英雄气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考察途中,韦州至下马关一线的烽堠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是因为这一线的七座烽堠,形体比较高大,气势比较雄伟,保存比较完好,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远远看去显明而耀眼。当然这得感谢当地政府的远见卓识,要不是当地政府将这些烽堠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烽堠也许会与其他地方的烽堠一样,早已踪迹全无了。

考察途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位于太阳山开发区中心的一座烽堠。这座烽堠形体高大,位置显眼,保存基本完好,四周的坞墙,依稀可见,坞墙旁边有房屋遗迹、房屋遗迹的地面上还散着一些陶瓷残片。这些遗迹遗物表明这是一座明代建造的规模颇大的烽堠。这座烽堠是太阳山中心地区保存至今的历史最为长久的人工建筑实体,它反映了数百年前太阳山地区的人类活动,它印证了太阳山曾经经历过的不平凡的岁月,它是太阳山中心地区仅存的历史实物见证。太阳山开发区的建设者,认识到了这座烽堠的人文价值,已在它的旁边修建了标志,书写了文字。如今,这座烽堠正以历史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巨大变化、注视着开发区的飞速发展。

太阳山,北距惠安堡10公里,南至韦州城15公里,历史时期,惠安堡“小盐池”的食盐销往韦州地区,销往“群牧千户所的驻地或销往韦州南部的下马关”,最接近的道路,必然通过太阳山。这就是太阳山中心区会有高大烽堠的原因。寻找史料,《明史录》中记载:“自花马池东南红山儿至环县等处,西南长流水至小盐池等处,西路自河北分水岭至固原半个城等处,及永安墩至靖虏等处,中路灵州至石沟而一路往韦州、葫芦峡等处,一路接小盐池至萌城等处,每二十里添设墩台一座,共五十有八座。周围筑墙掘沟,务在宽广,可容运粮,接递军民客商投宿避害。量摘附近卫所屯守军余,每墩拨给五人看守望。庶几营堡相连,烽火相接,而易于应援,盐货流通,粮马渐增。从之。”

这段《明实录》中的记叙告诉我们,明成化二年(1466年),太阳山周边建筑的许多烽堠。由“中路灵州至石沟而一路至韦州、胡芦峡等处”建筑的烽堠,必由太阳山地区通过,现今太阳山开发区中心的这座烽堠,应是这条通往韦州道路上的烽堠,当是成化二年所建。这座烽堠历时已经540多年。

这段《明实录》记叙了成化二年在太阳山周边建造烽堠的情景,也记叙了烽堠在当时当地所起的另一种作用——烽堠还起着保护交通道路、保护盐货流通的作用。

烽堠伴随了我们一路的行程,一路的行程中有关烽堠的相互问答、相互谈话,活跃了我们行程的气氛,丰富了我们有关的知识。考察太阳山,我们结识了太阳山的烽堠;结识了太阳山的烽堠,我们了解了太阳山的多彩的历史。考察太阳山,我们目睹了太阳山建设者的雄伟气势,目睹了太阳山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我们通过烽堠了解了太阳山多彩的历史与文化,我们相信建设在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沃土中的太阳山开发区,凭借着丰富的资源,一定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一定会造福当地的人民。

同类推荐
  • 枭鉴

    枭鉴

    我笑一片朦胧,是与非懂也不懂。我刀划破长空,天与地风起云涌!我哭泪洒心中,悲与欢苍天捉弄,我醒一场春梦,生与死一切成空!
  • 大宋王朝再出发

    大宋王朝再出发

    改变,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在原来的地方结束。
  • 皇者之契

    皇者之契

    七雄争霸,风起云涌。忘情绝义,成皇唯孤独!心狠手辣,无毒不丈夫!!夺天地之造化,究经国之大道,有契在身,吾欲成皇。命格飞转,再战来生!
  • 大明妖道龙骧传

    大明妖道龙骧传

    一个懵懂质朴的青葱少年,在大变革时代中的青春成长与创伤。故事起自1628年,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龙骧该何去何从......
  • 给力闯江湖

    给力闯江湖

    明代嘉靖年间,奸臣当道,倭寇入侵,边境吃紧,新的思潮和文化在社会上流行,形形色色的人物粉墨登场,江湖上也是风云突变,群雄并起。本书的主人公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虽然木讷傻气,但是因缘巧合卷入了江湖之中,从此经历了离奇但是丰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邪王绝宠:逆天变态小狂妃

    邪王绝宠:逆天变态小狂妃

    男人的背叛,心痛的穿越,传奇的一生以污点结束。但,老天是公平的,穿越重生手到擒来。虽然身世有点恶心,但是,势力是靠打拼出来的。不过,旁边这只像哈巴狗一样的男人是闹几,什么时候把他给招惹了。“你到底要干嘛”“我要你做我媳妇”“你咋不上天呢”“咱俩一起”“滚”强强联手,天下无敌,宠文,欢迎入坑
  • 武侠梦

    武侠梦

    一个心怀武侠梦的男孩,在自己十五岁那年,穿越到古代,在遇到一系列的奇人怪事后发现自己不仅是穿越到古代,而且还是古代的异世大陆,最终是否能在古代的异世大陆中实现自己的武侠梦,他的命运最终该何去何从,最终是否只是南柯一梦.....
  • 归去来

    归去来

    晴月因为嫉妒而下毒谋害钱无风的男妾新,却不想反被新设计而死。但晴月死后新并不死心,而是出手杀害了钱无风的其它妾室。但对这些事,钱无风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新以为这是钱无风对自己用情至深所致,哪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一个为了复活简宜的阴谋。
  • 渔生

    渔生

    他时而温顺、喜静,时而又强势、狂暴,是迷失于权欲,还是本性就如此。这是一条普通青鱼不普通的故事,且看他如何一跃巅峰,快意恩仇,辗转于命运的转角......
  • 寄给女人的神秘理财信

    寄给女人的神秘理财信

    本书以信的方式讲述女人如何从享受父母提供的舒适生活到走入婚姻家庭生活。从没有任何理财的观念,到开始尝试理财,学习各种理财知识,理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误区,到确立理财的目标,以及孩子将来的教育方面支出的打算,本书将进行全面的叙述。真正为新时代女性提供理财经验的介绍,解决女性在理财过程中的困惑。
  • 霸世神路

    霸世神路

    一场关于玛雅人的预言,一次关于天地大劫的推演,一回肩负使命的穿越,李若凡穿越一世,在另一个世界上演与前世不同的命运。妖孽,天才,在我眼中犹如粪土,我才是王,是天才的收割者。
  • 我和木宝的爱恋

    我和木宝的爱恋

    出身微末靠自身打拼成为商业大咖的真·女强人林烟烟网恋追梦巨星天使颜值张景言,网恋奔现,强强结合,相亲相爱,甜文,不虐恋
  •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我觉醒了最强异能

    楚凡穿越到了一个充满异能的世界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妹子。觉醒了雷系的他一直想隐藏自己的能力。但实力却不允许他那样做。“我觉醒了雷系,我也很无奈,我想低调,可实力真的不允许!”
  • 便宜十六策

    便宜十六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月离歌

    七月离歌

    不管秦王吴王还是齐王,十国国王统统不在话下;不论帅哥美男还是妖孽,众多优男一个都跑不了!看随遇而安的离小七,如何天下美男一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