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6600000007

第7章 古灵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及环境变迁

王天顺

一、灵州和马莲河谷北端的军事通道

灵州在古代长时期里,都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地方,稍有地理、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它。这是因为自秦汉以降,灵州都处于中原通往西北的咽喉要路上。北方游牧民族由西北方向进攻中原,经常由萧关道和马莲河谷南入。走萧关道直攻陇县,走马莲河谷直攻彬县。灵州正是控制着由贺兰山渡过黄河进入这两条道路的枢纽。灵州就是关中的一道屏障。秦都咸阳,汉、唐都长安。灵州是京师西北方向的大门,一定要派重兵把守。萧关道与马莲道大体都是西北东南走向,而马莲道在东,更靠近关中,所以从灵州到汉唐的首都长安,更为便捷。

秦汉都在西北边设北地郡,秦于郡地置富平县,治所地望约当今吴忠市西南,辖今银川平原大部。西汉于郡地置灵州,在黄河洲中,治所约在今吴忠市北。古灵州城址屡迁,唐、宋时的旧城址究在何处,今尚不能确指,此概因黄河改道,被河水多次淹圮之故。但不论古灵州城址如何变动,马莲道北端之终点在此,此道的走向始终未有大的改变。这条古道的走向是由咸阳西北行,经云阳(今淳化县北)、泥阳县(今甘肃宁县东南),入马莲河谷,抵今庆阳。继续北行,抵义渠(秦时郡治)、马岭(汉时郡治),经今环县,北至萌城入宁夏境,沿灵州川(今苦水河)达灵州。

灵州在古代交通上的枢纽作用还远不至此,上述马莲道的北端还从灵州往前延伸。这条古道经灵州界绕过贺兰山尾,横穿腾格里沙漠,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东北面的白亭海,白亭海的周围原是一片绿洲,甘肃省民勤县就在这里,因之称为民勤绿洲,从白亭海沿着白亭水(又称石羊河)上溯至凉州,再穿河西走廊西去。这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的一条重要的干线,因为经过灵州这个西北重镇和交通枢纽,此道世称“灵州道”。

前面说过,北方游牧民族由灵州进攻关中,走马莲河谷是最便捷的。灵州以南的山水河(即今苦水河)谷与陕西子午岭西麓的马莲河谷,附近都是土山丘陵地形,没有多少险阻,但是环县、灵武之间隔着所谓“七百里旱海”,地多沙卤,缺乏水草,行军宿营较为困难。这对中原王朝的军队来说,构成严重的障碍;但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说,由于他们运动迅速,就比较容易克服。“旱海”周围,人烟稀少,地无险阻,骑兵纵横出没,便于偷袭和包抄敌人。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公元996年和1000年,西夏李继迁两次成功地在这一带劫取了宋朝输灵州的粮饷。西夏建国前,曾5次大举攻灵州,宋朝也曾数次出动几路大军进剿,几乎每次都不能取胜。不是行动迟缓,各路军不能紧密配合,就是粮运不济,军队被困,甚至宋军开到前线,却找不到夏军主力进行决战。夏军利用地利,搞运动战,长途奔袭,使宋军防不胜防,丧师败军,习以为常。西夏占据灵州后,升为西平府,一度把国都由夏州迁到了这里。接着向西发展,攻取了河西走廊。这样,通过灵州把其国疆域的东、西两部分连成一气。从此,夏军由灵州向东攻延、麟府;向南出马莲道攻环、庆;出萧关道掠泾、原、渭、秦,甚至由灵州出兵,下金城(今兰州),与宋争河湟,都更方便了。用李继迁的话说,“一旦纵横四出,关中将不知所备”。终北宋之世,都没有解除西夏对它的这一威胁。

二、灵州历史遗迹的特色

灵州的得失,对于北方少数民族向内地的发展和中原王朝边防的安全保障都是至关重要的。灵州的边防军事地位在唐朝最为显赫。唐于关内道设1个大都督府,即在灵州,4个中都督府,在夏州、延州、庆州、原州,2个下都督府,在盐州、麟州,大都督府节制以下6个都督府。开元九年(721年),唐于边地设9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治灵州,统兵64700人,控制突厥由贺兰山南进之路,也为了防备吐蕃东进。兵力仅次于河西。安史之乱中,唐肃宗凭借朔方军收复了两京,恢复了唐朝的统治,这是尽人皆知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弱,吐蕃逼临陇山北端和贺兰山东攻,灵州首当其冲。吐蕃屡扰关中,破灵、盐、麟、银等州。每当灵州被围,唐京师就要戒严。吐蕃一度陷长安,宝应二年(763年)唐代宗出逃。围绕灵州的争夺,在灵州到环州的道路两旁,即马莲道北段方圆百里地区,历代都曾多次发生战争,这一带人文历史的遗迹很多,大部分是和战争有关的。从历史上看,战争发生的次数,8世纪中叶以后,愈来愈频繁,存留的军事遗迹以明代的最多。这除了明代距今年月不太久远的缘故外,与此时期战争频发有直接关系。而最显著、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就是明代所筑河东边墙以及连带修建的堡邑、烽墩等防御工事了。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建筑遗迹数量多而相对密集,是这一带历史人文景观的特色之一。当然,这一带还有其他方面的人类文明遗迹,有原始聚落、汉、匈奴、唐等时期的墓葬,西夏窑址、塔、寺等。它们和众多的军事工程遗迹共同见证了人类在这里的各种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三、古灵州所在地自然环境的演变

古代灵州所在地,位处于宁夏中部风沙区。汪一鸣等先生著文认为“宁夏中部风沙区包括中宁、中卫、青铜峡、利通、灵武等县(市区)的山区部分和同心、盐池两县的大部分以及海原县的北部”。其实,如不局限于宁夏一地,这个风沙区向西向北可以扩展到今甘肃永靖、民勤等县,与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毗连;向东向北延伸,毛乌素沙漠与之毗连,延及陕北沿长城的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等县市。再往东,过黄河入山西境,沿长城的河曲、偏关、右玉等县也在风沙线上。这是横亘于我国北部的一道干旱风沙气候带,也是农牧业交替分布,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带。农牧业区界大体沿这个气候带南北摆动,摆动幅度最大的区域正是宁夏中部风沙区的灵武市及其以东沿明代长城一线的上述陕北各县市。这个区域的干旱风沙气候早在距今1万年前的全新世中、晚期就开始形成,以后随着气候冷暖干湿的波动,在气候最适宜期(5000~3000年)之后,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干预日益加剧,自然环境变化频率愈来愈高,降水量少,变率大,风蚀强烈,植被多样性差,自然灾害多,再加上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环境退化严重,环境退化以荒漠化为主,自公元8世纪中叶至今,1000多年来,荒漠化持续发展,并未出现明显逆转的趋势,而是逐渐演变成沙进人退的局面。自然,这个生态环境演变的总趋势不局限于本文所要讨论的狭小区域,而是我国大西北,特别是北部干旱风沙气候带环境演变的总趋势。

对古代灵州所在地的人文历史的考察,离不开自然环境演变的考察。因为人类在这里的一切活动始终受到该地区自然环境不断变化的严重制约。在原始时期,初民们的生产、生活完全是在大自然规定的条件下,即完全在大自然的支配下进行的。之后,随着人类智慧的成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绝对支配权随时光流逝而削弱。人类的能动力量在逐步增强,以至于可以利用自然力,改变自然面貌而求得自存和发展。在自然环境变化频率高,生存条件差的干旱风沙区,人类一方面需要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一方面要和大自然进行斗争以求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这样,人类就和大自然构成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范畴。这一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永无终止。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人类就存身于这一矛盾之中。干旱风沙气候带,也是生态脆弱带,天然水资源缺乏,降水少,土壤风蚀强烈,植被覆盖率低,多样性差,自然灾害多,自然环境适应人类活动的弹性小,人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环境退化严重。古代灵州所在的地区,地质时代,就多有沙源分布,人类活动稍有不慎,表层土壤受到破坏,就会就地起沙。世称“河东沙”就是这样形成的。有的环境考古专家研究认为,“河东沙”在东汉时就出现了。据古代文献上的确切记载,北魏时,“河东沙区”就存在。《魏书·刁雍传》记载薄骨律镇(北魏在灵州设薄骨律镇,为著名的六大兵镇之一)将刁雍从镇所向沃野镇(六镇之一,地望在今内蒙古磴口县河拐子古城)运粮,粮车在黄河东岸800里长的粮道上,车轮往往陷于沙中。于是刁雍想出了走黄河水道运粮的办法。这是黄河航运史上的一件大事。史籍所云800里输道往往有沙陷粮车,可见河东沙的分布不限于今灵武市北部一隅,而是零星分布于这条运输线上。今日已发育成我国主要沙区的库布其沙漠,已濒临河套黄河的东岸和南岸。今日从磴口县河拐子往南的沿河公路,时时有沙窝阻断。包兰铁路由临河南行,原在黄河西岸,为了躲开乌兰布和沙漠的侵逼,跨过黄河沿东岸铺轨,又为了躲开东岸的片片沙窝,铁道由内蒙古乌海市的乌达区改移西岸。魏晋北朝时期,正是北方干旱风沙气候带植被恢复期,土地沙化问题不如现在的严重,但魏书所述河东沙分布的特点当是与我们今日目睹的现状吻合的。河东沙区本是毛乌素沙漠的西缘,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边缘部分,又称灵、盐台地。沙漠分布的形式也相类似,在今灵武市有柳毛子沙窝、刘家窝、小蔡家沙窝、长城沙窝等9片沙带。在鄂尔多斯台地的东北边缘,也分布着类似的沙带。历史上河东沙区与毛乌素沙漠都在扩展,终于连接在一起。浩瀚的大沙漠在它的初生期,大约就是这样由零星分布的小沙地,各自扩张,终于相连。河东沙区与毛乌素沙漠的连接正是这个可怕的前景的预演。在这里,笔者还想顺带提醒人们注意我国西北环境变化的一个现象:沿明代长城东西布列的陕北6市县(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土山丘陵地带,原本宜农宜牧,由于耕牧过度(过度耕牧,自古有之,明代以来,进程加快,规模剧增),表层肥沃黄土现在已被一种没有什么肥力的土、沙混合物所覆盖。科学家称之为黄土盖沙层,分布在绵亘近千里的狭长地带。如果黄土盖沙层得不到改造,蔓延不能被遏制,这个狭长的土山丘陵地带将化为大片的沙漠。这是上述可怕前景的另一种预演。

古代灵州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以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但并非亘古如此,而是经历了若干阶段的演变。科学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宁夏中部风沙区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主的植被格局已经形成。而古灵州之地由于有黄河过境,又处银川平原这片很大的绿洲之上,动物群逐水草而出没于此,适宜于原始人群狩猎生活,水洞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起来的。考古学家在这个文化遗址发现和发掘的大型热带亚热带动物残骸化石表明距今38000~2000年,这里的气候较今湿润、温暖得多;发现和发掘的石器表明,距今17000年~8000年,这里存在着原始农业。与此相应的环境是稀树灌丛和草原景观。全新世以来,气候时有波动,干旱化趋向日渐明显。气象和环境科学测定,荒漠草原植被所需最低的年降雨量在250毫米。在干旱风沙区,这个雨量线在气候波动之中不断地由西向东移动,距今6500年~5000年,荒漠草原的西界,也就是250毫米年雨量线在贺兰山西侧;距今4500年~3500年,该线已移到贺兰山东侧;距今2500年~1500年,该线已到桌子山西侧。桌子山在今内蒙古乌海市黄河东岸。现今的250毫米雨量线早已东移到内蒙古后套平原的东缘,接近乌拉特前旗治所西山嘴镇,由此斜向西南,挨次靠近杭锦旗治所锡尼镇、鄂托克旗治所敖勒召旗镇,南端经过宁夏盐池县城西侧。几乎整个银川平原、今灵武市的川区和山区、盐池县西北部、同心县大部,都在该雨量线之西,也就是说古代灵州地区,至迟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平均年降雨量就低于250毫米。荒漠草原西界的东移仅是气候趋向干旱的自然表征,人类活动的过度繁剧则加重了气候干旱化对自然环境演变的影响。

时代愈往后,人为因素愈突出。汉、唐盛时,都曾在这里大力开发农业,使这里人口数急剧增加,自然草原植被被大面积人工农业植被所取代。这两次农业开发的高潮恰值历史上的气候适宜期,因而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但也为以后的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留下隐患。所幸汉、唐之间,即魏、晋、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干旱风沙之区有过一次农牧业交替,也就是在较长时间里,退耕还牧,自然植被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汉、唐时的植被景观不能得见,从已发现的数十处汉、唐墓群可推知在开发高潮中,这一带人口增加了不少。从墓葬出土的随葬品种类和用途来看,这里居民生活方式和中原的无殊,亦农亦牧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式。唐代大开发之后,植被隐患不再隐蔽,而直接地表现为土地沙化,流沙肆虐,农牧业一衰而不振,荒漠化趋势日益显露。灵武河东沙区和毛乌素沙区都在扩展。天宝时诗人郎士元《送李骑曹之灵武》诗有“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句。按此诗描绘,流沙已逼近黄河东岸了。中唐名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即回乐县,灵州治所。稍晚于李益的名诗人张籍《送李骑曹灵州归觐》诗有“渐觉风沙处,还将弓箭行”。在唐人眼里,灵州早已是风沙之区,诗人们涉笔此地必道之。元代以后,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明代流沙活动更加猖獗,沙漠迅猛扩张。明朝为了抵御鞑靼南侵,于成化九年(1473年)从灵武黄河东岸之横城渡到陕北府谷县黄甫川口,兴筑边墙。当时筑墙选址原则是“凡茂草之地,筑之于内,使虏绝牧;沙卤之地,筑之于外,使虏不庐”。筑墙之初,倒是保护了墙内的耕牧区。嘉靖时任兵部员外郎的魏焕就说:“先年套内零贼不时进石沟、盐池及固、靖各堡抢掠,花马池一带,全无耕牧。自筑大边以后,零贼绝无,数百里间,荒地尽耕,孽牧遍野,粮价亦平。”明政府在墙内大力推行军屯,驻军“军三屯七”,以二卒养一兵。这些驻军、屯卒,就地取材,筑堡、樵采,滥垦滥伐,破坏了植被。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政治腐败,军屯制度弊端丛生,屯田军民逃亡,耕地大量荒弃。原来被地面植被固结了的古风成沙或黄河冲积沙层活化,就地起沙。明朝的长城一时阻挡住了鞑靼骑兵的进攻,却挡不住流沙的攻击。河东沙区与毛乌素沙漠一齐扩张,都越过了长城。现在可以看到边墙内各沙带中有明代的城堡墩台相望于道。边墙筑成后(成化十年,即1473年)不足百年,到嘉靖时(1522~1566年),边臣报告说,由于流沙过多,修补缺损城墙都感困难。沿边墙内侧的许多被废弃的城堡正是当年沙进人退的历史场面的见证。

四、接受历史沉重的教训

由于人类过度的和不适当的活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环境恶化,人们自己长期陷于不自觉状态,人为的加剧荒漠化趋势,近代以来愈演愈烈,很少停歇。清末民国的放垦草原大大加速了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草原大开荒,规模和深度又胜于前。20世纪70年代之后,干旱频年降临,开垦出的农田又被撂荒而演化为浮沙和沙地。人口增加,又迫使人们继续开荒,牧区缩小,草原载畜量增加,对畜牧业生产构成威胁。这样,以人类过度垦牧为起点,以环境恶化、造成生态性贫困为终点,形成循环不已的恶性怪圈。

我们简略考察了古代灵州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再回过头看看该地区的人文历史。前代史册所载灵州史事,基本限于朝廷备边、番族叛服这些政治性内容,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演化并未被史家看到。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时代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去探讨。新的视角可以发现历史遗物的新价值。在类似古代灵州这样干旱风沙之区,生态环境迭经剧烈变化,人类的活动和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成为相互交织的因果链条。这样,历史上人类在这里活动而留下的遗址遗迹就有着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这些遗存在无声地向后来的人们诉说着前人的各种经历和遭遇;一方面,无声地印证着这里的生态环境迭经演变的事实,从而也向现在的人们揭示着人类的活动与不断变动着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鉴于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恶化问题相当严峻,这后一方面的价值更应该被视为前人对后人沉重的教诲,是激发人们深深的反思自己行为的教诲。

同类推荐
  • 明末铁血生涯

    明末铁血生涯

    莫名其妙穿越到明末,然后莫名其妙拥有了金手指,该干什么?妈的,当然是拳打天下不平事,脚踢世间魑魅鬼。说白了这就是一个人回到明末,暴打一切敌人的故事。
  • 亲爱的郑大夫你好啊

    亲爱的郑大夫你好啊

    书清浅和陈子衿在穿回唐朝之前两人才上大一,各有特长,书清浅好文,英文同样了得,可是除了这个,好像身无长处了呀;而陈子衿则好理,各种公式函数轻而易举,两人阴差阳错一不小心穿越回唐朝,貌似文理都无用。幸好遇见了小白男主郑星言,然后开启了两人的神奇穿越之旅。
  • 大唐奇才

    大唐奇才

    一场猝死让他再回大唐。大唐的他没有主角的光环,却有一个名叫李淳风的爸爸。这是一场尔虞我诈的盛宴,没有胜者,没有最终的王。一介微尘,却要争辉日月。这是我的大时代。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大明遇上德械师

    大明遇上德械师

    1937年,国民党一支押送军用物资的德械师神秘失踪,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楚云:“师座!我们打不了该死的鬼子了!”杨重山:“妈的,打不了鬼子,咱打鞑子!”
热门推荐
  • 假如给我一颗后悔药

    假如给我一颗后悔药

    华夏历2083年3月6日18时三月,正值暮春时节,恰逢雨水充沛、百花尽落、草木繁盛之时,故有“草木知春不早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暮春之景。……
  • 奇葩姐妹玩翻天

    奇葩姐妹玩翻天

    声明是四个人一起写的小说。-----------------叶湘西,陌萦兮,郁芊芊,千雪儿在去丹麦的飞机上坠机,四人分别穿越到四个不同的国家白陌国,黑冥国,蓝郁国,紫熠国,然而陌萦兮和千雪儿的容貌改变,她们到底能不能相遇。。-“好痒,谁挠我的手,好讨厌”叶湘西说着便一爪纸拍过去,一旁的兜兜(白貂)看着不醒的主人,挠了挠主人的手,希望主人醒过来,却不想被主人一爪纸拍到了床下。兜兜还是不死心,又爬到了床上,对准叶湘西的手就是一口。“啊,好痛。叶湘西猛地爬起来,看着纤手上红红的加着一些口水的牙印。叶湘西用“回家我一定把你给剥了”的眼神射向兜兜。。。。。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有个老人独自在海上捕鱼,接连几个月没有收获,后来他钓到一条很大的旗鱼,跟它缠斗了两天两夜,用鱼枪把它刺死;但在返回的途中遇到鲨鱼的袭击,缺乏帮手和工具的老人虽然杀了几条鲨鱼,但旗鱼被其他鲨鱼吃光了,等他进港时,旗鱼只剩下一副骨头。《老人与海》出版后引发巨大轰动,海明威凭此作品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
  • 诡尸香

    诡尸香

    我妈先前说起她第一次看到抚娘村的恐怖情景,真真切切地在眼前呈现了。灰黑色的斑驳云堆里,密密匝匝地插满一个个头朝地面倒吊着的死尸,它们被灰白的尸衣紧裹得像一根根细长的香炷,长长的头发随风轻晃,翻涌成壮观宏伟的黑色波浪,而带着腥臭的腐血正顺着这些飘来荡去的发波不断滴落,因此整个天地间正绵绵地下着黑色细雨,无边无际不休不止。我仰头瞪着这个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的鬼魅新世界,惊骇得连尖叫都全部卡堵在喉间。我妈想是明白我的眼睛看到的一切,她苦笑了一下也停下脚步,撩开挡在脸左侧的头发,向上直直地望去。我看着她的一脸淡漠,难以想像十几年来,她独自一人每天面对这样的抚娘村,这样炼狱般的天地万物。
  • 婚久情深,错惹腹黑总裁

    婚久情深,错惹腹黑总裁

    苏绾绾不小心得罪桐城翘楚褚竣北,慌忙跑路,被穷追猛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褚竣北,商界翘楚,人前,他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风云人物。人后,他是一只宠妻宠到令人发指的温柔好丈夫。客厅里,又一次骤雨停歇,褚竣北望着厨房窈窕的身影叹气,“绾绾,当着儿子的面,下次给我留点面子。”“家里最没地位的人还要面子做什么?”说话的,是旁边五官与男人相似的小版帅哥。男人侧眸弹了弹小帅哥的脑门,一脸无奈,“小东西,我是你爸,怎么说话呢!”小帅哥抬头轻轻眨眼,“自己把妈妈宠得无法无天,怪我?”男人不语,半晌认命的低下头,“当初明明是你妈把我追回来的……”男人叹气一脸挫败,谁把他儿子教得这么坏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天神记

    霸天神记

    悠悠古往一少年,天地多多几春秋。红尘过客忆匆匆,成就传奇不死身。苍生为众,众为归一,只为霸者八怒……霸者一怒百花残,霸者二怒风云起,霸者三怒天地动,霸者四怒神鬼惊,霸者五怒乾坤转,霸者六怒混沌开,霸者七怒万物灭,霸者八怒我归来。
  • 兰笙愿翼

    兰笙愿翼

    我喜欢你,是独一无二的喜欢我喜欢你,是愿意把一整颗心都给你的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俾睨武道

    俾睨武道

    时代天魂,武道纵横!这里万族林立,神魔之体问鼎天下,这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少年林凌自小被封印,受尽欺辱,当一双神秘的眼瞳觉醒时,曾经的强者,古老的神话,神秘的遗迹出现在他双眼!他看到了逝去的时光,看到了远古神魔的秘密,他看到了古代顶阶功法,他看到了死去的强者,强横的炼丹手法,所有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强者,通通被他看到了....借着古代强者的指点,他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俾睨天下之路,开展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