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00300000029

第29章

第二善男子汝復應知下。竪說病原。文中二。先總標。後別說。今初。竪說五時必依四大。故復牒之。後云何外器下別說。文中分三。初明外五時。次辨內五時。後顯因時病起之相。初中。即外器界。文分四別。一總明。二別顯。三例餘。四總結。今初。十方五時。皆由內感。謂當生此界。一類有情。妄心所習。共業同感。二劫初成時下。別顯五時。即為五別。第一時中。言人壽無量者。俱舍論云。此洲壽不定。後十初叵量。總相說耳。亦有文說。八萬四千而為最上。既皆化生。無有父母男女我所。猶如色天。二次食段食貪等現行者。即第二時。謂既喜樂長壽。漸生地味。次生地餅。次生林[竺-二+騰]。後生香稻。皆由貪故。細隱麤現。香稻麤故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因斯乃有男女相生。宿習因緣互相瞻現。欲貪鬼魅。惑亂身心。因茲初有貪等現行。皆第二時。三次由我所。共立田主。以為統御者。第三時也。謂由嬾墮故。積貯香稻。生我所心。多収無厭。故隨収處。無復再生。遂共分田。慮防遠盡。便有貪恡。侵盜過生。遂共銓量有德為主。六分之一奉令守田。因斯便立剎帝利王。眾共欽承受其統御。皆第三時也。四次壽漸減。乃至十年。由惡業故起小三灾者。第四時也。謂始八萬四千。百年減一。至年十歲。為減之極。言小三灾者。揀火水風。即俱舍云。業道增壽減至十三灾起。刀疾飢如次。七日月年止。業道增者。即今經惡業。略由二法。一貪美食。二性嬾墮。有三善業則能對治。謂持一不煞。則離刀兵。施一訶梨怛鷄。則離疾疫。施一團食。則離飢饉。刀兵七日便止。疾疫七月七日止。飢饉七年七月七日方止。五至第五時下。正取劫壞。為第五時。初壞有情。後壞器界。並先空地獄。終盡初禪。故云梵世皆空。三水灾風灾相續亦爾者。例餘灾也。謂七火後一水。七水火後風。俱舍論云。三灾火水風。上三定為頂。如次內灾等四無不動故。四善男子是名下。總結。結外五時。

第二云何內身下。明內五時。次第對上。文易可知。

第三善財白言聖者下。別明因時起病之相。於中二。先善財問起欲顯時空。後普眼告言下。長者為答。空有雙辨。文分六別。一總顯時空。二指事辨相。三略分時分。四顯病隨時。五總出病因。六勸令審察。今初。言時無自體者。標時空也。分別所成者。顯空所以。由分別有。明即是空。菩薩智輪。本無時分。以妄分別。則三際輪迴。始末難窮。若尋環無際。二如人睡覺下。指事辨相。謂睡初覺名覺初時。設若未覺。便名睡時。是知此時。因物方有。剎那漸積。晝夜等殊。尋末歸本。但一剎那。即此剎那。依覺無體。入剎那際。故多差別。強分別生。時亦不言我是剎那及臘縛等。故中論云。因物知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辨時之相。如妙見章。三或約一歲。分為六時。下略分時分。即無時之時。隨俗假說。此方四時。西域之中。或分三際。謂寒熱雨。或分四時。同於此方春夏秋冬。但以黑半為初。正月十六日而為歲首。餘大同也。或分六時。即如今說。亦以正月十六日為初。則正月十六至三月十五。而為春時。三月十六至五月十五。而為熱時。餘四例知。時有多種。故致或言。四是故智者下。顯病隨時。謂總六時。合為三節。以配三病。總集一病。遍於諸時。然三藏意。增長發生。二義不同。增長是微。如陽氣積集。發生是著。如芽莖已生。痰癊之病。雪時增長。春時發生。風病熱時增長。雨時發生。黃熱秋時增長。寒時發生。此與金光明春時痰癊動夏內風疾增秋時黃熱興冬則三俱起。大同少異耳。五善男子我今為汝下。總顯病因。初結前生後。後如是身病下。正顯病因。因雖無量。無先宿食。故西域法。一切病患。斷食為先。六若諸眾生下。勸令審察故。量力而進。不少不多。美味長貪。應知止足。飽死餓死。二死不殊故。有偈云。多食增疾病。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文中。略舉十事五對。皆病之因。廣如別說。是故觸類皆須得中。若調琴弦。非緩非急。

▲第三善男子我此住處下。明治斷相。於中二。先治身病。後治心病。二段之中各有成益。今初可知。第二然後各為如應說法下。辨治心病。於中三。謂標釋結。今初可知。二所謂下釋中二。先明治病。義如常說。後為欲令其發菩提心下。辨其成益。有十六句。就文分三。初有五句。通顯行願。次有十句。成就十身。後有一句。總離諸惡。今初可知。二為欲令其具佛相好下。文有十句。以十度因。成十身果。即菩提等十種身也。一施滿他心故。相好悅物。二戒遍止惡故。法身無垢。即應化法身。三忍能含納故。福德難思。四進策萬行故。威勢無勝。五禪定寂照故。得無等等清淨菩提。六般若照理故。智身究竟。即智慧法身。七方便涉有故。色身隨化。八願窮來際故。願身住劫。九力有幹能任持色身及諸淨剎。十智無不決故。隨意現稱根。此約純門。一度成一。若約雜門。十度互成。清淨慈門剎塵數。共生如來一妙相等。亦純門也。世尊往昔為眾生。修治法海無邊行。即雜門也。無量劫中修行滿。菩提樹下成正覺等。即純雜無[得-彳]門也。總上三門。因果交徹。為華嚴中佛因果也。三有一句。總離諸惡。即總淨十身一切功德。三如是種種廣以財法下結。即類結多門。上辨醫方用竟。

△第二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下。辨知香用。於中二。先總標。後所謂下別顯。於中三。一知香體。略辨十香。大同舊譯。如音義釋。二如是等香下。總知體用及和合之法。至青蓮華長者當廣分別。三善男子我持此香下。別明用香。於中二。先供佛興願。後善男子我欲供養下。顯供成益。成大供故。

第四善男子我唯下。謙己推勝。謙己中云。令一切眾生普見諸佛供養歡喜法門者。身心病除。成二世樂。故皆歡喜。以香普供。得佛十身。則何佛不見。

餘二可知。

●第七甘露火王。寄無著行。方便涉有。不迷於空。事理無滯。不捨不受。故名無著。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教成益。後趣求後友。前中三。初牒前修習。次作是思惟下。念友勝能。後如是專念生淨信心下。顯修成益。於中有二十心。一信樂所聞。二欣慶所得。三法樂怡神。四諸根柔軟。五勇求進趣。六不取不生。七悲智雙流。八以德嚴飾。九不著萬境。十不[得-彳]起修。十一萬累不拘。十二不被心使。十三了無了相。十四萬行修成。十五不疑未聞。十六遍剎禮事。十七以因嚴果。十八智合十身。十九上求菩提。二十念念入理。

二漸次前行下。趣求後友。於中三。初周遍尋求。二伴友引導。三辭詣王所。

△今初可知。

△二于時遇有多聞下。伴友引導。此第二段。直至詣王。向一卷經。舊經所無。於中四別。一遇友諮詢。二時彼多智下。問答來意。三婆羅門言彼藤根國下。讚美安撫。四我王恒居下。為說法門。於中亦四。一標舉盛德。二善財復言何故大王下。問答王名。三我王復以下。重舉德能。四善財復言云何名為下。徵釋王德。於中二。先問。後答。答中二。第一廣明勝德。第二結讚勸歸。

▲前中亦二。先長行。後偈頌。

[○@△]長行復二。第一酬具足七支。第二酬中道正化。前中亦二。先舉所持七支。謂以國之依正。文武經邦。皆人七支。在文易了。後復有二法下。明能持支法。謂謀以智慮。勇以果決。故但二德可持七支。

第二仁復當知我國大王下。酬前中道正化。於中三。第一總彰九德能轉王輪。第二廣說二德包含正化。第三例說眾德以顯難思。

[△@、]初中三。一標舉。二何等下徵釋。三我國大王具此九法下結讚。

[△@、]第二仁者當知我國大王奉事多佛下。廣說二德包含正化。於中二。第一舉因標德。第二問答廣釋。前中亦二。先舉因深德遠顯是菩薩。後是故我王下。標舉二德。許其宣陳。

第二善財白言云何內德下。問答廣釋。於中亦二。第一釋內德。第二釋外德。

[△@⊙]前中又二。先問。後答。答中三。第一總明勝德包弘。第二歷時別說。第三結歸內德。初中分二。先明異熟超倫。後明動合規矩。今初。具八異熟。初即種族圓滿。二入胎下壽命圓滿。既言天護。則壽命無夭。此中文略。三乃至受位下自在圓滿。四博聞強記下勇力圓滿。五身無眾患。攝二圓滿。一色相。二丈夫相。六含垢忍辱下大勢圓滿。七發言誠諦下信言圓滿。七段之中。具八異熟。二行幸城邑下。動合規矩。可知。

第二仁者當知居俗白夜下。歷時別說。於中二。先分析時分。後我王精勤下。辨時中所為。於中亦二。先辨夜分四時所有德用。後自晝初時下。辨晝四時所有德用。於中四時。即分四別。就日初時復分為二。先明初二分時。後明後二分時。前中分四。一總辨所為。二徵問所以。三廣釋其相。四結讚屬時。初二可知。三答言仁者下。廣釋其相。於中三。初總明用十所由。次又此十事下。標十勝德。後初嚼揚枝下。別明十事。即為十段。各十勝德。前八可知。九嚴衛文二。先列十德。後如是莊嚴下。總顯儀式。(下十二經)十修祭祀中。雖不列十。文具多德。於中四。一明祭祀所為。二或出遊下。明祠祭之時。三祀祭之時下。明祀祭之儀。四國內輔臣下。即傍及有德。四我王如是日日下。結讚屬時。二日初出時下。明後二分時。謂晝初時後二分中所為德用。初明占候。次坐臨朝。後結時分。以此二分并前二分。為日初時。四分事訖。次第二時及第三時。二段文顯。第四盡第四時下。明第四時所有德用。於中二。先正明所作。即問道談玄。二由斯王德漸盛漸圓下。彰其成益。於中三。初略明益相。二喻顯益相。三廣說益相。今初可知。二譬如白月下。喻說益相。略有四喻。分二。前二順喻王德增益。後二飜喻無王之失。今初。一白月喻。喻王暗盡德圓流化漸遠。二海潮喻。喻王德漸大化不失時。後若無國王下。有二飜喻者。一舟船無主喻。喻若無王萬姓沉溺。二釋天降雨喻。喻若無王萬姓[〦/(口*口)/(┌/┌/一)]亂。冗陽仰雨。天澤應時。萬姓仰王。雨露咸賴。天不降雨。飢而猶存。國若無王。萬姓咸斃。三復次我王由聞下。廣說成益。盛德內著。威勢外彰。不廣朝儀。豈知主貴。文中三。初陳列世儀。次爾時我王下。偈讚玄理。後王說偈已下。事訖退朝。

第三仁者當知下。總結內德。可知。

[△@⊙]第二善財白言云何復名下。明外化德。於中。先問。後答。答中二。第一總明王化。第二開章別釋。前中有七。一總明王力。二立王原由。三立王所以。四四人依王。五幽冥同讚。六諸佛護持。七結歸王德。今初。謂眾生依正共由二力。一自力。二王力。自業有二。一不共業感於正報。二者共業感外依報。二王力者。一人有慶。萬國咸寧。第二劫初成時下。立王原由。謂無為之代。人各自理。人文既著尊卑有敘。卑高己陳則貴賤位矣。劫初立王。已見普眼。第三有欲之人下。立王所以。劫初無欲無過無王。貪味欲生。陵奪斯起。懲惡禁暴。理在於王。第四仁者當知人有四姓下。明四人依王。西域四姓。大同此方。二商仕農依王一也。文中二。一明四姓。二顯依王。前中亦二。先橫說四姓為業不同。後然此四姓下。即竪論四姓。所謂同異。文中亦二。先總明。後言藝業下別說。謂別歷四時齊駈四姓四時。文分為三。一明初時為業定異。二言營財下。明二三時所為皆同。三言解脫者下。明第四時有同有異。二如是種種下。明其依王。於中四。一法說。二故諸學者下喻明。三又彼所修下王人相依。亦猶萬邦咸寧德歸元首。百姓有過在余一人。四是故我王下。結讚歸主。第五時婆羅門復告善財下。幽冥讚美。第六復次我王下。諸佛護持。流心佛教。特異餘主。第七以是正心下。結歸王德。德在正心。故詩三百一言以蔽。然法喻雙顯。文有三喻。一如執鈎策。通警萬人。二如牛領群。明能導善。三如鈎制象。語治惡人。後同歸解脫總該諸類。

同类推荐
  • 赤雅

    赤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reatise on Taxes and Contributions

    Treatise on Taxes and Contribu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识规矩补注

    八识规矩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翰苑

    翰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兰言述略

    兰言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亿万星辰不敌你

    亿万星辰不敌你

    时尚圈,秀场如战场余枫夏本打着和设计稿过一辈子的念头不想,遇见了他
  • 警察与检察官

    警察与检察官

    一个离奇的枪杀案在张总经理的办公大楼里发生,派出所长和检察官围绕案件展开了起伏跌宕的侦查取证……公安和检察两个执法单位在同一案件中观点分歧。斗争激烈……欲知详情,请将眼球转来——
  • 落仙之子

    落仙之子

    世界广袤,我之渺小,如何?乘风而起,腾龙九天。妖魔鬼怪、天地隐秘,探寻背后的秘密。
  • 景星凤舞

    景星凤舞

    洛洛是个伪孤儿,父不详,母不详,生日也不详!林焰捡到她的时候纯属意外,本不收女徒弟的他终于收了个关门女弟子!于是乎,业内普天同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苟成大魔王

    苟成大魔王

    刚刚成了天魔圣主怎么办?下面跪着一群信徒怎么解?开局就成了囚徒怎么破?解锁无限装备,看苏年如何以一介囚徒之身在乱世中“艰难”求活。不要救我,我还可以苟!
  • 庶策

    庶策

    打渣男,斗恶姐,收男二。重生庶女的逆袭生活
  • 镜湖自撰年谱

    镜湖自撰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念.奴娇

    念.奴娇

    据江湖传闻,潇湘妃子祖上乃是高句丽文史官,后来家中遭难,祖上携家带口,颠沛流离,逃到了辽东。那潇湘妃子不知是那史官几代后人,亦不知受到何人指点,竟练得一身绝世奇功,于是开宗建派,在紫竹林里创下紫竹斋,但是门规却是奇特狠毒:凡男子入得紫竹林,一概杀之。又因江湖上传言,这潇湘妃子容颜绝世,实乃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下第一美人,于是乎引得天下英雄豪杰竞相奔往,一来考量其武功到底如何,二来想一睹其绝代风姿。殊不知,潇湘妃子容颜绝世,但是心肠却是极为狠毒,凡是斗胆到紫竹林的男子,一概按门规处置。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