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00300000007

第7章

(義有五門。經有二分。言五門者。一第五修證淺深門。二第六彰教體性門。三第七部類品會門。四第八流傳感通門。五第九釋經題目門。經有二分者。第一序分第二請分)。

○第五辨修證淺深者。然一經之內。上下諸門。皆明修證。恐文浩博。復撮其要。自大師法眼晦迹雙林。諸聖傳燈明明不絕。以聖教為龜鏡。以心契為冥符。故曰以心傳心不在文字。苟領文繫之表。復何患於文哉。不可以筌為魚。不可棄鏡求像。自一味汩亂南北分流。於能詮所詮。成定慧兩學。慧學者復分性相。定學者有漸頓不同。性相二學會釋如前。漸頓不同今當略說。謂說漸者。則看心修淨方便通經。或頓悟漸修。或漸修漸悟。說頓者。直指心體。或頓毀語言。或頓悟頓修。或無修無悟。雖此不同。並欲識心。俱期見理。得意則雙美。殊塗同歸。失旨則兩傷。亡羊不異。今寄言以筌理。令得月於指端。然其所悟。或言心體離念本性清淨不生不滅。多約漸也。或云無住空寂真如絕相。或妄空真有。或妄有真空。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本具佛法。多屬頓門。然皆不離心之性相。並可通用。若明能悟入法。千門不離定慧。故定慧二門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何者。夫心猶水火。澄之聚之。其用則全。攬之散之。其用則薄。故波搖影碎。水濁影昏。清明止澄。巨細斯鑒。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若並運雙寂。方為正門。成兩足尊。非比不可。若言不起心為修道。定為門也。若云看心觀心躰心覺心求心融心。皆慧為門也。若云無念無修。定為門也。若云知心空寂知見無念朗徹照寂。慧為門也。若云寂照或知無念。則雙明定慧門也。若云揚眉瞪目皆稱為道。即此名修。此通二意。一令知其觸目為道。即慧門也。二令心無所當。即定門也。餘可類知。不出定慧。若明悟相。不出二種。一者解悟。謂明了性相。二者證悟。謂心造玄極。若明漸頓者。乃有多門。若云頓悟漸修。此約解悟。謂豁了心性。後漸修學令其契合。則悟如月照。頓朗萬法。修如拂鏡。漸瑩漸明。若云漸修頓悟。謂初攝境唯心。次視心本淨。後心境雙寂。瞥起不生。前後際斷。湛猶停海。曠若虗空。此約證名悟。則修如瑩鏡。悟似鏡明。若云漸修漸悟。亦是證悟。則修之與悟。並如登臺。足履漸高。所鑒漸遠。若云頓悟頓修。此通三義。若先悟後修。謂廓然頓了。名之為悟。不看不證不收不攝。曠然合道。名之為修。此則解悟。此定為門。亦猶不拂不瑩而鏡自明。若云先修後悟。謂依前而修。忽見心性。名之為悟。此為證悟。則修如服藥。悟如病除。若云修悟一時。謂無心忘照。任運寂知。則定慧雙運。如明鏡無心頓照萬像。則悟道解證。若云本具一切佛法。名之為頓。一念具足十度萬行。名之為修。則修如飲大海水。悟如得百川味。亦通解證。若云非心非佛。名之為頓。無念無修。名之為修。此約拂迹顯理名頓。以定門修。以此為悟。亦通解證。若云無漸無頓。名之為頓。無悟不悟。名之為悟。此亦拂迹約理名頓。約定門修。亦通解證。苟若得意。皆成定慧如其失旨。不成妄想。即墮無記。若云夫稱頓者。明理不可分悟悟極照以頓明悟。義不容二。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此則理智兼釋。謂之頓悟。則唯證稱悟。信解名修。若云立有階位名之為漸。不立為頓。亦通解證。是頓教中意通前頓義。若依楞伽。說四漸四頓。言四漸者。一如菴羅菓漸熟非頓。二如陶家作品漸成非頓。三如大地漸生非頓。四如習藝漸就非頓。此四即約地前十信三賢。言四頓者。一如明鏡頓現一切。二如日月頓照色像。三如藏識頓知諸境。四如佛光頓能照曜。此四即約登地已上無分別智。初地八地報身法身。以分為四。此則行修為漸。證理名頓。若指華嚴以為圓頓。餘皆漸者。約所詮義理。謂初心頓具名之為頓。具德莊嚴名之為圓。有證深觀。義如前說。若云初說華嚴名之為頓。後說小乘乃至大乘。名之為漸。此約化儀及與化法。初頓用一乘。後漸說三乘故。若云初說無常。後說常等。名之為漸。一時具說。名之為頓。唯約化儀。所說之法。漸頓不異。若云從小入大。名之為漸。直入大乘。名之為頓。此約以機就法有殊。所說之法不出三乘。上之三義。並非修行觀行漸頓。隨一漸頓。略此多門。豈得趣執一言欲該佛法。或師己見。或毀真筌。願諸後學。無勇於知。無執於石。無輕於聖。無滯於言。無得自欺。無競說嘿。廣如經文。

○第六彰教體性者。無盡教海。體性難思。本自寂寥何深何淺。言忘戲論。非一非多。今以無言之言。彰非體之體。從淺至深。略明十體。一音聲語言體。二名句文身體。三通取四法體。四通攝所詮體。五諸法顯義體。六攝境唯心體。七會緣入實體。八理事無[得-彳]體。九事事無[得-彳]體。十海印炳現體。十中。前五唯體。後五亦體亦性。又前四通小。後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後三唯一乘。前八約同教。後二唯別教。華嚴之體。正在後二。總融前八。無有障[得-彳]。

第一音聲語言體者。婆娑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為體。一云應作是說。語業為體。語業詮表。是謂佛教。其名句文。但是作用。非教自體。

第二名句文身體者。謂彼一師云。名等為體。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次第連合能詮義故。名為教體。其聲但是名等依故。

第三通取四法體者。天親菩薩。情無執定。隨取皆通。故可通用。故彼偈云。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上約聲聞菩薩乘。內義亦大同。謂攝假從實。以聲為體。聲是實故。以體從用。名等為體。名句文身。有能詮表義之用故。假實合論。即通用四法。此二相假。獨一不成故。

第四通攝所詮體者。瑜伽八十一云。諸契經體。略有二種。一文。二義。若不詮義。非聖教故。

第五諸法顯義體者。謂法顯義理。一切諸法皆為教體。淨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等。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語說法。有佛國土。直視無言名說法等。故香積世界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國土聽風柯而正念成。絲竹可以傳心。目繫以之存道。既語嘿視瞬皆說。則見聞覺知盡聽。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說。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教耶。故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

第六攝境唯心體者。總收前五。並不離心。唯識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現故。然有二門。一本影相對。二說聽全收。前中通就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無影。謂小乘教。以不了唯心故。二亦本亦影。即大乘初教。謂佛自說。若文若義。皆是如來妙觀察智相應淨識之所顯現。名本質教。故佛地論云。有義聞者善根本願增上緣力。如來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是佛利佗善根所起。名為佛說。若聞者識上所變文義。名為影像。佛地論云。如來慈悲本願增上緣力。聞者識上文義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強緣。名為佛說。三唯影無本。謂大乘實教。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能令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唯是眾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諸佛無有法。佛於何有說。但隨其自心。謂說如是法。四非本非影。如頓教說。非直心外無佛色聲。眾生心內影像亦空。性本離故。亡言絕慮為佛教耳。淨名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四句合一。圓融無[得-彳]。以為如來攝生方便。第二說聽全收者。唯依圓教。佛為說者。眾生為聽者。此二相對以成四句。一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則唯說無聽。故所說教唯佛所現。則果門內攝法無遺。況所說教非佛說耶。故下經云。佛智廣大同虗空。普遍一切眾生心。如來成正覺時。於其身中。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等。二眾生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則唯聽無說。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又云。思惟眾生真實際甚深則因門攝法無遺。況所聞法。非生有耶。故出現品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等。三佛真心現時不[得-彳]眾生真心現故。說聽雙存。二教齊立。生佛互在。各實非虗。因果交徹。一時齊現。隨一聖教。全在二心。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佛心中眾生。聽眾生心中佛說法。四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說聽斯寂。隨一聖教。俱非二心。則佛心中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佛無說。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生佛尚無。誰為說聽。然此四句。舉一全收故。隨一聖教。圓融無[得-彳]。方為甚深唯識道理。

第七會緣入實體。前來六門。同入一實。亦有二門。一以本收末。謂一切聖教從真如流。本既是如。末亦如矣。二者會相歸性。謂彼一切差別教法。從緣無性。當體即如。仁王經云。大王。法本如。祇夜如。乃至論義如等。

第八理事無[得-彳]體。謂一切教法雖舉體即如。不[得-彳]十二分教事相宛然。雖真如舉體為一切法。不[得-彳]一味湛然平等。由真如無[得-彳]。佛之音聲亦順如無[得-彳]。常與如智而相應故。

第九事事無[得-彳]體。文義皆圓。文即圓音。此中亦具十種玄門。一現相品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時具足相應教體。二十住品云。欲具演說一句法。阿僧祇劫無有盡。而令文義各不同。菩薩以此初發心。即廣狹無[得-彳]教體。亦名純雜體。一句不壞。狹也純也。文義不同。廣也雜也。三十忍品云。於一法中解眾多。眾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體。出現品云。如來音聲普入一切。譬如書字等。此亦相入體也。四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文。是相即教體。五出現品。云道場皆聞不出眾外各各隨解。即隱顯教體。又云。如來言音唯是一味。隨諸眾生心器異故。無量差別。亦隱顯教體。亦純雜教體。六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如善口天女。即微細教體。七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法門不可說。於彼一一法門中。又說諸法不可說等。一法既爾。餘法亦然。交暎重重無盡無盡。即帝網教體也。八觸事皆法。即託事顯法生解教體。九一念頓演。即十世教體。十如諸會中。此方所說。餘方皆爾。即主伴教體。若隨說一法門。皆有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此雖不得為主。亦是伴類。然上十義。且約言說。若類通諸法。即所詮義。義即普法。具十玄門。如義分齊。

第十海印炳現體。如是差別無盡教法。皆是如來海印定中同時炳現亦是師子頻申所現。設所化機。亦同緣起。炳現定中。是故。唯以三昧為斯教體。以上十門。該羅收攝。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然後二門正是經宗。融取前八。無所遺矣。

○第七部類品會者。既知實體冲深。未審能詮文言廣狹。於中二。先明部類。後明品會。

●今初。性海之詮。常說遍說。言窮法界。難可限量。今自狹之寬。略為十類。一別行經。如十住十地及今所釋。以隨器隨宜各流行故。二下本經。有十萬頌四十八品。今八十卷。是中之略。三中本經。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經。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上三經。即龍樹菩薩。龍宮所見。事如下說。五普眼經。即海雲所持。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呪能盡。但是入法界菩薩陀羅尼力之所能持。六同說經。謂如娑婆一類世界。遍於虗空毛端量處。以言聲說。無有窮盡。一一文句充滿法界。七異說經。謂樹形等。世界既殊。生類各異。施設不同。不可定其言非言等。則部類難量。八主伴經。謂一一品會。一一法門。皆結通故。如於此方說十住法。結通十方無盡世界塵毛等處皆同說故。此方為主。餘即為伴。餘方為主。此即為伴。主伴重重無盡無盡故。九眷屬經。謂有根器不堪聞此圓滿法門。隨其根宜。差別演說。不得為伴。皆名眷屬。十圓滿經。謂上謂本總合為一無盡法門。隨一文句。皆攝無盡故。下文中名普眼圓滿修多羅也。

●第二品會差別者。又分二門。第一通明品會。第二以今會昔。

同类推荐
  • 玉烛宝典

    玉烛宝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ound to Rise

    Bound to Ri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寄婺州温郎中

    寄婺州温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珩璜新论

    珩璜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堂集

    雪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第一异能

    第一异能

    “天上天下,唯朕独尊!”秦皇帝凌空而立,身后漫天黄金圣剑寒光凌厉。“犯我大汉天威也,虽远必诛!”汉武帝一声轻喝,身侧一道道巨大火龙喷薄而出。“尔要战,那便战!”成吉思汗雕弓满月,万千骑兵从天而降。……木易呆愣愣地看着这一切,这还是我认识的世界吗?
  • 最强游戏玩家

    最强游戏玩家

    私立八光学园原本是为了培养大小姐的贵族学校,最近正式改为男女合校。第一批入学的只有五名男生,在身处周围1000位女生的女校范围内。这些男人真的能够克制住自己蓬勃的青春欲望吗?……呀嘞呀嘞,学校里的麻烦美少女已经够多了。让王浩没想到的是,被卷入「游戏」的他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美少女,并被提出无理要求——「Just-shoot-me!」那么问题来了——「让我射哪好呢?」[可公开情报:监狱学园/欧派默示录/D游戏/魔人系列/Days系列(如school)/jump海火死等/罪恶王冠老司机重制版][初回限定封测群:469949712]
  • 天价猎爱游戏:帝少私爱小萌妻

    天价猎爱游戏:帝少私爱小萌妻

    她拼命逃离:“恶魔,不要!”他步步壁咚:“要不要,我说了算。”当她欺他上瘾:“刷完盘子过来给我揉揉肩,对了还有洗脚水端过来。”而他宠她上天:“输了,我娶你。赢了,我嫁你。”“唔…不…嗯…要,要!”————————————他是云帝国第一望门二少爷,唐远诛。多金寡情,权利遮天。她是普通又平凡的女大学生,树小莓。看起来弱不禁风,而平凡的表象之下,却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女汉纸。当他察觉到她的鲜美,便无法控制的想要捕获她。可她的性格,硬碰硬只会香消玉殒。他邪魅一笑——“硬的不行,来软的。”
  • 我的资格

    我的资格

    害怕听到他说分手她深夜乘船远走他乡当重逢时可有人会后悔可有人会欣慰
  • 最终造物主

    最终造物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被造主与造物主之间都存在着不间断的纷争。何雄无意间开启了自己的修行之路,他不仅成为了高级被造主,而且还成为了最终造物主。只是,他的修行方式很特别……
  • 四国演义

    四国演义

    桃园依旧把义结,却是项关张;刘备依旧把德玄,却是小人样;四分天下曹刘孙,外加楚霸王;天已死兮天已死,管它苍与黄!
  • 妾非妾

    妾非妾

    为了报恩,她代嫁为妾,引出一场情事。本以为可以身处世外,谁知却深陷其中,他有无数妻妾,她有麻烦缠身,注定无法厮守终生,当爱情之路磨难重重,折磨和禁锢真的就能得到一切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dota2英雄传

    dota2英雄传

    一个关于dota全英雄的小说,每个英雄都会以全新的身份出场。
  • 芍药将军

    芍药将军

    芍药从小命途多舛,跟着师父勤学武艺,立志将来仗剑天涯,不想坑徒弟的师父收拾好早走一步,留下她一人掌管操持庞大临渊令,尽心尽力辅佐照顾败落皇室的遗子周明庭。然而万万没想到,一个没看好孩子长歪了,成功登基上位没几年就架空她权力,剪掉所有羽翼,把她关进皇宫地牢里,隔三差五还要来假惺惺嘘寒问暖一番。她躺在囚牢里悲催的想,等老子出去,一定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真的是个从小梦想仗剑江湖,后来工作忙没去成的伤心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