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3600000002

第2章 无为而治(1)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可逆自然行事;统治者不去干涉、管理人民的生活,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就会生活幸福。老子的无为思想影响深远,到现在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要求管理者学会放权,不要干涉下属的自主经营,以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让下属充分展现自我,发挥才,最终以下属的“有为”衬托管理者的“无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一、震古烁今的管理智慧

“无为而治”是一种超级管理智慧,其精髓是:管理应当顺应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随意妄行,不逆自然规律强为。当然“无为而治”也不是放任自流,一无所为,而是以一种最小的领导代价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

1道法自然,反对人为

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玄奥深邃,其倾毕生精力所著的《老子》(亦称《道德经》)一书,通篇只有5000言,却字字珠玑,句句铄金,2000多年来,它像一盏智慧的明灯,划破了历史的黑暗,照亮了人们的行程。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老子》洋洋数千言的理论,其精髓却只有四个字——“无为而治”。

在这部书里,老子的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逻辑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人为——抨击礼治和法治。这个理论逻辑的核心是“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是为了论证“无为而治”,反对人为、抨击礼治和法治,是“无为而治”的必然结论。

老子认为,“无为”是一种最好的治国之法。他写道:

“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十分深远的影响。

“无为”从字义上解释,是指无所作为,什么也不做,坐享其成。但老子却把它引申为人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要服从自然法则,即听从“天之道”。老子告诉人们,服从“天之道”的思想、行为,就是“无为”;违背“天之道”(即遵从“人之道”)的思想、行为就是“有为”。儒家的“礼治”和法家的“法治”就是当时突出的“有为”表现。也就是说,“天之道”就像一杆秤、一把尺、一个标准,符合者就是“无为”,不符合者就是“有为”。由此可见,“无为”与“有为”之分,不是不作为与作为之分,而是符合不符合自然法则之分。

汉初黄老学派的代表作《淮南子》曾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无为”与“有为”。有两个人去牵牛,一个是幼嫩稚弱的小孩,一个是力大无比的壮年。小孩牵牛时牵的是牛鼻子,牛就乖乖地跟他走了;壮年牵牛时牵的是牛尾巴,牛怎么也不跟他走。小孩的行为便是“无为”,壮年的行为便是“有为”。

2人事天事,无为乃治

《老子》的思想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首先,《老子》认为“人事”与“天事”要一致,治理社会不只是人间局部之事,而应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自然是一个整体,应遵循统一的“道”。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巨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合”观、“和谐”观与《老子》思想具有密切的联系。其次,“天之道”实际上是《老子》主张的法上之法,是道家之“自然法”。《老子》潜在的意思是说人间统治者不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不能为所欲为,恣意横行,而是应该接受“天之道”的约束,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用“无为”来治理国家。

《老子》的“无为”学说,依据的是其“柔弱胜刚强”的哲学原理。老子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观察到,柔弱的事物却具有坚韧的生命力,而坚强的事物却极易夭折;柔弱与刚强相比,柔弱处于优势。《老子》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告诉人们,“柔弱胜刚强”最典型地表现在水的性能上。水看起来是柔弱的,但它可以冲决一切比它坚强的东西。老子说,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老子》极其推崇水。

根据这种原理,《老子》主张人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以柔待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人们要追求“全”、“直”、“盈”、“新”、“得”,就应当通过“曲”、“枉”、“洼”、“敝”、“少”的手段和方法。如果以“全”求“全”,以“直”求“直”,以“盈”求“盈”,以“新”求“新”,以“得”求“得”,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老子还说,真正有德的人是自以为无德的,自以为有德的人恰恰是无德之人。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以“柔弱胜刚强”论证“无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看到了柔弱与刚强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性。“柔弱胜刚强”反应了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因而使“无为而治”更具说服力。

3无为行世,管理实践

“萧规曹随”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通过汉丞相曹参的亲身经历道出了“为”和“不为”的真谛,它十分明确地指出了作为一个管理者“为”和“不为”的界限,读后使人有一种豁然贯通、眼前一亮的感觉。

曹参,西汉时江苏沛县人,秦朝时曾担任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刘邦称帝后,请他去任齐王(刘邦的长子刘肥)的相国,由他来辅佐齐王治理齐国。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作为西汉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曹参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无为而治”的先河。现在人们提到汉朝,便会想到“文景之治”,论及“文景之治”,便会想到“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其实,真正实践“无为而治”并取得巨大成效的,曹参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人。“无为而治”这一学说,在当时极为盛行,但在此前从没有人实践过。曹参把它先尝试于齐国,后又用于整个国家的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曹参之后,汉初几任皇帝都恪守如一,历70年不变。结果是粮仓里粮食堆满了,国库里串钱的绳子烂掉了,终致国强民富,开创了汉武帝时的大汉雄风。这种管理实践,不仅对汉朝政权的稳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对后世如何治理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曹参任齐相时,天下方定,万业凋敝,百废待兴,他到任后即召集长老和儒生,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寻求治理良方。无为而治思想的选择和运用,是曹参善于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曹参代萧何为相国之后,“举事无所变更,一尊萧何约束”,惹得皇帝忧心忡忡。于是出现了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

参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

参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

从这段对话中,很多人得出曹参是因为自己不如萧何,才“萧规曹随”的。其实关键的字眼在于“法令既明”四字,既然前人已经有了一套健全而又完善的规制和大政方针,那为什么还要再重新制定呢?曹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建议皇上“垂拱”,自己“守职”,曹参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如果高帝和萧何制定的法令像秦始皇时代一样糟糕,曹参还选择“萧规曹随”,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曹参为将时,一直是刘邦、韩信的副手,独立作战较少,所以他虽然取得了不斐的功绩,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其实,我们后人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仅仅看他对历史的直接贡献,而要从他所处的角色和地位来分析。作为一个副职,如果在他的顶头上司是英明正确的情况下,他还整天想出思路、出办法、出成果,则势必乱了全局。曹参的高明就在于能明白自己的定位,能够配合自己的上司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韩信东击赵,曹参留代地清扫残敌;韩信率军会战垓下,曹参留齐,击未服者。因为有曹参这样的坚强后盾,韩信才能在前线放心杀敌。曹参这样做,并不是他无能,而是他善于从全局出发,甘愿当好配角。从他后来在齐国为相和接手汉相辅佐幼帝孝惠的实绩来看,他都是一个胸有成竹的治国干才。

二、无为而为的管理规律

“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是指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措施的不主观妄为,是指不单凭“权力”和“法律”来实施管理,而是凭借“顺其自然”的哲学智慧进行科学管理。因而,“无为”的结果恰恰是“无不为”。这是“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辩证关系。

1遵从规律,进入自由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无为”主要有两层意思:

第一,遵从自然规律,顺从天地之道。

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用过多的法令条规强制约束,才是统治者行政的最高境界。老子说:“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意思是说人民难以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太胡作非为。因而,“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应像煎小鱼一样,不可随便乱翻,否则会把鱼弄碎。治理国家如果玩弄权术,频繁扰民,必然会造成国家混乱。统治者要像天地那样无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就是说使万物生长而不占有,推动而不自恃有恩,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喜。

第二,“无为而无不为”。

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进入自由的境界。同时,给老百姓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人民安居乐业,自然达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理想境界。

总的来说,“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统治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不强作干预,不横征暴敛,让下属和老百姓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相安无事。老子认为,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不好大喜功;要使一个国家安定大治,就要像对待井水一样,尽量不要搅动它,否则会淤泥残渣泛起。因而,“无为”不但不会有什么疏失,而且还能补救“有为”之弊端,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

老子之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反而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2清静无为,无为自化

“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随意妄行,不逆自然规律办事。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

依据老子的理念看世间万事万物,其生长、发育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天地万物如此,人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应该如此。人要按照“自然”和“无为”的本性,保持“清静无为”状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尺度,遵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横加干涉,使之最后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天下之事物极必反,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老子的这种思想为“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历史上很多成大事者常以柔弱自处,大智若愚,反而大功告成;而一些锋芒毕露,其势如虹者却身败名裂。很显然,这里所说的“无为”,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而主要是指处事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其自然发展,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决不可能把事情办好。唐代李世民选择“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理天下的指导方针,坚持“以静养民”的治理方略,造就了“贞观之治”那样稳定而又繁荣的局面,但也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对外不侵略,对内不扰民,不加重百姓税赋,让百姓休养生息,才出现“无为而治”的效果。

当今世界,无数人都想有所作为,但机关算尽,也难以成功;有的不择手段拼命积累财富,但黄泉路尽,也带不走一分一毫;有的人企图用金钱药物延长寿命,却促成了夭亡短寿。所有这些,都是因为私心欲念太重,刻意追求自己的目的,无法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而造成的恶果。

3柔性处世,无为做人

“无为”思想表现在处事做人方面,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涵养和智慧。做人的最高层次是大智若愚,大敏若讷。我们常常在社交场合见到那些锋芒毕露、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的人,他们其实并非智者。

事实上,人在公众场合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有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无言的稳重态度,无形中就能赢得人们的好感,在某些情况下,你的不言不语,沉默寡言往往能给人造成一种威慑感和神秘感。靠此感觉去征服他人的意志,做你希望做的事,达到你的预期目的,虽然表面上没有积极主动地采取任何行动,而实际上,也正是没行动才是最有力的行动。这种“无为”,其实是“有为”。

“无为”表现在为人处世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柔克刚。比如说,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柔克刚,两无损伤;但若那块巨石落在另一块巨石上,以刚克刚,则会两败俱伤。

一般来说,性格刚烈之人,其情绪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缺乏理智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致命弱点。俗语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对待刚烈之人应以己之长,克其之短,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共同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出令人后悔莫及的事来;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爆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就像是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濛濛,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能有效地控制住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

有句俗话叫“四两拨千斤”,讲的也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世间之人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我们只有加强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才能在这波诡云谲的纷繁世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春秋末期,郑国宰相子产在治理国家上就采用了以柔克刚的方法。

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力较弱,要想在大国林立的情况下求得生存,增强国家的实力刻不容缓。子产提倡振兴农业,兴修农事。同时征收新税,以确保有足够的军费供应和给养。

刚开始征收新税,民众怨声载道,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子产。朝中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表示反对,而子产毫不理会,新税照常征收,子产又实施了振兴农业的一些办法,因此很快农业得到了发展,民众由怨到赞,渐渐宾服。

可见,子产避免与反对派发生正面冲突的以柔克刚无为之策,却取得了宾服民众、振兴农业的有为效果。

4不为而为,正是有为

同类推荐
  • 正能量

    正能量

    坚持正向能量,人生无所畏惧!到底什么是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此书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心理励志书,也是《怪诞心理学》作者的转型之作。这将是继“不抱怨”之后,引发全国团购热潮的励志读本!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结合多项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的正能量。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让个性之花盛开

    让个性之花盛开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突破自我,粉碎禁锢头脑的枷锁、超越自我,不要拒绝生命的雕琢、认知自我,摒弃源自内心的偏见、相信自我,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等。
  • 开店赚钱(时尚生活指南)

    开店赚钱(时尚生活指南)

    选择一个确定的地点是任何店铺开业的首要条件。店铺地址不仅是店铺在申报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时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店铺所在地点对其营业额会有极为重大的影响,是店铺经营之本。所以在选择店址时必须慎重。
热门推荐
  • 超魔学院

    超魔学院

    魔法永远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自己各位同学,去奋斗吧!去努力吧!去拼搏吧!虽然不可能超越我我不爱魔法,但是甩不掉,我不爱这个世界,但是忘不了,原来这还是爱,源自内心的爱—来自九阶魔法师·劳德·亚克斯语录
  • 我在古代当帝王

    我在古代当帝王

    首豪墨卿颜被自己深爱的女人背叛,本以为自己已经去地府了,却不曾料到自己穿越回到了古代,还是当代即将登位的皇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猫腻

    你是我的猫腻

    初二那年陈愿对转学而来的他一见倾心,但却不自知,但那一年却并未有什么交集,中考后他们考上了同一所重点高中,同一个班,成绩优异的高冷校草裴晨注意到了她,后来他们成了前后桌,暗暗的情愫在不断发酵,高二那年陈愿不断显露锋芒,裴晨逐渐被这个开朗,搞怪的女生所吸引,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可经过一系列的动荡,亲人去世,父亲坐牢,使得陈愿的心理防线不断崩溃,她的成绩开始倒退,开始变得不善言辞,最终高考失利,可这时的裴晨已经成为了陈愿不可亵渎的存在。毕业那天,等到了全校人都走光了,她将自己好多年前就写好的情书放在了他的抽屉里,她苦笑:看来你注定是我得不到的繁星……陈愿转身离去,离开了这个她待了十多年的秋叶镇。七年之后,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律师的裴晨,受邀参加云港市第一高中的六十年校庆,即将离开之际,无意之间,听到了几个小女生在讨论,七年前高三一班的情书事件。裴晨顿时明白了她对自己的心意。他立刻让秘书查到了陈愿的地址,买了最早的一般航班飞往了海明市,却没找到她。裴晨走到了海明市最大的外滩上,两人重逢,互相坦白在灯火阑珊下走在了一起。
  • 有良总管

    有良总管

    某女说:你这个自私的女人!某总管:其实自私的是你!某坏女:你这个狠毒的女人!某总管:我的狠毒不及你!某男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女人!某总管:其实我很有良的!——————来点推荐和收藏呗……
  • 魂霸苍宇

    魂霸苍宇

    凌天出生就携带着“七彩流霞”体,传说拥有这种体魄的人最终可以迈入巅峰。14岁的他就已经达到了凡魂级别,这在穆林家族中是史无前例的。他被送往了魂气大陆上最著名的学府“格拉兹”深造,但是半年后他却被送回穆林家族。他回来后遗忘了半年的记忆,还变成胆小懦弱的人,就连魂气都无法凝聚,而且原本拥有的“七彩流霞”体也不复存在了……在“格拉兹”那半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其中背后有着怎样的惊天阴谋?他悲催的人生该如何继续?凌天为大家拨开层层迷雾,带领大家进入一个全新的玄幻世界!!鬼在啸呕心沥血打造玄幻新作,请大家多多支持!!等级制度:魂者、凡魂、动魂、闪魂、精魂、流魂、圣魂、尊魂、魂霸
  • 易烊千玺之埋在心底的爱

    易烊千玺之埋在心底的爱

    她和他的青梅竹马长大,全世界的人都以为她是幸运的,可是不知道每天夜晚她都在失声痛哭。
  • 爱岸无期

    爱岸无期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无取蕴,比起我们,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佛祖的慈悲根本无法超度我们爱情中的劫,只能将它超度成灰。
  • 嫡女为后

    嫡女为后

    她是尚书府的嫡次女,代姐入宫,却因性格懦弱被众人欺凌。失去龙种之后她彻底醒悟,从此她智斗宠妃,力拼皇后,毒杀贵人,祸乱六宫。更放肆宣称: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要抢到手中!
  • 我真有一艘救世方舟

    我真有一艘救世方舟

    万万没想到,伟大的救世方舟舰长,居然会迫降在地球。然而更过分的是,他有一艘救世方舟这事,地球人却根本不相信……不过终究有一天,他会成为新纪元里,人类史诗中歌颂的伟大先祖。PS:这是一个发生在纪元末期,主角帮助人类抵御外敌,建造避难基地、巨壁、浮空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