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3600000022

第22章 刚健有为(1)

“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即刚健,也就是运行不止,坚强不屈之意。“自强不息”包含有积极主动,努力向前,勉励作为,坚忍不拔,绝不懈怠之意。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思想源泉。

一、激励成功的人生强音

“刚健有为”的思想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个人的私欲及缺点,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力争不断进步,造福于天下。

1厚德载物,奋发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刚健有为;二是和与中;三是崇德利用;四是天人协调。四者以刚健有为为思想总纲。

“刚健有为”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自强不息;二是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和“坤”两卦的象传。原文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周易》中,象传由说明上下卦的象征意义与说明“爻辞”含意的两部分构成。爻是周易中表示卦的长短横线,一条长横为阳爻,两条短横为阴爻。“乾”是全经的第一卦,“坤”是第二卦,它们分别表示天和地,纯阳和纯阴。“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宽厚广阔,可以承载万物,君子效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与行方面不断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我国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领会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刚健有为”的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其意思是君子不仅应该效法天,无休止地强制自己,努力不懈、力求进步、造福天下,还应当效法大地,养成宽厚的德行,以负载万物。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要有坚定性,要强制自己,克服私欲,努力不懈,否则结果就不会圆满。

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成型的过程中,从黄帝到殷周之际出现的中华文化元典《周易》,再到孔子开创的先秦儒家,都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儒家重视人品,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要努力做一个人,做一个人,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知识和能力。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和能力各个方面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自强不息就是要不断进取、努力上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休止,包括在强力的威胁下也决不妥协。

孔子在齐鲁大地躬身实践了自己创立的学说。他大半生行走在中原,尊崇周礼,并系统地整理了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和文化遗产。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他自觉以恢复周礼为目标,以推行仁爱为己任,奔走天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注重人为,讲究实际和效用,看重德行,正身严己,为中国士人树立了做人的不朽榜样。

孟子继承孔子的学术思想,也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与天下人民共忧乐的人生境界。他主张做人要有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和孟子站在时代思想高峰之上创立的儒家学说,在2000多年中始终激励着正直的人士不断拼搏奋进,不断自强不息。

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等,但均没有占据上风。中华民族能够历经5000年而不衰,是与中华文化中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分不开的。中国文化中刚健有为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2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对“君子”提出的一个热切希望: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并生生不息的,“君子”也应该效法天,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易经》的作者要求人们,首先要处理好天与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听天由命,也不依赖别人,而应自立自强,自力更生;要努力克服与战胜个人的私欲及缺点、错误,力求不断进步,造福于天下。其次,要树立一种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凡事都要积极进取、拼搏向上,而不能消极等待、得过且过;要胸怀壮志、志存高远,而不是鼠目寸光、无所用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不是忽冷忽热、朝三暮四。另外还要正确地对待困难与挫折,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失败面前不停步。

天和地,是阴阳相交的一个整体,所以,《周易》一方面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人们效法天道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另一方面又提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人们效法地道的胸怀博大、柔顺恬静。在宇宙万物创始与生长的过程中,人们常说“天生地养”、“天覆地载”,实际上是“天地合而万物生。”如果说,天的法则是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大地的法则则是安祥纯正、阴柔顺从。大地养育万物,有如慈母;包容一切,好比海纳百川。君子也应该效法大地的这种精神,一方面要像慈母对待子女一样,为政以德,施政以仁,对人民的关怀要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又要像大地和海洋那样,虚怀若谷,无所不容:既要容纳和团结拥护自己的人,也要努力容纳和团结反对过自己的人,包括要用大度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敌人;要努力学习和吸取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缺点与错误。要用博大的胸怀和宽厚的德性来包容万物。

《周易》宣扬和传承孔子的主张,提倡刚健有为、知难而进,同时要求刚柔并济,厚德载物。孔子对自己、对学生包括对所有的“君子”都是要求奋发有为。他反复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学说;他不辞劳苦,周游列国,有时还断食绝粮,“累累若丧家之犬”。他强调一个人应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周易》发扬了孔子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主张君子要“终日乾乾”,“日新其德”,要“进德修业”,还要“见几而作”。总之,每个人都应该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从而真正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周易》还对如何处理刚与柔之间的关系作了充分阐释:大自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刚健有为,积极向上,如旭日之东升,春天之繁荣,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无限生机;有时又柔顺恬静,休养生息,有如大地之平静,冬日之沉寂,显示出雍容厚重、德合无疆的博大胸怀。人们也应该效法天地这种动静有时、刚柔并济的运行规律,一方面要有阳刚之气,要刚健有为,拼搏进取;另一方面也要有阴柔之德,柔顺之美,这样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3矢志不渝,坚韧不拔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内容之一,刚健有为的思想也是广为世人称颂的中国式大智慧。它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刚健有为”的核心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矢志不渝的气节。

孔子十分推崇“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人要有坚定不移的立场,临大节不夺志的品德。《论语·子罕》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秦代的《吕氏春秋·吕览》载:“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写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于谦在《石灰吟》中写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这种精神贯穿中国文化史,才有苏武出使匈奴,北海牧羊十年不变节的感人故事;才有玄奘西游取经,历经十四年坎坷的传奇;才有戊戌六君子舍身取义,引颈就戮的悲歌……“刚健有为”的传统思想,造就了一批批品德高洁、视死如归的千古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壮歌。

孔子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保持自尊自重高尚气节的榜样。极力推崇孔子思想的孟子则明确表示:生和死,二者不可兼得,应“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应该有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在国家多事之秋,或奸臣当道之时,无数忠臣良将表现出中华儿女的崇高气节,屈原“虽九死犹未悔”的一身正气;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倔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傲;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等等,为一代代中国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成为人们万世景仰并学习的楷模。

第二,肩负历史重任。

孔子认为,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弘毅”,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都有高度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胸怀;关汉卿在《窦娥冤》中为民请命的胆识;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气概;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志向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为国分忧、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刻苦治学之道。

治学之道是明理之道,也是强盛之道。《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主张积极刻苦学习的经典概括。荀子的《劝学》——更是劝人治学的名篇。《劝学》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用巧妙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借助于外界条件,要善于积累,要坚持不懈和用心专一。这些精辟的论述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外,韩愈的《师说》、《答李翊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文章,都为后人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指明了道路。

第四,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刚健有为”的精髓,即是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易传·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体运行,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所以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其阐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易传》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向人们推荐,但与此同时,它又要求人们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希望人们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

“刚健有为”的思想,鼓励着人们在险恶的环境中愈是遭受挫折,愈是要有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它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为崇高理想、正义事业尽心竭力奋斗终生。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作为

“刚健有为”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大胆变革,不断进步。儒家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鼓励人们不断创新,以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大胆变革,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其能否繁荣和兴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了中华民族往日的辉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墨子认为,国家的安危治乱、个人的荣辱富贵,都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努力。“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贵,不强必贱”。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都主张以耕战立国,走富国强兵之路,他们因时制宜,大胆变革,一代又一代地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

大胆变革是“刚健有为”思想的一个突出表现。《周易·革·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儒家学者坚持“天地之化日新”,道家、法家也都肯定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新陈代谢。这种“推故而别致其新”的不懈追求,不仅是个人不断创新、进入人生新境界的动力,而且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指导思想。“刚健有为”里体现的“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后来逐步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的绵延不断地改良、革命、维新、变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问世以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断变革创新和不息奋斗。从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汉使苏武饮雪吞毡;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修史,留下千古巨著,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的民族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近代以来更是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无数志士仁人,救国家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辉煌篇章。这些都已成为赖以支撑中华民族奋勇向前并不惧艰险的精神支柱。

2尽心竭力,昼夜不懈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应该博、问、思、辨、行,遇到没有达到以上几种情况的,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不留丝毫的疑惑和无知。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虽然笨也会变得聪明;虽然柔弱也会变得刚强。这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也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圣贤的所做所为,激励着后世的有志之士,在对待事业学问上也应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根源所在。

同类推荐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

    本书从金领人才需要的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创新意识、沟通技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角度出发,全面分析阻碍我们成为金领的八种枷锁,并为打开这八种枷锁找到了八种有效的动力。
  •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悟道明理的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全集——悟道明理的故事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情商决定女人的命运

    情商决定女人的命运

    本书遵循女人的生命轨迹,解读情商,探寻取舍之道。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情商的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原谅我不懂你的心:学习孝道感悟亲情美文80篇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成长的烦恼、父子之间的战争、温暖着365里路、兄弟情深、那些无私的爱、你不明白的爱。
热门推荐
  • 临寒

    临寒

    带着一个隐晦的谜,他遇见了那些并肩前行的伙伴。你知道吗,每个人都有机会触摸到那扇从不轻易打开的门。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一个关于人类与妖兽的故事。
  • 至元嘉禾志

    至元嘉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异界开店的那些年

    我在异界开店的那些年

    二十一世纪青春美少女,安洋。某天走在大街上,竟然穿越了,穿就穿吧,但是你居然让一个刚减肥成功的少女去开奶茶店,系统的人道主义精神呢!!!
  • 三国之人才系统

    三国之人才系统

    掌握神奇召唤系统!梁山好汉,瓦岗英雄,凌烟阁功臣,唐朝名将,南宋中兴将,全来报道!先秦大贤,明清能者,速来助阵!各路诸侯,不降则灭!四方蛮夷!不顺则平!
  • 快穿系统:男神跪下唱征服

    快穿系统:男神跪下唱征服

    「新书绯川景《快穿全能特工:男神,听话!》求点击求收藏」 十八线小明星景眠,一朝醒来,捡了个蛇精病系统。不仅要攒够经验值才能回家,还摊上个冷面小正太? 三千世界走一遭,脚踩恶毒女配,手撕圣母白莲,老娘专业打脸一百年! 将剧情拨回正轨,景眠表示,狗粮都吃了,能让她牵走一只忠犬吗? ——攻略男配? 听起来不错,不过这只男配好像有点了不得。 只好三十六般撩人技术,样样祭出!系统:勇敢的少女,快去创造奇迹吧!景眠:你不抽风,一切好说!「身心干净,一对一。甜甜甜!男主始终一人。」 「作者有点玻璃心,拒绝恶意差评么么哒~」
  • 我真是农民啊

    我真是农民啊

    当杜洪被一帮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围追堵截的时候,他忍无可忍,终于在愤怒中爆发了。“都TM给老子安静点,镁光灯拿一边去,影响我的猪睡觉了!”
  • 轻狂帝字女

    轻狂帝字女

    前世,她是闻名丧胆的帝总裁,商业界的霸王,她那与生俱来的轻狂却让她死在了自己妹妹的手里,所有人都看不惯她的轻狂。当她穿越,那无视天地之间的轻狂让所有一致恶寒,可她就是有那个资本狂。她的一言一行都无不轻狂,她的功力更是可以将人踩以脚下!他说,她狂,那我就甘愿让她狂,只要她爱我。他说,无论多久,她都会站在她的身后,看着她风光。他也说,她为什么就不能软弱一点,至少软弱,我还可以保护她!当他杀死她时,他可笑的天真终于被瓦解,与生俱来的东西永远都改不掉,她狂的就连死,都不会慌。她一生从未慌过,也从未软弱,现实软弱的代价她承受不起!她更不可能怕!因为她不屑害怕!
  • 纪元天门

    纪元天门

    一扇神秘的大门,门后隐藏着什么?当门开后带来的是毁灭还是希望,命运的齿轮已经在转动!
  • 万叶物语

    万叶物语

    天地初创,神世第七代:伊邪那岐与伊邪那美。诞下首子水蛭与次子淡岛皆为畸形。后置于芦州,舍使流去。此二子蒙蔽天道待诸神神隐,为祸俗.灵.鬼三界。平成年间出生于广岛乡下的一名少年与伙伴携手历经磨难开启了拯救父辈守护苍生之旅。
  • 破产少女的恶魔彻吻

    破产少女的恶魔彻吻

    一位千金大小姐在一夜之间,被宣布破产,然而她父母为了在创业而出国把她寄宿到她父母好朋友的家里。她父母的朋友家里还有一位男孩,哪位男孩却不满意她住在他家,所以每一天都在故意为难她,而那个她也忍了,比较自己家还欠下了债,所以她必须忍,但是她可没有想到的是,她已经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