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7900000024

第24章 往事怀旧只为了那个信念

89 卢沟桥是革命老人心中的桥

郭景兴是一个喜欢怀旧的老人。几乎每年的七月七日,老人家都要到卢沟桥走一走,从桥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有时他会停下脚步,凭栏远眺不远处的宛平城;有时他会踱步沉思,遥想那些难以忘怀的往事。他熟悉桥上每一头石狮子,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他熟悉桥上每一块栏板,就像熟悉自己的书法。郭景兴自1945年初次登上卢沟桥起,古桥就与他的生命紧紧联结到了一起;郭景兴从创办卢沟桥文保所那一天起,卢沟桥就与他的“守桥翁”生涯融为一体。卢沟桥是他心中的桥,永定河是他心中的河。

2013年秋日的一天,我陪郭老再一次来到卢沟桥,望着无限风光,锦绣美景,顿时有了一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感慨。如今的卢沟桥下,早已是波光粼粼,荷花绽放,古老的石板路,见证了卢沟桥的历史沧桑;缠绵的晓月湖,诉说了卢沟桥的昨日风景。一阵微风吹来,我闻到了一缕清淡的花香。

“卢沟桥变美了。”我不禁感叹道。

“是啊,变化真大啊!”郭老的眼神流露出了惬意,“三十四年了,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郭老喃喃地说,“那会儿的卢沟桥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桥上一辆又一辆的载重汽车隆隆驶过,震颤得桥上的石狮子不住地晃动;桥下是干枯的河床疯长着齐腰深的荒草、厚厚的积淀粉尘和酸雨长年侵蚀的桥墩;桥的上空是钢厂遮天蔽日烟雾和发电厂飘浮的粉尘。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我还记得当年站在桥上时不时就有粉尘颗粒落在鼻尖上,远远就会闻到首钢废渣处理场飘过来刺鼻的气味”。

“郭老,我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来过卢沟桥,与那时比,卢沟桥变安静了,宛平城变美了,那会儿也没有今天这般的碧水蓝天。”我说。

“我相信卢沟桥还会越来越好的。”郭老的话带有一种“守桥翁”的自信,“我们这一代人啊,这么多年不过是在为后人铺路,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我陪郭老在卢沟桥上行走,就像在时光的隧道里漫步,古老的石狮、庄严的华表、恢宏的碑亭,沧桑的石板……都在倾诉着昨天的故事。

“当年,我从蓟运河来到了永定河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如今老了,可我的心不老,往事还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郭景兴说,“有时候,我一踏上卢沟桥心里就在想,七七事变时,那么多抗战勇士都在卢沟桥上倒下了,留下姓名的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无名烈士,他们图得是什么?他们为的是什么?为此,我采访了许多抗战老兵,也问过许多类似的问题,最后才得出一个结论,他们流血牺牲,浴血奋战,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不当亡国奴,把日本侵略者从自己的国家里赶出去!有人说我做‘守桥翁’是小看了自己,我不这样看,我将‘守桥翁’引以为豪,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有位学者撰文这般评价郭景兴先生:“耄耋高年守桥翁,浓墨重彩书史镜。”当年,年近八旬的老革命者、老文史工作者、老翰墨书法家郭景兴研究员与老教育工作者蒋亚娴女士行八千里路,著三十万言书,详尽记述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京西南十余公里的卢沟桥,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守军在“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下奋起抵抗的史实,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全民抗战的道路。

当年,郭景兴感慨地说过:“为了理想和追求,无数中华儿女面对凶恶的日寇,血撒疆场,坚决抗战到底;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气壮山河。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他的夫人蒋亚娴也深有感触地说:“和英雄们有了面谈采访后印象更深刻,感受到了一群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

90 怀旧也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我深知“守桥翁”是郭老一生的骄傲。《七七事变追忆》是知桥、爱桥、护桥者郭老的爱国心声。闲暇之余,郭景兴时常会想起那些难忘的岁月,时常会讲起他经历过的那个风霜血雨的年代。郭老怀旧只是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一个富民强国的中国梦。

我每次与郭景兴先生交谈,都会感受到一个“守桥翁”的赤子之心和守桥之情。按着郭老的话来说,他从进北京那天起,其人生轨迹就与卢沟桥有不解之缘。就是坐在郭老书房也能从“守桥翁”的题款上看到他那执著的气场。

我不止一次倾听到郭老如数家珍般地谈起卢沟桥,理得清卢沟桥的一石一狮,说得清卢沟桥的一点一滴。他熟悉卢沟桥,热爱卢沟桥,修复卢沟桥,守护卢沟桥,将毕生的经历都倾注到卢沟桥上。

在郭老的眼里,卢沟桥不单单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上的杰出创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符号。卢沟桥的枪声唤醒了千千万万的民众,是中国人民浴血八年抗战的历史见证。也正是基于此,他才将做一个“守桥翁”,当做自己的终生使命。

当年,郭景兴只身来到卢沟桥,做了只管一个临时工的“所长”,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演绎了一座桥,一座城和一个人的故事。但不到几年,他就将小小的卢沟桥文保所办得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建了卢沟桥文物陈列馆,举办了《日军侵华罪行图片展览》,开办了卢沟桥旅游公司,卖书画、工艺品、捏泥人,为文保所的发展创收……郭景兴并没有满足“三板斧”初见了成效,而是在保护和修复卢沟桥和宛平城之后,又生成了新的设想,将卢沟桥文物陈列馆做强做大,建中国人的抗日战争纪念馆。

1981年,郭景兴去参加一次北京文物工艺品展示会议。他听到一家工艺公司透露出一个信息,说有一批明清时代的小狮子卖不出去,堆了满满的一仓库。郭景兴动了心,问要多少钱才卖?他说不贵的,才两块钱一个。郭景兴当下就说:“好,我全包了!”他当时雇佣了一台黄海卡车足足拉了好几车,堆满了两大间屋子。经文物鉴定这批小狮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郭老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批文物得以保护下来,如今都价值连城了。

这事今天说起来,几乎都很少有人相信了,但这确确实实发生了,这就是一个传奇,一个守桥翁的所经历的传奇。像这样的好事儿,郭景兴还做了许多,当年宛平县城的大城砖都是在他的力主下,才避免了流失和废弃的厄运,卢沟桥的保护和修复也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郭占宁有一次对我说:“我父亲那年听说卢沟桥北侧有狮子损坏,心急如焚,三番五次跑到有关部门,寻求保护和修复,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四次,直到事情有了着落了为止。卢沟桥文物陈列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第一批展品文物,都是我父亲一手组织征集而来的,抗战馆的半景画也是我父亲组织了多名著名画家精心绘制的稀世珍品,开馆之后全国好多纪念馆都来这儿学习。老人家做的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了征集抗战文物和展品,我父母亲搜集了许多史料,在建抗战馆后,他们全都捐给了国家,这包括他们写作《七七事变追忆》中的许多原始资料和老将军子女的谈话原始记录。”

郭老夫妇所著的《七七事变追忆》是他们离休之后怀旧的真实写照。郭景兴当年在筹建“卢沟桥文物保管所”和“卢沟桥史料陈列馆”之初,就提出把“抢救史料”作为当务之急,下决心、花力气把七七事变的具体过程搞清楚,把当时的直接指挥官是谁搞清楚,把在卢沟桥什么地方打的仗搞清楚。他心里清楚,史料有死史料和活史料之分,死史料指存档资料,活史料指存于当事人头脑中的资料。可当时许多七七事变的亲历者已是人到暮年,他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此,他们走固始,访南京,到太原,去张家口采访抗战老兵,又走访了唐山、廊坊、大兴、昌平、顺义、密云、门头沟等文物部门、党史办征集了资料。他们千里迢迢,跑城镇,走村舍,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英雄事迹和大量战争史料与文物图片,整理出150余万字的文字史料。

91 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学力作

郭老在抗战史学研究上的叫真儿是出了名的。为了让他们的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郭景兴带领同事们对抗战史料的征集中严格遵循了这样几项基本原则,即抢救原则,深挖原则,全面原则,有用原则,系统原则,准确和真实原则。为了做到“准确”、“真实”,他在征集史料过程中,对史料进行了严格考证和鉴别:一是书证,即把有关的不同书面材料进行比较对照,以文献证文献;二是物证,即以实物资料和现场考察来论证文献资料;三是人证,即用当事人提供的信度高的口碑资料或文字材料来验证文献资料;四是理证,即以公认的原则和经验来判断是非。五是群证,即把史料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广听众议,由群众订正。

郭老夫妇所著《七七事变追忆》就是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学力作。“七七事变追忆》文如其人,事若亲历。本书作者郭先生、蒋先生是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来撰写抗战中的爱国之人、报国之事的。”张鸿铸先生评价说,“书中的抗战人物英气感天地,威武慑鬼神。事是史之体,人是史之魂;事依人而现,人依事而定。本书作者深知此理,做到写史重写事,写事重写人;写事重写功业之事,写人重写立功建业之人。”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曾在2007年拍摄了一部追忆卢沟桥保卫战的纪录片《寻刀》,其中有一段描写了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二十九军的抗战老兵杨云峰前些年独舞大刀的镜头,那时老人八十多岁,还在自己表演“无极刀法”。郭老曾参与了那个片子的录制,还做为嘉宾接受了采访。他对我回忆说,杨云峰老人在二十九军参加过喜峰口战役,参加卢沟桥保卫战。那会儿跟日本鬼子是拼死拼活的打,立过功也受过奖,后来仗打完就回家了。1987年,杨云峰老人听说要筹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将一把伴随他几十年的大刀捐赠给了抗战馆的筹建处。

“2004年6月,这位二十九军大刀队惟一健在的九十七岁老英雄杨云峰也离开了人世。如今,由他捐赠的大刀与当年抗敌的其他大刀一起被珍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这些曾经在战场上的大刀,见证了七十多年前的那场侵略与自卫,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记载了中华民族一段顽强不屈的历史。”郭老说,“时值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他捐刀时对我说的话,他说:‘这个刀,我带好了几十年,从三几年一直到八几年,这把刀在我手里保存五十年,这把刀一直从喜峰口杀到河南一带,跟了我一生,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在建立抗日战争纪念馆,对我们二十九军的抗战历史也是一种肯定,所以我特别高兴,愿把这把刀献给馆里头。’”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了新的历史纪元,当一个中国梦的呼唤震响在中华大地时,郭景兴老人也更加感受到了历史的责任。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更远的未来,投向了代表中国未来希望的年轻一代。2007年9月6日,郭老夫妇收到洪大中外孙女刘颖从南京的一封来信。她是在读过《七七事变追忆》一书后,有感而发的:

尊敬的郭爷爷、蒋奶奶:

您们好!

我是洪大中的外孙女,我叫刘颖,从母亲那儿读了您二老寄过来的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录,里面有详细介绍我姥爷的篇幅。我将这部分细细翻看了一遍对姥爷的革命经历,他从小到大的的生活经历有了全面的了解。真的很感谢您们不辞劳苦地收集历史资料,并将其编成此书,使后辈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更加体会到了那一代人的艰辛,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月七日那天,我穿着毕业刚发的硕士服,在姥爷的墓前给姥爷鞠躬至哀时,一想到姥爷生前的音容笑貌,我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姥姥也拄着拐杖,站在墓前哽咽着和姥爷说话,那情景很是令人感动……

如今我多么希望能够再见到姥爷一面,希望能够握着他的手陪他走一段路啊!虽然这样的机会不可能再有,但是能够读着您的字句,就仿佛感受着那段历史,感受着姥爷的经历,仿佛我也走了姥爷所走过的路,晚辈亦不胜感激!

最后,祝两位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晚辈 刘颖敬上

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晚辈来信,我读过之后也很感动。追忆也是怀旧,正是几代人的怀旧才延续了这样一段难忘的历史。如果没有当年郭老演绎了一座桥,一座城和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就不会演绎出后来那段轰轰烈烈的保护和修复卢沟古桥、宛平古城,以及平地崛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光彩一幕。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一个人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到了无限的奉献之中,就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爆发力,点燃起四面八方的热情,形成一股合力,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92 用生命的力量书写信念的诗行

今天的卢沟桥畔,恢复了蓝天、白云、碧水、古桥……今天的宛平城,再现了角楼、驿站、酒肆、茶楼……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却昨天的厮杀、弹痕、苦难、艰辛。为此,有那么一群人在用几十年的生命代价来追溯历史、抚平伤痕、告慰先烈、警示后人。他们怀旧并非只是沉缅往事,只是为了那个既崇高,又伟大的信念。中国人凭借这个信念,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凭借这个信念,迎来改革大潮,追求强国之梦。

郭景兴先生就是那一群人中的佼佼者。为了心中那个崇高信念,他几十年如一日,甘做“守桥翁”,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信念,他离休不离岗,献身公益事业。他集抗战史学家与书法名家于一身,将工作、事业与梦想紧密相联,在他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怀旧就是这本书的重要章节。在郭景兴的这本书里,夫人蒋亚娴的名字是沉甸甸的。虽说她人已驾鹤远去,但在郭老的心里她还活着。

“在我母亲的眼里,亚娴是天下最好的儿媳妇,当年看一眼就满意,一辈子都非常满意。从1956年起,直到母亲去逝,老人家一直在北京和我们在一起过日子,婆媳之间甚至都没红过脸。”郭老回忆说,“亚娴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优越,却丝毫也没有嫌弃我这个从乡下走出来的穷孩子。我俩结婚后,她为我的家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她不但对我父亲母亲很好,对我兄弟姐妹也情同手足。我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是在她的拉扯下长大成人的,一个个接到北京上学,供吃供穿供读书,即使日子过得很拮据,从来也没有过怨言,我们一大家人和和睦睦几十年,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我心怀感激的就是她帮助了我孝敬父母,培养弟妹。她若在这事情上不点头,我是做不到的。想当年,她的婚事父亲不承认,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我,还把我的父母都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后来,我岳父还是认亲了,还暗暗地帮助了女儿。其实他老人家心里也是有女儿的,观念也是在慢慢改变的。亚娴对我最大帮助就是帮我建抗战馆了。我就是如今也总是在想,我人生中想干的几件大事都干成了,这也离不开她的帮助和支持。不说了,单凭语言是表达不了我对她的那份感情的。”

在郭景兴的心底至今还有一个未了的心事,那就是他的恩师郑伯平老师蒙冤而死和他的家人困窘境地。当年,郭景兴是在郑老师的熏陶下从一个不懂事的娃娃走上革命之路的。郑伯平解放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郭景兴曾在他的领导下传递情报。北平解放了,郑伯平在丰台军管会分管教育工作,此后历任丰台简易师范(现北京十二中)校长,北京十中校长,是我党第一代教育工作者。但在文革中却被打成叛徒,蒙受不白之冤,于1972年退休,在文革后期因病去世。郑伯平唯一的儿子在文革中受到刺激患精神分裂症,生活不能自理,也无能力为其父鸣冤昭雪。这么多年,郭景兴一直在默默帮助郑老师的家人,逢年过节都要去看看他的家人。他很希望能还郑老师一个公道,但由于当事人大多不在了,很多问题无法查证,因而政策也迟迟得不到落实。

“相信历史是公正的。”郭景兴说,“郑伯平老师对党的忠诚,对信念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就连我这个当年不懂事的孩子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相信他是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对共产党人来说,怀旧只为了那个信念。郭景兴在许多年前就从事了那个“怀旧”的工作,他将自己坚定的信念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生命的力量书写出了瑰丽的篇章,对此,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的梦想之舟就是从那里启航的。

同类推荐
  • 文摘小说精品——父母卷

    文摘小说精品——父母卷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大卫科波菲尔上

    大卫科波菲尔上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一八四九到一八五○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他和母亲横加虐待。母亲不久去世,科波菲尔沦为孤儿,他找到了姨婆,在她的监护下开始新的生活。世事变迁,亲情友爱令人欢欣,风波和伤痛予人磨练,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作家,并与至亲爱人幸福地结合。作品言语诙谐,爱憎分明,情节曲折,画卷宏大,体现了狄更斯一贯的风格。是狄更斯爱好者们的必读杰作。
  •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
  • 醒世恒言·伍

    醒世恒言·伍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风格各异,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热门推荐
  • 小小风雨

    小小风雨

    想了很久,决定分三卷。第一卷,裂变之友情;第二卷,信仰之爱情;第三卷,非花之亲情;
  • 《错乱酒吧情》

    《错乱酒吧情》

    主角苏莹,因为失职,心情不好,所以去了酒吧最后迷迷糊糊跟人发生了一夜情,因为有了这一夜情才让她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女人.........
  • 暗褪

    暗褪

    在一个崩坏的世界.......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种可怕得毒素席卷了整个地球......他们能感染任何生物,甚至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他让人们妻离子散......地球陷入危机.........难道人类就要就此灭绝了吗?
  • 怪异诡谈

    怪异诡谈

    是一本好奇心之书,是在寻找世间奇伟、怪异、非常之观的过程中,偶有所得,编辑而成。也是一本志怪之书,收集了人们在了解未知事物的途中,以想象力凝结而成的误解,并对这些误解进行深入浅出的挖掘,试图找出其背后的故事……
  • 追妻攻略:秦先生,请入局

    追妻攻略:秦先生,请入局

    震惊!沈凉好养了五年的宝宝竟然和前夫的舅舅长得一模一样!五年前,她被渣男贱女设计,落败而逃。五年后,携双宝回来,还被帝国最尊贵的男人追上门要当孩儿的爹!遇见秦晏北之前。沈凉好怂到掉渣。遇见秦晏北之后。沈凉好每天虐渣渣。“咖啡太好喝,把咖啡店买了。”“同事太烦人,把公司收购了。”“商场人很多,设成只对沈凉好营业。”
  • 钻石野拳

    钻石野拳

    拳头的怒火和坚强的心是他最致命的武器!财富与权色,欲望与磨难,只需一拳击破!
  • EXO之复仇冰女王

    EXO之复仇冰女王

    慕容雪:“我要你们伤害过我的,万倍的偿还回去!”林慕瑶and白依娜:“慕容雪,你还有脸回来?他们已经不可能属于你了!”EXO:“雪儿,真的回不去了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夫逍遥异界游

    凡夫逍遥异界游

    “我不过是万物众生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小角色,我不过是想好好的活着,保护我爱的以及爱我的人们,我不过是想平平凡凡的生活,娶几个漂亮媳妇,生几个儿子闺女传宗接代,我从未想过要掌握强大的力量,去掌控别人的生死...”尘界,谜一般的大陆,充满了谜一样的故事,且看我们的主人公,一个小小的普通人儿,如何在这多彩纷飞的世界中过出平凡却又不一样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