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3900000013

第13章

与未受具人同室宿过限戒第五 制意者。凡道俗路乖情事相反。始习未闭事多相恼近则生慢。乱道废业。故宜别处存道益敬为。是故须制。然出家之人栖心无定事有游行。投人止宿存形济命。又沙弥离俗凭荫在此处。无所杖事须眷接。是以开听限期二宿。然禁则防其过。开则通其益。开制之宜理所应然 别缘具五。一未受具人男子简去女人以佛不听与女人同室。本不开二夜。何有过三之咎。故伽论云。以二夜共沙弥宿。第三夜共女人宿。得二提罪。二室相成就。三共同室。四知同室。五随过三夜犯提。已下正明戒本。此戒文三。初句略制。三牒制随开二夜三夜。后广制。言略制者。因六群共长者同室宿。中有比丘。乱心睡眠形露。为彼调持。佛制不听共宿。言牒随开者。次因罗云开听二三 问。佛既不听与未具人宿。驱出罗云应是顺教。何以呵。言痴人无慈不护我意 答。夫为弟子有事之时。理须咨启。佛因事开辄尔。驱出乖弟子之仪。无慈之甚。是以佛呵痴人无慈亲。是佛子尚不慈念。岂况余人宁有慈愍。五分佛呵痴人云。何野干驱逐师子。赞叹持戒因听共未具人二宿。言第三广制者。下所辨是。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共宿过二宿至三宿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共宿过限。四结罪。初句可知。二言未受具人者。除比丘比丘尼余未受大戒人是。三言共宿者。律云。同室宿有四种。如前所明。于中四句差别。二人一室异。二室一人异。三人室俱一。四人室俱异。此等并是共宿中摄。言过二宿至三宿者是开限律云。共宿至三夜明相未出应起避去。若至第四宿。若自去。若使彼去。若不避明相似应明想出至第四日旦即犯一提。若避明相旦时未犯于第四夜。随宿转侧一一提罪。今戒本中直对不避明相违法一边而结故。言过二宿至三宿提。若避明相过三未犯第四夜。只若三夜犯竟未忏悔。无二夜开随宿人结罪。若忏竟得开二夜。十诵若通夜坐。若病得与沙弥过宿病人卧者开。余不病比丘不应卧。四言波逸提者。是犯名。母论云。若至第三夜比丘无去处者不应卧坐。至明相现。若至第四宿。又无去处明相欲现时。若自去。若遣彼去。若不尔者皆犯提罪。若与非人畜生男共过三宿一切吉罗余不犯缘并同前戒。

共未受具人同诵戒第六 制意者。多论四种义故佛制此戒。一为异外道故。二为师与弟子位别故。三为分别言语分了故。四为依实义不贵音声故 别缘有五。一是佛所说法。二字句味。三未具人。四齐声同诵。五言说了了便犯。已下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与诸长者在讲堂。高声同诵经语。恼乱坐禅比丘。佛便制戒。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同诵者波逸提。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未受具人。三同诵。四结罪。前二句可知。三言同诵法者。诵谓名文不前不后同时而诵。戒抄前抄后二诵皆名同诵。所言法者。佛所说声闻所说仙人所说诸天所说皆是正法。四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律云。若声闻弟子余人等说。为佛印可者即名为法。此法若抄前抄后而说皆犯提罪。故律云。共诵者。谓诵句义。句味字义。非句义而亦尔。言句义者。二人齐诵声同句表三行。理同名为句义。犯提。十诵云。齐声句异吉罗。言非句义者。前人说诸恶莫作。未竟后人抄前。言诸恶莫作。使前人言教表正行不圆。故曰非句义。亦犯提罪。以句同声相接故。言句味者。句表无常理。周有资神之益。名曰句味。抄夺前言表理不周无资神之用。故曰非句义。言字义者。齐声同诵表名体。理圆名为字义。抄夺前言名体不圆。故曰非字义。见论云。一切律藏阿毗昙修多罗是佛所说。后五百罗汉结集。此法同诵悉犯提罪。十诵随一品一章一段各得提愆。若自以己意撰集文字。乃至俗书非佛所说故无罪。不犯中。律云。应言我说竟汝说。若一人诵竟一人书。若二人同业同诵。若错说彼此。皆不犯。

向未受具人说他粗罪戒第七 制意者。出家僧众理宜清显。善名外障生人信教。以此比丘粗恶之事。向俗人说前人闻之。于彼僧宝情生薄淡。失其敬信崇重之意。损坏处深。故须圣制 别缘有七。一是比丘及尼。二犯初二篇罪。三知犯粗罪。四无僧法开。五向未受具人说。六言辞了了。七前人闻知。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向白衣说犯僧残。比丘过彼犯者闻声乃惭。余比丘白佛。佛便制戒。

若比丘知他比丘犯粗恶罪向未受大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知粗罪。三向未受人说。四除僧羯磨。五结罪。初句可知。第二句言知他犯粗者。律云。犯初二两篇名为粗恶罪。第三句言向未受戒人说者。律云。除比丘比丘尼余人是。第四句言除僧羯磨者。是开限文。第五句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多论云。宁破塔坏像不说他粗罪。若破佛塔其罪有限。说他粗罪破坏法身罪同五逆。故律云。不问前人有罪无罪。众僧不作羯磨。向人说一一皆堕。五分尼白衣说僧泛尔。小小罪过皆堕。僧祇若人问某甲比丘犯淫饮酒。答云。彼自当知。除上二篇说余罪。一一犯吉。又若说名字。若种姓若衣服。若房舍若相貌皆犯提罪。说下三篇得吉。若自说粗罪亦犯吉罗。不犯者。若不知。若僧差。若非粗想。若白衣先已闻。皆不犯。非不有小罪。

实得道向未受具戒人说戒第八 论云。二义故制。一为大人法故。理宜功德覆藏诸恶发露。今自说德行隐匿罪过非大人之法。二自显圣德。则贤愚有异。前人闻之。偏心专敬。失于平等净善之心。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内有实德蠲去增上慢人境虚不犯。二自言己有。三向未受具人说。四言辞了了。五前人闻知。然复此戒不别有缘。举大妄语中。或有实得音以制斯戒。此圣人制竟不复更犯。谓是制圣遮凡。

若比丘向未受戒人说过人法言我见是我知是实者波逸提 此戒文有四句。一人。二前境。三说已所得。四缘罪。言若比丘者。义如上辨。言未受具戒者。除比丘比丘尼余人是。言过人法者。是圣所证法是。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故十律云。比丘实是四果四向。或得四禅四空。或成就慈悲喜舍不净阿那等说者。皆犯提罪。或见实诸天龙鬼来至我所说者亦提 问。说已得罪别夷提。所以现通但有吉罗 答。若论囗说义通凡圣。事简虚实。虚则过重。实则愆微故别夷提。神通圣能更无有滥。但得吉罗 问。夷境所对该七众犯。实除二具。现神足者唯二俗犯。所以不同 答。咸据过有增微故。此阶降然。复此戒不别有缘举大妄语中。

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戒第九 制意者。凡说法生善事。须应时。不请而说。理无强。授本无信敬情。怀奢慢脱因。斯次致兴过非不免此呵。又女人形自十福缘难遇。若全不说无由生善。于法长隔永沦苦海。故复听说。齐五六语过则制犯 别缘有六。一是人女。二知是人女。三不请。四无有知俗人男子。五言辞了了。六过五六语便犯。已正明戒本。此戒因迦留陀夷在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便起讥谤。佛便制断。后因请说故听齐五六语及有智男证开过限说。

若比丘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智男子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所为女人。三说过限。四除开。五结罪。初二两句可知。三言说法过五六语者。法者谓是如来亲所宣说。及诸天等所说亦名为法。言过五六语者。五谓五蕴。言色是无常。受想行识亦复无我。六谓六根。言眼是无常。乃至意亦无常。谓五至六过六至七。故名过五六语。四言除有智男子者。是开缘。律云。智男子者。知粗恶不粗恶事。多论解人情语可作证明。故名有智男子。中边不同者。不听必须俗人出家。不得以事同故。若盲若聋。亦此二当一人。若眠亦名无人。若咸七岁若过不解好恶义味亦名无人。知男子及上可是。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律云。若过已外说声相接不断一罪。若句句断绝说句句提罪。五分为说五六竟。从坐起去。更有因缘还坐为说不犯。若五六语竟为后女人说。如是相因为无量女人说不犯。反上即犯。若辞句不了了犯吉。若向非人畜生说亦吉。不犯者。律云。若依限说。若知男子前过说。若无男子请应广说。若受五戒说五戒法。受八关斋法乃至女人听明转生疑问。随问广说。皆得无犯。

堀地戒第十 多于三种益故不听堀地坏生。一为不恼害众生故。出家修慈宜愍物命。二为止诽谤故。三为大护佛法故。若佛不制此二戒者。国王大臣役使比丘。由佛制故王臣息心不复役使。得令静缘修道发智断或。是名大护 别缘有五。一是生地。二作生地想。三自堀。四使人堀时不作知静语。五随伤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因六群为修治沟堂故自堀地。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为制戒。

若比丘自手堀地若教人堀地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节。一自堀故略制。二教人堀时不行知净前制非圆更复续结。三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自作业。三所伤地。四教人业。五结罪。初句可知。第二言自手堀者。律云。若用锄鑺或推打刀刺指掏扴伤。第三言地者。律云。若已提地。已堀者经四月被雨渍还如本。见于生地。无有砂石瓦砾能土。是名生地。若四分砂一分土非生地。自堀无过。只云。地有二种。一生。二作。生者大地。作者有二。一基作者露地壁。二上作者重阁上露土。是皆名所伤之地第四言若教堀者。律云。若不教言看是亦是犯缘。第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律云。若比丘如上所伤之地。若以用锄鑺乃至指抓损伤及地上燃火。但使地作地想。一切皆堕 若使堀时不教看是知是亦犯吉罗。只云。若转石扫地驱牛欲使地平。意伤如蚊脚。一切犯提。土块一人不胜破者犯提。画地作字亦提。若大小便时水手磨地犯堕。若瓶器物木砖瓦等在露地。经雨已不得自取犯提。若纯砂无罪。半砂得吉。多论使僧尼堀地作知净语提。教下三众净人堀不作知净语吉。若三众不为三宝利益因缘自坏土木者吉罗。五分云。兰若无净人听比丘。以水浇地。搏草布上践。使成泥取用。只云。覆处地得自堀。不犯者。律云。若语言知是看是。若曳木材若扶篱正。若反砖石取牛屎。取崩岸地。若鼠坏土。除经行处土及屋内土。若来住扫地。不作故堀意。一切不犯。

坏生种戒第十一 制意如上。犯缘亦同。此戒不别有缘。举前房戒缘中。比丘自斫树以为缘起。

若比丘坏鬼神村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坏业。三鬼神。四所伤之境。五结犯。初句可知。二言坏者。律云。若斫若截若堕若落并名为坏。三言鬼神者。律云。非人是也。四言村者。一切草木是鬼畜所依名村。十云。村者蚊虻蛱蝶蚁子诸虫。以之为舍。律云。村有五种。一谓根种。二谓枝种。三谓节种。四谓覆罗种。五子种。生种虽有五合则是三。第一种根生。二种枝生。三种子生。又根分二。不假节生作根种之。名根中假节生者。作覆罗种之。又枝种亦二。枝中不假节生者。作枝种之。名假节生者。节生之因子。子种中当体立。一始终差别离成有五。合即是三。此等皆名所伤之境。五言波逸提者。是违犯罪句。律云。若此五生种就地离地。以刀乃至余物坏者。皆名坏村而得提罪。只云。堀地坏草竟日不止者一提。若中间息一一提也。又曰自坏他坏俱堕。若打杙著生草树上。若以火燃并堕。若坏多分生草木者堕。坏半干半生吉。若不言知是看是亦吉。因明净生种法。只云。根茎种以刀中破净。节种者亦以刀破。又摘却牙自净。心种者谓罗勒[藋-隹+(黍-禾)]等柔[打-丁+修]净。子种者十七种谷脱皮。火净通五种。又五果中裹核种如枣杏之属。爪甲净去捃食。火净合食。火净者谓生熟二枣合核肤。果种者火净合食。如毕钵桑椹梨柰之属。若熟时落地。伤如蚊脚者。名疮净去子食。谷裹种者火净。椰子胡桃石榴之属。桧裹种者香柔苏荏之属。未有子火净。角裹种者净法如桧裹法。大小豆等也。准此蒿中含子之草应得火净。但令相著即得净法。尔故律云。若以五生种掷著池井水中大小便中粪扫中吉。若飞犯提。若草中行欲令死吉。伤如蚊脚提 问。打杙树上随打多少一一提罪。杀畜何不随斫得提。要待断命耶 答。草木有多生相故。随坏处皆障一分生不起。是以随坏得罪。畜生报者。一假名命。要断方犯。律云。不犯者。若言看是知是。若断干枯草木。若于生草木上曳材曳竹。正篱障。若拨堑石。若取牛屎。若生草覆道以杖披遮令开。若以瓦石拄之而断伤草木。若除经行地土。若扫经行地若以杖筑地而误拨生草木断者。并皆不犯。

异语恼僧戒第十二 制意者。凡身囗业绮微面难制。过不至重恼众。非轻事须众僧作法。呵制仍作不正。违法恼僧其过不浅。故随得罪 别缘有五。一身囗业。二数恼不止。三作白呵制。四如法唤问。五更作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未作制前。未有僧命众法可违但犯小愆。制后违者方犯提罪。囗业绮者。作异语之名。身业绮者。作触恼之称。虽前后二结违制处同合为一戒。囗余三过妄毁两舌恼境事重。直作即提。此之绮者事似轻微恼众不少。故制方犯提。如阐陀比丘犯罪。余比丘问。以别事答。佛便呵已作余语白。后便恼僧。唤来不来。乃至不应语而语。又佛呵已作触恼白。因此制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家族继承人

    家族继承人

    因为家族的关系他们走在一起,各个家族的继承人,各个深埋心中的秘密,他,他,他?为爱陷入苦恼。当他们知道她的身份不知是喜是悲,一件件事情使她差一点暴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品农夫

    一品农夫

    告别雇佣兵生涯,重回都市找宁静,却成了一代枭雄。饶是如此,也逃不过阴谋的笼罩,粉碎阴谋,只待朝夕。当都市强者媲美隐世家族的时候,就是真正谱写神话之时。红颜非祸水,一梦梦千年。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衍生永恒的爱情……
  • 狂女驭兽

    狂女驭兽

    前世,她是龙音,是恶魔军团的头号杀手,美女蛇。今生,她是第五蓝凌,是幻师大陆上第五家的九小姐,被称之为废材。虽长得如花似玉,却本性懦弱。再次苏醒,她已成了“她”,嚣张是她的本性、狂妄是她的代名词!
  • 第三易子

    第三易子

    西游记只是表面热闹、背后失败的工程,各路大神怨声载道。机会又来了,三清、玉帝、如来、观音等等各路神仙粉墨登场,到底是谁技高一筹?玩人还是被人玩?里面发生了什么你想不到的事情?《西游记》是如何写成的?进入吧!
  • 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精彩的语言艺术:句海泛舟

    本书将奇思,妙语,精彩段,一网打尽。语言就是在进行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进行一种美好的对话,在阅读中领悟,在借鉴中进步,潜移默化,笔端生花。
  • 大地棋盘

    大地棋盘

    每一个生命都是大地上棋子,谁又能成为棋手,万物之下皆是尘埃。
  • 胖妃逆袭:京城第一媚人儿

    胖妃逆袭:京城第一媚人儿

    堂堂当朝九皇子,圣上钦点的九王妃居然是个又黑又丑的大胖子。九皇子慕容纬表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换了壳子的九王妃也是这么想的。当她摇身一变成为人人艳羡的天选美女时,莫心嘻嘻一笑,听说你们想娶我?别做梦了。
  • 在那河对岸

    在那河对岸

    一个长相绝美的小男孩,为了生存,成为了河岸最美丽的舞姬之一。他用男人的身份,舞姬的眼睛,去看这偌大的长安城,寻找着自己的来历。他会是近十年来最美丽的舞姬,还是最危险的杀手?
  • 横贯九霄

    横贯九霄

    无际的大陆、浩瀚的海域、生命的禁区、邪恶的森林、无边的荒古山脉。并存无数圣地与帝国,他们俯瞰众生、蹂躏万物。一念,天地变色;一意,血洒苍穹;在这里,亿万生灵以武为尊,帝国霸权以武昌盛;在这里,群魔乱舞、万妖共生,各式各样的生灵种族共同演绎天地生存法则。一个自深渊挣扎逃出的少年携带不死天体踏天崛起,嬉笑怒骂、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