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3900000017

第17章

若比丘残宿食食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残宿食。三食便结犯。初句可知。二言残宿食者。律云。今日受已至明日。于一切沙门释子受大戒者皆不清净。食有二种。一正食。二非正食。正食饭等五正是。非正食者根果食乃至细未食等。三言食波逸提者。律云。若食宿食咽咽犯堕 问。残之焉宿为一为异 答。有四不同。一残而非宿。具受四药。不加囗法过中。若食犯吉。二宿而非残。谓未受食。或共同宿食犯吉。不宿无犯。三亦残亦宿。若食犯提。四非残非宿。食无罪。残食内宿亦作四句。一是残宿非内宿。今日受食安界外。不共宿非内宿。若食得提。二是内宿非残。三四俱句类知。善见云。多比丘一沙弥共行比丘。各自担食。至时各各自分已。沙弥语比丘云。我持己分。与大德易之。易得已复与第二比丘易。乃至下座。若沙弥不解者。比丘自持食与教共易得无犯。以无残宿恶触等过。乃至持米行沙弥小比丘得作饭。唯不得然火。若佛不得吹挠吉罗。熟已如上分展转易者得。五分比丘残果与净人已不作还意。后净人还与比丘。佛言。离手已名汝食无犯。只云。莫问时非时受。若过非时如发煦。若食得提。停过须臾复得停食。食亦提。谓旦起受食至中。过中已去限一须臾。若过二时名曰非时。十云。沙弥持不净钵与师。佛言。若无急事不应使持钵。若使持应从受。若洗钵已不得磨拭。食时当护净手。若摩头囗手相楷者。即须却洗。若捉袈裟亦应须洗。律云。不犯者。若宿受食与父母。若塔作人计价与。后乞食无犯。若钵盆有孔。[跳-兆+專]食入中。如法洗余不出者得食。故律云。若钵缺余著器。极用意三洗。以腻用食不犯。若宿食苏油灌鼻。若随唾出弃余不犯。

不受食戒第三十九 多论云。五义故制。不听自取食。一为断盗窃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不成证明。谓在旷野非人之所为是开听。若在人中非畜无知小儿悉不成受。三为正诽谤故。四为成少欲知足故。五为生他信敬心故。为令外道得益故尔 别缘具四。一是食。二不受。三知不受四食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头陀乞食比丘冢间自取食之。居士共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不受食若药著囗中除水及杨枝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五句。一犯人。二不受。三食体。四开缘。五结犯。辨相者初句可知。二言不受者。律云。他不与未受者是。受有五种。一手与手受。二手与持物受。三持物与手受四持与持物受。五若遥过物与者受者俱知中间无所触碍得堕手中是。复有五种。一身与身受二衣与衣受。三曲肘与曲肘受。四器与器受。五若有因缘置地与。是为五。三言食者。明所食体。律云。佉阇尼食根细未摩。及五正食等是为食体。四言除水及杨枝者。此明开缘。只云。若杨枝咽汁者。须受水。浊者须受雪雹亦受。五分若水性醎不著盐听不受饮。又水性黄者自饮无罪。五言波逸提者。是结犯句。律云。若不受如上等。食随咽随犯。了论云。若破戒被殡别住十三难。三举灭殡应灭殡学悔等人。所受食清净者。若取食不成受。五分云。从人受成。若从非人畜生受悉不成。若在圹野无净人处。听自洗烧器安水净人安米自煮。若熟从他受。只云。旷野中行牛上受食。长袋连纽一日一系置牛上。人不得触之。至时一比丘引绳。一比丘受取囗云受受等。十云。飞鸟来啄一囗去。但弃啄受余残得食。见云。天人鬼神畜生飞鸟皆成。又若尘土落钵中。可除者去之余者不犯。细者更受。若病急缘大小便灰土得自取。十云。听担食。行不使人见。若食当下道取一搦不受而食。此是无人处。若有人处自担粮。从他是净食。又山野处无人者。日中不得往返。应七日自作先净米取。只云。囗中有热气生疮。须咽杨枝汁应受。若误咽不犯。若净人行果盐菜应语悬放果堕草上即去者。不名受。小停者名受。若净人难得自至食处总受而行。若净人举不离地亦名受。而非威仪。律云。若正不正食不与自取著囗中。咽咽堕。非时七日限过亦堕。尽形无缘不受食犯吉。不犯者。取净水杨枝。若不受苏油灌鼻与唾俱出余不犯吉。乞食时鸟衔食。若风吹堕钵中除去此食。乃至一指爪可除者不犯。

索美食戒第四十 制意者。出家之事特宜廉洁。今耽著美味求索好食。长己贪结恼乱施主。招世讥过。是故圣制 别缘有五。一是美食乳酪鱼肉等。二随非亲乞。三为己乞。四无因缘。为病一坐间不堪食饱者。五食即便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从檀越索杂食。被讥诃啧。比丘举过。因制此戒。

若比丘得好美食苏酪鱼肉若比丘知此美食无病为身索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食体。三无缘。四为己结犯罪。辨相者可知。只云。不得从屠家乳酪家乞。恐招讥过。蚕家乞绵亦同此例 问。律结尼吉者何 答。尼是女弱。求索美食。女人所讳为之义希故。故犯吉。大僧丈夫身报力强。夫乞美食资身数故。是以犯提。律云。不犯者。病人自乞。为病人乞。或自他交乞。不求自得。并皆不犯。

与外道食戒第四十一 制意者。三种过故制不与食。一异学情及恒怀悚。外难与理亲。虽伤惠施不荷其恩。反生讥谤。二邪见乖宗非真福田。令以施主之食授与外道。损他施主不得胜田。获反报之福。三躬自持食授与外道。容生惑倒。谓外道是胜。比丘不如。以斯过故不许自手与食 别缘有六。一是出家外道甄去在家外道白衣犯轻故尔。二知是出家外道不知犯轻。三非亲若与父母外道。恩重故听。四是食与衣义希故犯小罪。五自手与除置地遣人与不犯。六彼手受即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阿难分残食与乞人故。又外道得食反谤。故佛制斯戒。

若比丘外道男外道女自手与食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所与处。三与叶。四结罪。言比丘者义如上释。言外道男女者。裸形异学人。此众外出家者是。言自手与食者。若正非正食。乃至苏油等不置地。不使人与者名自手与。言波逸提者。是违句。律云。彼若受与者提。若不受吉。五分云。持己食分一揣别著。使自取不得持僧食。若与乞儿狗鸟等。应量己食分多少。然后减不得持分外与。十云。外道伺求长短与食不名污家。多云。与时人见者自与不犯。若僧共与僧食无过。唯不得自手与。律云。不犯者。若置地。若使人与。若与父母外道。若作佛塔僧房人计价与。若势力强夺。并皆不犯。

先受前请后食至他家不嘱戒第四十二 三过故制。一者凡俗里多务为善事难。惙其家业专崇福。会已许受请行。诣他家脱若事差。恼处不轻。二既有食处。宜息缘修道。无事游散妨废所习。三共众受请皆入聚落。令他施主见僧不集。竟不设供。稽留大众。使不得饱满。恼众殊深。故圣禁制 别缘有五。一先受他请以不受。故佛开不嘱入村。二食前后。三不嘱授。四向白衣家。除诣伽蓝。又除病作衣等缘。五入门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故令僧食时不得食好果。故制斯戒。

若比丘先受请已前食后食诣余家不嘱受余比丘除余时波逸提时者病时作衣时施衣时是谓余时 此满戒文有三段。初略制。次随制。后广制。为前食故初略结。为后食故随结。为请唤故广制。就广戒本句有其五。一正明是比丘先受他请。二食前食后至他家。三不嘱受。四除开缘。五结犯。除时者已下诵前第四句。辨相具释。初句可知。言前食后食者。从明相出至食时。名前食。后食时至日中。名后食。三言不嘱余比丘者。律云。若同房同住同界者。应令知受请处。四言除余时者。是开缘。于中有三。一病。二作衣。三施衣。义如别众食戒说。五言波逸者。是违犯结罪句。律云。若受请已欲至余家。不嘱同戒同受请者。若去入门便犯。不同展转食戒。嘱异为嘱异。为嘱同界者容有觅义。故律云。若嘱授诣村而中道还。若至余家。或至寺内库藏处及聚落边房。若尼寺。若至彼白衣家还出。并失前嘱受。更当嘱他。若不尔者入门即犯。律云。不犯者。如戒本开缘及无比丘可嘱。至余库藏及尼者。若家家多敷坐具请比丘成一会。随至皆是请处。是故不犯。十云。若食不足。若不至余处求。不犯。多云。檀越明日设供。比丘今日往犯提。除唤不犯。

食家强坐戒第四十三 制意者。凡在家俗人婚会。无时久坐不去。放妨彼邪心递相逼斥。理非所宜。又复出家离秽受染之所。事须防远。容自坏心行。外涉讥丑。故所以制 别缘有四。一是食家甄去断****家及二俱受斋不犯。二夫妇常所居屏处。三无第四人。四申手不及户处坐便犯。此戒因迦陀夷起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在食家中有宝强安坐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食家有宝。三强坐结犯。辨相中初句可知。二言食家有宝者。律云。男以女为食。女以男为食。故名食家。宝者七宝。夫妻相重如宝。故名中有宝。五分云。男女情相共食名食家。十云。断****家及俱受斋戒名非食家。三言强安坐者。律云。若当舒手不及户处坐。防其事故名强安坐。言波逸提者。律云。若比丘在食家。夫妇俱不受斋强坐犯提。若互二句犯吉。若俱受斋不犯。只云。见色爱者故名食也。此食为四食之中是触食。以眼根对色故名触食。五分云。若知妨其事者犯。十云。此舍多人出入不犯。多云。言有宝者。以著宝衣轻明发欲故。四分云。第四人若盲聋俱有亦提。互有吉罗。一盲一聋共成一人不犯。比丘立而不坐吉罗。不犯者。若食家有宝。舒手及户处坐。若有二比丘为伴。有识别人。若作人在一处。或从前迳过不住。若病发倒地。若力势所持。或被系缚。或命梵难不犯。

屏与女人坐戒第四十四 制意同前。唯无第三人为异 别缘有四。一是俗女。二是屏处。三无第三人 四申手不及户处坐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同前戒。

若比丘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者波逸提 文有四句。一者犯人。二食家有宝。三屏处。四结犯。辨相文中前二后一可知。三言屏处者。若树墙壁篱栅。若衣及余物障。故名屏处。此中犯者。谓夫主不在。独与其妻屏坐故犯提。多论云。闭户无净人提。开户外有净人吉。户内有净人不犯。只云。若母姊妹。若大小净人。睡眠痴狂婴儿虽有。是人名独不堪为证故同犯位。若净人作务来注不断。若阁上阁下净人看见者不犯开缘如前戒。

独与俗女露坐戒第四十五 制意同前 别缘有四。一是俗人女。二是露处。三无第三人。此是离见闻屏而非重物障故称露。故与前戒并开第三人。四在申手内坐犯。若申手外吉。已下正明戒本。此戒犯缘与前戒同。

若比丘独与女人露地坐者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四句。一犯人。二犯境。三犯处。四结罪。初句可知。言独者。一女人一比丘。第二言女人者。是犯境。律云。人女有知命根不断。第三言露地者。是犯处。谓在见闻屏处。相去申手内坐。故十律云。相去一文犯。第四言波逸提者。是谓违犯句。故律云。独与女坐无第三人为证。随起还坐随尔数堕。相去一寻内犯提。一寻半犯吉。二寻已外无犯。十云。相去一文提。丈五吉。二丈不犯。辨相开缘并同前戒不犯。

驱他出聚落戒四十六 制意者。凡出家之人理坏贞实忠信自居。先许他家食。而竟不与恶心驱出。时限已过。使他一日不得食。以充驱处。至重故所以制 别缘有六。一是大比丘。二先许。三不与食。四无因缘。谓有举殡命梵等难。不犯故尔。五恶心驱出。六相离见闻。或彼去已去故。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跋难陀令余比丘至食时驱不得食。佛便制戒。

若比丘语余比丘如是言大德共至聚落当与汝等食彼比丘竟不教与是比丘食语言汝一处若坐若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以此因缘非余方便遣他去波逸提 此满足戒本文有三句。一犯人。二语余下至与汝食。正明将至聚落许与彼食。三彼比丘竟不。已下不与彼食遣去结罪。以此因缘者。谓是恼乱因缘。非余者。非余不犯等缘如上无威仪等。辨相者初句可知。言聚落者。有四种村如上。言与食者。谓是五正明。律云。若方便舍见处至闻处犯吉。互作亦吉。见闻俱离犯提。律云。不犯者。与食遣去。若病若无威仪人见不喜自送食与。若破戒破见等故。若命梵等难。若无嗔恨亦无慊心。悉皆不犯。

过受四月药请戒第四十七 制意者。然笃信士供办美药。延请僧众虔心供养。施主有限。宜应将护称施而受。今过受他药。长贪恼物。败善增恶。损处不轻。故今圣制 别缘具六。一是药请。二施心限定。三知期限定。四过限而受。五无因缘。六食咽咽犯。已下正明戒本。此戒因六群比丘起过。故制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不嫁豪门:夫人只想搞事业

    不嫁豪门:夫人只想搞事业

    四年前,被他亲手送进监狱,家破人亡,差一点胎死腹中,苏染只恨自己瞎了眼,爱错了人。四年后,苏染身侧追求者不断,却被秦柏聿困在怀里。苏染冷淡一笑,尽是疏离:“秦少,离婚请签字。”
  • 灵异帖杀人事件

    灵异帖杀人事件

    一个可以预测未来的神秘帖子。回帖者,即可领走你的死亡日期。第一个回复者,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去,脑浆迸裂……第二个回复者,在警察和同事的重重包围保护下,突然尖叫着死去……第三个……第四个……是巧合还是阴谋?是谎言还是事实?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预知了死亡,还是一种诅咒。你,正在回复这个帖子吗?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王妃别乱跑

    王妃别乱跑

    云国一品大将军嫡女苏卿卿五岁带着五皇孙去烟花之地,结果皇上问罪,苏卿卿把一切责任全推给五皇孙。气的大将军差点吐血,当场下令把苏卿卿丢到已经辞官在乡下悠哉享受生活的苏老将军,苏老将军一听到这消息等着苏卿卿来了之后对着苏卿卿说,“卿卿你去江湖闯荡吧!”回京前,便惹上了战神王爷,好像长得好漂亮啊,和夏无邪那太子不分上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系统太暴躁怎么办

    快穿之系统太暴躁怎么办

    都说人死后灵魂会在人世间飘荡,最后会被帅气的鬼差领回家。那么请问她遇到的这只…是个什么玩意???系统:(严肃脸)你阳寿未尽,跟着我做几个任务就能满血复活。某人:不去,死了挺好。系统:(抬脚踹)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某人:(痛哭流涕)其实是你想吸我的阳气借助自己修炼成精吧!我要是跟你们说我被一只狗绑架了,你们信吗!系统:(再抬脚)都说了!劳资是只猫!是只猫!!是只猫!!!(奥斯卡戏精影后女主*高冷.暴躁.口是心非系统)(平行世界.前世今生胡乱穿)男主:嗯……
  • 凤阙九朝

    凤阙九朝

    神境凤族有二女:长女凤阙,幺女凤,…………
  • 竹马占青梅

    竹马占青梅

    一竹马对青梅强娶的故事。5岁时她说长大后要嫁给他,17年后,他强行索走承诺。宋楚:“离婚吧,别让我更恨你。”江少卿:“既然恨了也不差这点。”
  • 姜晨

    姜晨

    当他带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找到我时,我被他这些年的改变惊愕到了,我实在想不出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一个人的前后变化如此之大。他让我代为修改,然后发到网上,我犹豫了。因为我认为这并不需要修改,这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经历写照,我下不了手改,也没有资格去编改。他说当你看完这几年的内容就会想要去修改了。我沉默。他让我给这本书起个名字,我拒绝了,我告诉他,既然是你的经历,那就由你自己来取。到现在我还记得他当时的眼神,平静中带着微笑,微笑中却带着不曾引人注意的坚强。“就叫,姜晨。”
  • 还你一世安乐可好

    还你一世安乐可好

    一场事故,毁了两个家庭。父母双亡,迟诺带着“报复”的心理与幼弟住进了仇人的家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两个“私生子”的出现而破裂。少年时的顾野讨厌迟诺,五年的朝夕相处,却有了说不出的心意。成年后的顾野爱迟诺,他愿意用他的一生还迟诺一世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