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69700000097

第97章

新羅國湘州薛氏子也。丱年入道。隨師遊學無常處。時三藏玄奘公。化王中原。偕友將造之。事見湘法師傳。因緣既忤。蹤跡遂乖。任性逍遙。一無定止。會王置百座。召名德講仁王經本州。以宿碩聞。或以其行汙[讚-貝+日]不納。居無何。夫人病腦癰。醫禱皆莫效。卜曰。宜致神劑赤縣地。於是遣使西度。海冥漲中。忽見人邀至龍君所。宮殿嚴麗。徒從莊蕭。蓋非世間耳目所及。君自稱鈐海。謂使曰。汝夫人青帝第三女也。其於佛法尤有願力。金剛三昧經者。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我甞得之。而未易流通。今以夫人之病。而發機焉。則豈惟夫人利益而已。因持刀裂其腨腸。入散經三十許紙。其內外用臘紙纏滕。而傅以他藥。且曰。恐所歷有魔事。故為此耳。又曰。可請大安聖者詮次綴緝。元曉法師造疏講釋。如是則雖雪山阿伽陀藥不過也。大安者。形服素詭異。每擊銅盋井市中。唱大安大安。王至是亟召安。安曰。但將經來。即以義理。釐為八品而去。然終不肯見王。曉得經。即疏之牛車上。成五卷。且設几案筆硯於牛兩角間曰。本始二覺。此經指也。姑以表之耳。尋尅日於黃龍寺開闡。浮薄者忌其能。竊之以逃。王命限三日。更出略疏三卷。以急療治。曉宣吐雍容。辯抗敏銳。稱揚彈指聲沸于空。其曰。昔日採百椽時。雖不預會。今朝橫一棟處。惟我獨能。所以譏曩者之[讚-貝+日]焉。眾有慚色。後不知所終。

唐僧藏

西河人。弱齡辭俗。務行頭陀。然尤以淨業自致稱。誦阿彌陀佛名號莫計其數。一日忽病臥。謂其徒曰。吾頃瞑目。即獲遊於極樂國土。見諸上善人散華作禮。又曰。今茲天人次第來迎。於是合掌翛然而逝。

唐正壽

夙遊禪社。見南塔慥公有開解。隨慥住漢東山光寺。譙王重福者。中宗次子也。尤敬事慥。預為慥造塔。高七十尺。及慥疾篤。王使問孰可以繼者。慥答以壽可。於是召壽至。壽即白慥。請試塔。乃入塔跏趺坐而逝。世因號壽為試塔和尚。王聞而歎賞。尋別造塔以遺慥。

唐神鼎

曠達不自脩飾。每持一斗。乞丐長安市。得則就其地食之以去。或施雜碎布帛。則綴聯衲衣上。髮鬖髿覆眉際。寡言咲。恬憺自怡。一日利貞法師講寺中。鼎偶至傾聽座前。問曰。萬物是定否。貞曰定。曰闍梨若言定者。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死而生。生而死。六道往來。輪迴不已。何得定耶。貞曰不定。曰。若不定者。何不指天為地。指地為天。召星為月。召月為星。安得不定耶。貞無以應。眾歎其辯。張文成見之謂曰。法師才辯如此。豈非菩薩果位人哉。鼎曰。菩薩喜怒哀樂。莫足以撓其內。名利榮辱。莫足以動其外。內外一如。則其生也。適然而來。其死也悠然而往。是之謂即生死。而離生死者也。吾輩其奚以及。此眾合掌而散。

唐慧朗

新定遂安人。年二十二。志祈薙落。而未遇其師。或謂衢之北山有善南宗者。則趨之。而其人曰。吾非汝師也。其必往天台乎。至剡之石城寺。見一翁。貌奇古。神氣秀爽。問朗曰。子何之。曰天台求佛大法爾。因同行數十里。憩林樹間。翁告之曰。法常寂然。尚奚庸遠適哉。汝於鄉里有緣。宜歸以闡化。毋後也。言畢而隱。朗亦豁然心悟。乃復峰啄磵飲數載。而後居邑之慧安寺。以白衣。行頭陀法。未幾秦望山無故振動。大龜出焉。見者咸以為異。尋有僧辯自雲門來。身脩八尺四寸。隆鼻大目。而光采射人。通思益大品維摩等經。兼融貫諸論。眾敬之如神。朗願事以為師。辯徵維摩義。朗答殊超邁。景龍中。鄉里吳川縣尉余少興。新昌縣令余仁等十數家為檀越。輪請降臨。一夕忽覩神光從其頂出。旁燭山川盈數十里。由是辯公反以師禮視朗。而朗陞座為說法。變化莫測。道俗欣慶。歎曰。昔者山動龜出。其祥非為辯公明矣。自是四方學者雲萃。開元四年。州牧李思絢。卜於龍山之陽。建伽藍以延之。大設戒壇。廣邀律德。若光州岸公會稽超公咸在。授朗具足戒。而道益尊矣。七年刺史韋利器服膺嚮化。八年歙州長史許思恭迎至治所。朗每陞座。有熊隨眾聚敬。伏於前若聽伏。十三年。九月二十一日。會門人告逝。且曰。吾當三生此地。今纔一生爾。言訖。如入禪定。壽六十四。稟遺命苶維建塔。大曆十二年。其嗣法弟子開元寺道欽慧祐道禪。龍興寺辯海。寧國寺進玉。越州寶林寺有沛遠整。杭州竹林寺一行等。立碑。新定太守蕭定撰文。司馬劉長卿書。刺史李揆篆頟。

唐真表

百濟國人。世弋獵。表尤蹻捷善射。開元中。逐獸於野。倦憩壟畝間。見蝦蟇多甚。獨念曰。此不可以羹乎。因取柳條貫三十許。置水深處。復逐獸從別道歸。忘取所貫。明年春。仍以獵至其處。聞蝦蟇聲。就視之。所貫皆喁噞自若。表大媿責曰。吾以口腹為物累如此。罪其可免哉。即拔所佩刀削髮。遁逃入山懺悔。且誓願面奉彌勒菩薩授比丘戒。日夜遶旋扣頭流血。心無間斷。如是經于七日七夜。且見地藏菩薩手持金錫。先為策發受戒。方便頓覺。歡喜徧身。倍加精進。二七日忽有大鬼。現可怖相。推表墜于重巖之底。而身無所傷。旁峙石壇。匍匐遂登其上。魔撓紛然弗顧。三七日稍曙。聞鳥音云菩薩來也。四際白雲若浸粉然。山川平滿。無有高下。成銀色世界。兜率天主威儀自在。與諸侍衛圍繞石壇。爾時慈氏徐至壇所。手摩表頂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蘇迷盧山猶可攘却。爾心堅固。不可退墮讚嘆撫摩至于再三。而後授法。表則身心和悅。非世間之樂所能比也。尋獲天眼。洞見無礙。慈氏躬授三衣瓦鉢。且為作真表名。俄於膝下。出二籤。其一署九。其一署八。視其籤。非牙非玉。然竟不知何物所為者。以付表曰。異日人有從爾求戒。爾當先使其人悔罪。罪福者持犯所自。悔罪之法。或以九十日。或以四十日。或以三七日。為一期。期滿而欲知罪滅不滅之相。則益為一百八籤。上署百八煩惱名目。用前二籤以合之望空而擲。若百八籤飛散四畔。獨八九二籤。卓立壇心者。是得上上品戒相也。若百八籤中。僅一二籤。與九八二籤交觸。第看交觸之籤。是何煩惱。則知此等煩惱未盡。而其人宜令重加悔罪可也。然後又以前所交觸之籤。合八九二籤。擲空中。其籤不至交觸。而遠去者。名中品戒相也。若百八籤。終於擁蔽八九籤者。其罪不滅。為不得戒。設能志誠悔罪。踰九十日。復作前法。而不擁蔽者。得下品戒。且云。八者新薰也。九者本習也。已而隱。華萎香炮。山川寂寥。於是表著衣持盋。為大比丘。念欲下山利益眾生。而草木垂靡。溪谷坥夷。祥禽瑞獸。翔舞馴伏前後。又空中唱言。菩薩出山來。何不迎接。是故聚落人民。布髮脫衣者相望。氈罽裀褥被路。表皆踐踏之。以副其意。有女子以白氈半端展而俟。輒驚避他往。女子恠其不平而問之。則曰。吾非無意也。適覩氈縷間皆狶子。吾恐傷生。故避之耳。蓋女子本屠家。致氈之由可知。居常二虎侍左右。表語之曰。吾茲不入郛郭。如他有可脩行地。汝導以往。乃行三十里。踞一山坡而止。表則掛錫樹枝。敷草而坐。信士四至。倐成伽監。號金山寺。今影堂道具猶存。

唐懷玉

姓高氏。丹丘人。夙薙落。隷湧泉寺。業毗尼。且時行懺悔法。日稱彌陀名號五萬口。然誦彌陀經亦不小置。積其平生所誦。且三十萬卷云。天寶元年六月九日。俄見化如來。徧滿空界。有擎銀臺從窻入者。玉曰。我不得金臺不往。於是銀臺自隱。玉加精進倍常時。後空中有聲報曰。今頭上光暈已生。可手結佛印跏趺而坐。以待佛至。頃之光明充室。玉輒麾使觀者退曰。此是佛光慎勿觸。十三日丑時。忽現白毫光相。玉曰。若聞異香。我報將盡。弟子慧命問其所往何剎。玉以偈答云。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我脩道來經十劫。出示人間服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土。說偈已。光明香氣徧滿空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與諸大眾身紫金色。共御金剛臺來迎。玉因微笑坐逝。後刺史段懷然。作詩贊之曰。我師一念登初地。佛國笙歌兩度來。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為掛銀臺。

唐子瑀

字真瑛。姓沈氏。吳興德清人。年未總角。辭親出家於郡之大雲寺。如意中。大赦。詔天下度人以祈國釐。遂獲薙落。受具於洛京大福先寺。澄聖中。歸執律柄。以紀綱清眾。平居各禮萬五千佛。兼行慈悲懺法。日夜勤至。俄有彈指行道者九人。忽隱去。問之無識者。然後知其為聖僧矣。或夕坐無鐙燭。而身出光明。天寶初。臨安足法師死。三宿而甦曰。見瑀冥中。謂王曰。足能講涅槃請宥之。王曰。甞聞巖崙能講矣。未聞足也。不許。瑀力爭之。瑀平生書經凡三藏。共萬有六千卷云。十一年趺坐而終。越明年闍維。啟龕視之。顏色殊不變。見者起敬。

唐大行

齊州人。每草衣木食。行法華三昧於泰山巖壑中。遂感普賢現身。後自歎以為此生云謝。他生未知。受報何地。因探藏得西方諸經。乃如法進脩。經三七日。忽於一夜。心目洞明。覩琉璃地。及十方佛。如明鑑中像。未幾。詔入內廷。賜號常精進菩薩。封開國公。久之示微疾。右脇而逝。葬泰山。

唐安靜

西域人也。開元十五年。東遊中國。至定陶。問丁居士墓所在。竟造而發之。則五色雲氣噴薄出土中。其骨皆金色。連環不斷。引之可長五丈許。考其聲則銼然清亮。以杖挑而負之。且別求地。樹塔以葬。久之畢事。靜亦告滅焉。初居士脩梵行。得心法於嵩山普寂禪師。及終合掌跏趺。凡一城中之寺院。鍾磬響應。蓋當時固已異矣。至是而人益敬慕。

又有成都府徐果師者。狀若癡狂。語事多中。則亦誌公疆練之徒歟。

唐明瓚

初謁嵩山普寂禪師。得心法。尋遊衡山。執役南嶽寺。歷二十年。未甞言勞苦。遂隱居石廩峯。以極道趣。李泌方年少讀書。嗜靜僻。甞築室其地。不甚遠。夜聞梵唄音。且往見之。正值瓚發牛糞火出芋以啖。而泌拜於前。瓚徐指鑪旁地曰。可席此。因分半芋以啖之。無復他語。刺史歲脩祀事嶽祠下。而頹石礙行路。石甚鉅。遣里胥挽除之。役數百人。瓚憫其騷動。悉謝去。稍舉足蹴之。轉石抵山下。聲若雷震。虎害頗眾。瓚獨坐召一大虎前伏。出尺箠使啣之曰。宜為吾痛鞭諸所害人者。大虎去。虎暴由是遂絕。世率稱神異。卒諡大明禪師。有所著歌詞。載傳鐙錄。

唐懷空

出蜀之閬州梁氏。幼得度於鄉里耆闍山之廣福寺。既稟具。遊方見大寂於鍾陵。獲記莂焉。後掛錫彭城安豐山燕默。未甞干謁。而施者自至。不數載卒。成大伽藍。間有僧乘空而造其居者。晝夜繞垣墻行不輟。而蓮華輒隨步以生。見者異之。如是閱數日。遽辭空曰。却後三五載。當復此相依附矣。遂乘空去。興元元年。空示寂。壽八十八。長慶元年二月。始入塔。

唐無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神级老千

    重生之神级老千

    老千丁格,一个不一样的丁格。一个试图与命运抗争的丁格。一个侠骨柔情的丁格。且看重生的丁格如何玩转都市,畅游世间。
  • 晴宫传

    晴宫传

    一入深宫,便是一生。 从不起眼的庶女晴若到荣宠加身的皇后朝云,她见过在权谋中迷失的人,也见过在寂寞中枯萎的人,还见过如烟花般绚烂却易逝的人……她见过太多太多。一代明帝贤后,共同携手,看这盛世崛起。
  • 第五帝

    第五帝

    魔法称尊,斗气称雄。看主角不凡,吟一首属于自己的大道史
  • 全面沦陷之逃生

    全面沦陷之逃生

    “X”制药有限公司为了发明一种人类吃了不用睡眠和提高专注力的药物。在实验过程中导致出现意外,服用药物的志愿者突然发疯,被咬伤者出现疯癫状态,无法控制……
  • 三生三世:歌尽桃花

    三生三世:歌尽桃花

    十年了,你还好吗?——匿名者每年他都会给宋子萱写一封他认识她几年的信。
  • 嗜血君王之王妃哪里跑

    嗜血君王之王妃哪里跑

    战火纷飞的乱世,在人权差异巨大的封建王朝,普通百姓卑贱如蝼蚁,且看女主怎样逆袭,从贱民一步步得到最高王者的青睐。
  • 源生九界

    源生九界

    上界天帝之子洛云天为博红颜一笑,偷取镇界至宝七彩玲珑石送与红颜把玩,致使下界山崩裂海倾覆,险些生灵涂炭;天帝一怒之下,罚其跳入往生井;谁料,他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投胎到一个没落的家族;在这个世界没有仙侠,只有器修、体修,术修,他们都努力贯通七曜星,希望能够站在武修的巅峰;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洛云天会演绎出什么样的传奇人生,且待我慢慢道来。读者交流QQ群:526736796小江诚挚欢迎各位进群交流聊天,谢谢诸位捧场。
  • 凤临天下:废物七小姐

    凤临天下:废物七小姐

    她本是21世纪的警校生,一个热爱轮滑的女生,后因意外穿越。当她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国家,遇到了冷酷优雅的他,邪魅如妖孽的他,俊朗无双的他,冷静沉稳的他,风度翩翩的他,一笑倾城的他,英俊潇洒的他,风流倜傥的他,她才懂得,何为爱,何为珍惜。他们陪她经历一切痛苦磨难,陪着她一起往前走,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们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民间鬼谈录

    民间鬼谈录

    故事来源于民间老人口述的鬼怪传说。各种故事脍炙人口。
  • 腊梅也有春天

    腊梅也有春天

    一段不幸的婚姻,让腊梅抬不起头来做人,她每天只有不停地努力工作,赚钱养孩子。老天的怜惜,给了她另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