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22000000085

第85章 疟(3)

但虚有阴阳之异,阳虚者必多寒,阴虚者必多热。阳虚者宜补其阳,人所易知,惟阴虚之证,则不易辨。盖阴中之水虚者,阴虚也;阴中之火虚者,亦阴虚也。(《景岳全书》)有恶寒发热,与疟无异,面赤如脂,口渴不甚,吐痰如涌,身以上热如烙,膝以下自觉冷,此真阳泛上,肾虚之极,急以八味汤冷冻饮料,继以人参建中汤调理。又有一等郁证伤疟者,其寒热亦与正疟无异,但其人口苦、呕吐、面青、胁痛、耳鸣、脉涩,先用逍遥散,加茱、连、贝母,继以六味汤,加柴胡芍药调理。(《赵氏医贯》)疟母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何如?曰∶此结为 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金匮》)疟母者,痰挟血食而结为 瘕;鳖甲煎丸,此《金匮》法也。其有虚人久疟,结成痞积,宜芎归鳖甲饮。

不应,脾虚也,用补中益气汤加鳖甲。疟久必有留滞,须加鳖甲消之,如无留滞,只宜补益。盖疟母缘医治失宜,邪伏肝经胁下致成痞块,不可作癖积治,每见急攻,多致不救。(《张氏医通》)疟后变证疟后变证,惟痢为急。求其所由,有因疟邪解散不早,或解散不畅,致陷于里,变而为痢者,法当表里分治,痢愈疟亦止,即不止,其发亦轻。有因疟时误下,邪陷于内,变而为痢者,必兼腹满肿胀,呕恶不食等证,法当逐邪培土,亦以痢止为度,二者俱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其次疟劳,或素有弱证,而又患疟,以至旧病更深,煎熬日久,精神衰耗,肌肉消削,往来潮热,渐成劳瘵,察其何经受病,而补益之。其次疟厥,本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浓衣重被,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又感于寒,遂成湿厥,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汤剂。

疟脱疟脱之证,魄汗淋漓,面色青黑,脉虚浮数,按之极虚,治非补中益气汤去升、柴,倍参、 ,加白芍、五味、枣仁不可也。(吴天士)厌疟厌疟之法,俗多用之。有效、有不效,人每疑之,而其所以然者,自有的确之妙,人未知也。盖疟以邪正相争,势犹楚汉相持,但得一助之者,为楚则楚胜,为汉则汉胜,故不论何物,皆可用以为厌。但使由之,勿使知之,其人恃有所助,则胆壮而邪即败矣。然惟邪轻日作者可厌,而邪深间日者则不能厌。(张景岳)截疟疟用截药,不可太早,截早则邪气闭塞而成坏证。又不可太迟,截迟则元气衰惫而成怯证,当在三、四发截之为好。(《万病回春》)截疟之法,方固不少,若以愚见,并及治验,则未尝藉于截也。盖有邪者邪去则愈,若散邪既透,则但收拾元气,气复即愈,能于邪正之间,得其攻补之宜,此截之最善者也。至于截疟诸方,虽不可执,亦不可无,第有效于此,而不效于彼者,亦以人之气血阴阳,各有不同故耳。故凡截药,当察人之强弱,酌而用之,庶乎得效。然亦惟轻者易截,而重者不易截也。(张景岳)脉候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金匮》)选案熊丹孚病疟半年,诸药莫止,羸惫殊甚。诊曰∶正极虚矣,安可复投疟门药乎?命取人参二两,配合补中益气汤,加熟地、五味子、山萸、山药浓煎服之,顿觉精神壮旺,疟鬼不知逃去无何有之乡矣。丹孚乃曰∶昨日犹服常山截疟饮,寒热益甚,先生之术是何神也?予笑而不答。(程华仲)一女年二十,初冬时,每日薄暮,发寒战一、二时,半夜后,寒战益甚,屡药不效。诊左关脉沉弦,余皆平弱,此牝疟也。由郁久兼受寒气客于肝脏,肝主筋与血,寒凝则血脉不和,故战栗而筋脉动摇。《经》云∶肝病者日晡甚,是以薄暮而发也。药用芎、归、白芍、天麻、醋炒柴胡、香附、吴萸、肉桂、炮姜,一服即愈。(《医验录》)程结先子病疟,每日辰时大寒,午后大热,热即厥,直视不能出声,颏脱,涎涌,日流数升,至丑时始汗解,饮食不进,昏冒几绝。予往视之,皆诛伐太过所致也,值医者在,予谓此为何证?曰∶此肝疟也,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予笑曰∶据子述经言,当得通脉四逆矣,何用前药?予诚不识此为何病,但知其虚甚耳,请先救人后治病。是夜用人参一两,黄 二两,炮姜三钱,比晓熟地、桂、附并进,次日辰时疟不复发。此缘劳役过度,寒热往来,医认为疟,发散寒凉,重虚其虚,非峻补气血,何由得生?方虎病三阴疟四年,服过人参几十斤,年久病深,形肉尽脱,饮食不进,每觉气从左胁上冲,烦乱欲脱,重用桂、附、芍药、地黄,养营逐翳。冬至日,正发期,遂不至。(《己任编》)陈眉公三日疟,浃岁未瘥,素畏人参。诊其脉,浮濡沉弱,此营卫俱衰,故延久不已。谓曰∶素不服参者,天畀之丰也。今不可缺者,病魔之久也。试服钱许,口有津生,腹无烦满,遂以人参一两,首乌一两,煎成入姜汁少许,一剂势减,再剂遂截。(李士材)有二男子,各得 疟三年,俱发于寅申巳亥日。一人昼发,发于巳而退于申;一人夜发,发于亥而退于寅。昼发者乃阴中之阳病,宜补气解表,与小柴胡汤倍人参加白术、川芎、陈皮。夜发者为阴中之阴病,宜补血疏肝,用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青皮。

各与十帖,加姜枣煎,于未发前二时,每日一帖,服至八帖,同日得大汗而愈。(《医学正传》)及门鲍北山患三日疟,经九十日未脱,因思左传齐候 遂 ,注云∶自三日一发至十日一发皆名 。考本草专治 疟,莫如葳蕤(俗名玉竹),每日浓煎三两,分三次服,半月断根。此方传治多人,志之以俾济世。(《医参》)附方燮理丸 日蚀之时,用灰面若干,清水和成,对日为丸,晒干收贮听用。此阳中有阴,阴阳既分,疟有不愈者乎?试剖丸中则空,是其验也。

五方丸 疟来多发,邪势已衰,用此截之。青黛五钱、辰砂一钱、桂心五钱、白凡五钱、白芷三钱、巴霜三钱、黑附子三钱、麝香一钱、硫黄五钱、雄黄三钱。各研为末,用五色纸分包,端阳午时,按方位摆就,焚香一炷,取五姓粽捣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日中晒干。疟发之日,早一、二时用新绵裹塞鼻内,男左女右,勿经妇人手。

肿胀

经义帝曰∶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脏阳已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 ,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水病下为浮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里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三阴结谓之水。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热胜则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浊气在上,则生 胀。有病心腹满,旦食而不能暮食,名为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素问》)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者,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足太阴虚则鼓胀。脾气实则腹胀。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 ,体重不能胜衣。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 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灵枢》)哲言夫胀与肿,内因则各有殊,而外形多相似,其可辨者,如先腹大,后四肢肿者为胀病;先头足肿,后腹大者是水也。但腹大而四肢竟不肿者为胀病,脐腹四肢悉肿者是水也。(沈金鳌)凡诸实证,或六淫外客,或饮食内伤,阳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于数日之间。若是虚证,或情志多劳,或酒色过度,日积月累,其来有渐,每成于经月之后。(李士材)问曰∶肿与胀有辨乎?曰∶肿自肿,胀自胀。盖气血流行。脏腑调和,脉络疏通,在外安得作肿?在内安得作胀?缘其人肾气虚,失开阖之权;肺气虚,失清肃之令;脾气虚,失健运之常;表气虚,外邪易入,于是在肌肉则肿生,在脏腑则胀生。见于外自知其肿,人亦知其肿也,发于内自知其胀,人不知其胀也。但肿胀多端,虚实各异,风、寒、湿、热、水、虫、血、食之各种,不悉言之,何以知所适从哉?夫风寒外入之肿,则为实证,如头面之肿、发颐之肿、牙龈之肿是也。湿热外入之肿多实,而亦有虚证,如疮疡之肿、单腹之肿、痛痹之肿是也。若气水虫血之肿,则有虚实两证,如目下之肿、周身之肿、手足之肿、腹皮光亮之肿、肾囊肾茎之肿、腹有青筋之肿是也,治法各以证合脉为尽善也。然胀与肿迥乎不同,肾火衰微,中土虚寒,脾元不运而胀矣。水不生肝,木郁不达,两胁不和而胀矣。阴火灼金,肺气 郁,喘咳壅塞而胀矣。不特此也,又有湿热在脾胃而胀,水饮在中脘而胀,瘀血在中焦,及虫积在肠胃而胀,气滞食阻在阳明而胀,大小便不通在少腹而胀。外风无胀病,而胀病亦不一。大抵肿有形而胀无形,胀者肿之渐,内伤居多;肿者胀之剧,外感无与。

同类推荐
  •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氏医案

    许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十种曲投梭记

    六十种曲投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处处经

    佛说处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eyond

    Beyo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杀马特消亡史

    杀马特消亡史

    他,是被所有势力敌视的男人,键气伤人,却于葬爱家族长公主诞下一子。他的父亲乃是世界至强者,从小被人追杀,母亲惨死表哥手中。看他如何手打癌坤,脚踢社会人,尽请关注
  •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

    《一走就是几万里》是一部对古典名著《西游记》充满趣味与现实意义的解读。在知名媒体人陈思呈眼中,《西游记》一点不正经,简直八卦感爆棚!满纸的神仙妖怪充满了人间情怀、市井趣味,交织着世故和童心:还是不要和孙悟空做朋友;我们都小看了沙僧;唐长老的真面目不忍直视……相反妖精们则可爱多了,“坐而论道”的妖怪翩翩魏晋风骨,“痴心”的黄袍怪被负心的公主欺骗到死终究没能看透红尘,“草根妖精”白骨精唯有被孙悟空一棍打死,才有机会“中国著名”……认真读完本书的收获:智力5,懂人情世故哦。陈思呈,1976年11月出生,作家。从事专业写作。已出版图书《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每一眼风景都是愉快的邀请》,《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等,新书《一走就是几万里》马上上市。在多家主流媒体如《南方都市报》、《美文》、《瞭望东方周刊》等长期开设专栏。“腾讯大家”签约专栏作者,“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文风独特,视角刁钻,均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 车头爹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万界行脚商

    万界行脚商

    当一个普通肥宅获得可以穿梭万界的能力,他是否可以成功逆袭。刘超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且看他如何在异界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 书阎罗

    书阎罗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吧?至少认识现在我现在的师傅以前是个普通人。
  • 天涯逐鹿记

    天涯逐鹿记

    一朝盛世,繁华落幕,只留朱门酒肉,一地枯骨,劫兮?缘兮?少年曰“不可说。”
  • 雪月阁

    雪月阁

    雪月阁,传闻承袭了上古神力,可化万物为焦土,可化荒芜为生机,这是一个天下动荡,腥风血雨的时代。她为一国公主,逍遥恣意,却被挚友背叛,国破家亡,从此踏上复仇之路,逆天而行,惨遭天命反噬。他,铁血一生,被她柔情以待,原以为从此执手白头,却痛失所爱,到头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劫数。待千帆过尽后,他能否执手于沧澜之巅,待那人归来。
  • 迷茫提督与少女战舰

    迷茫提督与少女战舰

    阴差阳错被扔到战舰有如少女的世界。但一过来就隐约嗅到了政变的味道!?斑斓的人性在浑水中显露无疑,财富,权力,理想,每个人在这乱世中都有着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但留给迷茫提督的道路又是什么?“当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提督微笑着向舰娘们伸出了手,“无论如何你们都会支持我的,对吧?”【本书走合理流追求逻辑,一般只有主角的主观视点,所以剧情展开不快,另外关于舰娘的章节会比较轻松,涉及政权斗争的则相反。】【好吧,我只是想写一篇主角有智商后宫有个性,还能捎带一点诡计与阴谋的政治斗争以及如何改变世界的后宫文而已……】【后宫文怎么能少了隐藏福利……但肯定不能发在主站上,对吧?不要奇怪以后莫名其妙少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