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46800000006

第6章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从宽留任臣汪志伊谨题为遵旨等事:据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李殿图呈详:乾隆五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奉准户部咨,福建司案呈,准福建巡抚徐嗣曾咨称,奉准部咨,各省征收地丁,向来留县支给官俸、役食并驿站夫马、祭祀廪饩等项银两,自乾隆五十二年为始,概行禁止,所征地丁钱粮,全数解司,应支各款,随时请领,由司核给等因。查闽省历年应需文职官俸、役食、廪粮、祭祀、进举、牌坊、花币、盘缠、宴赏、琉球宪书、神袍料价、孤贫囚犯口粮、驿站夫食等项,向于各属额征地丁银内截留备用;内进举、牌坊、花币、盘缠、宴赏、琉球宪书、神袍料价及裁汰驿站等款银两,仍分款解司,由司分别核给。如有支剩,另报充饷。其余各项银两,存贮各州县库,自行动支。间有扣缺银两,按数解司入拨,于奏销时另册造报,随同存留支用支剩实支实销各册,送部查核。此系历办章程,均有考成。兹奉准部咨前因,伏查存留各款,既归并地丁解支,所有考成,自应统入地丁项下,如有未完,照例开报,以归一律。其应支俸工、驿站夫食一切钱粮,统于季底造具册领送司,按项核实确数,于地丁内支给,不许预领。至驿站夫食并囚犯月粮,各实销若干,仍于次年五月,由臬司会同藩司呈请题销,于地丁内支拨,奏册内列款作除。其有扣缺各款,仍照旧章造送。惟是此项钱粮,从前奏报,仅以原编总数列于地丁项内造报,并无按款另造实支细册送部。今既由司支放,一切奏销册籍,均应改办,未便因循旧章办理。相应按项造报,统于地丁支销专案请题。其从前造报之存留支用、存留支剩、实支实销并驿站分数各名目,均应删除,毋庸再造。合将存留项下原编各款,逐一查明,分别门类,造具总细额款数册,同改造地丁黄奏册首及额征项款四柱各册式,咨部核示,以便于奏销造报等因前来。查先据四川总督保宁条奏:川省各属应需各官俸工、役食、驿站等银,即于征收地丁银内自行动支,并不解司请领。但查耗羡银两,现已钦奉谕旨,随同正项报解,而地丁仍有因循留支,殊非慎重钱粮之道,请自乾隆五十二年为始,将地丁留支之处概行停止,所有征收正耗全数解司等因,经本部核覆奏准,并行令各省一律提解等因在案。今福建巡抚咨称,存留各款既归并地丁解支,所有考成,自应统入地丁项下,如有未完,照例开报。其应支俸工、驿站夫食一切钱粮,统于季底造册送司,于地丁内支给,不许预领。其驿站夫食并囚犯月粮,由臬司会同藩司呈请题销,于地丁内支拨,奏册内列款作除。惟是此项钱粮,从前奏报,仅以原编总数列于地丁项内造报,并无按款另造实支细册。今既由司支放,一应奏销册籍,均应按项造报,统于地丁支销,专案请题。合将存留项下原编各款,分别门类,造具款册,咨部核示等语。查每年地丁奏销册内,系将额征地丁起运银两造报,而各属应需俸工、役食、祭祀等银,即声明存留银两另册造报,历经办理在案。今存留一项既经禁止,所有一年应征钱粮统应解司,如有应支俸工、驿站夫食、囚犯月粮,于季底造册送请领,每年奏销册内将存留名目删除,一并归入起运项下。其已未完分数,照例考成。又向例应用俸工、役食、祭祀等银,照例分别应支款项,统于地丁支销项目请题之处,均应如所咨办理,相应咨覆该抚可也等因,咨院行司。奉此,遵奉在案。

该福建布政使李殿图查得:奉准部咨,自乾隆五十二年为始,将地丁留支之例概行禁止,所征正耗银两全数解司,应支各款随时请领,由司核给,将存留各款名目删除,一并归入地丁起运项下考成。所有应支俸工、役食等项银两,统于地丁支销专案请题等因。今查闽省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分俸工、役食等项银两,例应随同内地各属,统于地丁银内支销,一并造报。缘台湾远隔重洋,风囗〈日凡〉靡定,所有该府应造支销各册,于奏销时未据送到,无凭核办,业于内地各属造报该年地丁奏销案内,声请俯俟催送到日,核造总细各册,另详请题。当经饬催去后。兹据台湾府册报前来。本司查核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分存留各款,原编经费支发项下共银一万三百五十八两六钱八分六厘,例于该年地丁银内支给。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文职各官俸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两七钱二分,分除扣缺俸并剩俸不支银二百三十六两四钱九分外,实支银一千四十两二钱三分,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文职各衙门役食共银五千一百八十九两四钱,内除扣缺马夫工食不支银一两七钱六分五厘外,实支银五千一百八十七两六钱三分五厘;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教谕、训导官俸同斋夫、膳夫工食共银五百五十八两四钱六分五厘,内除扣缺不支银九十五两三钱五分五厘外,实支银四百六十三两一钱一分;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铺兵同弓兵工食共银一千二百两六钱五分;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儒学廪粮银一百七十三两五钱九分九厘,内除扣缺不支银九两八钱一分三厘外,实支银一百六十三两七钱八分六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县乡饮银三十三两三分,内未据举行,扣存银二十五钱一分五厘,实支销银七两五钱一分五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岁贡生员旗匾银七两五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文庙香灯银一十二两六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关帝庙祭品银九十六两;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祠坛祭祀银五百六十五两八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修理文庙各坛祠银七十四两七分一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习仪、救护香灯银二两四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祈晴、祷雨香烛银六两六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进举、花币、盘缠等项,留为科举之年乡、会两场分别匀给银一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二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孤贫口粮、衣布银九百三十八两五钱一分九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囚犯月粮银九十两。以上动支经费、支发二项,除扣缺支剩外,实支销银九千九百八十九两七钱四分八厘,按数汇入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地丁奏销案内分别开支外,尚存剩扣缺并支剩共银三百六十八两九钱三分八厘,照数归还该年地丁存剩项下造报,听候拨饷。所有原编进举、花币、盘缠等银一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二厘,留为办理戊午、己未乡、会两场案内支用,汇同内地一并匀给,另案报销,合并声明。相应循例按照存留项下原编款项,分别门类,备造扣缺实支细数,同简明四柱各总册,具文详送,伏候察核题销。再查台湾府属各厅县应造嘉庆二年奏销各册,迟至嘉庆三年七月末始据造送到司,以致莫能随同内地地丁一并题报,殊属迟延,相应将造册迟延两个月之淡防同知李明心、澎湖通判韩蜚声、台湾县知县周祚熙、凤山县知县张祥辰、嘉义县知县吴球、彰化县知县胡应魁、督催不力之台湾府知府遇昌各职名开报,听候部议等情到臣。

据此,该臣看得:奉准部咨,乾隆五十二年为始,将地丁留支之例概行禁止,所征正耗全数解司,应支各款由司核给,并将存留各款名目删除,统于地丁支销,项目请题等因。兹据布政使李殿图详称:闽省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分俸工、役食等项银两,例应随同内地各属,统于地丁银内支销,一并造报,缘台湾远隔重洋,风囗〈日凡〉靡定,所有该府应造支销各册,于奏销时未据送到,无凭核办,业于内地各属造报该年地丁奏销案内,声请俯俟催送到日,核造总细各册,另详请题,当经饬催去后。兹据台湾府册报前来。本司查核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分存留各款原编经费支发项下,共银一万三百五十八两六钱八分六厘,例于该年地丁银内支给。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文职各官俸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两七钱二分,内除扣缺俸并剩俸不支银二百三十六两四钱九分外,实支银一千四十两二钱三分;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文职各衙门役食共银五千一百八十九两四钱,内除扣缺马夫工食不支银一两七钱六分五厘外,实支银五千一百八十七两六钱三分五厘;一、动支经费项下,原编教谕、训导官俸同斋夫、膳夫工食共银五百五十八两四钱六分五厘,内除扣缺不支银九十五两三钱五分五厘外,实支银四百六十三两一钱一分;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铺兵同弓兵工食共银一千二百两六钱五分;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儒学廪粮银一百七十三两五钱九分九厘,内除扣缺不支银九两八钱一分三厘外,实支银一百六十三两七钱八分六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县乡饮银三十三两三分内,未据举行,扣存银二十五两五钱一分五厘,实支销银七两五钱一分五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岁贡生员旗匾银七两五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文庙香灯银一十二两六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关帝庙祭品银九十六两;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各祠坛祭祀银五百六十五两八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修理文庙各坛祠银七十四两七分一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习仪、救护香灯银二两四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祈晴、祷雨香烛银六两六钱;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进举、花币、盘缠等项,留为科举之年乡、会两场分别匀给银一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二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孤贫口粮、衣布银九百三十八两五钱一分九厘;一、动支支发项下,原编囚犯月粮银九十两。以上动支经费支发二项,除扣缺支剩外,实支销银九千九百八十九两七钱四分八厘,按数汇入台湾府属嘉庆二年地丁奏销案内,分别开支外,尚存剩扣缺并支剩共银三百六十八两九钱三分八厘,照数归还该年地丁存剩项下造报,听候拨饷。所有原编进举、花币、盘缠等银一百三十三两三钱三分二厘,留为办理戊午、己未乡、会两场案内支用,汇同内地一并匀给,另案报销,合并声明。相应循例按照存留项下原编项款,分别门类,备造扣缺实支细数同简明四柱各总册具文详送,察核题销。并声明台湾府属各厅县应造嘉庆二年奏销各册,迟至嘉庆三年七月末始据造送到司,以致莫能随同内地地丁一并题报,将造册迟延两个月之淡防同知李明心、澎湖通判韩蜚声、台湾县知县周祚熙、凤工县知县张祥辰、嘉义县知县吴球、彰化县知县胡应魁、督催不力之台湾府知府遇昌各职名开报,听候部议等情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理合具题,伏祈皇上睿鉴,敕部核覆施行。为此具本谨题请旨。嘉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从宽留任臣汪志伊。

旨:该部察核具奏。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第九本八七八~八八一页。

一四、户部等部题本

户部等部户部尚书镶黄旗汉军都统步军统领臣宗室禄康等谨题为遵旨等事:户科抄出前任福建巡抚汪志伊将台湾府属嘉庆五年分应征耗羡银两全完开具考成职名题报一案,嘉庆七年正月二十日题,三月二十日奉旨:该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日抄出到部。该臣等会查得前任福建巡抚汪志伊疏称:台湾府属嘉庆四年以前正耗银两,缘远隔重洋,尽数解贮府库,各官俸廉即赴府库支领,解完一分正粮,即随解一分耗羡,完数不致参差,考成亦皆比对,是以从前银耗奏销,遵照内地随同地丁造报。兹自嘉庆五年为始,州县教职、佐杂及吏役工食并驿站工料等项俱在地丁内坐支,州县养廉在耗羡内支取。是地丁有地丁之存留,耗羡有耗羡之留支,银数多寡本不相同,而正耗之完欠分数,不能彼此画一。所有闽省内地九府二州属嘉庆五年分应征地丁、耗羡各造分数考成,经臣专疏题报在案。兹据署福建布政使司事按察使乔人杰呈详:台湾府属嘉庆五年分额征人丁饷税、官庄供粟糯米耗羡并补征民田起科等项耗羡共银一万四千七百二十两八钱九分零。内存留道、府、厅、县、县丞、佐杂等官原额养廉共银八千九百六十两,又留支津贴台湾船工银二千四百两,又留支额派岁科两试考棚工料银六十六两六钱六分零,实应征解耗羡银三千二百九十四两二钱二分零,均据册报照数征完,批解台湾府库。除将征完银两动支各数,于耗羡本案内造册报销外,所有台湾府属督经接征各官全完分数银两,造具考成职名清册,呈送察核具题前来。臣复核无异,除册送部外,谨会同闽浙总督臣玉德合词具题等因前来。

同类推荐
  • 服气精义论

    服气精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山词

    小山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教大公案

    玄教大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洪荒之问道巅峰

    洪荒之问道巅峰

    千年之前,诸神血战,天下大乱,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千年之后,神秘天书出世,无数人为之疯狂,最后,却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巅峰强者突然陨落,超级门派横空出世,这一切,到底是阴谋的开端,还是时代的终结!且看主角乱世之中,一剑封神,破万法,护苍生!
  • 斗罗之霜糖

    斗罗之霜糖

    霍雨浩惨遭背叛,伤心欲绝。跳入时空乱流后被七大魂灵救了,可惜,记忆粉碎,身体缩小,却因祸得福,来到了岳父大人的时代。从此,唐雨:"哥哥,我好怕,小雨想你了,呜呜呜。"唐三:"小雨别怕,哥哥在呢~"自此,唐雨成了史莱克八怪的团宠,一路成神。
  • 佛覅

    佛覅

    鹤作为神兽频繁出现在故宫大大小小殿堂前,然而正面的拍摄是在难以避免繁杂的人群。只有另辟蹊径,走到台阶下,避开人群,仰望整片靛蓝色的天空,仙鹤也仿佛有了生命,在翘首企盼南方等待故宫主人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道侣是条蛇

    我的道侣是条蛇

    我叫司马云来,和全国首富只差几个字!我告诉你们我穿越了!今天是第一天,我很慌!我现在和一条蛇在一起!我不敢动!是你们!你们敢动吗?这里是九洲大陆,而我的梦想就是在九洲大陆上旅游。 我只是路过打卡旅游景点而已,不要为难我。不一样的传统仙侠世界!
  • 阿炳的诸天生活

    阿炳的诸天生活

    程序猿陆仁炳,苟在诸天时空,过日子的故事
  • 无双情剑

    无双情剑

    她叫刘双,简单的名字就如她简单的穿着打扮,牛仔裤,T恤衫。一个简单的马尾辫,靓丽简洁的侧边刘海,天蓝色框架的蓝光眼镜。一看就是个精明干练干净利落的女孩。漂亮的指尖在键盘上翩翩飞舞,如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鼠标在一双散发着幽香如同柔荑般的玉手中轻盈滑动。一双漂亮灵动的美目透过淡蓝色的镜片的注视着屏幕上每一个细节。她手上的英雄正是无双剑姬,这是她非常钟爱的一个英雄。
  • 不知我者

    不知我者

    “你会帮我的对吗?”“为什么相信我?”“因为你欠我的”
  • 洪荒之玉帝传

    洪荒之玉帝传

    混沌不知其大,洪荒不知其始,玉帝亦非昊天,莫把寻常作神仙。
  • 异世狐踪

    异世狐踪

    懵懂的意识中,年幼的他知道自己来自一个叫华夏的地方,一个奇怪的道士将他送到这里来。一个华美的狐形佩饰,却隐藏着惊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