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55100000011

第11章

《尚书》七政,古皆以日月五星解之。自八行星之说明,则七政当数天王、海王,不用日月明矣。惟西人之命名曰“天王”“海王”,则可异焉。以王命星,是十日为旬,八州八王之说也。“天王”之名,直同《春秋》;“海王”之名,兼主海外,则如《商颂》矣。中国旧说,五星配五行,今加入二星,合地为八。以配八方。八风则可以配四方。五行则取五去三,不可也。然古人五星之说据目见,久成定论。地球自为主人,则不能与诸曜比,亦一定之比例。今因侯旬例拟于日属世界中,以日为上帝,为《周颂》;天王如《鲁颂》;海王如《商颂》。一主文,一主质,天王为文王,海王则为武王。《诗》所谓“文武维后”之比。以《小雅》言之,则《小弁》日,天王《小宛》,海王《小旻》,《节南山》水。《正月》木兼土。《十月》火,《雨无正》金。地球为主人,不入数焉。天王大于地球八十二倍,海王大于地球百二十倍,道家所谓“大者居外,小者居内”。又海王最远,今以居中小者为四岳,以在外者为二后。日为天子,天王、海王帅五星以绕日,五行星又各有小星,如方伯卒正之职。古人无事不法天,则二伯、八伯、卒正,知法八行星及诸月而定。是即《左氏》伯帅侯牧以见于王,而侯牧又帅子男以见于伯之义。八行星自外而内,海王、天王为二伯,次土、[中央京师。]次木、[东方,“帝出乎震”。]次火、次金、次水。四时顺行,始于春,终于冬。自内而外为逆行,自外而内为顺行。亦顺逆往来之说。

邹子海外九州之说,至今日始验。学者求其故而不得。余以为经说引《大行人》九州为证,或又以孔子先知为嫌。案先知乃圣神常事,“百世可知”、“至诚前知”,古有明训。宋元以下儒生乃讳言“前知”。然所谓“前知”,不过休咎得失、卜筮占验之琐细,非谓“大经大法”、“先天后天”之本领也。如以为孔子不应知,邹子又何以知?他如地球四游,瀛海五山,海外大荒,与夫纬书所言《河图》《洛书》之事,何以与今西人说若合符节?谶书占验之前知,如京、郭之流,固不足贵。若夫通天地之情状,洞古今之治理,何嫌何疑,必欲掩之乎?

《列》《庄》推尊孔子以为圣神,其书为《诗》《易》师说,学者汇能言之。顾道家之言不尽庄论,设辞讪讥,遂为世诟病。推寻其旨,盖一为抉微,一为防敝。近代“古文家”说孔子直如钞胥、如书厨,墨守诵法,去圣人何啻千里!故二子著书,极言刍狗陈迹之非。所谓“迹而非履”,正以明孔子之为作而非述,以抉其精微也。他如《诗》《书》发冢,盗亦有道,设为恢诡,以立圣教之防,不使伪儒佥士假经术以文奸;又以见圣道自有所在,非诵其言词,服其衣冠,遂得为圣人之徒。大抵知人难,知圣尤难!《列》《庄》能知圣,遂举后世之误疑圣人之俗说误解,极力洗抉,以见圣人之至大、至高,非世俗所知,非微藐可托。故其诟厉之辞,使孔子闻之,亦相识而笑,莫逆于心,以见其卫道之严。世俗顾以为真詈讪孔子,使所讪辱者果真,则“有过人必知”,孔子当引为诤友矣!尚得以讥讪斥之乎?正当藉其所讥讪,以见吾心中之孔子,非真孔子耳。

道家诸书全为《诗》《易》师说。《诗》《易》之不明,不能读诸书之过。其宗旨不具论,佚典坠义,有足以通全经之义例。如“夏革”篇为《诗》“不长夏以革”之说,大块为《诗》“大球”、“夙夜”、“寒暑”之说,四极、地中、九军为天子军制,九洛为上皇、六极、五常、九土,各有一中,《鄘》《卫》两风专详此制。非是不能解《诗》《易》。以六情为例,哀乐未、既,层见叠出,非《列子》记孔、颜论忧乐之故,无以起例;《易》“月望”、“轮辐”,《诗》“幅员”,非《老子》“一毂三十辐”之象,[二十四州伯牧,合二伯、四岳、六首,为三旬。]无以立图;《诗》“思服”、“寤寐”,非《列子》地中一梦一觉,与《庄子》梦觉神形之说,不得其旨。《乾》《坤》之龙、朋,《剥》之“贯鱼,以宫人宠”,非鲲鹏之论,可以知蜩鷽之指,《周》《召》蟭虫之即《椒聊》乎!博士亦传“大统”,由子夏知其说而不能行,而推颜、闵、仲弓之主皇帝,亦由称述而得。十日并出,为“侯旬”、“维旬”之训;南北二帝报中央之德,乃“冥升”、“冥豫”、“幽谷”之解;《秋水》篇为“河海”二字之起文;《齐俗训》为“颠覆厥德”之作用。大抵道家说必深入其中。诸凡非常可骇,皆读为常语。然后二经可通也。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育万物,人所能知;道之并行,世所罕论。闲尝统天下诸教而合论之:道家本于德行,是为大成;释出于道;天方、天主,又出于释。不惟杨、墨并行不害;天主释迦,是亦大同。中国夷狄之弱,由于崇尚佛教,谈时务者类能言之。夫蛮夷狂犷,如冒顿番酋,非文教之所能遽化,又谈时务者之常言。古之善医者,因病施方,其术不一。针砭按摩,祝由汤药,苟缺一长,不为名医。近世专尚汤药,习医者遂专擅一门,鄙屑他途。亦如言圣学者专习儒家,非毁异教。考释氏出于老子化胡,由道变释,因地施教。按其宗旨,实出《乐经》。“定能安虑”,《大学》之教,观其初旨,大略相同。戒杀所以化夷俗之凶残,贵贞所以防部落之繁庶;安坐乞食,讽诵梵咒,意在化强为弱,渐就绳墨。与唐宋以下开国大定以后,必开馆修书,所以羁縻英雄、销磨岁月者,事出一律。其中缘讹踵误,节外生枝,万派千奇,不能悉诘。然推其根原,未能大远。若夫轮回、因果,亦神道设教、无终无始之常理。若以其与圣教不合,实与今之八股、试帖、白折、大卷,其去圣贤之途,未能相远。孔子居中持正,老子自任化胡以为先路,一粗一精,一终一始。至今日地球大通,各教乃会其极。天下已定,偃武修文,数百年之后,专行孔教,释法尽灭。乃古之明说,亦或留此一线,以为无告养生之途,亦未为不可。人之恶之者,不过因其安坐享厚糈耳。天下耗财事多,不止此一端。又或因人崇奉太过,激而毁之,则非平心之论。总之,佛教孔子之先锋,马上可得天下,不足以治天下。将来大一统后,存亡听之。若未能大统,则于化夷,不可谓无功也。

凡学问皆有中行、过、不及三等议论,不惟诸子,即孔孟亦然。推类至尽,以诋杨、墨,此求深之说,非通论也。中行如《春秋》二分,不及与过如寒暑,天道有三等。药物甘平,中行也;寒凉、辛热不能废。考《易》《乾》《坤》八卦,反覆不衰,中爻、综卦皆中,此中行,昼夜寒暖适中之谊;长少二局,则互相救,必《损》《益》乃跻于中。故少综长,长综少,长少皆偏。救病则非偏不为功,所谓矫枉过直。《论语》言孔子进退之法:由也过,则以不及救之;求也退,则以闻斯行告之。如就二贤所闻以立宗旨,未尝非孔子之言,则偏执不能为中法。故杨、墨二家,乃寒暑、辛凉,物极必反,不可专就一面推之。必如此推求,即孔子之告二贤者,即杨、墨之宗旨。

孟子为中行,杨近始功,墨为终究。盖人方自修,则主杨氏,《大学》之“明德”也。专于自明,不暇及物,迹近自为。学业已成,推以及物,墨子之“兼爱”,乃“新民”之宗旨。以《孟子》考之,其言非“为我”,则“兼爱”:非“兼爱”,则“为我”。如伯夷之清,为我也;伊尹之任,兼爱也。《孟子》并推为圣,所谓一夫不得其所,若己推而纳之沟中者,与墨子相去几何!圣夷、尹而斥杨、墨,贵远贱近,亦以二说非中,自具利害,以利归古人,以害诋时贤。二义互通,在读者之自悟。所谓无父无君,乃推极其变之辞。推伯夷之教,可云“无君”;极伊尹之弊,亦近“无父”。诸子持论,自成一家,矫枉者必过其正,非过正则其反也必不能中,物极必反,如日之行,从黄道而黑,至于黑则必反。浮久必沈,久升必降,非永远推究、一往不反。故读诸子当知此义,欲明此义,当于《诗》《易》求之。

从荒陬中言治法,则必先“兼爱”而后可及差等。故外夷之教,必先“兼爱”,天方、天主、佛氏,莫不以“兼爱”为主,实即《西铭》之说。西人天主之义,发其仁心,可以止杀、争先,除犷悍;示以乐群,非爱不群,非群不立,此从古中外之分也。今耶稣救世教,较孟、荀宽广,则以中国乃八十一分之九也。知“兼爱”为中行先锋,必至大同,然后示以等差,礼三本之说,所以如近人作以攻袄教者。然以从古地球初辟,人情必同,故今之天主、释氏,全同墨氏。此一定之机局,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易》之《损》《益》,以三四为中,[《易》六爻分三统:三、四为黄衣,二、五为缁衣,一为地中,一为中国,皆有中可言;上、初失位之卦,为素衣。中为无咎,二、五为吉,初、上为凶。]反以二五之中为过、不及,如《小过》《中孚》是也。故《下经》则以两《济》为两极,二《坎》占二黑道,二《离》占两赤道,分合不同而中边异位。经义“大统”以赤道中心为居衣,临驭四方;以两黄道及冀弇为黄裳;每边极南为裘,分为三终,以比卦之三爻。如《乾》《坤》四初为居,二五为黄裳,三上为裘服。四方颠倒,如《周》《召》《鄘》《卫》八方朝觐巡守图。可见以居为北,地于北极,周旋四边皆南,故《周》《召》多“南”字。随向背言,八方皆同。服、幅、福音同义同。卦之三爻,《诗》之三终,皆以衣、裳、裘为起例。以赤道地球中心长线为地中,向南而背北,四方皆南流,中线最长,于中分为三段,统曰东、西、中。又以每统所居一方为中,但不言南北,故取假用地中为之三统,不用绀緅红紫。然五帝之法,南北实有帝,既有帝朝诸,则车辐图象月,每方十五服,故曰“三五而盈”、“三五而缺”。如中国之豫州,中天下而立,南极向之,北极亦向之。赤道为北居,以黑道为南行,则亦为颠倒,所谓“以北化南、以南化北”,为《既》《未》大颠倒。大与小有别,小颠倒,如初与三、四与上,于南北两极分内外卦,仍为以水益水、以火益火,此小变,非大变。必大颠倒,以北易南,以南易北,如《中孚》之以三四为中。取初二以与上五相反覆。南北球寒暑全反,二分则平,取《春秋》平分以为中,以一短一寒易一长一暑,先必分卦为小颠倒,赤者不赤,黑者不黑,水火既济,平其寒温二带本位之阴阳;然后合为大变,以夏冬之寒暑相易,集其大成。《诗》以“未、既”为说,今定巡守四方,分方别时者为“未”;同主皇居,朝觐会同者为“既”。四帝分方,各主一时,南无定位,分居为“未”;皇合四方王,以地中心为“既”。如此则三统各以地中为北居,而衣裘之间为裳,为两黄道及两洛,《诗》之中多取此义。考天文家说,于长短圈加一斜线,由北二十三度半至南二十三度半以为黄道,则直以赤道之界合为黄道,则不分二黄道而合为一大黄道,《易·中孚》二五为中之说。

地球中分有两赤黑道,而两黄道在赤黑中。《诗》之黄裳、黄鸟,指黄道言;赤狐、黑乌,指赤黑二道言。皇极在赤道中心为衣,由衣推裘,则以黄道为中。两黑道为南,合两赤道地中之中为居。从居至远荒,每方三分。极边之南,皆坐北向南,分三段临驭四方,莫不从同。居乃地中赤道,以赤为北极,非北方之极。所向为南,四时朝宗觐遇,四面皆可为南。故《二南》四方皆得称“南”,《鄘》《卫》四方皆得言北也。《上经》北《坎》、南《离》,赤道中分,当反覆为二局,如九宫法。[宋以下谓之《洛书》。]为冬至局,《坎》一《离》九;颠倒为夏至局,《离》一《坎》九。乃全《诗》之《王》《郑》《齐》,《尚书》之“周公篇”,《小雅》之分方而治,则如《易》之内外卦,各三爻,以三五为中。如《乾》《坤》《坎》《离》,自卦自综,则为八卦是也。分方之法,如以二五为中,《上经》以之。“大统”则南北合一,以两赤道为中。《诗》之“离离”、“忧心”,[絺、绤、绁、绊。]皆谓每方之南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青牛传

    青牛传

    老子一去不复返,唯留青牛昭人间。偶得仙经问尘路,任尔东南西北风……
  • 一曲清风度流年

    一曲清风度流年

    高中的时候,我们是老师和学生大学的时候,我们是朋友和恋人毕业以后,我们是携手共度的夫妻
  • 易道天经

    易道天经

    残破的城墙,飞卢的沟壑。“你们看,这城墙上面还有字。。。。。”斑驳的城墙上,三个黑色石刻古字,笔力浑厚沉凝,苍劲如龙,给人一种古老的岁月气息。“写的是什么?”“上面写的似乎是‘南天门’。”
  • 小桃灼灼尽嫣然

    小桃灼灼尽嫣然

    天庭小仙和大地战神的恩怨情仇。花仙本来是九重天上司理百花的花主,结果因为一个男人犯了事,被赶下了九重天!之后她流落凡间,占了一桃花谷,做了山大王。没成想,这男人竟然下凡历劫来了。风水轮流转,哈哈哈,看她如何报仇!又没成想,战神下凡历劫的时候是个小菜鸟,每次还都不自量力的豁出性命保护她。她苦恼,这还怎么下手啊!“勾陈,我这一辈子算是栽在你手里了。”“哦,是嘛?那我好像栽了两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辰城

    辰城

    儿时因上一代的狗血而相识、相离,却在一方小小的游戏世界相遇,只能说缘分就是这么强大,不是么?就是这么任性,duang~
  • 演技培训系统

    演技培训系统

    一个人的演技究竟是有多差才会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呢?
  • 科技研发狂人

    科技研发狂人

    三星总裁看着他研究出来的新型手机,只感觉眼前一黑。苹果总裁提前了新一代苹果上市的时间,防止与他研究出来的手机相碰撞。微软总裁查看了他新研发出来的视窗操作系统后,连忙催促研究部门赶紧研究新一代的系统。“总统,他研究出的操作系统。我们根本破不了。”黑客对着美国总统报告道。“首相,他开发液态机器人在海域巡逻将我们的船只给破坏了!”日本海军总部向首相报告道。棒子则道:“他拥有韩国血统,是我们大韩民族的人。”林程辉听到后,只说了一个字:“滚!”
  • 神奇宝贝之银羽羁绊

    神奇宝贝之银羽羁绊

    先是在神奇宝贝的世界,在前往别的动漫世界。
  • 千秋与君兮

    千秋与君兮

    同窗,敌人,好友还是道侣?一见面就如同故人一般的熟悉感“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你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我会让你信任我!”“期待。”“这个世界很美,不要逃避了。”“感谢这个世界,让我有幸遇见了你……”倾心于君,望与君共千秋“这一世的千秋,我想与君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