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7800000022

第22章

乾隆二年,豁免崩陷田园一百二十一甲八分二厘二毫零(内:雍正九年分隶凤邑割归依仁里水冲下则田二甲四分六厘九毫零。十一、十二两年各里庄水冲沙压上则田一十二甲八分三厘九毫零,中则田一十二甲六分九厘六毫零,下则田二十一甲八分四厘六毫零。上则园七甲六分,中则园一十一甲一分,下则园三十九甲四分九厘零,俱旧额。另折征下则园一十三甲七分八厘零)。

七年、豁免崩陷田园九十一甲四分五厘(内:乾隆二年水冲沙压上则田八甲七厘,中则田一十五甲七分三厘,下则田一十六甲七分二厘。上则园五甲三分一厘,中则园一十一甲五分七厘,下则园三十四甲五厘。俱旧额)。

以上豁免并拨归共无征榖三千七十石六斗六陞一合零。

实在田园一万二千二百五甲七分八厘五丝二忽八微四纤八沙一尘六埃一秒四漠。内:田四千六百四十七甲六分一厘五毫零(内:上则九百五十甲五分四厘二毫零,中则一千一百五十五甲五分九厘五毫零,下则二千五百四十一甲四分七厘七毫零),园七千五百五十八甲一分六厘四毫零(内:上则五百五十七甲八分零。中则一千六百一十甲七厘五毫零,下则五千三百九十甲二分八厘七毫零)。共该征榖五万二千三百九十七石二斗六陞六合八勺二抄七撮七圭三粟八粒五黍(例系十月开征,每正供榖一石另征耗榖一斗,折纳银五分。详见「耗羡」条)。

其正供额榖,支给镇标、城守、台协、澎协各营兵米外,例运督标兵米,该榖五千一百九十石。每石原给脚费银一钱二分,后核减一分二厘。又运金、厦、闽安、云霄兵米榖,共约一万一千石,年无定额,每石给脚费银八分。又岁运班兵,眷米榖约五千五百石,年无定额,脚费与运金厦同。

附乾隆七年巡台御史书山、张湄奏请采买米榖按丰歉酌量价值疏

榖价以丰歉为低昂,采买视岁时为损益,未有守以前之成例,而不务变通者也。台湾虽素称产米之区,而生齿日繁,地不加广;兼之比岁雨阳不时,收成歉薄,盖藏空虚;荷蒙皇上圣明远照,洞悉情形于重洋万里之外,历奉谕旨,台民无不感激。惟是内地臣工,身未亲履其境,徒执传闻之丰裕,未晓今昔之不同。即如御史陈大玠,生长泉州,尚疑台郡有岐视漳、泉之见。殊不知台湾固为东南数省之藩篱,八闽全省之门户,而于漳、泉所系,尤非浅鲜也。台郡宁谧,则漳、泉安;漳、泉安而全闽俱安矣。夫地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台湾四面俱海,其舟楫相通者,惟泉、厦耳。而泉、厦又山多地少,仰藉台榖。是台湾之米,有出'无入,猝有水旱,非同他郡有邻省通融、商贾接济也。

臣等蒙皇上畀以巡视重任,岂不知「春秋」严遏籴之戒?况同隶闽省版图,原无分于此疆彼界;而于海口之米榖,不得不责成官吏、严其出入者,实由事势使然也。若任其运载透越,则台榖指日可竭,而地方不能宁谧。日后之漳、泉,亦无从而仰藉矣。此臣工之籍隶漳、泉者,亦宜为久远计,而毋徒务争目前之利为汲汲也。盖台地之所出,每岁止有此数;而流民渐多,已耗台榖之半,复有兵米、眷米及拨运福、兴、漳、泉平粜之榖,以及商船定例所带之米,通计不下八、九十万。此即岁岁丰收,亦断难望其如从前之价值平减也。是以臣张湄同前任满御史臣舒辂,有请建府仓、以裕民食之请;工科给事中杨二酉有先实台仓之奏。臣等于上年十月亦有请禁透越私渡之摺。即近今闽省督抚二臣议覆科道杨二酉等条奏,亦以台仓之积贮不充,则内地之转输易竭,海外设有缓急,他处难以接济为虑。但督抚所议,令台湾四县贮粟四十万石,恐一时买足,为数太多,为期太迫,应定三年之限,照数购买;而部臣以采买仓榖定例,年岁丰稔,应全数采买,并无预限三年之期议覆。臣等复思台湾上年收成,实止七分。既非丰稔,似不得全数采买。且杨二酉原奏,请先实台仓,然后买运内地。该督抚等以内地兵糈民食无从措办,关系非小,仍请照旧拨运。部议既准其奏,而本处贮榖,又不宽其限期,未免米价更昂,转于民食有碍。是不若督抚所请三年之议为得也。

再,杨二酉所称,内地发买榖价,仅三钱六分,或三钱不等,装运脚费俱从此出。在从前榖贱之年,原足敷用,今即不免赔累。嗣后必依时价运费发买为得。该督抚亦议请以后按年岁丰歉,酌量增减,所见相同。而部臣拘于成例,谓从前并无以年岁不齐,稍议加增。又台湾素称产米,迥与内地不同,倏增倏减,恐启浮冒捏饰之端,宜仍循旧例。是犹以从前之台湾,视今日之台湾也。臣等查上年台湾于收成之际,米价每石尚至一两五钱不等,则榖价亦在七钱上下。续又准闽省水陆提督及金门镇等,各移咨督抚赴台采买兵米,俱不下数千余石。目下各属米价,自一两七、八钱至二两不等,则与从前大相悬殊,可知原议之榖价,即不论装运脚费,已不抵时值之半。倘仍不议增,必致因循岁月,互相观望,采买无期。若勒以严限,迫之使趋,非县令受赔偿之累,即闾阎罹短价之苦。小民终岁勤动,至秋成而贱买之,既失皇上爱民重农之意;若使有司赔垫,势必挪移亏空,亦非皇上体恤臣下之心。况贤愚不等,或思因他事取偿,是其累仍归于民也。至因倏增倏减,恐启浮冒捏饰之端;则终岁晴雨,榖价低昂,各属每十日必通报督抚提镇;而臣等亲驻其地,贵贱俱循例奏闻。倘有不实,定即指参,何能浮冒?夫浮冒之弊小,累民之事大。即果不能尽绝,犹当权其重轻,况本无从捏饰乎?

臣等仰荷恩命,巡视台疆,身处局中,不敢以既经部覆之案,瞻顾隐默,有负委任之至意。谨将现在榖价情形,据实奏明;伏祈皇上天恩,准照闽省督抚所议,俾得按年岁丰歉,酌量价值,及时采买;庶于海外地方,实有裨益。至将来闽省提镇等采买台榖,亦乞敕谕令其预为咨商台地官员,俟果有盈余,然后委员赴买。臣等仰体圣心,自必随时斟酌变通,使中外有无相济,断不敢稍存尔我畛域之私,违协恭和衷之道也。

土贡

上用榆次瓜(有白皮,青皮二种),奉谕旨:『福建督抚每年着进瓜十圆,提督不必进瓜,种亦不必发去。钦此』。每年五月中给发银两,雇募瓜户,税贌腴园。于白露节前择吉,知县到园敬谨下种,着令瓜户加意灌溉培植;看守至十月末成熟,知府会同营员遴遣弁役慎重护送赴省。十二月,督抚差员恭进,以供献新(应给瓜户园税、工资及解送盘费等银,系知县捐给)。

杂饷

厝饷:共额征银一千二百六十六两一钱九分五厘二毫四丝二忽。内:原额街市瓦店厝二千六百九十四间,每间征银三钱三厘八毫,共征银八百一十八两四钱三分七厘二毫;草店厝一千七百七十八间,每间征银二钱一分七厘,共征银三百八十五两八钱二分六厘。雍正九年凤山县拨归邑辖土墼埕保瓦厝五十二间,每间征银三钱三厘八毫,共征银一十五两七钱九分七厘六毫;草房七十二间,每间征银二钱一分七厘,共征银一十五两六钱二分四厘。又安平镇瓦厝一百六十六间,每间匀征银一钱六分九厘三丝三忽,共征银二十八两五分九厘四毫七丝八忽;草房二十九间,每间匀征银八分四厘五毫一丝六忽,共征银二两四钱五分九毫六丝四忽。

牛磨饷:共额征银二百二十五两二钱四厘。内:原额牛磨三十首,每首征银五两六钱,共征银一百六十八两。雍正八年报陞牛磨盈溢月饷,无定首,共征银五十七两二钱四厘。

按厝饷、磨饷,俱始于伪郑。历年既久,有片瓦寸草俱无、子姓零落及孤寡不能自存者,按册拘追。而大井头一带行店碁布,终岁不出分文。雍正元年五月,知县周钟瑄清查房店,将破坏瓦厝、草厝悉为开除,凡得大瓦厝七千零七十四间,小瓦厝一千七百零三间。小者每间折半科算,共七千九百二十五间半。额饷匀摊,每间一钱五分一厘九毫有奇。每户给以饷单。如倒坏无存者,许执单缴验注销,另查新屋顶补。磨三十首,多半磨坏人亡,无从追比。现征十九首,官年赔解十一首,即十九首内,实在开市者不及十首,余皆倒坏。按册问赋,与厝饷等。雍正间,召募新开各磨户,给以照单;磨开饷完,磨止饷停。原额无亏,报陞盈溢。

蔗车饷:共额征银二百七十四两四钱。内:原额蔗车四十五张,每张征银五两六钱,共征银二百五十二两。雍正八年报陞蔗车三张半,共征银一十九两六钱。九年凤山县拨归邑辖蔗车二张半,共征银一十四两。内:拨归凤山县辖蔗车一张,减征银五两六钱。乾隆二年豁免倒坏蔗车一张,无征银五两六钱。

番檨宅饷:共额征银七十两。

梁头饷:共额征银六百四十五两六钱四分五毫。内:原额采捕小船二百八十九只,共载梁头七千六百七十六担,每担征银七分七厘,共征银五百九十一两五分二厘。雍正七年报陞梁头饷,共征银五十四两五钱八分八厘五毫。

凡造船必先赴县报明,取具澳里族邻行保互结。造竣验量梁头长短、广深,填写印烙讫,照例计担配饷,给以印照,并开载舵工、水手人数,听其往来各港贸易,采捕。岁底将照缴销,换给新照。

凡船出洋,由台防厅查明舵工、水手年貌及货物数目,给予印单,于鹿耳门会同武汛点验出口。其往南路贸易小船从大港出口者,新港司会同武汛验明。凡往南北二路贸易船只,台防厅饬取行保结状,限定往来日期,以杜透漏米榖、偷渡诸弊。如逾期不到,即行查究。

按船制大小不等,名目各异。一曰澎仔船:平底单桅,今多双桅者,可装榖四、五百石至七、八百石。一曰杉板头船:单桅,亦有双桅者,可装三、四百石至六、七百石。一曰一封书船:双桅,囗〈木盛〉盖平铺,前后无舱,可装二、三百石。一曰头尾密船:单桅无舱,中设拱蓬,可装百余石至二百石。皆往来南北各港贸易所乘。一曰大囗〈舟古〉仔船:单桅拱蓬,亦名大镇渡船,可装百余石;渡人载货往安平镇或驾驶内港运载。一曰小囗〈舟古〉仔船:在墈脚渡人载货登岸。一曰渔船:即龙艚船,亦镇渡船之类。一曰划仔船:每船止容三人,往各港采捕。一曰当家船,又名蛋家船:渔人眷属,悉住其中,无登岸结庐者,浮家也;皆往来各港采捕,并鹿耳门、安平镇生理。

港、潭、塭饷:共额征银四百四十二两一钱二分四厘。内:加老湾港征银三十七两三钱九分六厘八毫。隙仔港征银六十两。草头港征银七十三两六毫。北线尾港征银二百二十三两。茄藤仔港征银一十二两二钱二分六厘六毫。鲫仔潭征银一百六十两。雍正九年凤山县拨归邑辖风柜门塭征银七两五分六厘。喜树仔小塭征银一两。盐埕小塭征银五钱。雍正十三年报陞风柜门塭饷征银七两九钱四分四厘(旧有大鲲身港一所,额征银二百二十两。雍正九年,拨归凤山县管辖)。

按港、潭、塭俱蓄鱼之处。海囗〈氵义〉曰港,溪流注海,潮汐所通亦曰港。洿地瀦水,溪水汇流深广皆曰潭。塭者,就海坪筑土岸,潮则岸没,汐则水积,鱼聚其中。内地或种蛏及蚶或养海蛛取粉。台地但资以蓄鱼。

罟、罾、縺、囗〈罒上令下〉、蚝饷:共额征银二百二十六两四钱四分。内:罟六张,每张征银一十一两七钱六分,共征银七十两五钱六分。罾三张,每张征银四两二钱,共征银一十二两六钱。小罾九张,每张征银二两二钱,共征银一十九两八钱(雍正九年,凤山县拨归邑辖)。縺九条,每条征银五两八钱八分,共征银五十二两九钱二分。囗〈罒上令下〉三条,每条征银五两八钱八分,共征银一十七两六钱四分。蚝九条,每条征银五两八钱八分,共征银一十二两九钱二分。

按罟、罾、縺、囗〈罒上令下〉,皆捕鱼之具。蚝,蛎房也,即以为取之之名;征饷则指海坪产蚝处而言。罟长百余丈,广丈。用四、五十人驾船二只下罟于海,两船分挽两头,拢至海边浅处,得鱼可多,名曰牵罟。罾制方广,以竹片箕张之,沉水底,伺鱼入其中,举之,曰榉罾。车罾则搭大竹棚于水中,高可二丈许,设机轴系绳以举,如桔槔状。又有摇罾,须五、六人驾龙艚船,带小划仔船,捕鱼于外海。縺之广长次于罟,春冬二时,外海捕涂魠等大鱼用之。又有曰藏者,专于冬至前后捕乌鱼。凤山县给旗九十四枝,各用白布刷乌鱼旗字样,填渔户姓名、钤印,插船头。囗〈罒上令下〉广长又次于縺,上施小木楔,浮水面,下结网袋无数,挂铅铁坠沉入水底,横截中流,往来之鱼入袋中,辄蔽不能出。大囗〈罒上令下〉置外海,小囗〈罒上令下〉置内港。蚝者,用竹二,长丈许,各贯铁于末,状似剪刀,驾小船于海坪水浅处,钓取蛎房。又诸维县有囗〈糸衮〉饷。囗〈糸衮〉者,垂饵以钓鱼也。用大绳长数十丈,系一头于岸,浮舟出海,每尺许拴数钩,大小不一,绳尽则返棹收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游戏入侵诸天

    游戏入侵诸天

    诸天万界之神方恒临终前手握一颗繁星,嘿然笑道:“吾将毕生所学注入其中,得此物者继承吾之神位,也不知道会便宜哪个幸运的家伙。”......“老子终于不用再做这个无聊透顶的神啦!”
  • 帝狂

    帝狂

    一个从小饱受冷眼的环境中长大的恶帝一族竟然拥有尚卑大陆上至纯致尚的灵魂!谁说在卑界成长的人只能拥有世上最卑贱的灵魂?那些曾带给我痛苦与不堪回忆的人,请享受我回赠与你的狂怒!!
  • 新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筹划技巧

    新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筹划技巧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从纳税实务操作与税收筹划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 不一样的韩娱

    不一样的韩娱

    娱乐圈里仿佛有一双手,使劲的把他拉了进来。越想离开,却越陷越深。直到有一天他明白过来大喊一声:我知道了这是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于是他开始试着深入娱乐圈,却再也没出来过。
  • OPTIONS

    OP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我就是狐狸精

    重生之我就是狐狸精

    我不顾一切的爱情却换来背叛,一场车祸将我带至古代,醒来之后身在妓院“潇湘阁”。“我要当花魁!”我扬言,没想到,我居然蓝颜不断,帅哥居然一个接一个的来。男人嘛,越多越好!所以,当看到我身后有一票票的男人,也不要奇怪。千帆过后,谁才是我的真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贵族蜜恋:恶少的拽丫头

    贵族蜜恋:恶少的拽丫头

    可恶的老头,还是我的亲爹吗!一声都不商量的就让我们转到这所学校,什么破地方,一群大少爷,本小姐可不怕你们,切,少来招惹我,不然有你们的好果子吃,尤其是你,这个霸道冷漠无情的小子!本小姐不爽,你最好靠边站!
  •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

    匈奴最后一个风水师

    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史籍上,四百年后,日渐式微的北匈奴被汉军歼灭于金微山,就此销声匿迹。然而,这场大胜过后却留下一个悲剧跟一个谜团——汉将先锋耿夔身中萨满狼咒,族人世代生不如死;匈奴首领北单于下落不明。再无任何记载。耿夔后人为破解狼咒而苦寻北单于墓冢,直到耿家后裔耿天桦继承祖业,机缘巧合下觅得一蒙古皇陵,并从中得到一张与北单于有关的狼皮地图。后又在一契丹贵族墓中得到同样的信息。原来辽、元的崛起都与北单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所有目标都指向一个地方——金微山。于是,考古学家、盗墓高手、境外犯罪集团等,无不闻风而动,为了各自的目标,一场尔虞我诈的暗战就此展开。
  • 大清懿贵妃

    大清懿贵妃

    女人之间的斗争永远都是残酷的,而在宫中便是一个爱情和残酷的合成物,嫔妃之间的明争暗斗让我一步一步的成为权利的最高的那个人,但是…………
  • 凤临天下之霸王别姬

    凤临天下之霸王别姬

    今生我是你的妻,今生我是你的君,来生我们定不离。若有来生,我定不负君,若有来生,君定不负卿。来生我定与君不离不弃,来生我定予你万千星辉。前世,今生,你是否还是你?而我,是否还是,那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