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79500000044

第44章

若利止发热之后。至四五日而病患似欲大便。颇虞其复利。而反但转矢气。仍不下利者。此为邪气不转入阴而转属阳明也。何也。凡下利者。必溏泄而无矢气。即或有之。亦必稀粪随矢气而出矣。岂能但转矢气哉。今但转矢气。是以知其大便必硬。已还阳明矣。所谓阳明中土。为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之地。至十三日而愈矣。

但言便硬而不言下法者。以阴寒吐利之后。胃阳复还而硬。非若阳明证之便硬为实热盛也。经尽者。前太阳总证云。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盖言太阳之邪。七日以上。经尽而衰去也。十三日者。即所谓再作经也。七日太阳之经已尽。复传阳明。至十三日而其经亦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

不属阳明也。

此又承上文言霍乱利止后。复更发热者。是霍乱复为伤寒矣。四五日不转入阴而入阳明之里。则当便硬。硬则胃阳已复。寒邪已去。故当能食而愈也。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者。言今便已硬。犹不能食者。胃中阳气未回也。后经。谓七日之后。再作一经也。言到七日以后。再作阳明一经。胃气方醒而颇能食。是复过一经而能食也。

如此。则于过经之一日。当即愈。方为转入阳明。如其不愈者。是未入阳明。故曰不属阳明也。可见入阴即为不治。

入阳则为即愈。阴阳之迥别如此。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此又承上文脉微转入阴经必利而言也。言如前证而不发热。但恶寒。脉微而复下利。则阴寒在里。

阳气微弱甚矣。而忽得利止。此非阳回利止。乃亡血也。亡血二字。以仲景词义推之。皆无阳之意。不知是何深义。

殊不能解。如太阳中篇云。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盖尺中迟。则为下焦虚冷。真阳衰少。恐更亡其阳。

故云不可发汗。不意下文即曰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以阳虚而云血少。因有营气不足四字。此段犹为易解。既云营气不足。则知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天地以阳蒸阴而为雨。人身以阳蒸阴而为汗。故曰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若发其汗。则阳气随汗而泄。汗泄则营血去而阳随之以亡矣。故以尺中虚为血少耳。又如厥阴篇中云。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软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无血。下之死。既曰腹软脉虚。复至四肢厥冷。

是以阳虚阴盛而不可下也。亦谓之无血。岂非以无阳为无血乎。此所谓殊不可解者也。此条以恶寒脉微之下利。

宁非虚寒所致。而以利止为亡血。而又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岂非亦以无阳为亡血乎。此又一殊不能解者也。

不得已而强解之。除是阴无阳不生。阳气虚衰。则阴血亦亡。故以四逆汤挽救真阳。而加人参汤以扶补其气血之虚也。未知然否。姑妄议之。以俟后之君子。

四逆加人参汤。于四逆汤内加人参一两。余根据前法。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此又承上文言有表证之霍乱。头痛发热身疼而不恶寒者。既不转入阴经。而反热多欲饮水者。非阳明胃热渴欲饮水之证也。盖因本系表里均受寒邪而致霍乱。所以上吐下利。今其头痛发热身疼之太阳表证尚在。

因寒邪内犯太阳之腑。故膀胱为津液之所藏。寒在下焦。气液不能上腾而为涕唾。所以虚阳在上。热多而欲饮水。

即如太阳中篇所谓脉浮数而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之义也。故以桂肉之辛热。助下焦肾中蒸腾之阳气。而以四苓沛肺家下行之水。如此则肾中之地气上升而渴自止。肺藏之天气下降而便自利矣。苟非长沙之圣。孰有不认为胃无津液。

而用寒凉以济之者耶。然后贤犹未达五苓之义而不敢用。每改桂为桂枝。良可慨也。至于寒多而不用水者。则中焦已寒。脾胃虚冷。故用理中丸温补之也。

理中丸方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以上各三两)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参术甘草。补中气而益脾。干姜温热。守中而散寒。为足太阴之专药。故能治理中焦而驱除阴慝。为脾胃虚寒之主剂也。

后加减方文理背谬。量非仲景之法。姑存而辨之。以资考校之用。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太阳上编云。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必作奔豚。此乃肾气动也。此云脐上筑。则非从下上冲之肾气矣。肾肝在下。岂反于脐上筑筑然而动乎。此所谓筑者。非心下悸。即脐间之动气耳。未可云肾气动也。成氏既注为脾虚肾气动。则脾虚之证。不应去术。又云甘者令人中满。术味甘而壅补。又何去术而独留甘草邪。即此观之。出自仲景者。果如是乎。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霍乱吐多。乃胃气虚寒。最宜理中全用。若胃有宿食。恐助其痞满。固当去之。成氏谓呕家不喜甘。故去术。盖呕与吐。大相悬绝之证也。邪气在表则呕。如中风有鼻鸣干呕。伤寒有体痛呕逆。阳明有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亦是太阳表证未罢也。少阳有呕而发热。心烦喜呕。此皆有表证而呕也。至若吐证。则为寒邪在里。

如太阴有腹满而吐。少阳有欲吐不吐。有咽痛而复吐利。有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厥阴则有吐蛔而下利者矣。

呕吐之分如此。而成氏不辨。以呕为吐。误矣。呕家以生姜为圣药者。取其辛温发散也。吐家以干姜为主治者。取其温中去寒也。方中既有干姜。加与不加皆可。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霍乱而下多。则寒邪在里。理中自宜全用。已不必言。前小柴胡汤加减云。悸者加茯苓四两。盖以水停心下。

小便不利。故心下筑筑然而悸也。此亦加茯苓。焉知上文脐上筑者。非心下悸而又去术加桂邪。总非仲景之笔。

遂多此等不伦之语。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太阳邪入膀胱。五苓散之渴也。阳明热邪入胃。津液枯燥。白虎汤之渴也。此因渴欲得水而加术。术性本燥湿。岂宜于渴者。五苓散中用之。全赖肉桂之蒸腾。故气液得升耳。不然。术岂渴证所宜。且理中丸已自有术。又加至四两半。

不知又属何意。成氏谓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缓之。愚谓津液不足而反用燥湿之术。已不可解。况渴证而用缓法。何也。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成氏谓里虚则痛。加人参以补之。愚窃谓虚则因何而痛。痛则何故补之。此真所谓随文顺释。洵不虚也。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原方中四味等分。已有干姜三两。不为少矣。又加一两半。殊未切当。若果至寒甚。何不即加附子。直待腹满。

然后加入邪。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霍乱腹满。本属阴寒。附子或可。至于去术之说。亦当略分虚实。若吐下未已。浊气留中。固当去术。若吐利已过。

中气虚寒。则术附恰当同用。即中气不寒者。亦如补中益气汤。治气虚中满可也。若果能饮热粥升许。则术亦可不去矣。

饮热粥而微温。勿揭衣被者。即服桂枝汤。取 微似汗之法也。寒邪在里而腹胀。阳气衰微而加附子。似不宜于汗。然已有附子回阳。微汗亦不妨矣。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消息二字最妙。方为活法。身痛不休。未易拟议。如伤寒第二条之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乃寒邪在表而痛。

此麻黄汤证也。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此乃汗后亡阳。阳虚里寒。无阳气以嘘培和暖其筋骨。营血凝涩而痛。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证也。如太阳下编之首条。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者。此风寒并感。温热之表邪所致。大青龙汤证也。又如太阳下编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宜用四逆汤者。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用桂枝汤者。又如厥阴篇之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者。历观论中之身疼痛者。表里不同。虚实各异。而更有虚实表里互相参错者。临证酌治。能不为之消息详辨乎。若使毫厘之差。必致千里之谬。死生存亡系焉。司命者其可有所失欤。

所以吐利止后之身痛不休。或阳气虚损。营血不行。乃阴寒所致。可用四逆者。或病后新虚。气血未和。

而可用如人参新加汤之类者。或果有表邪未解。虽属寒邪。病后不宜更汗。舍麻黄而用桂枝汤和表者。各当以脉证审辨可耳。但其辨甚微。非浅事也。故曰消息二字最妙。果能如此。方为活法也。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汗出发热恶寒。似桂枝证。然霍乱则与中风迥异。盖中风之初。有表证而尚无里证。但治其表可也。霍乱则方有表证。而寒邪已先入里。故上吐下利也。且吐且利。而又四肢拘急。则诸寒收引也。手足厥冷。则阳气衰微而不充于四肢也。其证之急。里甚于表。故急宜救里。当以四逆汤主之。寒中霍乱。本无汗下及寒凉之治者。

皆以寒邪在里。阳气虚衰故也。所以但用温经散寒。而其表证亦无不解也。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利则寒邪在里。小便复利。无热可知。而大汗出者。真阳虚衰而卫气不密。阳虚汗出也。下利清水完谷。胃寒不能杀谷也。内寒外热。非表邪发热。乃寒盛于里。格阳于外也。阴寒太甚。阳气 微。故脉微欲绝也。急当挽救真阳。故以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此合上文两条之脉证而言。吐利之时。所以有此脉证。今吐既已而下利又断。当邪解而愈矣。仍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而不解。脉仍微而欲绝者。此寒邪固结而不解。阳气虚尽而欲竭。所以吐亦无气以出而自已。利亦津液不行而自断。此非欲愈之吐下得止。乃无阳气以流行。肠胃不通。脏气不行之征也。当急救真阳。无奈寒邪太盛。又恐拒格而不受。非前方可治。故以热因寒用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霍乱吐泻。而有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者。苟非阳虚。原当以温中发散治之。今吐利发汗而脉平。则邪解而愈矣。而觉胸中小小烦闷者。盖以病后新虚。胃气未复。食谷太早。未能胜任谷气故也。损谷则自愈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末途

    乱世末途

    一个国家就如同人会逐渐腐朽,终有走向毁灭的一天,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勤奋进取,才能永远保持其生命力。 那么这个乱世的末途,又会成为一个怎样新世界的起点呢?(PS:本书取名极为随便,所有的一切全为虚构,有胡乱套用历史名称之嫌,但这只是一个纯虚构的世界与故事。)
  • 废柴逆天:朕的江湖妃

    废柴逆天:朕的江湖妃

    天空一声巨响,舞台射台“哐啷”登场,把海政文工团的演员尹筱晓一下砸到了古代,死里逃生成了七秀坊掌门唯一的弟子。她只想逍遥快活的做个小弟子,却不曾想一夜之间门派覆灭,她要担负起整个门派的荣辱兴衰……他说:“我会一直护你周全,直到生命的终结。”她信!哪怕面对门派覆灭,面对整个江湖的追杀,面对尔虞我诈的后宫,她始终相信,他会一直在。“对不起,我来晚了。”他见她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自责内疚。她微微一笑:“不晚,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娘亲天才宝宝

    腹黑娘亲天才宝宝

    林萱觉得没有人比她更悲催了,没有在火海中爆发,也没有在火海中死去,却在火海中重生了!重生不可怕,穿越也不可怕,穿越在火海中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穿越重生在一片火海中,费尽力气逃出来之后,发现自己中了春药了……“混蛋,放开我娘亲!”某宝宝怒瞪着抱着自己娘亲的妖孽男吼道。“我是你爹爹,你娘亲是我的女人!”某男无耻道。“娘亲是我的女人,你放开她!”某宝怒。“错了,你娘亲只能是我的。没有我,那里的你?”某男挑眉。“混蛋,你以为就你有小蝌蚪吗?”某宝鄙视道。某女默……女强,男强,宝强,兽强,美男强,各种强!
  • 总裁好坏:请温柔

    总裁好坏:请温柔

    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她为逃脱恶少追捕不得已搭上了他。霓虹闪烁中的他是女人眼中美美的小鲜肉,举止风流,冷魅,她以为遇到了鸭,却不曾想她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个风尘女。那夜的偶遇,成了甩也甩不开的痴缠。
  • 金人凤

    金人凤

    修真界末法时代金人凤穿越到狐妖世界,成为了反派金人凤。狐妖世界充沛的灵气,修真界的典籍,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梦里现实都是你

    梦里现实都是你

    关于娱乐圈明星恋爱的一部小说,男主是EXO主唱边伯贤,女主则是一位女明星,内容请大家敬请期待吧!
  • 天才第一步,追妻漫漫路

    天才第一步,追妻漫漫路

    晏轻瑟这一生没什么别的愿望,只想吃吃喝喝睡睡,偶尔拌拌嘴,衣食无忧即可宋明净“巧了,我也是。不如姑娘我们凑合凑合?”晏轻瑟“你做梦……”宋明净“……”他追她,她躲。他念她,她装作听不多,可谁又明白这一切都是早已经注定好了的。难以逃避,当一切浮散开来,她,又该如何面对
  • 蕙兰兮

    蕙兰兮

    一朝穿越,第一感觉便是穿心之痛。看现代而来的高中生梁蕙如何抵挡尔虞我诈,逐渐成长。南宫澈,一个权势滔天的三王爷,却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失了心,也败给了后来的她;南宫暻,一个表面君子风范,实际心狠手辣的五王爷,在渐行渐远的路上失去了本该珍惜的人;炎啸,一位江湖剑客,身负血海深仇,最终放下一切,只为给她作永远的后盾......
  • 七月未央

    七月未央

    喜欢黑夜么,你?蠢蠢欲动夜的精灵,在无人知晓的地方哀哀唱起离魂的催眠曲。而那些被遗忘的、被埋没的、被爱恋的岁月和时光,终究会随着时间的长河奔流而去,千秋万代,永不回头。你准备好了么?来倾听这场夜的序曲。嘘。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