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0700000017

第17章 (5)

阳明,胃也。少阳,胆也。有辨焉,口渴者热在胃,口苦者热在胆也。兼而有之,则二经均有留热矣。是方也,干葛清胃,竹茹清胆,半夏破逆,甘草调阳。

雄矾瓜蒂散

雄黄 明矾 苦瓜蒂(炒,各五分)共为末,酒服。

呕而流涎,脉平者,虫家证也。主此方吐之。

虫动则流涎,胃痒则令呕,脉平者,得平人无病之脉,不迟不数,无寒无热也。雄黄气悍,明矾苦涩,杀虫之品也。佐以瓜蒂之善涌,则虫立吐而出矣。又曰∶实而能吐者,主以此方。虚而不能吐者,宜主伤寒门乌梅丸。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蜜丸。

阴虚于下,令人多呕者,主此方盐汤吞之。

《脉解篇》曰∶诸阳气浮,无所根据从,故呕、咳、上气喘。此阴虚于下,而令孤阳上浮尔。是方也,熟地、山萸,质润味浓,可使滋阴。丹皮、泽泻,气味咸寒,可制阳光。山药、茯

叙曰∶呃逆一也,中下判焉。中焦呃逆其声短,水谷之病也。下焦呃逆其声长,虚邪相搏也。今考古方三首,辨其上下,察其虚实,则十全之工矣。若呃逆日久而且吞酸,则翻胃之前驱也,从火治之。

橘皮竹茹汤

橘皮 竹茹(各一升) 人参 生姜(各半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三十枚)大病后,呃逆不已,脉来虚大者,此方主之。

呃逆者,由下达上,气逆作声之名也。大病后,则中气皆虚,余邪乘虚入里,邪正相搏,气必上腾,故令呃逆。脉来虚大,虚者正气弱,大者邪热在也。是方也,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丁香柿蒂竹茹汤

丁香(三粒) 柿蒂 竹茹(各三钱) 陈皮(一钱)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此方主之。

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痞塞,五脏之阴既伤,则少阳之火奋于下,故令下焦呃逆,直冲清道而上也。是方也,丁香、陈皮,辛温者也,理中气之痞塞。竹茹、柿蒂,苦寒者也,疗下焦之呃逆。或问∶降逆何以不用栀、柏?余曰∶此少阳虚邪,非实邪也,故用竹茹、柿蒂之味薄者以主之。若栀、柏味浓,则益戕其中气,痞塞不益盛乎?古人盖亦深权之矣。

木香调气散

木香 檀香 白蔻仁 丁香(各三两) 砂仁(四两) 甘草(炙) 藿香(各半两)共为末,每服二钱,盐汤下。

中焦呃逆者,此方主之。

中焦者,水谷之海,仓廪之区也。其呃逆责之谷气,故用砂仁、蔻仁以化食,木香、丁香、檀香、藿香以调气,甘草以和中,盐汤以润下。或问∶中焦呃逆,与下焦呃逆何以辨?余曰∶彼则由于大病后,此则得之饮食后也。又中焦之呃逆轻而短,下焦之呃逆恶而长,其辨判然矣。

叙曰∶翻胃一证,古今难之。若胃脘未枯,皆为可治。借曰枯之,则从容用药,犹可久延。若造次不察病理,非惟无益,而又害之矣。今着六考,宜于言外而变通之。

韭汁牛乳饮

韭汁 牛乳(等分)时呷之。

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者,此方主之。

翻胃者,胃不能安谷,食下即出之名也。嗜酒燥暴之人,多有此疾。胃脘有死血者,醇酒渍胃,久积瘀热之所致也。干燥枯槁者,燥急心热之所致也。有枯燥,故令食下作痛。有积热,故令翻胃便秘。韭汁味辛,能消瘀行血。牛乳甘温,能养血润燥。

驴尿一物饮

驴尿,每服呷二合。

郁火翻胃者,此方主之。

火郁于中,治以辛香开胃之药,益滋其燥,非所宜也。驴尿辛膻,可使开郁,然为浊阴之所降,则可以济火矣。唐贞观中,许奉御及柴蒋等,时称名医,奉敕治翻胃,竭其术,竟不能疗,渐至羸惫,死在旦夕。忽有术士云∶服驴子小便极验。旦服二合,午食惟吐一半。

晡时又服二合,人定时食粥,吐即定。后奏知大内中,五六人患翻胃,同服,一时俱瘥。卢和着《丹溪纂要》,谓入驴尿以防生虫,此未究理者也。

螺泥丸

取田中大螺,不拘多少,用新水养之,取其吐出之泥,阴干为丸。每服三十丸,藿香汤下。积热翻胃,此方亦良。

螺性至凉,泥性至冷,故可用之清胃。吞以藿香汤,假其辛芳开胃而已。

九蒸大黄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故用大黄酒润九蒸晒之,取其无伤胃气而能去火。此久练之将军也。

附子散

附子(一枚)干姜煎汤润七次为末,每服三钱。

寒痰翻胃者,此方主之。

膈上有寒痰,壅塞中、下二焦之气,阴遏其阳,蓄极而通,则令翻胃。附子辛热,能解寒痰,寒痰既解,则气道疏通,而无蓄极之阳矣,故翻胃顿除。

三花神丸

甘遂 芫花 大戟(拌温炒,各半两) 黑丑(二两取头末) 大黄(一两) 轻粉(一钱)共为末,水丸。每服五丸,渐加五丸,以快利为度。

积痰满胃,食下即吐,宜主此方。

胃中纯是痰,则遏下焦少阳之火。蓄极而通,必作翻胃者,势也。以平剂治之,则经年不效,故聚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大黄峻厉之品以下之。方内有轻粉,一可以逐风涎,一可以解遂、芫、戟、丑之辛烈。此大毒类聚为丸,瞑眩之剂也。惟声重、脉来有力者能行之。若言微,脉来无力者,勿轻与也。

叙曰∶近代医籍,翻胃、噎膈,混作一证。今考于汉、唐之上,有翻胃,有噎,有膈。

要之,翻胃自是不同,而噎,而膈,则可混一而治也。考方八首,明者辨之。

《深师》七气汤

干姜 黄芩 桂心 半夏 甘草 橘皮 干地黄 芍药(各二两) 桔梗(三两) 枳实(五枚) 人参(一两) 吴茱萸(五合)气噎膈者,此方主之。

噎膈者,有物噎塞,防碍饮食之名。今人与翻胃浑然无辨,非古也,深师、孙真人之传也。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也。气者,营运不息之物,故气行则治,气郁则病。冲和则治,乖戾则病。是方也,辛可以行气,故用干姜、肉桂、吴萸、半夏、陈皮之辛。苦可以降气,故用黄芩、枳实、桔梗之苦。脾虚则不能运气,故用人参、甘草以益脾。肝肾弱则不能吸气,故用地黄以滋肾,芍药以和肝。

韭汁饮

生韭汁 醇酒(等分)每服二合,日二。

血噎膈者,此方主之。

汉医但称噎、称膈而已,后之方书称五噎、五膈。五噎者,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也。五膈者,忧膈、恚膈、气膈、寒膈、热膈也。立言虽曰有五,说证其实未周。今不拘其说,只据世人所有之证而订其方焉。血噎膈者,或因跌扑,或因大怒,血积胸膈,久久凝结,令人妨碍饮食,得热则宽,得寒则痛是也。生韭汁,能解蓄血之瘀结,佐以醇酒,行其势也。

栝蒌实丸

栝蒌仁 枳壳 制半夏 桔梗姜汁米糊为丸。

痰噎膈者,此方主之。

痰随气上,亦随气下,故栝蒌、枳壳、桔梗,皆下气药也。痰以湿生,必以燥去,故半夏者,燥湿之品也。或问∶桔梗为诸药之舟楫,浮而不沉者也。何以下气?余曰∶甘者恋膈,苦者下气,轻者上浮,苦者下降,此药之性也。桔梗甘而苦,为阳中之少阴,故初则恋膈,久则下气矣。痰盛者,宜于痰门诸方消息之。

回令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境之魇

    梦境之魇

    你经常做梦吗?你知道梦境背后的秘密吗?来吧!跟着我一起进入梦境中去寻找梦境中的秘密,一起直击梦境背后那无比恐怖的真相吧……我,在梦中等你!美好的梦境让我们不愿醒来。而恐怖邪恶的梦境却让我们无法醒来。
  • 血色紫荆花

    血色紫荆花

    应该属于黑暗类小说,一个魔法师疲惫的故事,坚持,痛苦,嘲笑,血腥,一个人慢慢地一路走下去……--------在古黄金时代的神话传说中,不死鸟凤凰在太阳面前飞翔,在她的翅膀上布满着黄金密纹,意思就是--------承载着我的非天亦非地,承载着我的,只是我自己那燃烧的双翼!!
  • 末世之世纪轮回

    末世之世纪轮回

    新纪元的轮回再次开始。地球成为了该轮回的起点站,迎来了灵气复苏,外界入侵,位面连接,强者回归等一系列超自然现象。而人类又该如何面对呢?
  • 我真当不了大佬

    我真当不了大佬

    不惑之年遭天谴元婴出窍异世现我真不是大佬我才十五岁
  • 九幽冥皇

    九幽冥皇

    一次宿命的邂逅一次慷慨的赋予一双贯穿阴阳两界的双眼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却是另有原因一切的一切,成就这九幽冥皇
  • 位面管理局之紫月大陆

    位面管理局之紫月大陆

    遥远的多元宇宙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掌管着各个宇宙、各个世界命运的走向,这个地方被称作为位面管理局;芯元,位面管理局用来投放各个大陆用来生成天赋异禀管理者的高端科技;紫月大陆,位面管理局刚刚列入管理的大陆之一;就在这个刚刚冉冉升起的大陆之上,位面管理局阴差阳错的投放了一颗半成品芯元,管理者为了隐瞒错误,又投放了一颗成品芯元。而我们的故事,也就在这两片芯元之间展开……
  • 清后倾城

    清后倾城

    穿越到历史上的清朝,怎么办?最可恶的还只是四爷的一个侍妾?对付四爷,身体要软,对付福晋,只能赔上笑脸,嫡福晋惹不得,侧福晋更惹不得,嗯,决定了,她以后要抱紧四爷的大腿,还好她家世不错,福晋和侧福晋欺负她,她可以忍,可为什么后面还有一个钮祜禄氏?这特么就伤心了。(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有异能,宠宠宠,女强+男强)
  • 鬼神敕谕

    鬼神敕谕

    神谕降世,预示魔童转世。要将魔童扼杀在成长之前!元素神塔分布在圣盟大陆的仁者国、智者国、义者国、礼者国、信者国五大国有何特别意义?神秘又强大的日神族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主人公的身世是什么?他将接受怎样的命运?
  • 战斗吧凶鸡

    战斗吧凶鸡

    诸神的棋局,世人痴愚,身在局中而不自知,跨越了千年的设计,谁人不是棋子?一个骑着公鸡的家伙,想要破局而出,可能吗?开心吗?心有无畏,纵千万人吾往矣!战斗吧!凶鸡
  • 道随吾心

    道随吾心

    这是一本没有简介的书(好吧其实就是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