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0700000007

第7章 (6)

脾胃虚弱,湿从内生者,二陈、平胃之类主之;水停于膈,湿盛濡泻者,六一、五苓之类主之;水渗皮肤,肢肿黄胀者,五皮、茵陈之类主之。今湿流关节,非上件所宜矣。经曰风胜湿,故用羌、防、 、独、芎、蔓诸风药以治之。以风药而治湿,如卑湿之地,风行其上,不终日而湿去矣。又曰无窍不入,惟风为能,故凡关节之病,非风药不可。用甘草者,以风药悍燥,用以调之。此之谓有制之兵也。

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 白术(各二钱) 附子(一钱五分,炮) 桂枝(四钱,炒)风湿骨节疼烦,不欲去衣,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此方主之。

风湿相搏,故骨节疼烦;伤风则恶风,故不欲去衣。小便不利而大便燥者为热,今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则湿可知矣。附子之热,可以散寒湿;桂枝之辛,可以解风湿;甘草健脾,则湿不生;白术燥脾,则湿有制。是方也,以桂、附之辛热而治湿,犹之潦了之地,得太阳曝之,不终朝而湿去,亦治湿之一道也。

二妙散

黄柏(乳润一宿) 苍术(泔浸七日)等分为末。空心酒服三钱。

湿热腰膝疼痛者,此方主之。

湿性润下,病则下体受之,故腰膝病。然湿未尝痛,积久而热,湿热相搏,然后痛。此方用苍术以燥湿,黄柏以去热,又黄柏有从治之妙,苍术有健脾之功,一正一从,奇正之道也。

四苓散

白术(炒) 茯苓(去皮) 猪苓 泽泻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经曰∶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白术燥而淡,燥则能健脾,淡则能利湿;茯苓甘而淡,甘则能补中,而淡亦渗湿矣。猪苓枯而淡,泽泻咸而淡,枯者有渗利而无补益,咸者直能润下而兼渗利。丹溪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换金正气散

浓朴(姜汤炒) 陈皮(去白) 半夏(制) 藿香(去梗) 苍术(制) 甘草(炙)凡受山岚瘴气及出远方不服水土,吐泻下利者,此方主之。

山岚瘴气,谷气也。《内经》曰∶谷气通于脾,故令人不服水土而坏腹。是方也,苍术、浓朴、陈皮、甘草,前之平胃散也,可以平湿土敦阜之气而消岚瘴。乃半夏之燥,所以醒脾;藿香之芬,所以开胃。方名曰正气者,谓其能正不正之气故尔!

叙曰∶瘟疫以六淫致疾,证状各各不同,自非良医,鲜有明者。吾尝执贽远迩而求学益,叩及瘟疫诸证,即擅名之士犹讷焉。今考方十二首,详辨其证,庶几乎活人之补也。

败毒散加黄芩汤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川芎 黄芩 桔梗 枳壳 人参 茯苓 甘草壮热,不恶风寒而渴者,瘟病也,此方主之。

冬时触冒寒气,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以其阳毒最深,名曰瘟疫。寒变为温为热,故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也。经曰∶治温以清;又曰∶开之发之,适事为故。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皆轻清开发之剂也,故用之以解壮热;用黄芩、枳壳、桔梗者,取其清膈而利气也;用人参、茯苓、甘草者,实其中气,使瘟毒不能深入也。培其正气,败其邪毒,故曰败毒。

九味羌活汤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黄芩 甘草 生地黄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

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易老自序云∶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用之以治四时瘟疠,诚为稳当,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尔!

三黄石膏汤

石膏(一两五钱,生用) 黄芩(炒) 黄连(炒) 黄柏(各五钱) 山栀(三十枚,炒黑)麻黄(去节) 淡豉(各二两)瘟毒表里俱盛,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大渴舌燥者,此方主之。

寒毒藏于肌肤,至夏变为热病;热病未除,更遇温热,名曰瘟毒。热病之最重者,寒能制热,故用石膏;苦能下热,故用芩、连、栀、柏;佐以麻黄、淡豉之发散者,以温热至深,表里俱实,降之则郁,扬之则越,郁则温热犹存,兼之以发扬,则炎炎之势皆烬矣。此内外分消其势,兵之分击者也。

沃渍法

瘟热内外皆实,喜饮水、入水者,取新汲井花水一大缸,使病患坐其水中,复以大杓盛水自顶沃之,水热则病减矣。病患喜饮冷,亦听其大啜,毋得阻也。行此法者,《易》义曰∶水

葳蕤汤

葳蕤(二钱半) 麻黄 白薇 青木香 羌活 杏仁 川芎 甘草(各五分) 石膏 甘菊花(各一钱五分)风温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面肿者,此方主之。

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温热未除,更遇于风,病为风温,表有邪,故寒热;里有邪,故口渴。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头疼;风盛则气壅,故面肿。风温壅盛,甘能发之,故用葳蕤、甘草;辛能散之,故用羌活、麻黄;清能平之,故用川芎、甘菊;寒能胜之,故用石膏、白薇;佐以杏仁,取其利气;而青木香者,清热下气之物也。

白虎加苍术汤

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苍术 甘草(各二两) 粳米(六合)共分四服。

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此方主之。

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白虎考见伤寒门。

大青龙加黄芩汤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净洗) 甘草(各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黄芩(七钱)生姜(三两) 石膏(如鸡子大) 大枣(十二枚)寒疫头疼身热,无汗恶风,烦躁者,此方主之。

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气,抑遏阳气,不得泄越,有上件诸证者,皆为时行寒疫。表有风寒,故见太阳证头疼身热,无汗恶风;里有温热,故见烦躁。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辛甘物也,辛以解风寒,甘以调营卫;石膏、黄芩,寒苦物也,寒以清温热,苦以治烦躁。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等分)冬温,无汗,发热,口渴者,此方主之。

冬月应寒而反大温,民受其温疠之气,名曰冬温。非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皮毛未得受邪,故无汗;病由于温,故发热口渴。升麻、葛根,辛凉而发散者也,故足以解冬温;芍药味酸,能养阴而退热;甘草味甘,能调营而益卫。

太无神术散

苍术(制) 浓朴(制,各一两) 陈皮(一两) 石菖蒲 炙甘草 藿香(各一两五钱)人受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者,此方主之。

山岚瘴气,谓山谷间障雾,湿土敦阜之气也。湿气蒸腾,由鼻而入,呼吸传变。邪正分争,阴胜则憎寒,阳胜则壮热;流于百节,则一身尽痛。是方也,用苍术之燥,以克制其障雾之邪;用浓朴之苦,以平其敦阜之气;菖蒲、藿香,辛香物也,能匡正而辟邪;甘草、陈皮,调脾物也,能补中而泄气。《内经》曰∶谷气通于脾,故山谷之气,感则坏人脾。太无此方,但用理脾之剂,而解瘴毒之妙自在其中,使非深得经旨,不能主此方也。其高识若此,诚

漏芦汤

漏芦 升麻 大黄 蓝叶 黄芩 玄参等分 芒硝(甚者加至二钱)疫疠积热,时生疙瘩结毒,俗称流注,面肿咽塞者,此方主之。

经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毒痈;又曰∶热胜则肿,故疫疠之余热,解之未尽,逆留于分肉之间,则作上件诸证。药之为性,辛能解散,苦能胜热,漏芦、升麻、蓝叶,辛而且苦,故足以解结热;咸能软坚,苦能泻实,大黄味苦,芒硝味咸,故足以软坚而泻实;玄参苦而润,黄芩苦而枯,润者去血中之热,而枯者去气中之热尔,况与漏芦、升麻走散之药同用之,则又无所不至矣。

消毒丸

大黄(酒浸) 牡蛎(炙) 僵蚕(等分)疫毒内郁,时成疙瘩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陷脉为 ,留连肉腠。谓阳毒乘脉之虚而陷入之,便壅结而为 核,留连于肉腠之间,正此疫毒疙瘩之谓也。苦能下热,故用大黄;咸能软坚,故用僵蚕、牡蛎。

辟瘟法

凡觉天行时气,恐其相染,须日饮雄黄酒一卮,仍以雄黄豆许用绵裹之,塞鼻一窍,男左女右用之。或用大蒜塞鼻,或用阿魏塞鼻皆良。

雄黄气悍,能辟恶邪;大蒜、阿魏,气之至臭者,臭胜则诸秽皆不足以加之矣。但蒜大热,阿魏透脑,虚人难用,不若雄黄便于事尔。

叙曰∶大头瘟,前古未之论也,东垣始论之。

今上壬午,北方病此者甚众,死者不啻数万人。昆居南土,未尝见其证。乡人自北来者,皆言患者头大如斗,跻头而还自若也。今考三方,观其大略。

二黄汤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生甘草(各一两)天行大头疫病,此方主之。

头大者,炎上作火之象也。故用芩,连之苦以泻之,甘草之甘以缓之。

普济消毒饮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柴胡(五分) 桔梗(三分) 人参(三钱) 陈皮(去七分便秘加大黄。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诸药杂治,终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尔。乃主是方,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呷之,半用蜜丸噙化,活者甚众。时人皆曰天方,遂刻诸石,以传永久。昆谓芩、连苦寒,用之以泻心肺之火;而连翘、玄参、板蓝根、鼠粘子、马勃、僵蚕,皆清喉利膈之物也,缓以甘草之国老,载以桔梗之舟楫,则诸药浮而不沉;升麻升气于右,柴胡升气于左,清阳升于高巅,则浊邪不得复居其位。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以补虚。而陈皮者,所以利其壅滞之气也。又曰∶大便秘者加大黄,从其实而泻之,则灶底抽薪之法尔。

五香麻黄汤

麝香(五分) 薰陆香 鸡舌香(各一钱) 青木香 沉香 麻黄(去节) 防风(去芦) 独活(去土) 白薇 葳蕤 枳实(麸炒) 秦艽(去芦) 甘草(各二钱)凡伤寒热病后,忽发浮肿,或着头面,或着唇口颈项,或着胸背,或着四肢,或偏着两足,不痛不赤者,此方主之。

肿而痛者为实邪,不痛者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不赤者为留气。故知上件诸肿,乃是余邪未去,营卫之行,不相顺接,逆于肉理,而为肿尔。是方也,用五香以开气窍;而麻黄、防风、独活、秦艽、葳蕤、白薇,皆辛散也,一以解其余邪,一以流其着气;乃甘草之补,所以致新;枳实之悍,所以推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人生逆转:有点甜

    人生逆转:有点甜

    A市豪门叶家、沈家宣布联姻,素未谋面的两人被迫在一起。晚上,叶微凉前往订婚宴的路上,一场车祸让她和被撞女孩北小小灵魂互换,北小小附着在叶微凉身上,她也因为叶微凉的身体要与沈念结婚。爱情的火花在两人之间迸发,难道假戏要真做?!家中调情、公司调戏、公众场合大方秀恩爱……咳,小心脏快受不了了。
  • 重生夫君宠妻日常

    重生夫君宠妻日常

    江湖上人人喊打,能吓哭隔壁三岁小孩的魔教夜阎罗,居然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江湖人传乎于神的,不近人情的白衣公子,居然与夜阎罗走在一起!有人爆料,在客栈听到两人谈话,内容极其残忍吓人!白衣公子:不许挑食,乖乖吃饭。夜阎罗:不要,难吃!白衣公子:你乖一点,等下给你买糖。夜阎罗:不,我不吃,等下我亲你一口!然后……后面的画面虐狗,一群单身狗自戳双目!自封双耳!
  • 微小说残

    微小说残

    每章故事的内容都不同,微小说,如果喜欢微小说的话欢迎加入微微微微小说,群号码:486683353,作者QQ1637140292
  • 游戏世界之主宰

    游戏世界之主宰

    古代典籍记载,东方是一切的起源,创世龙盘的出现引起了美国神学组织的重视,要求军方潜入中国盗取出土不久的创世龙盘,而这东西也让宗教掌控者露易丝发狂,然而这东西在一次冲突中伴随着大学毕业生白小凡一起消失了,至此白小凡开始了他在游戏中的穿越。
  • 混世圣猴

    混世圣猴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一场车祸,一本西游,离世之前页面翻至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六耳猕猴真的死了吗?
  • 挽风悠悠

    挽风悠悠

    她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因为青春所发生的事情,这辈子不会再发生一遍。她说:青春是用来演绎的因为我们的青春的演员,这一生一世只能演一次。可我想说:我的青春是贯穿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她叫林笑,我想她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姓林,父母希望她一生无怨一生安康一生快乐一生自如所以就取了一个笑字吧。而我想说就是我和她的故事,这不是小说只是一个记录片,只是一段回忆,我希望我可以把这个回忆记录下来,献给那个我这辈子爱过的女孩,献给那个这辈子都不会回来的女孩,献给那个我会等她一辈子的女孩。
  • 腹黑总裁:拐走呆萌迷糊妻

    腹黑总裁:拐走呆萌迷糊妻

    “老公,带我去吃东西。”“吃我不好么。”“老公我要跟你离婚,一点都不懂浪漫。”“去床上我跟你谈谈?”
  • 修真超神录

    修真超神录

    公司老板连续2天玩游戏猝死,醒来发现变成游戏角色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修真文明世界。我靠,这到底是游戏还是现实,这里的人也太弱了吧!且看主角的无敌超神路。
  • 那年我们都很快乐

    那年我们都很快乐

    那年我们都很快乐,以后我们都会幸福.....
  • 杨三针传奇

    杨三针传奇

    他活了一百岁,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他当了46年太医,治好病人无数,一本《针灸大成》把他推上了针灸的圣坛。他的身世曲折,爱情经历更是一波三折,从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伴君四十六年的老到臣子。三针治病,被称为”杨三针“,杨继洲的太医宦海浮沉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