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81700000516

第516章 :金殿上的火药味

沈傲的到来,让宫外头的私语减弱许多,很多人看了看冷静的太子,又看看谈笑风生的沈傲,都不好说什么了。

沈傲和石英、周正寒暄了一下,宫里头传出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公公拿着拂尘过来:“诸位大人请入宫中议政。”

话音刚落,大家纷纷鱼贯进去,一直到了讲武殿,按班站好。

赵佶在殿上等候多时,抚案看着群臣进来,打起精神,朱冕之后的眼睛落在沈傲身上,冲他淡淡一笑,随即又恢复了庄肃之色。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杨戬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这一句喊出来,就是说陛下这边没有什么吩咐,诸卿这边有说就说。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是无言以对,这个时候,谁敢多说什么,正主儿还没说话呢。更有几个大臣,赤裸裸的看向太子这边,满是期盼。

一阵沉默,像是天下已经太平一样,平时吵吵嚷嚷的赈济、修筑,这个时候却都不吵了。

赵佶显得有些烦躁,正急着要和沈傲去文景阁说话,见众臣这个样子,脸色一沉:“怎么?没人说话,平时不是有许多话要对朕说,现在却一个个哑巴了。”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朗声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殿内顿时恢复了几分生气,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太子身上。赵恒脸上带着恭谨,朝金殿上的赵佶行了个礼,随即坦然的等待赵佶的许可。

在以往,太子极少参加廷议,就算是参加,对政务也决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时候赵佶心情好,会问一下赵恒的意见,赵恒也只是模棱两可的说一下。

这时候太子突然要发言,且看他的脸色,倒像是蓄谋已久,此前赵佶对清议那边已经不满,这时候太子突然作出这个举动,先是让他一时吃惊,随即又生出些许怒意,这个儿子,今日是要做什么?

只是当着朝臣的面,赵佶只能和颜悦色的道:“皇儿但说无妨。”刻意没有说东宫,而称为皇儿。

赵恒慢吞吞的道:“父皇,王化与蛮夷,只在一个礼字,之礼谓之教化,不知礼者便是蛮夷,我大宋乃中央之国,万邦来朝,更该秉持睦邻策,以教化四方,扬德四海。”

话说到这里,便是傻子都明白赵恒的意图了,赵佶冷笑道:“皇儿有话直言无妨。”

赵恒道:“儿臣听说,蓬莱郡王沈傲,钦命厘清海路,这本是好事,我大宋海事糜烂,是该治一治。可是凡事不能矫枉过正,为了厘清海路,而纵海商劫掠番邦,坏我大宋名节不提,更让番邦人人自危,恐有累卵之祸。这倒也罢了,更骇人听闻的是,沈大人竟要挟诸番,索取各番土地港口。我大宋礼仪之邦,君子之国,沈傲身为钦差,代表的便是大宋和父皇,他这般做,是何居心,请父皇明察秋毫,以正视听。”

说罢,赵恒跪下,重重磕头,继续道:“儿臣不敢妄议政事,今日有感而发,请父皇勿怪。”

赵佶深吸口气,却是没有说话,此时他在想的并不是番邦,而是什么理由让赵恒说出这番话,平时懦弱的太子,突然一下子变得如此大方得体,这背后,是谁授意,又有谁支持。

他淡淡一笑,笑容漠然,却没有说话。

正在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卢林已经出班:“太子所言甚是,臣……附议……”

有了太子和卢林起头,那些太子的死党,还有泉州遭受损失的官员,更有卢林的门生,纷纷骚动起来,朝堂上争辩,有时候和打群架一样,也是讲声势的,声势一大,造成一种压力,只要金殿上的陛下稍一犹豫,就有松口的可能。

“臣附议。”

“太子所言甚是,振聋发聩,臣深以为然。”

“请陛下彻查沈傲,安抚番邦。”

“礼之不存,何来四海归心?番邦以礼待大宋,大宋岂能以威使友邦畏之。”

“臣等附议。”

一个个,竟是没有停歇一样,出来一个,另一个又出来,高位的有御史大夫,有侍郎,还有新任的吏部尚书,除了这些,更有御史、各部的一些主事、九卿里头也出来了不少,枢密院那边也有几个。

这些人里,有的早已与沈傲誓不两立,趁着这个机会,站出来搅一下浑水。还有的,是在泉州利益受损的大臣,这时候太子出来为大家讨个公道,若是再犹豫,那就实在太不仗义了。至于其他的,都是些随风草,见声势这么大,忍不住就想墙倒众人推,说不准将来太子即位,还能因为今日这件事,给他留个印象也不一定。

人越来越多,足足站出来一百来个,这满朝文武,差不多有三成人出来,其余的都是巍然不动,有的只是冷笑着看着出来的人,有的自持身份,阖着眼在那儿养神。

身在风暴眼正中的沈傲此刻脸色平淡无奇,仿佛眼前的事和自己没关系。

站了队的人也已经站好了,现在等的就是赵佶裁处,沉默了一下,所有人惊愕的抬头,发现赵佶竟是呆坐在殿上,动也不动,更不发一言。

赵佶其实并没有闲着,而是在一个个的点算,吏部尚书、御史中丞,礼部侍郎,还有各部、各寺,竟有这么多人,他深吸了口气,深望赵恒一眼,此时他突然发觉,这个素来老实的太子,竟有如此的手段,若不是今日突然发难,只怕到现在他还蒙在鼓里。

他没有做声,可是下头的人却不肯这般沉默,尤其是卢林,卢林正色道:“请陛下清查海路,以正视听。”

“请陛下清查海路,以正视听。”众人轰然响应,声势更是骇人。

赵佶淡淡道:“沈傲,你出来。”

沈傲出班,朝赵佶行了个礼:“臣在。”

赵佶道:“他们说的,可是实情?”

赵佶目光灼灼的盯住沈傲,眼中生出期盼,这个时候,他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怒气,只是这个时候却不能发作,如今这么多人站出来,若是断然否决,又怕这些人步步紧逼,此时不得不向沈傲求救,让沈傲自己为自己辩解。

沈傲笑了笑:“陛下,是非曲直,微臣不敢断言。可是却敢说,微臣所做的无愧于天地,更没有对不住番邦的地方。太子是天潢贵胄,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御史大夫主掌清议,还有这许多大臣,都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他们既然要误会微臣,微臣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

这叫以退为进,先作出一副弱势者的姿态。

赵佶冷笑道:“你说,有朕在你身后,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这句话本就有失偏颇了,摆明是跳入了沈傲的战壕里,沈傲精神一振,肃然道:“微臣不能说,要说,也是番邦使节自己说,微臣恳请陛下请番邦诸使节觐见。”

殿中之人许多人暗暗点头,让番邦自己来说,这才是公道。也有人心中不安,沈傲这般笃定,莫非算准了番邦使节不敢有怨言?也有人心里想,沈傲从前威逼利诱,番邦那边敢怒不敢言,可是把他们叫来这里,看到这么多人与沈傲打擂台,说不准到时候大倒苦水,看姓沈的如何收场。

说到请番邦使节觐见,几乎所有人都露出喜色,太子这边,以为有自己在,一定能让番邦使节反戈一击。沈傲这边也是笃定的很,仿佛料定他们会说出自己想说得话。

赵佶颌首点头,立即有宫人道:“宣诸国使节入见。”

“宣……诸国使节入见……”

……

一个个声浪越穿越远,一直往武安殿那边回荡。

过了一炷香功夫,穿着各色服装的各国使节鱼贯进来,纷纷按着下臣礼仪朝赵佶下拜,口里道:“大宋皇帝陛下安好。”

赵佶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安。”

接着便不再说话。

立即有一个大臣出来,问道:“诸位国使,站在这里的,既有我大宋天子,更有太子和满朝文武,你们若有什么委屈,但可在这里陈词。请大家放心,在这里,不必有什么忌讳,有天子和太子给你们做主,谁也伤不了你们。”

各国使节都是愣了一下,彼此交换眼色,越国使臣毕竟知道一些礼仪,立即道:“这位大人是什么话,我等来了大宋,立即受到天朝热情招待,心中感激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委屈和怨言?”

其余人纷纷点头:“是,是。”

这般一说,立即有人脸色不好看了,卢林亲自站出来,问道:“我告诉你们,沈傲在这里,也不过是个臣子,他有天大的胆,也恫吓不了你们。”

李亨生气了,扯着嗓子道:“沈大人什么时候恫吓过我们?我等来了大宋,一向是沈大人招待,其细心入微,教人感动,下臣回到越国,还要上表王上,叙说大宋与沈大人的恩德,使我越国上下,对大宋常怀感激之心。”

有李亨起头,想起在泉州沈傲体贴入微的招待,许多人立即露出感动之色,纷纷道:“沈大人和我们都是好朋友,朋友之间岂会恫吓相向?”

这一番话出来,立即有站在班里的大臣不由失笑起来,接着更多人哄笑。倒是那些出班的臣子官员,立即脸色变得铁青,一时接受不了这些番人使节的说辞。

赵恒更是咬着唇,此刻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愤恨的瞪了卢林一眼。卢林的额头上已是冷汗淋漓,凄厉责问道:“沈傲纵容海商屠戮越国港口军民,你就没有怨言?又强迫越国割出港口,你就没有怨言?你到底收了沈傲多少好处,又是受了他多少威胁,这般为他开脱。”

话问到这个地步,已经有一点强迫人表态的意思了,殿中许多人不由皱眉,更有几个旧党的大臣张口想说什么,却最终忍下来,先看看使节的态度再说。

这时金殿上的赵佶也是咳嗽一声,显然对这卢林的话很是不满,只是当着这么多人,也不好发作。

卢林此时的表情,只能用可憎来形容,一脸狰狞,大有一副要置沈傲于死地的样子,眼睛赤裸裸的盯住李亨,犹如一头饥饿的雄狮。

…………………………………………………………………………………………………………

想情节不难,想一个好情节也不难,但是要不断的想出一个个好情节出来,让读者畅快淋漓就有点难了。可是再难,这也是老虎的义务,这么多书友订阅,老虎一定要给大家一个交代。老虎不求什么,这个月的月票实在急需,当然,大家也没有一定要投月票的义务,老虎只能满地打滚,死乞白赖的跪求了。

同类推荐
  • 北宋帝国梦

    北宋帝国梦

    一外卖小哥穿越北宋,成为宋徽宗次子。暗中猥琐发育,为避免靖康之难做准备,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 世界全史之先秦史

    世界全史之先秦史

    从夏商周到秦帝国建立,一共1700多年的历史,为了将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一一讲清,我将用48回的长度讲述这一段历史。
  •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又见三国。看惯了霸道凶残的董肥肥,雄才大略的曹阿瞒,腹黑伪装的刘大耳,骁勇霸气的吕奉先,岂知还有睿智贤达的卫仲道。李代桃僵借尸还魂的21世界军官在这个波澜壮阔,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又能有什么样的故事,一切都在《三国之江山国色》。
  • 十三世纪之山河万里

    十三世纪之山河万里

    英雄崛起的世纪、满目沧桑的国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多出于乱世,春秋战国之中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七国争雄。千古大帝始皇嬴政并六国,中华尽归于秦;始皇死,秦帝国分崩离析,楚汉战争又起,而后又统一于汉;强汉四百年,铲除外患,强大而终;三国鼎立于世,终归于晋,晋之八王之乱耗损国力,五胡趁势崛起蹂躏中原,南北朝乱世纷争三百余年,统一于隋;大隋盛世天下富,然终因暴政而被推翻,盛唐进而雄踞东方,四夷宾服,中华之实力如日中天,唐末藩镇割据,乱世又起。。。。。。
  • 武松饶命

    武松饶命

    北宋末年,徽宗倾尽全国之力以满足他的娱乐生活。其中,“花石纲”给东南地区的人民带来20多年的灾难。但影响更深的,即是徽宗时期烧制的天蓝色汝窑瓷,是瓷器中上品之中的上品,存世极少。在徽宗时期,曾经烧制出一件无与伦比的汝窑瓷,是纯正无比的天蓝色釉,但瓶口内确是幽暗的深蓝色,人不注意神识便会被其勾走,无法自拔,遂被封在宫内无人问津。后来于战乱流失宫外,而后不知所踪,元末明初,此瓶却辗转间流落到一位道士手中……
热门推荐
  • 幽兮

    幽兮

    许多人生下来就是平凡的,即使我们不断前进,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芸芸众生,即使只有一点希望,我们都希望那个成功的就是自己。
  • 神极天下

    神极天下

    绝代剑帝李风扬,遭人暗害,陨落于圣洲之巅!九转轮回,携造化神通,竟回到初为人子那一世。历史重演,天生怪胎,没有经脉,备受歧视,千夫所指。那一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失意巅峰!这一世,当持神兵,斩尽仇敌,屠灭诸神!入宝坻,战幽冥,屠异魔,手执镇狱天轮,脚踏星河,睥睨万古,威震天下!
  • 古井飘魂

    古井飘魂

    杀猪汉一时贪心,偷回一头来历不明的黑猪,自此村里接连死人,一件件都似乎有所关联。一个身带特殊印记的男婴的降世,令人联想到了投胎转世的可能。小村怪事连连,诡异难测,村民们都各怀鬼胎,谁才是下一个死者?
  • 小医仙之烈焰美人

    小医仙之烈焰美人

    她,是神医柳无叶唯一徒弟,也是明月府明月劫之妻,他,是玄宗门少卿,江湖人称他为神探,可是在八月十五奇身边怪事连连,江湖中一流高手在收到一封信,第二天就会暴尸大街,连禁军统领朱雄父子及明月卿也没能幸免..
  • 万载叶

    万载叶

    一场兽灾,冲破秩序。高贵神魔,俯瞰众生。灾难之中,亦有阴谋。天外亦有天外天。“既然神魔将我等凡人视为棋子,那我就让汝等看看,棋子,如何执掌全局!”一剑破万古局,逍遥只在今朝。
  • 穿越时空之十里暖风潜入陌

    穿越时空之十里暖风潜入陌

    怎么回事,婴儿?哦,刚刚好,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生存法则。怎么回事,一个个的,拒绝,没事,同情,我什么时候有这个东西了。其实我只是想要过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日子!我的初衷什么时候偏离轨迹了。唉,同情?真的只是同情么?
  • 好男宠妻记

    好男宠妻记

    霍奇被撑死了,死后绑定一个渣男改造系统,系统告诉他只要完成女配的心愿就可以重生一次,霍奇信了于是在宠妻的路上越走越远。
  • 偷星之录:异界

    偷星之录:异界

    睁开眼,已是另一个世界。心中倒是也一些迷茫,我们的命运注定如此吗?不,不会的,如果可以,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们。
  • 自然篇

    自然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还珠格格之五阿哥

    还珠格格之五阿哥

    这是一个关于宫廷的小说,是一个关于几对情侣之间的爱情,宫廷的明争暗斗让一个本来潇洒自如的人,也变得心事重重,甚至终于决定起身反击了,为了自己在乎的人,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从小生长在深宫大院,看尽人间喜怒哀乐的五阿哥,在被亲人屡次背叛之后,终于决定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