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83200000019

第19章

一切大众所问品

六卷称随喜品。古本称忧悲叹颂品。六卷取迦叶见纯陀修成菩萨道我亦随喜。古本取佛受纯陀供即入涅槃忧悲叹颂。今取何义以题品目。有二解。文中实无大众相问之言。及以大众问佛之事。但有化佛受大众供即为大众所问之境。二云如来今日受我供已当入涅槃。我等当复更供养谁。乃是大众更相慰问。观师云。迦叶发问元为大众。佛是所问。能问所问意在兹品。从此得名故言大众所问品。今明文中不载问词据答显问。上明常住不变。今示涅槃之相。相与说反众问斯义。佛以偈答毕竟常住不入涅槃。从答显问故言大众问品。文为两。一次第答问。二欢喜领解。初中河西云。此品答七问为四章。初章答示现涅槃问。兼答示人天魔道问。次说偈已下答知法性问。三释有余偈正答说秘密问。兼答远离病问及近无上道问。四云何复名无余义耶。答毕竟问就初为二。一大众奉供。二如来受供。奉供又二。一缘起二献供缘起为五。一放光二欲献三人天遮四重放光五奉供。而以此为答示现涅槃问者。河西解云。示现涅槃有三种。一言说示现。二神通示现三即事示现。即事者。香木酥油受最后食是也。神通者放光现瑞是也。言说者。告纯陀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当速奉最后供养。即答问意。尔时天人下是第二献供。又二。初大众供。次纯陀供。初大众供。又二。一大众供。二比丘持衣钵。次纯陀供为四。一办供二变土三悲请四称叹。尔时世尊下。第二如来受供。又四。一受大众供。二受纯陀供。三大众兴念巨细相容。四大众悲叹。所以兼答示人天魔道者。河西云。世界严净毛孔化佛。纯陀少供普充大众。凡此殊胜希有大事。能令时会了了睹见。故是兼答示人天魔道问。尔时世尊下。是第二章。答知法性问。受于法乐又二。初正答问。二领瑞结成。初正答问又二。先答知法性问。次答受法乐。初又二。先偈文中正明知法性。后长行褒贬得失。初有二十一行偈为三。初四行止悲诫听。次十三行正辨法性。三四行结劝修习。初四行如文。次十三行为二。前十二行二二相对。以为六双显法性之理。后一偈总结止悲。然正是十二偈。而后文云十三偈者。兼取总偈。初一双中初行中云乌与鸱者。此二鸟得共处。若乌鹆与鸱不得共处。鹆即鸲鹆只是鸺鹠此鸟与鸱乌不可共处。次双可见。第三双中云七叶至臭婆师极香。迦留毒树。镇头甘果。余三双可见。后劝修中云三宝同真谛者。开善云。佛果冥真真既常绝果亦常绝。庄严云。佛果出真真所不摄。是常妙绝与真同故故同真谛。二师犹作偏真释之。言果出真外复与真同。既同宁出既出岂同。今明佛僧是人谛即中道。中道之法即法是人即人是法。故言三宝同真谛偈。后长行褒贬得失者。庄严用此文答示人天魔道问。旃陀罗即是魔道。阿罗汉是人天道。有师不用此。释罗汉非人旃陀罗非魔。此但是结前得失之意。知三宝常堪受供养。如阿罗汉名之为得。若不知常为害法身。如旃陀罗名之为失。次尔时人天众去。明受法乐。因事答问又二。先受法乐。次伸供养。尔时佛告下。第二领瑞结成为二。前命迦叶领。次命纯陀领。前迦叶文中。云复见大众说十三偈者。一云佛与大众各说十三偈。此文是佛说。大众偈不来。二云又见大众属上句。说十三偈属佛。不是大众说十三偈。于命迦叶领中。文为四。一命二领三推功在佛四推菩萨能知。次命纯陀亦四。一命二领三佛重结四迦叶随喜。世尊一切契经下第三章。答上云何为众生演说于秘密问。兼答远离一切病得近无上道三问。但有余之偈。是如来隐覆随缘之说。非平道显理究竟之义。今演隐覆令秘显露即是酬其上问。而文中明五逆四重谤法三种病人罪灭病愈。即是兼答远离一切病由病差罪灭得近无上道。兼答两问意在于此。文为二。初略问答。次广出七偈。初中初略标有余无余之问。次略答有余是不了是密无余是了是显(云云)。次纯陀白下。是广出七偈。问答即为七章。七章或是纯陀举。或是文殊举。或佛自出(云云)。初一章是纯陀请问。文为六。一简阐提二取三罪人三释取意四释简意五结偈六缘起。初简阐提中有四番问答。初举偈请释。云何一切布施皆可赞叹布施持戒可赞。布施破戒云何可赞。次佛答中除一阐提。第二第三番问答可见。第四番问何名阐提。次佛答中有三番。初通说四部弟子谤法造重究竟无改。虽非即是而亦趣向一阐提道。第二番指四重五逆。第三指说言无佛法众拨无因果。除三番外施皆可叹。尔时纯陀复白下。是次问答取三罪人即四重等。于中三。初一问答略出三相。次广明四重谤法五逆可灭。后别明诽谤因缘。初略如文。次广中先问次答中意为三。初明灭恶法。次释灭恶法。三正明恶灭。初灭恶法者。河西云。有六妙药。一发菩提心。二惭愧悔过。三守护法。四恭敬护法者。五达罪相。六受持解说大乘经典。此亦六缘大同小异。一被法服。二惭愧改悔。三生护法心。四供养护法者。五自受持读诵。六为他说。河西云。发心达罪亦可会此。次何以故下释。中即释其意有譬合结三。若有毁谤下正明恶灭。应具如前而今文略。直言还归正法举是举非。犯五逆者明五逆可灭。亦举是举非。此中三罪皆悉可灭。即是兼答远离一切病问。既得灭罪即得近于无上之道。又善男子。犯重罪者下。第三释取三罪人意。有法譬合。譬为四。一未生解。二已生解。三明护法。四得果报。初譬造罪破戒时。女譬浅行菩萨有生解义。如女怀妊蕴解未发。值国荒乱譬破戒众。持犯路绝故言远至他土。次在一天庙譬生解。天庙譬此经依经生解旧邦丰熟闻持戒功德所得果报。三路经恒河譬护法。断常邪众譬恒河。邪辩忉谄譬河水暴急。宁失报命不舍其解故言不独济也。四命终之后是得果报生天。三犯四重下合譬可寻。四纯陀复言下。释简阐提。先问次答。答中三。法譬合。法中意云施此人不得福也。譬如有下譬。既破核竟种则不生。施一阐提如种破核。然阐提改悔则非阐提。下文云阐提作佛亦名谤佛言不作佛亦名谤佛。若言阐提悔而作佛是不谤佛。合如文。五善男子下结偈意。前一切施可称叹者是有余说。今明差别则无余说。六纯陀复言下是说偈缘起。复次善男子如我昔日下第二章。佛自举偈为三。一佛举偈。二文殊举偈反质佛偈。三如来解释。初文可见。次文殊反质中云方等阿含者。阿含翻法归。众法所归。阿含通小大。小直云阿含。大加方等。三佛言下是佛为释。尔时文殊下第三章文殊重难。于中先难。次佛告下佛答。初问中意言九十五种皆趣恶道。声闻为正即是善道。华严云。九十六种皆是邪道。二文云何通。解言。华严指实行二乘故不名正。古百论疏云。顺化声闻皆是外道。次佛答如文。尔时世尊下第四章。复是佛举偈为三。初佛举偈。次文殊疑。三佛印赞。尔时文殊下第五章。复是文殊举偈。又二。先文殊说偈。次如来印成。贪爱无明者。旧解云贪心是内向。喻之如母。无明是外境喻父。然只是贪爱岂堕无间。因贪起邪见是故堕落。此义不然。贪爱无明俱有内外无明是受身之本如父。贪是枝末烦恼如母。又父是疏缘如无明。母是亲缘如贪爱。如来复为下第六章。如来自举偈为三。一如来举偈。二文殊难。三如来释。第七章文殊自举偈。又二先举偈。次如来违释。尔时迦叶白佛下第四章。答云何说毕竟及与不毕竟问。一番问答。答中具腾上意无余即是究竟义。云何复名一切义乎即不究竟。佛还酬两问。唯除助道是无余义。酬其毕竟问。其余诸法通余无余。酬其复名一切义乎不毕竟义。唯除助道常乐善法者。河西云。助道是因。常乐是果。修万行因得万德果。此则无余为利根人。作真实说无法不尽故云一切。亦皆无余。其余诸法悉是有余。就有余中亦有无余。如为声闻说四谛为缘觉说十二缘。称器取之故言无余。兴皇云。助道语通不的是因。今以常为果善法为因。此果此因并是助道为缘斥倒。非因非果乃是正道名无余义。迦叶菩萨心大下。即是大段第二大众欢喜领解。初开章为二。一次第答问。二欢喜领解。今答问既竟。次大众欢喜文为二。一正领解。二现病结成。初又两一迦叶领解。二大众领解。迦叶领又二。初领解赞叹。次迦叶更问功德。尔时诸天世人下。是第二大众领解又三。一大众称叹劝请。二如来止悲酬请。三大众供养发心。初文四偈为三。初一行标请。次两行释请举出家二人在家一人未至不应入灭。后一行结请如来止悲酬请两行半为二。初两行酬请。次半行止悲。但初酬中二人云阿难多闻士自然能解了是常及无常。六卷云。观如来两足自知常无常。如来涅槃时一足黑黮一足光净。光净表法身常住。黑黮表迹应无常。尔时大众下。第三大众供养发心又三。一供养。二发心。三进位可见。尔时世尊下第二如来结成又三。一授记。二付嘱。三现病。旧云。从付嘱下便为现病品。今则不然。现病为结成前在此无妨也。背痛者出大智论。昔鹿王为后来跛兔忍死待之。今佛为须跋故背痛也

同类推荐
  •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序

    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The Beast in the Jung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陵百咏

    金陵百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大故事有酸甜

    大大故事有酸甜

    酸酸甜甜的短篇小说,一个故事一个味道,来自于作者的想象空间T﹏T,欢迎各位读者大大光临(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轻衣谣

    轻衣谣

    她,堂堂的白氏大小姐,一次意外的出游,竟然穿越到白府的六小姐身上。曾经懦弱的她早已被锋芒代替,她早已不再是她。她,整顿家风,整个帝都都以她为荣,她以特邀生的身份被邀请去各个门派,但她,却含笑拒绝。然......那一年的梨花雨中却迷了她的眼,失了她的心。而他却被她那隽秀的身影所失魂。后来,他才知道,她竟是曾经被他退婚的白府六小姐......她,收七器,拥八兽,振臂一呼,六界乱,却只为了曾经青色的背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义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 神话青云

    神话青云

    你好,我是步青云!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是你的终究是你的!这是懵懂少年征战诸天的故事!
  • 血霜城

    血霜城

    是谁执念成狂,是谁心入魔障?是谁至死不休将爱埋葬?一步一杀旧恨续命偿,唇角嗤笑且张扬,万恶动情却不自知的悲凉。捧一颗赤子心来这世上,却换得惨烈一场;笑他宏愿空想笑他心眼两盲,笑他咎由自取无处可藏;然而谁悄悄红了眼眶。是谁对他渐渐没了心防,是谁眸中划过剑光;又是谁茫然慌乱无章?是谁沉思起却不知所想,情愫在角落滋长;沦陷进这一场海市蜃楼甜蜜假象,就像是寒冷冬夜突然拥抱太阳;又像跋涉时找到方向,或者是撕裂黑暗一束光芒,只因不曾拥有所以才紧紧不放。只为这一抹微光半生流放,徒然续梦只是假装;为谁醉饮千觞,为谁困守荒凉,为谁举手投足学他模样,苟延残喘执念不放。也曾是少年郎,也曾神采飞扬,也曾沐浴着炫目的阳光。不曾想那时祸从天降,碾断天真少年所有善良;不曾想再见受重伤,蛰伏着诡计化作伪装。憧憬微光,飞蛾扑火贪恋且痴狂。哪怕生死相伤,哪怕爱恨成殇,哪怕求而不得,难以名状;也能露水化泪默然情长,人生而固执倔强,偏执着等一个人轻扣心房。惟愿来生,命运许诺你喜乐安康。
  • 亡命99天

    亡命99天

    进入手术室的苏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一个奇怪的世界,每天都会遇见要命的事,同时他发现这个世界里还有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
  • Boss欺上身:强行相爱90天

    Boss欺上身:强行相爱90天

    "一纸契约,成就一段不对等的婚姻,白天,他和她举岸齐眉相敬如宾;晚上,他们夜夜同床共枕,却楚河汉界互不侵犯;直到有一天……她一纸离婚书甩在他面前:“签字。”他微微眯起眸:“这个家什么时候你说了算。”女人负手,歪着头浅笑吟吟:“新常态,你得适应。”他二话不说将她壁咚在墙角:“老公我也有新常态,你要不要试试?”
  • 时光杀手

    时光杀手

    一群知足常乐,乐观向上的好朋友,也是同班同学,一起玩一起疯,共经历,共患难。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业后,各奔东西。曾经美好的经过也只能变成美好的回忆。多年后他们是否还会既往如初呢?也许当时那些最值得珍惜的时光都变成记忆中的一小部分了,化为灵魂深处一丝微小的波动。或者……不值一提
  • 灰羽微光曲录

    灰羽微光曲录

    那一天,世界……崩溃了。积木般的城市绝望的倒塌,地平线上升起了末日。现在,世界的终末,已经落入了死神的手心中。不知从何而来的少女,终将沾染鲜血的宿命中。“即使世界抛弃了我,我依旧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善意,就算被抛弃,我也会去追逐那颗最温暖的星星。”在世界的角落,死神拉开了他漆黑的斗篷。“我能够带给你的只有这些了,喂,跟我一起逃走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