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83200000042

第42章

师子吼品之五

起卷是第二明定慧相资。亦是相即亦应言舍。但是略耳。又舍无别法。定慧均平即名为舍。文中先问后答。问意云。慧能断惑何须用定。举偏别之难。以祈圆融之说。初师子吼引佛经为难。果知不破外人。亦非破问者。只是破佛为缘之经。佛经不出四教。观此义意。正用圆破别。别既被破余例可知。次佛答中初文为两。初总破。次别破。初总中总唱。是义不然。何所不该。若邪执若小教。若共教若渐次。皆堕不然之中。但是治内之流滞。非破外之闲邪。次别破为二。先以法料简。后示圆融无方定慧。于初文中为七。一约无异。二约无有。三约无所。四约无缺。五约无动。六约无能。七约无作。初约无异破者文为二。一论体同。次举譬。譬体同也。何者惑者咸谓烦恼与智慧其犹水火怨贼。须修智慧故破烦恼。自别教已还莫不如此。故师子吼挟此设难。祈于异闻。佛以圆破别。何者智慧何者烦恼。盖是法界之解惑。解惑同体无二无别。若惑时举体是惑。惑外无智。若解时举体是解。解外无惑。经言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又经言。出法性外更无有法。出外有法即非法界。若然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何所论破。若有智慧无复烦恼。复何所破。而言智慧能破烦恼。故举明时无闇闇时无明。喻此圆法。斯理斯文彪炳灼然。不应余解。从谁有智慧下。第二约无有以破文为二。先责人法。次结无破。初文者。自三藏已上别教已还。不能法界圆融虚己忘物。二乘犹存我衣我钵。菩萨则严土化人。彼我双存智断俱证。此则有谁不得无谁。佛以圆法责之。只此智慧是烦恼。谁以烦恼断于烦恼。只此烦恼是智慧。谁以智慧断于智慧。尚无烦恼断于烦恼。何得智慧断于智慧。是故结云。如其无者则无所破。从善男子若言智慧下。第三约无所以破文为二。先双明不到到。次双结无破。何者智慧是法界。纵令出法界外有烦恼。用法界内智慧破外烦恼。为不到彼所能破。为到彼所能破。若不到彼所能破。凡人不到亦应能破。若到彼所即能破者。为初念能破后念能破。若初念不能后亦不能。是故结云。到与不到若能破者是义不然。法界之外更无复法。是故无所。从复次毗婆下。第四约无缺以破文为二。先约法正破。次举譬。初法意者。智慧是法界。圆满具足无有缺减。智慧即是戒定等而无有异。那忽法界外而犹有伴。共破法界外之烦恼。既无伴破独亦不能。故举盲譬。若独若伴俱不见色。若独若伴是缺减义。从善男子。如地坚性下。第五约无动以破。文为二。先举类破次结破。如四大性不可动转。更无一物改动四大令失本性。烦恼亦尔。与智同性。智性自断。烦恼之性亦自是断。云何以断能断于断。次结文云。毗婆舍那决定不能破诸烦恼。从善男子如盐性碱下。第六约无能以破文为四。前夺次纵。三更夺。四复纵。初举盐蜜转他同己即夺。智慧不能如盐蜜。不灭之法。智慧不能强令其灭此夺。智慧无断惑之功。次若言下引盐能碱者。纵于智慧能灭他者。智慧自念念灭。岂令他灭。如溺人自沈何得浮他。三善男子有二种下更夺。正以性灭夺之。智是性灭不能令烦恼灭。四若言智慧能灭下。复重纵之。举火烬斧伐求其灭处不可得也。前一纵夺。明无常苦空及缘修等智慧。自是无常何能断惑。历然可见。后一纵夺。责不见能断所断方所。此破法界外别有于惑。为智所断何以不见处所。如火烬如斧[病-丙+(一/艮)]。既无烬痕则无惑可破。既其无惑智慧破谁。用圆破别文义明矣。从善男子一切下。第七约无作以破。亦呼此为总结于前。此中明一切诸法性自空者。谁令生灭。无造作者那得智慧破于烦恼。若修习定下。第二示圆融无方定慧。皆是法界。非但慧能断惑定亦断惑。文为四。一明定慧相具亦具一切法。二明定慧相即即寂能断即断能寂。三明定慧名相。四明自在适时。开此四科即四悉意。定慧具足三菩提即第一义。即寂能断即对治。定慧名相即是世界。适时利益即是为人。就初定慧相具文为三。一即定具慧谓正智见也。二定具世间生灭无常等法。引证是也。三具三菩提是也。定为法界包含既尔。慧舍亦然。次菩萨具足二法下。明定慧相即若言相资此义则疏。又为二。初即定而慧。次即慧而定。初文中凡举八譬。即定而慧妙能断惑。次复调摄五根去。明即慧而定在危而安处损能益(云云)。初譬如刈菅草者。字音奸。诗云白华菅兮。又云无弃菅蒯。尔雅云白华野菅。郭璞云茅类也。甘锅者。融金之器土釜也。字当作[鬲*戈]。并音戈。而言甘者谓口敛也。次文又二。先正明。次善男子下明功能。并如文。定相下第三明名相者。无名而名。缘一实相而言三相。约三相立三名。名相皆是法界具一切法。定无定相故名空。慧达清净法故无愿求。舍无能所故有无相。若有菩萨下。第四自在适时巧用。文为二。先唱时非时。后更问答。答中明三法时非时。即是自行四悉。受乐等生慢宜修定者。此巧用为人。精进等起悔心宜修慧者。此巧修对治。二法平等宜修舍者。此巧修第一义。起烦恼宜读诵六念者。此巧修世界。经云。修习三相以是因缘成无相涅槃。既言因缘即是巧修悉檀。以为因缘成大涅槃。又宜修于定即是有门。宜修于慧即是空门。宜修于舍即非空非有门。宜修十二部六念等即亦空亦有门。从四门因缘成大涅槃。复应巧作化他四悉。不能烦文修者须具(云云)。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下。第三修道力用文为二。初明感乐得涅槃。后明离苦转障。初文又二。初明得涅槃。次论义。论义有两番问答。初问蹑修三法能得涅槃故问其相。文为二。初牒无十相名大涅槃。但因答竟。此旨已领未解其余。更以十法为问。开善取此诸结火灭名为灭度。以翻涅槃。庄严取离诸觉观名为涅槃。以弹开善云。子缚尽名灭度。果缚尽名涅槃。云何取子缚之文。翻涅槃之果。开善救云。具存外国子果缚尽俱名解脱。有余无余二灭俱名灭度。而出经者巧互其词。以子缚尽存此音为灭度。果缚尽存彼音为解脱。然此中十答。皆答涅槃之圆德。两师各执一句而起于争。此是因于解义而起烦恼。又同触象(云云)。师子吼下。师子吼重问。已闻十义未知修者。为修几法得涅槃耶。次佛言下佛答。答意者。向之十法但是涅槃果。果之异耳。若欲修行复具十法。于中三。标释结。师子吼言如佛先告下。第二明离苦转障又二。先明所转之业障。次明能转之治道。初有二番问答。初番明业不定故障可转。次明业不定故道可修。初问答为二。先问善业。次问恶业。初问善业为五。一明无穷。二明必定。三重无穷。四重必定。五举况结问。初又三。一语端。二领旨。三结问。初告纯陀者此欲设问之由。渐如佛下领旨。施畜生百倍阐提千倍者。畜生前因恶今报卑。阐提取前因善。今报胜故有百千之殊。上文杀畜生得下罪。杀阐提无罪。此复云何。答畜无断善谤法之愆。阐提有此之失。纯陀大士下结问。次世尊经中复说下。问必定又二。先领次正问纯陀心重而因胜。此业决定何得成佛。三世尊经中说下重明无穷。四世尊经中说下重明必定。五又阿尼楼驮下举况结问。次世尊若善果下。第二举四人恶业无穷云何能得菩提。佛言下答又为二。一赞问。二答。答又二。初缘起。次正答。初叹业力深是答问缘起。然佛十力亦无优降特是。宜尔。又业轻重定不定等难知。余人不解故称为大。有诸众生下。正答又四。一开权。二显实。三释权。四释实。初开权者。为不信人唱言决定。一切作业下。第二显实。业法不同有轻有重有定有不定。安得一向决定。或有人下释权。只缘邪者不信为其定说。或重业下释实又二。先出愚智二人。从一切众生下。二双。出二转。智转重为轻定为不定。愚转轻为重不定为定。若如是下。第二番问答。明业不定可得修道。问意有两。一以恶业不定。何用梵行求于涅槃。二以善业不定故。亦何用梵行求于涅槃。佛答此问。其文甚广。所破疑惑处多故不可不委。若不晓此一切行不成。是故此文。文相稍长。文为四。一正明业不定故修道。二明业定有多过。三双明业定不定。四结不定故修道。初又二。先明不定。次善恶相夺。初又二。先若定者不劳修道。二以不定可得修道。若能远离下。明善恶相夺。以恶不定故可得为善。善不定故可得为恶。若一切业定得果下。二明定则多过又二。初明定则无修道。次明定故则有多过。就初又二。前略次广。略中二。初明若定则不须修道。次明若不修道则无解脱。若一切业下。二明广说亦二。先广明定则不须修。次若人远离下。广明若不修则无解脱期。善男子一切业定下。是第二明业定多有过又二。初明业定过。次明人时定过。前文又二。初正明有过则应一作善恶业。永受善恶永无息期。次业果若尔下。结无修道。人作人受下。第二明人时定过又二。初正明过。次结不须修道。前又二。初明人定之过。业若定者。人天六道贵贱好丑。永应常尔。不可改动。小时作业下。二明时定之过。小时作业还小时受。壮老亦尔。次业若无失下。结无修道。善男子业有二种下。第三广明业有定不定又二。初唱定不定两章。次解释。然业有四句。一报定时不定。二时定报不定。三俱定。四俱不定。今合为两章。报定时不定时报俱定。同入定章门。时定报不定时报俱不定。同入不定章门。所以然者。正意皆据报定为正。定业有二下。第二释章门又二。初释定章门甚多。次释不定章门极少。止十二字。初释定门更为两章。一报定时定。二报定时不定。缘合则受下即释。先释报定时不定。时不定者。于现生后三时应受。而不受者此永不受。必时不定。报定者。善恶报具唯待缘合。缘合即受无有毫差。若定心作下。第二释俱定又三。一释报定。二释时定。三双结。初文又三。一明定业。二还复不定三释疑证转。此初正明定。复有四事庄严。一信心。二欢喜。三发愿。四供养。此据善业四事饰之。恶亦例尔。一信恶。二欢喜。三发愿。四供养恶党。以此严于恶智者。善根下。第二明此业复遇缘回转。还复不定又三。一智人转重为轻。二愚人转轻为重。三结是不定。菩萨无地狱业下。第三释疑证转。恐物情疑见诸圣人而生地狱。岂非业定。故今释之。实无彼业但是愿力而生其中。为度众生故。结云。非现生后受是果报。所言证转者。前文虽言愚智转业未见其证。今明圣人入恶化物。若业不转则在彼无益。既其有益当知可转。其中又二。初略次广。我念往昔与提婆下。第二释时定又二。先释现报。次双结生后。现报又二。前明为调达所弊是现事。次为迦罗富所弊。小般若云歌利。贤愚经云迦利。释论云迦梨。同是一人。梵音不同。忍辱名戒者。次第六度相摄。皆不言忍是戒。今云忍名为戒者。何也。此是戒忍更互相成。忍若内明戒亦外净。于忍只是忍于杀盗淫妄。戒只防此。是故忍有成戒之力。故言忍名为戒。今明忍为法界具一切法。不能具说。且举一端。故言忍名为戒。说文云。劓者割鼻刖者断足。善业生报后报下。第二双结两报。菩萨得菩提下。第三双结报时两定又二。初双结。次偏结时。初文者。阐提犯五逆。恶业虽不可现报。复不得受后报。应生报此时报定。文云。得菩提时一切诸业悉得现报者。此时菩萨断一切惑无生后报。唯一生在即得佛果故云得现报。又解。若以一生之言。同于分段则不名现报。以增一品智断名为一生。故虽一生仍名现报。一云。只法身佛有此现报。二云。是迹身佛有此现报。即指应身。若业定得现世报下。第二偏结时。定正为时定。故只得现报不得生后。又修三十二相业不得现报者。以此业难成必为佛因故都无现报。若业不得三种下十二字。即释不定章门。对前可知故不广说。若言诸业定得下。第四结成不定故有修道又二。初结定则为失。次一切众生下。结不定为得。有二种人下。第二明能转障治道又三。初转障人。次转障行。三明转相。初人又二。先法说。次举十二譬。初后二譬有合。中十无合。中十譬中第九譬云。无副轴者二说。一云。乘车远行须储轴为副拟备折伤。如天子御车有副牛代倦。二解云。此字误应是辐轴。若欲乘车须此辐轴。师子吼言下。第二明转障之行。有问有答。初问中二。先领旨。次正问。问意。何等轻业重受。何等重业轻受。佛答又三。先出愚智二人轻重不定。次举六复次。次以十四善男子譬说及多杂喻。初文又二。初出人。次法说广明其相。云身戒心慧者。合束为言只是戒慧二事。若然修此戒慧能令重业为轻。无此二事令轻为重。离而为语。故云修身修戒修心修慧。身是七支。戒防意地。修心静摄。修慧者是般若。七种净戒者。即七支戒。不修心谓不修三种相。即是入住出三相。又不能观生住灭三相无生无住无灭。不修慧者谓不修梵行。梵行中具三法以慧为正。次六复次者。第一可见。第二文中身数者。五阴五根四大等数。下戒者即鸡狗牛雉等戒。又言为天五欲而持戒者。即是下戒。边戒者。河西云。外道五戒非佛法内。内方名中故名曰边。或言穷恶欲边。持乐戒者即是穷于乐边。持苦戒者即穷于苦边。余四如文。十四善男子中。第二云。火天者。火是天口。若供养之无烧鱼肉烟气至天。天得此气故是天口。又外道事火以火为师。又用此火供养于师。以尊师故呼火为天口。最后杂喻中。云兜罗茸者杨华。身者八尺。相者五包也。因者饭食等也。果者过去五戒感身为果。聚者色阴聚也。身一者总彼假实合成一身。身二者四大和合所得。此身自身。他者彼身。又此身者业力所得。他身者即遗体。身灭者念念不住。身等者有人观身与虚空等。又言六道各有身故言等。身修即所修之法。修者能修之人还是人法。后戒慧例应可解。师子吼言是人下。第三明业转之相二番问答。初问云何转轻为重。后问云何转重为轻。答如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绝恋三生

    绝恋三生

    爱如痴梦,心如绝尘,恋三生情何堪
  • 帝魂灭天

    帝魂灭天

    天地万物,相生相惜。一念灭万物,一念万物生。苍穹大帝,炎魂圣君,云风仙尊,一代代天地霸主。抵挡住了岁月的侵袭,但是抵挡不住强者得诱惑。为了追求更强,他们前赴后继,有的魂飞烟灭,有的转世轮回,寻求新的契机。天地霸主如此,风动天下的妖孽天才更是如此。
  • 无魔剑士

    无魔剑士

    孑然一身,四处游荡,灵力满贯,举世无双。剑道路长,心存迷茫,命中缺魔,更是硬伤。一个誓言,踏上征程,只为守护,燃烧力量。修炼三秋成剑圣,提剑血洗心中恨,潇洒霸气走一生,世间唯我杜宇尊!
  • 剑仙的异世界生活

    剑仙的异世界生活

    哈哈哈,今天我将成为新的剑仙!一声雷声之后。剑灵:不要再继续做白日梦啦。剑仙轩辕:白日梦??我。。难道这就是神界吗?剑仙轩辕:我和魔王拜过把子,也和剑灵老婆闹过脾气!不过我只是想喝酒而已。剑仙轩辕:不过我现在只是一个老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世神医:霸道王爷邪魅妃

    绝世神医:霸道王爷邪魅妃

    她,十三岁的天才少女,二十一世纪唯一的金牌特工,执行任务从未失手过。因为种种原因,组织千方百计的想除掉她,她小心应对,却还是中了组织的陷阱。一朝穿越,她摇身一变,成为丞相府中伪废柴的七小姐,锋芒毕露,伪废柴变绝世天才。收拾渣男白莲花,打脸啪啪啪,收服最强灵兽,身边美男一群,创造各种奇迹……可这个传说中腹黑冷酷,不近女色的王爷怎么总缠着她?“凉凉,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某王深情地告白道,苏凉月嫌弃地看了某王一眼:“谁要你生死相依,先掐断你身边的烂桃花再说吧!”从此,两人开始了霸(en)道(ai)炫(nue)酷(gou)的旅途……
  • 林浩的电影时代

    林浩的电影时代

    如果一个比较咸鱼的人,重生回到过去,他能做些什么?不好说,但林浩觉得自己就是条咸鱼。搞不了股票,做不了生意,那...做回老本行?演员这碗饭,他还是很愿意吃的。(是的,我又乖乖滚回来做回老本行,写娱乐明星了。)
  • 圣女若水

    圣女若水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我不恨,不怪,不怨。师父曾经说过:“每一个人出生就有自己的使命。”那我的使命是什么???
  • 狐妖之墨红

    狐妖之墨红

    讲的是一个三无少女:没车,没房,没钱。一天,她因为特殊的意外,而穿越到了狐妖的世界变成了男生,遇到了一个三无少女涂山红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北哀南

    北哀南

    缱绻故里,森森华年。北风经心,南辰指路。他久在两岸之间挣扎。心觅何心,舟驶何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