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9100000005

第5章 入观门

问曰。已知四运心相。摄一切心。行者云何观察此心。通达实相圆照。分明诸三昧具七觉意。答曰。行者先以大誓庄严。善修如上六度法门。以调其心。信知诸法毕竟空寂。而我为无明所覆未能觉了。必须勤修正观行到。乃知岂可虚心妄解而自毁伤。既能善自调和。然后随心所起。以无所住着之心。反照观察未念欲念念念已之相。尔时谛观未念心为灭。欲念心生。未念心为不灭。欲念心生。未念心为亦灭亦不灭。欲念心生未念心为非灭非不灭。欲念心生。如此于未念四句中。观欲念心生皆不可得。若不得欲念心生亦不得不生。即于心性而得解脱。云何名于未念四句中。观欲念心生不可得。一先约未念初句。观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未念心灭有欲念心生者。未念心已灭欲念何处生。为即未念灭生。为离未念灭生。若即未念灭生欲念者。灭法不应生。以生灭性相违故。若谓即灭中有生。生灭不相违者。是事不然。若尔应如熟果皮中有核。皮烂核出。皮非是核核非是皮。何得皮即是核。心法亦如是。即灭不得有生。是故即未念灭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离未念灭有欲念心生者。则为无因而有生。是事不然。以生无所从生是则不名为生。如虚空无所从生。故虚空不名为生。当知离未念灭欲念心生不可得。行者如是。若即若离中。观未念心灭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二明约未念第二句。观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未念心不灭欲念心生者。为即不灭生。为离不灭生。若即不灭生不灭已是生。是生何得生。若是生能生此生。复应有生。生则有无穷生。若此生生生是事不然。若是一体生一中不应有多生。如一指中则无多指。若是异体生。则不应名生。生以生体别不能相生。故如桃柰体别。桃不生柰。柰不生桃。是故即未念不灭。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离未念不灭。有欲念心生者。欲念何处生。若生无处生。即是无因生。若是无因生是则为非生非生而说生者是事不然。以堕无因果过。如说石女之子黄门之儿。当知离未念不灭。有欲念心生不可得。行者如是。若即若离中。观未念不灭。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三明约未念第三句。观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未念心亦灭亦不灭。有欲念心生者。若是亦灭生何须亦不灭。若是亦不灭生何须亦灭。以不定因不能有定果。故不能根人不能生定根之子。若谓亦灭亦不灭。体一无异故。有欲念心生者是事不然。而今亦灭非亦不灭。亦不灭非亦灭。性相违故不应体一。不异能生于欲念。如不定根人二根体非一故。不能生一子。若谓亦灭亦不灭体异。二各能生欲念者。体异即还是定灭。定不灭何名亦灭亦不灭。若是定灭定不灭。各能生欲念者。即应二欲念生。今实不尔。若二各不生则无欲念生。行者如是观时。未念亦灭亦不灭。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次明约未念第四句。观欲念心生不可得。若谓未念心非灭非不灭。有欲念心生者。若因非灭生不须非不灭。若因非不灭生则不须非灭所。非各异不应俱以为因。亦是相违之因。不能共有一果故。如水火互非终。不于中而生果实。若谓俱因二非。而有生者是事不然。若二非之处各是有者。二有还应生二生今实不尔。若二非之处各是无。则无能生。何能生所。若无能生。生所生者。即生不名为所生。以所生无从生故。行者如是观非灭非不灭。欲念心生毕竟不可得。复次行者既能如是约初运未念四句中。观欲念心生不可得。已即当还约欲念心生四句转观。观未念心灭不可得。云何为观。若谓未念心是灭者。为欲念心生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不生未念心灭。为欲念心亦生亦不生未念心灭。为欲念心非生非不生未念心灭。如是还反约欲念中四句推求未念心灭。毕竟不可得(推检之相还转用上约未念中四句。观欲念意言句一类。细比作自得具作云云)若行者不得未念欲念心生灭。则不得不生灭。亦生灭亦不生灭。非生灭非不生灭。但以凡夫颠倒妄。于未念欲念及一切法中。计有生灭乃至非生灭。非不生灭。虚诳无实。皆不可得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常自有。即是无名字。若不得生灭等四句名字。亦不得无名字。不得名字故非假。不得无名字故非空。不得假故非俗。不得空故非真。不得俗故非世间。不得真故非出世间。不得世间故非有漏。不得出世间故非无漏。不得有漏故非生死。不得无漏故非涅槃。行者如是观未念欲念时。若不得二边则不取二边。若不取二边则不执二边起诸结业。若无二边结业障覆。正观之心犹如虚空湛然清净。因是中道正慧。朗然开发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大涅槃海。若观未念欲念。如是余念念已及一切心法类亦可知。是则略说正观相。复次夫修正观则有二种。一者总观。二者历别观。第一所言总观者。若行人未有大方便力。不能一切处中观察实相。故当先于坐中照了心意。是则名为总观心意。第二所以名为别观者。若行人方便善巧能一切处中常得用心。是历别观于心意。复次行者欲入三昧。要先于坐中而观心意。然后亦当一切处中悉观心意。所以者何。四威仪中唯独坐时。身心安隐不沈不浮。不异缘生故则心审谛事有观法。故经云。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是故行者。当先于闲房静室而修三昧。云何为修行者。应当善自调和身心等。事事如禅法中说。此中应广明。行者既能善自调和。是时当于坐中。正念观察心意识等。四运之义。悉不可得。观行破析悉如上说。是时名于坐禅中修行三昧。行者如是知心意识不见不得。复当随有所作。一一谛观内外心。外心名作者内心名受者。大集经中。说作者受者行人。观于作者凡有六事观。于受者亦有六种。内外俱观有十二种。是三昧境能生三昧。行者应当随所起处而观察之。外作六者。所谓。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六言谈。内受六者所谓一眼受色二耳受声。三鼻受香。四舌受味。五身受触。六意缘法是为十二观境。是三昧门第一。若于行时即应观行中。未行。欲行。行。行已。心相通达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如前所说。复作是念。如是行动由心运役故有去来。反观行心不见住处。无有生灭一切相貌。当知行者毕竟空寂。第二若于住时。即应谛观。未住。欲住。住。住已。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具如前说复作是念。如此住者。由心制御竖身安立故名为住。反观住心不见处所。况复生灭一切相貌。当知住者毕竟空寂。第三若于坐时即应谛观。未坐。欲坐。坐。坐已。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亦如前说。复作是念。如此坐者。由心回转屈脚安身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生灭亦非内外。当知坐者毕竟空寂。第四于眠寝时。即应谛观。未眠。欲眠眠。眠已。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亦如上说。复作是念。如是眠者。由心劳乏。即便放任六分。委卧故名为眠。反观眠心不见相貌。当知眠者毕竟空寂第五若于作时即应谛观。未作。欲作。作。作已。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亦如上说。复作是念。今运身手。作诸事业举手下手由心回转。得成众事故名为作。反观作心不见动转。当知作者毕竟空寂。第六行者若于言语读诵之时。即应谛观。未语欲语。语。语已。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亦如上说。复作是念。如是音声。有所谈吐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六处。咽喉唇舌齿齶等故有此言谈。反观语心不见踪迹音声住空。当知语者毕竟空寂。是为行者观于外心六种事业。悉知空寂不见作者。有定实相。是故菩萨于一切事中。修行三昧。故般若经中。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时知行。乃至坐时知坐。卧时言语身服僧伽梨时。悉知已不可得。故是为菩萨摩诃衍。复次行者。观于内心有六种。受知无受者。所以者何。诸受虽空若不观察。能作无量烦恼生死因缘。是故行者。应富随是诸根所受尘时。一一观察。云何观察第一行者眼见色时。即应谛观。未见色。欲见色。见色。见色已。四运之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见者。即无见相。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各无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眼识因缘出生意识。意识出时。即能分别种种诸色。亦依于意识则有眼识。眼识因缘能见于色。而生贪着。是故即当反观念色之心。如是观时不见此心从外来入。而生领纳。亦复不见心从内出而生分别。所以者何。外来于我无事。若自有不待因缘。当知受者毕竟空寂。故净名菩萨云。所见色与盲等。第二行者耳闻声时即应谛观。未闻声。欲闻声。闻声。闻声已。四运之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闻声。无有自性。但从根尘和合而生。是意识想分别故。于所闻。生诸烦恼及于恶业。即当反观缘声心识。不见体性。当知闻者毕竟空寂。故净名菩萨言。所闻声与响等。第三行者鼻嗅香时。即应谛观。未嗅香。欲嗅香嗅香。嗅香已。四运之心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香者是无知法。所有鼻根本亦无知。和合生识假名说。知虚妄意识得所领纳。而生分别起诸烦恼生死业行。即当反观。意识不见根源及与相貌。当知领受者毕竟空寂。故净名菩萨言。所嗅香与风等。第四行者舌受味时。即应谛观。未受味。欲受味。受味。受味已。四运之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受味实无自性。所以者何。外六味六味无分别。内舌根本无知故。但从和合因缘而生舌识。此识亦不定在内外两中间。故是中心意强取味相。生着分别。故有一切诸使烦恼。是时即当反观。着味心意识等不见住处。况有生灭一切相貌。当知分别味者。毕竟清净故。净名菩萨言。所食味不分别。第五行者身觉触时。即应谛观。未觉触。欲觉触。觉触。觉触已。四运之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觉者。不从内生。亦不从外来。所以者何。冷暖软滑等。悉非外来故。离冷暖等。无别来法故身头等六分非是生法。故离身六分亦无生法故。二和合身识生时。即名为觉。而此识性不在内外。无所依倚但以心意。强作分别。谓证诸触。生苦乐想。故有爱恚一切烦恼。是时即当反观。缘触心识不见住处。况有生灭一切相貌。当知能觉触者。毕竟空寂。故净名菩萨言。受触如智证。第六行者意缘法时。即应谛观。未念法。欲念法。念法。念法已。四运之心相皆不可得。双照分明广说如上。复作是念。如是意识。攀缘诸法悉是虚诳。无有实事。所以者何。法如幻化性无实故。心如阳炎无暂停故。法无定性不可缘故。心无住处谁是能缘。若离能缘所缘更无别缘。岂知但以虚妄忆想。强起分别是法而生诸见一切烦恼生死业行。相续不断。是故行者。为破虚妄颠倒想。及随缘境时。即当反观。反观心意识根源。谛观心时不见住止及与生灭一切法相。若心无住处生灭诸相。当知此心则不可得。尚不得心况心数法。若无心数一切诸法竟何所依。是故经言。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一切法亦如是。无住无坏。行者如是观心意时不得一切法。当知所攀缘法。毕竟空寂。故净名言。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如是之言当何谓也。前破未念欲念心正观相应以十二事中。应当一一分别说。行者如是观察时。亦当应识有三种心。一者观乱心。二者观定心。三者观于观心。云何名为观于乱心。如上所说种种事中。行者初学未了诸法。于是境界悉有乱起。一心谛观不见心相。则无有乱。其心安隐行住坐卧。身心寂泊澹然不动。即是定心于是定心。若不观察。多生染着。如净名菩萨言。贪着禅味是菩萨缚。是故当观定心不可得。尚无有心定在何处。当知此定从颠倒生。如是观时不见于定及与非定。不生贪着得脱定缚。故净名经言。以方便生是菩萨解。是名观相观。于定心观定心已。行者既未悟于理。或计我能观心。是故不见有定乱相。当知如是妙慧最为殊胜。着是观慧即便自高。谓他不能解。如是念时是名智障。同彼外道。故释论说。是诸外道爱着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行者既知计有观者。是大障碍不会泥洹。即当反观能观之心。不见住处亦复无起灭。当知毕竟无有观者。及非观者。既无观者谁观诸法。不得观心即离观想。故释论云。念想观已除戏论心。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是名为观于心性。故大集经亦言观于心。心是三观者。即三三昧也。所以者何。于初观中能破一切种种有相。不见内外。即空三昧也。第二观中能坏空相。是则名为无相三昧。第三观中不见作者。此即名曰无作三昧。菩萨行是三昧时。则能破坏三倒三毒心意识相及三有流。亦能降伏四种魔怨。所以者何。夫烦恼者。悉是乱惑。如是观空能了烦恼性无动转。即是菩提故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烦恼是菩提。何得复以菩提而恼菩提。若知烦恼相空即是菩提。度烦恼魔余三魔亦如是。所以然者。如思益经云。愚于阴界入。而欲求菩提阴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当知观空即度阴魔。如思益经又云。生死是涅槃无退没生故。当知观空即度死魔。首楞严经云。魔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故不出魔界而得佛界。当知观空即度他化天子魔。菩萨行三空正观。即时不复恐怖四魔。亦不得四魔而能度四魔。故释论云。除诸法实相。其余一切皆名魔事。若能善修实相即无魔事。是故行者善观此意修行三昧。终无魔事。若离此观分别忆想必定堕魔网中。故释论云。若分别忆想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名法印。复次行者能善修如上三观。破一切法心无所著。虽知众生空相而常念大悲。不舍一切众生。学诸波罗蜜起十力。观察法界种种法门。长养一切诸善功德。

同类推荐
  • 法华义记

    法华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方洲杂言

    方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同性经

    大乘同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记忆中,我们走过的时光

    记忆中,我们走过的时光

    青春不再,你是否还记得在你年少时那些陪你笑、陪你哭的人,那时候,我们吵过,痛过,好过。沉槿媛、沈铭,他们是青梅竹马,都以为他们会在一起,但,竹马是个gay…初三时沈铭喜欢上了给他补习的男老师,初三最后一次补习,沈铭强吻了他。老师的告白:沈铭,我有病,但你是我的药,只有你能治疗我。林绾,蕾丝,初三喜欢上的女生,现在在一起没有情侣间的温暖与爱,大多是社会上的舆论,厌恶…………错的不是我们,而是这个世界。“校园、社会哪里才是我们的容身之处…”关于同性恋我们究竟该是个什么态度!正常向,同性恋,有虐有甜。本文讲述了三对情侣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故事,以及他们的感情之路!
  • 倾城神医:鬼帝的逆天小姐

    倾城神医:鬼帝的逆天小姐

    她,慕落颜,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她,夏未央,玄幻大陆夏家最废柴的七小姐。当她成为她,废柴成为天才!你有灵兽很了不起?就连圣兽之王都喊咱老大哎,灵兽?一边去吧;你有灵器?抱歉,她自己就是可以炼制出圣器的神级炼器师,灵器?那是她灵宠的零食好嘛;丹药?那算什么?她随手就可以炼制一把。他,无影邪,是威名天下的鬼帝。他待世人冷漠至极,却独独对她死缠烂打。当鬼帝遇上落颜,世界为之震撼!
  • 济世道圣

    济世道圣

    百亿年前,魔兽横行,一部《吞噬决》造就魔界魔王,魔王自称魔天,魔尽万千众生,吞尽诸陆生有灵精元,而为了抵御魔族豁豁众生灵,各界,各大陆,诸族联合拼死抵抗,终究元气大伤,在众门派高手,归隠高人燃尽精元情况下,还是让魔天跑了一分身!
  • 小浪的杂货连锁

    小浪的杂货连锁

    爷爷过世留下了一个小杂货商店,以及一幅很奇怪的画……(纯属于YY作品,有些幼稚,不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关闭网页,免得污了眼睛。)
  • 中二修真录

    中二修真录

    道门世家长大的中二病晚期患者,忽被神秘道士扔进了异世界。光头,又见光头,小叶子我生为道家正宗,怎么就进了个佛修世界?变数由这一刻产生,平和了三千万年的小千世界泛起了波澜,精彩纷呈的修真世界邀你一起来见证。
  • 天雷圣火

    天雷圣火

    麒麟因车祸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看着身边天真可爱的丫鬟,和大大的宅子,开始幻想着美好的生活……可现实是残酷的,娘亲因被人玷污而自杀,本是族长的老爹疯了,麒麟自己也经脉被废,在家族里就连下人都敢欺辱。是谁下的黑手,有着怎样的阴谋?麒麟哀嚎:“我的绝世宝贝呢?我的外挂呢?没天理啊!难道只能靠自己……”
  • 网游之轮回异闻录

    网游之轮回异闻录

    这是一篇关于不正经的主角和不正经的配角在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历险的故事,其中各种血腥、暴力、色情、背叛、残忍、觉醒、我们通通都没有。让我们忘掉眼前的苟且,去寻找诗和远方吧。
  • 爱情短篇故事集

    爱情短篇故事集

    这里面收录我最近几个月来写的一些爱情短篇,那些文字,在我的指下一个一个地跳跃着,演绎着那些凄美而又无奈的爱情!有些感情凝结在回首的瞬间.
  • 王爷真妖孽

    王爷真妖孽

    在帝都,你可能不知道星月集团的总裁为什么叫抠脚大叔,可能不知道帝都一中为什么叫菜鸟……但是,你一定知道:冰荇为什么叫霸王……
  • 穿越到三千年以后

    穿越到三千年以后

    她,只是2011年c市单纯无知的高三女学生,在荒岛露营时和同学发现了个闪着绿光的山洞,却穿越到了三千年后!对此,她也是醉了。他,是腹黑闷骚的超美型上将大人,当她遇上他时,她却是裸着身,红着脸骂他是流氓……当单纯的小白兔遇上腹黑的大灰狼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