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52000000001

第1章

依古德及梵網瓔珞地持并高昌等文授菩薩戒行事之儀略為十二門雖不專依一家併不違聖教。

第一開導者

應先問言欲受何戒佛法大海深廣無涯唯信能入由有信故三學可成菩提可至故三學中以戒為首菩提廣路戒為資糧生死大海戒為船筏三途重病戒為良藥戒有多種五八十具菩薩律儀五戒報人八十報天出家大戒感小解脫三明六通無餘永寂菩薩律儀八萬細行報得佛果三身四德相好不共一切功德今既不求人天小果唯欲專求無上菩提須具六法方得戒一者能授人謂能授戒者須預知頒類及以人數於中幾許中國邊方餘道雜類雖得人身無有安樂八苦交逼四虵競煎四大危脆念念不住六賊爭駈新新生滅設雖受餘戒報人天不免沈沒二乘小果永住涅槃故須虔誠誓求極果二者所依處先須諮白無內外障安置壇場莊嚴清淨皆令地鋪使受者安穩三者高座秉法四者專求大道五者生希有心如貧如飢如病如怖得寶得食得醫得安不生一念散亂之心若無懇誠徒勞彼此六者專為利他求戒以菩薩發心利物為本發大勇猛不惜身命誓與眾生同入真如法界大海。

第二三歸者

應教而言弟子(某甲)願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弟子(某甲)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三說)從今已往歸佛為師更不歸餘邪魔外道唯願三寶慈悲攝受慈愍故(應須廣明一體三寶為所依境復知此境有別相住持等用之也)。

第三請師者

唯令自陳恐汝不解我今教汝我(某甲)等今從大德求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慈愍故此但是請傳教之師次請眾聖為授戒師先請和上詞云弟子(某甲)等奉請釋迦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和上我依和上故得受菩薩戒慈愍故(禮一拜)文殊菩薩為羯磨阿闍梨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梨一切如來為尊證師一切菩薩為同學等侶(詞句具如和上)當知聖師神通道眼皆悉見聞如對目前是故行者請得師已雖對凡師恒如覩聖准高昌本自此已後無有懺悔但加乞戒亦先教其從傳教師乞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施我菩薩戒法次戒師應起為白聖師言(獨詞三遍)下禮盤而起獨可唱敬白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此(某甲)等求我白諸佛菩薩欲從諸佛菩薩乞受菩薩戒此(某甲)等已發大願已有深信能捨一切不惜身命唯願諸佛菩薩憐愍故施與(某甲)等菩薩淨戒(三說)。

第四懺悔者

無始已來誰能無罪或有重罪障戒不發故曇無讖三年始獲故有上根上行之人宜應靜處別置道場事理合行精誠懇到上品相現戒品自成今此通方彼時行事利根之士逐語想成宿種現加式辨前事故今略出濟世生善利物之儀於中為三先明懺意次明運心三正說罪為懺方法初云意者夫言戒者是白淨法法器清淨方堪進受如淨潔縶易受染色是故先教懺悔洗浣亦如浣故衣先以灰汁後用清水然佛滅後向二千年正法沈淪邪風競扇眾生薄祐生在此時縱有聽聞頗生信受猶如畫水不得久住空中造立難可成就良由惑障深厚見執鏗然若不起於慇重之心罪無由滅罪若不滅戒品難期是故不可輙爾而受然懺悔法有其三種上品懺者舉身投地如大山崩毛孔流血中品懺者自露所犯悲犯泣流淚下品懺者通陳過咎隨師口言今雖下品猶請諸佛諸大菩薩為作證明諸佛菩薩有大慈悲常欲令於法界眾生如我無異雖觀眾生猶如赤子然須行者自發精誠如請大王先須淨舍亦如濁水日輪不現三世諸佛皆因此戒得成菩提(云云)次運心者雖從戒師說罪名種然須先運逆順十心重罪方滅故天台大師於大止觀懺淨文中具立此方成四三昧彼具解釋今略列名以為行者作滅罪良緣先言順流者謂無始來隨順生死自微至著不逾斯十一者妄計我人二外加惡友三不隨喜他善四縱恣三業五惡心遍布六盡夜相續七覆語過失八不畏惡道九無慚無愧十撥無因果(亦須教依名運念令罪消滅)次明逆流者所言逆者謂逆生死依前順流次第逆上如欲破賊先須知賊根源窟穴故知必須從後向前如人倒地還從地起一正信因果二自愧尅責三怖畏惡道四發露瑕玼五斷相續心六發菩提心七修功補過八守護正法九念十方佛十觀罪性空(須一一釋對破以故知無始障不可率除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故須逆順觀其罪由其罪性空方為永謝)運此十心已作如是言仰啟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釋迦牟尼當來彌勒十二部經真如藏海諸大菩薩緣覺聲聞證明我等披陳懺悔從無始來至於今日於其中間皆由妄計我人為貪嗔癡無量煩惱惱亂身心縱恣三業具造十惡五逆四重作一闡提撥無因果(具列十惡五逆四重無因果相)壞僧伽藍焚燒經藏身四威儀損殤含識盜三寶物及餘趣財顛倒邪婬汙染梵行汙父汙母汙比丘比丘尼人男人女畜生鬼神等一切男女誑惑三寶謗三乘法言非佛說障礙留難或飲酒食肉無慈悲心或食五辛薰穢三寶或於一切出家人所有戒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訶責乃至於一切有情無情作不饒益如是等罪不可數知自作教他見聞隨喜對三寶前披陳懺悔齊佛所知不敢覆藏一懺已後永斷相續更不敢作願罪消滅唯願三寶慈悲證明三遍已語欲入佛海以信為本生在佛家以戒為本故有三歸乃至菩薩戒然受五八十戒人如秉燭夜行所見不遠受小乘戒如月下遊雖未大明猶勝燈燭若受大乘戒如在日中無不曉了能摧八難能免八苦遠離生死具足二嚴四德圓滿降伏四魔(云云)。

第五發心者

先當繼念十方諸佛為所期果是故經云若能念佛得見佛心佛心復以慈悲為本慈悲乃以弘誓居先是故弘誓為菩提因(具足為說發四弘心)發弘誓已復加四心及成四弘誓一者觀於一切眾生如佛無異二如國王三如父母四如大家何以故佛為法王是所求故心佛眾生三無別故王居國尊親在家尊大家復為下類中尊生因中於果上想故若不爾者何能度人為度眾生立餘三誓又復發四種心一者所作功德與共二者願一切眾生過於煩惱生死大海三願共眾生通達一切諸經了義四共眾生至於菩提此亦四弘之別名而以利生為本故并俱於眾生起想以四弘誓利生為本既發心已三業清淨猶如明鏡內外清徹堪受淨戒以此戒品具足三聚三聚徧收一切法故。

第六問遮者

既能發心建立行相行相不出自行化他自行故上求利他故下化汝等既知發心之相堪能成就滿足四弘此但現在身心發趣若有遮難戒品不發梵網經云若有七遮不應為受我今問汝當如實答若不實答徒苦自他無所尅獲虗稱菩薩則為欺誑一切眾生負心誑佛枉受利養汝不曾出佛身血不(應答云無)不殺父不不殺母不不殺和上不不殺阿闍梨不不破羯磨僧不不殺聖人不若無七遮堪得受戒應起專注心發慇重心今此方欲汝等授戒發戒品心若能專志如仰完器則有所尅一念差違猶如覆器必無所成然此戒者無有形色而能流注汝等身心盡未來際成就大果而於爾時無所覺知尚若有形入汝身時常作天崩地裂之聲故須繫念不得餘覺及餘思惟(須具為說緣境為發戒緣也)。

第七正授戒者

先略示三相次正授戒言三相者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應須廣辨三聚廣狡偏圓之相以作行者期心之本若不爾者秉法不成小乘亦有三聚名故次正秉法者應語言汝等諦聽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薩淨戒求受一切菩薩學處所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諸淨戒此諸學處過去一切諸菩薩已受已學已解已行已成未來一切諸菩薩當受當學當行當成現在一切諸菩薩今受今學今解今行當來作佛汝等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三問三答)第一遍時應語言十方法界一切境上微玅戒法悉皆動轉不久應當入汝身中第二徧凡次即語云此玅戒法即從法界諸法上起遍虗空中集汝頂上微妙可愛如光明雲臺第三遍初復應示言若更一遍此玅戒法入汝身中清淨圓滿正在此時納受戒法不得餘覺餘思令戒不漏第三遍已語言即是菩薩名真佛子故大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先心難。

第八證明者

戒師應為受者作白言獨弟子(某甲)仰啟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於此世界一四天下南瞻部州人主地大唐國(某州某縣)僧伽藍中佛像前有數多弟子來於我所求受菩薩戒竟我已為證明唯願諸佛為亦作證明(三說)請諸菩薩亦如向說(三說)。

第九現相者受者

既有三品之心相現亦有三品不同所謂凉風異香聲光明種種異相於十法界此相現時彼諸菩薩各問彼佛何因緣故有此相現彼佛答彼菩薩言此相現(某方某界某國某處)有眾多佛子於師處三說求受菩薩戒竟今請我等而作證明我為作證故有此相彼諸菩薩各各歡喜咸相語言於如是等極惡處具足如是猛利煩惱惡業眾生能發如是極勝之心甚為希有深生憐愍乃於汝等起於堅固梵行之心十方菩薩尚發是心是故汝等宜應至心守護禁戒不惜身命勿令毀犯上品相者上風上香光明等中下准此唯佛能了餘無能知。

第十說相者

謂略陳持犯猶如聲聞略說四夷故大乘略陳十種以從易持難識者說應先為說此十總名波羅夷者此是梵音此土往翻名他勝處善法益已名之為自惡法損己名之為他若惡法增損害善法名為佗勝處然論持犯乃至有命一針一艸等皆名持犯今從易識妨損處深故隨說之(云云)。

若諸菩薩已於戒師所三說求受菩薩戒竟。

(第一)若自殺若教人殺若作坑穽與人非人藥施設方便非真菩薩假名菩薩無慚無愧犯波羅夷汝從今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犯能持不(答言能持)。

(第二)若自盜若教人盜盜人五錢若過五錢(第三)若燒若埋若壞色如是五大五塵若淫人男女諸天鬼神畜生男女作不淨行(第四)若非真實非己有自言得禪得解脫得定得九大禪得初信乃至等覺妙覺天龍鬼神來供養我(云云)(第五)若酤諸酒乃至(第六)若說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波羅夷中隨犯一波羅夷(第七)若自讚己真實所得并毀出家在家菩薩言犯十重中一重罪四十八輕中一一輕罪(第八)若慳法慳財有來求者法不為說一句一偈財不施與一針一艸反生罵辱(第九)若瞋一切出家在家菩薩若非菩薩諸天鬼畜懺謝(第十)若謗三寶若增若減若相違若戲論下至一句(一一文若初若後皆初至戒竟後從非真并同初句)。

第十一廣願者

上來受戒但是起行菩薩之儀利他為本是故更須以願加之師應教言弟子(某甲)等願以懺悔受戒發心所生功德迴施法界一切眾生願法界眾生未離苦者願令離苦未得樂者願令得樂未發菩提心者願令發菩提心未斷惡修善者願斷惡修善未集佛法者願集佛法樂利生者願早利生未成佛者願速成佛又以功德願共法界諸眾生等捨此身已生極樂界彌陀佛前聽聞正法悟無生忍具大神通遊歷十方供養諸佛常聞無上大乘正法福智資糧自行化他生十方佛前一切佛法速得圓滿又以此功德願共眾生從今已往於自行門未得無生忍前永離三惡道身永離下賤身永離女人身永離抅繫身常於佛法中清淨修諸行於利他門分身十方國土常為眾生大知識示其正道令生實果願眾生聞我名者發菩提心見我身者斷惡修善聽我說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成正覺發願已禮三寶。

第十二教令持戒者

既得戒已如服良藥須知禁忌及以補養自行斷惡為禁忌利他修善如補養是故應須具足二持遍修諸善遍斷諸惡懃行慈救恭敬三寶(云云)於一一行悉須以願而加護之常思滿足四弘之願六度四等不離剎那以玅觀門融通萬境事理具足正助合修圓頓十乘超逾十境。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千里之行

    网游之千里之行

    第一款全息网游DFT,打开了网游史上的新篇章,风云际会,人才代出一个横空出世的弓箭手,小学生的性格,大神的技术,到处惹是生非,搅得一潭血雨腥风却有个一身正气的搭档他们与不断邂逅的小伙伴们,一路闯天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静训传

    静训传

    李静训: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父亲是柱国,我祖父是上柱国。至于我母亲这边就更厉害了,我母亲是公主,我外祖母是皇后,我外祖父是皇帝,我舅舅是皇帝,我舅公是皇帝,我曾外祖父是皇帝,我大曾姨祖父是皇帝,我四曾姨祖父还是皇帝。然并卵,最后还是挂了。再次醒来,她成了一个五岁的女娃娃,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秦叔宝,一个叫程咬金。且看她如何带着两个哥哥,推翻大隋王朝,为她的亲人报仇雪恨!
  • 九品相婿

    九品相婿

    娶了一个漂亮老婆,她以为我很穷,被她看不起,她却不知道我其实很有钱……
  • 斗罗有没有被我改崩了

    斗罗有没有被我改崩了

    双男主,一个神,一个穿越者(前提是不小心伤了眼睛,所以几十年后才会恢复,所以男主几十年后才会看到东西),不喜勿入。
  • 天使只为星夜哭①②

    天使只为星夜哭①②

    有光芒夺目的星星闪耀时,天使怎会注意到夜的黑?可是,当夜离开了,星星又如何发光放亮……这是一个属于天使、黑夜和星星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错过的爱情。当命中注定的三人相遇,双生花盛开又凋零,即将逝去的黑夜说:其实可以没有黑夜的,只要找到属于你的那颗星。黑夜逝去后天使才发现:其实星星没有光芒的,因为失去了黑夜的衬托。天使的泪变成星星,滴落在夜漆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皇帝的独家御厨

    皇帝的独家御厨

    传闻皇宫新到了一位御厨,深得皇帝喜爱,事事都以这位御厨为先:贴身太监:皇上,丞相进贡了一批上好蜀锦,您看……顾辞:前几天,苏爱厨说自己养的猫缺些衣服,你去吩咐尚衣局让他们用这蜀锦多做些衣服给苏爱厨的猫。贴身太监:可之前苏御厨弄破了梦嫔娘娘的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您答应用蜀锦再做一身给梦嫔娘娘的……顾辞:让尚衣局用些别的料子给她做一身就是了。贴身太监:对了,皇上,苏御厨最近做了些新菜品,叫您去尝尝,您看……顾辞:你怎么不早说!贴身太监:那皇上您……顾辞:摆驾浮生宫!
  • 位面至尊

    位面至尊

    流离生死,破灭永恒。超越于众生之上,那是属于神的故事;超越于众神之上,那是属于永恒者的故事。
  • 快穿攻略女主是株栀子花

    快穿攻略女主是株栀子花

    #谈恋爱吗?甜甜的那种!#为了改变坑爹的现状,木栀决定与那个叫琼茗的系统绑定,穿越十方世界,助他集齐往生轮里的能量光粒。想当年她可是巴啦啦魔仙棒手册的忠实收集者。不就是玩“集卡游戏”吗?就这点小游戏,她根本没在怕!——十方世界——木栀与能量光粒面面相觑。木栀:??!你可没有告诉过我,光粒都是大活人啊摔!……系统:检测到光粒位置,请宿主尽快采取行动!木栀:(生气脸)我不要,我拒绝!系统:……要不我给你金手指?木栀沉默系统:额……绝世容貌?木栀:(一秒变脸)哪呢?系统:什么?木栀:人呢?系统:…………杀伐果断的摄政王勾唇浅笑,伸手,“栀儿,到本王这边来……”阴郁的修真大佬挑眉,面色阴鸷地盯着眼前的小姑娘,低声开口,“木木,不要试探我的底线……”孤傲偏执的学霸耳垂微红,有些不太自在,“木同学,我好像,喜欢上你了……”清冷上神突然靠近,嗓音喑哑,带着丝丝醉意,“小栀,你看,我的眼里满满都是你……”……【1V1宠文,男女主双洁,成长型女主】#谈恋爱吗?包分配对象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