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75800000003

第3章

然后自陈。国王以憍慢为力。以此豪势而自陈说。阿罗汉以专精为力。而自陈说。诸佛世尊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故。是知诸佛偏以大悲为力。故将表人名大悲者。上来三句叹佛宝竟。此下二句。次显法宝。及彼身体相者。谓前所说如来之身。即是报佛。正用法界以为自体。故言彼身之体相也。此是举佛而取其法。下句正出法宝体相。言法性者。所谓涅槃。法之本性。故名法性。如智度论云。法名涅槃无戏论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金性。白石银性。如是一切法中有涅槃性。故言法性。言真如者。无遣曰真。无立曰如。如下文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所言海者。寄喻显法。略而说之。海有四义。一者甚深。二者广大。三者百宝无穷。四者万像影现。真如大海当知亦尔。永绝百非故。苞容万物故。无德不备故。无像不现故。故言法性真如海也。如华严经言。譬如深大海。珍宝不可尽。于中悉显现。众生形类像。甚深因缘海。功德宝无尽。清净法身中。无像而不现故。叹法宝竟。此下二句。叹其僧宝。言无量功德藏者。举德取人。谓地上菩萨。随修一行。万行集成。其一一行皆等法界。无有限量。积功所得。以之故言无量功德。如是功德。总属菩萨。人能摄德。故名为藏。次言如实修行等者正叹行德。依宝性论。约正体智名如实行。其后得智名为遍行。今此中言如实修行。举正体智。次言等者。取后得智。若依法集经说。总括万行始终。通为二句所摄。谓如实修行。及不放逸。如彼经言。如实修行者。谓发菩提愿。不放逸者。谓满足菩提愿。复次如实修行者。谓修行布施。不放逸者。谓不求报。如是持净戒。成就不退。或修忍辱行。得无生忍。求一切善根而不疲倦。舍一切所作事。修禅定不住禅定。满足智慧不戏论诸法。如其次第。如实修行及不放逸。乃至广说。今言如实修行者。即摄发菩提愿乃至满足智慧。次言等者。取不放逸。即是满足菩提愿。乃至不戏论诸法也。归敬三宝竟在前。此下一颂述造论大意。造论大意不出二种。上半明为下化众生。下半显为上弘佛道。所以众生长没生死之海不趣涅槃之岸者。只由疑惑邪执故也。故今下化众生之要。令除疑惑而舍邪执。泛论疑惑。乃有多途。求大乘者所疑有二。一者疑法。障于发心。二者疑门。障于修行。言疑法者谓作此疑。大乘法体为一为多。如是其一。则无异法。无异法故。无诸众生。菩萨为谁发弘誓愿。若是多法。则非一体。非一体故。物我各别。如何得起同体大悲。由是疑惑。不能发心。言疑门者。如来所立教门众多。为依何门初发修行。若共可依。不可顿入。若依一二。何遣何就。由是疑故。不能起修行。故今为遣此二种疑。立一心法。开二种门。立一心法者。遣彼初疑。明大乘法唯有一心。一心之外更无别法。但有无明迷自一心。起诸波浪流转六道。虽起六道之浪。不出一心之海。良由一心动作六道。故得发弘济之愿。六道不出一心。故能起同体大悲。如是遣疑。得发大心也。开二种门者。遣第二疑。明诸教门虽有众多。初入修行不出二门。依真如门修止行。依生灭门而起观行。止观双运。万行斯备。入此二门。诸门皆达。如是遣疑。能起修行也。舍邪执者。有二邪执。所谓人执。及与法执。舍此二义。下文当说。下化众生竟在于前也。此下二句。上弘佛道。除彼二边之疑。得起决定之信。信解大乘唯是一心。故言起大乘正信也舍前二执分别。而得无分别智。生如来家。能绍佛位。故言佛种不断故也。如论说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慧能度。故举信智。明弘佛道。偈首言为。下结云故者。为明二意故。造此论也。归敬述意竟。此下第二正立论体。在文有三。一者总标许说。二者举数开章。三者依章别解。文处可见。初中言有法者。谓一心法。若人能解此法。必起广大信根。故言能起大乘信根。信根之相。如题名说。信根既立。即入佛道。入佛道已。得无穷宝。如是大利。依论而得。是故应说。总标许说竟在于前。说有五分以下第二举数开章。有五分者。是举章数。云何以下。列其章名。因缘分者。非无所以。而造论端。智者所为。先应须知故。立义分者。因缘既陈。宜立正义。若不略立。不知宗要故。解释分者。立宗既略。次应广辩。若不开释。义理难解故。修行信心分者。依释起信。必应进修。有解无行。不合论意故。劝修利益分者。虽示修行信心法门。薄善根者不肯造修。故举利益。劝必应修。故言劝修利益分也。此下第三依章别解即为五分。初中有二。先牒章名。次显因缘。显因缘中。有二问答。一者直显。二者遣疑。初问可见。答中有三。总标。别释。后还总结。第二别解。八因缘中。初一是总相因。后七是别相因。初言总相。有其二义。一者凡诸菩萨有所为作。每为众生离苦得乐。非独在此造论因缘。故曰总相。二者此因虽望立义分文作缘。然彼立义分。总为解释分等作本。此因亦通为彼作缘依是义故。亦解总相。言离一切苦者。分段变易一切苦也。究竟乐者。无上菩提大涅槃乐也。非求世间者。不望后世人天富乐也。名利恭敬者。不求现在虚伪之事也。此下七种是其别因。唯为此论而作因故。望下七处作别缘故。第二因者。解释分内有三段中。为二段而作因缘。谓显示正义。对治邪执。显示正义之中说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诸法。当知即是如来所说一切法门之根本义。以是一心二门之内。无一法义而所不摄故。故言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也。彼第二段对治邪执者。即令众生舍离人法二种谬执。故言为令众生正解不谬故也。第三因者。为解释分内第三段文而作因缘。彼文分别发趣道相。令利根者决定发心进趣大道。堪任住于不退位故。故言为令善根乃至不退信故。第四因者。为下修行信心分初四种信心及四修行之文而作因缘。故言为令修习信心故也。第五因者。为下第四修行末云。复次若人虽修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恶业障以下。说除障法五行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方便消恶业障乃至出邪网故。第六因者。为彼云何修行止观以下。乃至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三纸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修习止观乃至心过故。第七因者。为彼修行信心分末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以下。劝生净土八行许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等也。第八因者。为彼第五劝修利益分文而作因缘。故言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次言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者。第三总结也。直显因缘竟在于前。此下遣疑。有问有答。问中言经中具有此法者。谓依前八因所说之法。如立义分所立法义。

同类推荐
  • The Old Peabody Pew

    The Old Peabody P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概论

    幼科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禅师语录

    大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摄论章

    摄论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流不嬉

    穿流不嬉

    一次穿越算什么,二穿才刺激,不对,三穿四穿是什么鬼?穿来穿去,怎么总围着一个人转?我本闲人,好不容易放假回家过清闲日子,无意穿越,活的风风火火。见证事态变迁,我妄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历史,不曾想自己是历史的推动者。我是百果庄主,是高祖追封的俪皇后,是西湪和亲公主,是顺安公主陪嫁的小婢女,是东炽国的玄王妃,是南介皇后,是医学生岑苗苗。
  • 攻略女配,男主别挡道

    攻略女配,男主别挡道

    恶毒女配一开始是真的恶毒吗?不,当然不是。她们只是爱错了人。这里是攻略女配系统,每个女孩儿都有独一无二的宠爱。
  • 大佬本佬

    大佬本佬

    无缘由的开始,命里的注定。没有输赢,只有成长的赌注
  • 当人类不再是主宰

    当人类不再是主宰

    灾难降临之时,你选择在废墟中缅怀过去的荣光还是在新生中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本文纯属扯淡)
  • 我有一个登天梯

    我有一个登天梯

    攀登三界,惩奸罚恶,荣获三界香火之冠。论一个被贬下凡的普通人如何超过神仙,梁小何不假思索的回答着:“这是个不可以说的秘密。”
  • 灵女归来

    灵女归来

    一个平凡的人间少女竟身负两重灵力,而本人却毫不知情。白衣,红妆,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红颜白发,妖媚蓝瞳,再世为人,一朝红衣改,白衣香消玉殒,大闹天界,成为万妖之首,与阎王双宿双栖,她要站在三界最顶端俯瞰众生!
  • 宏微世界

    宏微世界

    2125年地球联合国观察到距离地球50光年的一颗恒星即将爆发,地球面临着灭球之灾,人类只有50年的时间,该怎么办呢?美好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对!就是冒险。
  • 异地空间

    异地空间

    借助能在地球和异世界穿来穿去,主角推动了自己所在异界国家科技的发展,在这万国争霸各种族独立的大陆上站住一席之地。主角难道仅仅只想站住一席之地吗?不,我要统一!
  • 红颜乱朝

    红颜乱朝

    她本以为自己是家族被灭,因为某种原因幸存下来的的孤女。却不知,她的灵魂与性格早已一分为二。一个是现代的小白领,开朗彪悍。一个是古代的大家闺秀,温柔聪慧。一场穿越,将2个灵魂束缚在一个躯体里。只是,当灵魂终于合二为一的时候,她该怎样面对,两个灵魂喜欢上的两个不同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