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83800000008

第8章 续録(上)

一、异端之说,自古有之,考其为害,莫有过于佛氏者矣。佛法初入中国,惟以生死轮回之说动人。人之情莫不贪生而恶死,茍可以免轮回,出生死,安得不惟其言之听?旣有求于彼,则彼之遗君亲,灭种类,凡得罪于名教者,势不得不姑置之,然吾儒之信之者犹鲜也。

其后有逹磨者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为一闻千悟,神通自在,不可思议。则其说之玄妙,迥非前日比矣。于是髙明者亦徃徃惑焉。惑及于髙明,则其害有不可胜救者矣。何哉?盖髙明之士,其精神意气足以建立门户,其聪明才辨足以张大说辞,旣以其道为至,则取自古帝王精一执中之传,孔门一贯忠恕之旨,克己为仁之训,大学致知格物之教,中庸性道中和之义,孟子知言养气、尽心知性之说,一切皆以其说乱之。真妄混淆,学者茫然,莫知所适。一入其陷穽,鲜复能有以自拔者。故内之无以立大中至正之本,外之无以逹经世宰物之用,教衰而俗败,不但可为长太息而已。向非两程子张子朱子身任斯道,恊心并力以排斥之,吾人之不变于夷者能几何哉!

惟数君子道徳之充备,学术之纯深,辨论之明确,自孟子而后莫或过之。故其言一出,聪明豪杰之士靡不心服,近者亲而炙之,逺者闻风而起,相与为之羽翼以推行其说于天下者,绳绳不乏。迨我圣祖出,位隆君师,兴学育才,一以五经四书及数君子之说为教,则主张斯道者,又诚有所赖矣。故自朱子没迄今三四百年,天下之士非圣贤之学不讲,而所谓禅学者以之灭息,是岂一人一日之力哉!

夫何近世以来,乃复潜有衣钵之传,而外假于道学以文其说!初学之士,旣莫能明乎心性之辨,世之老师宿儒,又徃徃不屑究心于所谓禅者,故其说之兴,能救正者殊鲜,而从之者实繁有徒。其志将以求道也,曾不知其所求之非道也,岂不误哉!愚也才质凡下,于数君子无能为役,但以初未学禅而偶尝有悟,从事于吾儒之学也久,而性命之理亦粗若有见焉,故于异同之际,颇能辨别。虽尝着之于策,传之吾党,庶几爱助之万一。时复披阅,则犹病其说之未详,惧无以觧夫人之惑也,记于是乎有续云。

二、佛氏之所谓性,觉而已矣。其所谓觉,不出乎见闻知觉而已矣。然又有谓“法离见闻觉知”者,岂见闻知觉之外别有所谓觉邪?良由迷悟之不同尔。后来,其徒之桀黠者,因而造妖捏怪,百般作弄,神出鬼没,以逞其伎俩,而耸动人之听闻。祗为众人皆在迷中,不妨东说西说,谓莫能与之明辨也。今湏据他策子上言语反复异同处,一一穷究,以见其所谓性者,果不出于见闻知觉,别无妙理,然后吾儒之性理,可得而明。有如士师之折狱,两造具偹,精加研核,必无以隐其情矣。其情既得,则是非之判,有如黒白,至此而犹以非为是,不几于无是非之心者乎!

三、逹磨者,禅家之初祖也,其传法二祖时,尝谓之曰: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遂并授之。自后其徒皆尊信此经,以为秘典。则今所宜按据以穷究其所谓性者,无出此经。此经凡四译,四卷者乃刘宋时译本,其文颇奥涩难读,当出自佛口无疑。迨国初,髙僧宗泐、如玘尝奉诏注释,叅以唐本,亦颇明白。但经中言语初无次第,散漫不一,观者猝难理会。今輙聮比而贯通之,以究极其归趣,遇奥涩处,间亦附入注语,以畅其义。髙明之士有深于其说者,当知余言之不妄也。

四、楞伽大旨有四:曰五法,曰三自性,曰八识,曰二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经中明言之矣。五法者,名也,相也,妄想也,正智也,如如也;三自性者,妄想自性、縁起自性、成自性也;八识者,识蔵也、意根、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二无我者,人无我、法无我也。凡此诸法,不出迷、悟两途。盖迷则为名,为相,为妄想,为妄想縁起自性,为人、法二执,而识蔵转为诸识;悟则为正智,为如如,为成自性,为人、法无我,而诸识转为真识。所谓人、法,则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是已。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十二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加之六识,是为十八界。合而言之人也,析而言之法也。有所觉之谓悟,无所觉之谓迷。

佛者,觉也。而觉有二义,有始觉,有本觉。始觉者,目前悟入之觉,即所谓正智也,即人而言之也。本觉者,常住不动之觉,即所谓如如也,离人而言之也。因始觉而合本觉,所以成佛之道也。及其至也,始觉、正智亦泯,而本觉朗然独存,则佛果成矣。故佛有十号,其一曰等正觉,此之谓也。本觉乃见闻知觉之体,五阴之识属焉。见闻知觉乃本觉之用,十八界之识属焉。非本觉即无以为见闻知觉,舎见闻知觉则亦无本觉矣,故曰“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其谓“法离见闻觉知”者何?惧其着也。佛以离情遣着,然后可以入道,故欲人于见闻知觉,一切离之。离之云者,非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也,不着于见闻知觉而已矣。金刚经所谓“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生清浄心”,即其义也。然则佛氏之所谓性,不亦明甚矣乎!彼明以知觉为性,始终不知性之为理,乃欲强合于吾儒以为一道,如之何其可合也!

昔逹磨弟子波罗提尝言“作用是性”,有偈云: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徧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识与不识,即迷、悟之谓也。“知是佛性”,即所谓正智、如如;“唤作精魂”,即所谓名相、妄想。此偈自是真实语,后来桀黠者出,嫌其浅近,乃人人捏出一般鬼怪说话,直是玄妙,直是竒特,以利心求者,安得不为其所动乎?张子所谓“诐淫邪遁之辞,翕然并兴,一出于佛氏之门。”诚知言矣。然造妖捏怪不止其徒,但尝畧中其毒者,徃徃便能如此,吾党尤不可不知。

五、楞伽四卷,卷首皆云“一切佛语心品”,良以万法唯识,诸识唯心,种种差别不出心识而已,故经中之言识也特详。第一卷,首言“诸识有二种生、住、灭”,谓流注生、住、灭、相生、住、灭。次言“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又云“畧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又云“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又云“转识、蔵识真相若异者,蔵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蔵识亦应灭,而自真实相不灭。非自真实相灭,但业相灭。若自真实相灭者,蔵识则灭。蔵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又破外道断见云“若识流注灭者,无始流注应断。”又云“水流处,蔵识、转识浪生。”又云“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又偈云“蔵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又偈云“凡夫无智慧,蔵识如巨海,业相犹波浪,依彼譬类通。”

第二卷有云:一切自性习气、蔵意意识习见转变,名为涅盘。注云“自性习气,谓众生心识性执,熏习气分。蔵意意识者,即蔵识与事识,由爱见妄想之所熏习。转变者,谓转蔵识、事识为自觉圣智境界也。”有云“识者,因乐种种迹境界故,余趣相续”,有云“外道四种涅盘,非我所说法。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盘。”有云“意识者,境界分叚计着生,习气长养蔵识意俱。我我所计着,思惟因縁生。不壊身相蔵识,因攀縁自心现境界,计着心聚生。展转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现境界风吹,若生若灭亦如是。是故意识灭,七识亦灭。”注云“境界分叚者,六识从六尘生也。习气长养者,言六识不离七识、八识也。我我所计着者,言七识我执,从思惟彼因彼縁而生,不壊身相蔵识,即第八识。谓此八识因于六识能縁,还縁自心所现境界,以计着故,而生六识,能总诸心,故云心聚生也。展转相因者,八识转生诸识,六识起善起恶,七识则传送其间。海喻八识,浪喻六识,以六尘为境界风,境界乃自心所现,还吹八识心海,转生诸识。若生若灭,亦犹依海而有风,因风而鼓浪,风息则浪灭。故云意识灭,七识亦灭也。”又偈云“心縳于境界,觉想智随转。无所有及胜,平等智慧生。”注云“现前一念,为尘境所转,故有业缚,而本有觉智亦随妄而转。若了妄即真,离诸有相,及至佛地,则复平等大慧矣。”

第三卷有云: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又云“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如水中月。”注云“根、尘及我和合,相应而生是识,此不知自性相故。若知性相,则一念灵知,不假縁生,故云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相惟是一,而有离不离之异,故云得不得也。”又偈云“心意及与识,逺离思惟想。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浄智。生于善胜义,所行悉逺离。”注云“得无思想法,则转识为智。此是菩萨而非声闻,智之始也。寂静胜进忍,即如来清浄忍智,智之终也。”

第四卷有云:如来之蔵,是善不善因,能徧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縁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蔵,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浄。“常生不断”以上,注云“此随染縁,从细至粗也。若能一念回光,能随浄縁,则离无常之过,二我之执,自性清浄,所谓性徳如来则究显矣。”有云“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浄如来蔵及识蔵名。若无识蔵名,如来蔵者,则无生灭。”注云“识蔵以名言者,由迷如来蔵转成妄识,无有别体,故但有名。若无识蔵之名,则转妄识为如来蔵也。”有云“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象、马、车、歩、男、女等名,是名妄想。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縁觉之地。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有云“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谓八?谓如来蔵名识蔵、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五识身者,心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壊,相续流注。不壊身生,亦生亦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余识生。形相差别,摄受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注云“不壊者,不断也。摄受意识者,以五根揽五尘,摄归意识,起善起恶。”有云“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蔵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觧脱。”注云“愚夫所知,极于七识,七识之外无所知故,因起断见。而不觉识蔵无尽,见其念念相续故,起常见。由其自妄想,内而不及外故,不能知本际。然妄不自灭,必由慧而灭也。”又偈云“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或作涅盘见,而为说常住。”注云“意由八识而起,而八识意之所住,故谓之为宅。以是言之,自不容以七识身灭而起断见。彼又于意及眼识等断灭处说无常。或作涅盘见者,此皆凡外自妄想见,故不知本际,如来为是说常住也。”

经中言识,首尾具于此矣。间有牵渉他文者,不暇尽録,然已不胜其多,亦无庸尽録为也。其首之以“诸识有二种生、住、灭”,乃其所谓“生死根”也;终之以“识宅常住”乃其所谓“涅盘相”也。然而“生死即涅盘,涅盘即生死”(此是佛家本语)初无二相,故诸识虽有种种名色,实无二体。但迷之则为妄,悟之则为真。茍能灭妄识而契真识,则有以超生死而证涅盘矣。真识即本觉也,涅盘即所觉之境界也。由此观之,佛氏之所谓性,有出于知觉之外邪?虽其言反复多端,穷其本末,不过如此。然骤而观之者,或恐犹有所未逹也,輙以蔵识为主,而分为数类以尽其义。

同类推荐
  • 牛郎织女传

    牛郎织女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蚍蜉传

    蚍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瓢泉吟稿

    瓢泉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粤剑编

    粤剑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瑜伽师地论略纂

    瑜伽师地论略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者之旅

    霸者之旅

    一个胸无大志的少年,穿越到灵气旺盛的异世,成为一处山寨的少主。没有继承记忆碎片,也没有绑定系统,两眼一抹黑,被迫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重压之下,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开始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主动做出改变。奇人,异宝,灵兽……在不断的抗争中,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也慢慢发现了自己身藏的潜能……
  • 反派大佬穿越来虐我

    反派大佬穿越来虐我

    洛西是个作家,慷慨激昂的把无恶不作的大反派给写万箭穿心,挫骨扬灰,永世不得超生了……只是一觉醒来,大佬血淋淋的躺在自家客厅。从此,房间被占。还得赚钱养他,二话不说就被锁喉,洛西表示,当个大佬的老爸真的是太难了。顺便连载的新书《被情敌他哥盯上了》欢迎收藏评论什么的……内容就是书名那个样子的,走心,也走肾……
  • 妖怪训练家

    妖怪训练家

    故事得从祝自觉的祖母,海洋学家乔桥寄给他的一本奇妙笔记说起……
  •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佼佼者,关键不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学科众多,而在于它先进的办学理念、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和三百多年沉淀下来的闪光智慧。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到几百年来的哈佛智慧就像涓涓细流在你的心头流淌,它将让你获得成长的智慧和心灵的激励。浓缩哈佛智慧的励志书,折射人性光辉的多棱镜!本书共分六辑,介绍了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全书以故事贯穿始终,为青少年呈上了一道美味的心灵滋补汤。本书能让青少年的个性和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可以说,这是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人性培养书。
  • 月老大人带头磕cp的日子

    月老大人带头磕cp的日子

    大家好,我是祝孤笙。实习近千年的月老,平身三大爱好:美食、磕cp、吃着美食磕cp。这天我发小玉帝,让我陪她到三千世界去寻一个人美心善的(省略万字要求)小哥哥。于是我就开始了拿着奖金,愉快的养老(磕cp)生活了~
  • 云中大妖

    云中大妖

    一缘化鹰甲子年,脱羽换爪求长生,今朝生死难安渡,来日叩首慕天心。————鹰者,云中傲骨。君子者,自强不息。唯我愿者,化云中之君。PS:(这是一只小妖立志成道的故事)————群号:1043662585
  • 哈佛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

    哈佛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

    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学府之一,300多年来造就了不计其数的精英人才,归功于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财商及感受幸福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本书通过丰富翔实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哈佛大学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让读者也能学到百年哈佛的成功智慧,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富有价值。
  • 错爱高冷男神:缘非缘莫错过

    错爱高冷男神:缘非缘莫错过

    天哪,低等养女勿入高等大学,入了就入了;还与本校校草同桌,同桌就同桌吧;自己竟然爱追校草,追了就追吧;那就答应吧,答应就答应吧;竟跑出来了个前女友,前女友就前女友吧;他还离开了她,离开了就离开吧,竟然还把自己刻得满身伤,那就离开这个伤心地吧····走了半年,回来他手牵苏允菲之养女,带当年之真相,挽回...可是此时的她还是那个她吗?那个爱他的他?
  • 园木青青相予欢

    园木青青相予欢

    意外重生成了农家小女娃,亲人太极品,摆脱了过自己的小日子。亲爹亲后母、爱姐爱弟。看她如何带领一家子打怪升级,发家致富,过上悠闲的田园生活。本文温馨清水,没有太多极品,描述一家人简单、平淡的农家生活。
  • 合同警察

    合同警察

    上世纪60到90年代。有一群特殊的警察,他们被称为是合同警察,没有正式的编制,也没有执法资格。在偏远的西南地区,就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合同警察,他们的生活,黑暗,血腥,热血。有坚持,有背叛,有忠诚。最终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