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1700000011

第11章

或問五時收經足乎曰足也足則何以提謂一經(佛初成道未趣鹿園時說其所說法五戒世善當機得益並結小乘忍耳)既非大乘復不預小攝何也如玄文有曰柰苑之前不預小乘攝是也曰判經固多法矣而立教亦未易也何則蓋凡判攝必約教益論之教益未定則又交相顯也故有所謂以益驗教以教定益者焉夫以益驗教即輔行有曰但觀諸經會未得道即識所說共別之意也以教定益者即妙樂有曰教若唯小顯露終無結得大益密得大益教不可傳此為一家判經之大式也然以教益判今提謂者按此經教益(如前注云云)則鹿苑時收三藏教攝可也其文證則見乎妙樂四教義等(云云)此說及引證舊或知之而猶未以為然者蓋有前文之難未易釋通故也雖有向說又惡得而言焉余謂是固破古之文而又須知其所以可也古師之失在於立教故曰立教亦未易也蓋凡今立教以正不以傍以出世不以不出世而北地師以提謂為人天初教則是以世法立教者也豈如來出世被物之正意乎故玄文具約六義難之其甚詳且著者蓋亦大有害矣此其第五約結集難之文所以結集小藏起自鹿苑而在前之經不預者得非以人天乘非佛化正意故也尚何得立為初教乎破古之意在此而已然而佛說之何也蓋為緣宜權符本習耳既非正轉法輪而又僧寶不足化事未備故論結集者不以提謂為始而始於鹿園也雖曰不預非不集也苟為不集而世所行祖所引用者何乎是知一往云爾由是而言論取佛化正意故不以此經為三藏始今約教益部類則得以彼時教傍攝也既申其難易者可了亦揀之如別也。

識辨(上)

學莫善於明心而莫不善於不知心苟識之不辨是不知心也可不謂之大哀乎然則識本自心復何所辨而識辨云者為不能明者言也抑又諸文言識多途體相難曉至於立識生法翻宗助計尤難會通故心辨而後明於是作識辨夫心意識三同出而異名也而諸文或即心意以言識或對心意以言識或從義別名或約識異號雖所出不同要之識本於心一也故識雖多而心則一然以識從心則識亦不異所謂識能了別之義也故曰分別曰識又曰識名覺了是智慧之異名凡見聞覺知之性皆識也故分而為六根則曰六識總而為意則曰意識列之於五陰則曰識陰其實皆一心也但教詮大小故識亦通局若六識則大小通詮別約大教則又有所謂七八九識焉(華梵名義委釋如別云云)今合而明之總為五義一曰本末二曰真妄三曰事業四曰三性五曰四類一曰本末者或約真妄以論本末或迭論本末今皆不用唯取八識為本而以染淨諸識為末如玄文所謂若阿黎耶中有生死種子(止)道後真如名為淨識等此則舉本攝末從八識之源派出真如分別等識乃即一而論三也若從近為言即末明本者則七八等識還依六識而具也二曰真妄者一往且以九識為真八識等為妄二往論之此復論計不同(如下更明)三曰事業者准起信論多諸名字即業轉現等總名業識依諸凡夫隨事分別者名為事識事識則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業識則依無明熏習所起若判今諸識則八識為業六識名事二乘七識既居其兩間亦義必兩屬若能熏識分則七八二識既皆無明熏起俱是業識故四明曰二乘所見尊特功由業識等是也若所起識相則第七全是忻惡分別之識分別猶是事識故也故起信論曰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等是也四曰三性者應知諸識不出三性而有通局之異即善性惡性局也無記性通也故四明曰無記徧該八識善惡心唯第六識然一家觀境於第六識而言無記者良由無記徧通諸識亦即六識是八識故也五曰四類者即凡夫二乘菩薩佛也約此四類以次對於六七八九識者如此光明玄義所明(云云)蓋欲令易解故約教道義分別言之亦可約漸轉義分別四相麤必含細則凡夫具四二乘漸減至佛唯一則又如拾遺記所示也(云云)實而論之祇一念心所具之法何容前後與獨一耶但以此諸義區而別之則識相稍明大槩可得矣。

識辨(中)

自昔教門辨同時意識者多矣而罕言五意識者言五意識者或有之至於七八識相則未之明也設雖辨明往往失當今得以辨示之所謂五意識者昔之論者莫不以謂直爾對境者為五識從而分別種種不同者為五意識其說然乎曰非也若果如所明則受想二心耳曾不知輔行有曰五識五意識及第六識竝能生於受等三心能所既異豈得混同今謂此五識等竝且屬能生之識但具見聞覺知之性故得五識等名其實未言對境發識以對境發識即已是受等心也然而識及意識所以異者以識從根則曰五識約意約境則曰五意識以識言之雖未對境要必寄對境以示相如眼見色時見即眼識意亦同見即眼意識然分二別有俱不俱俱則相續分別不俱即雖對而遣故解深密經云五意同時必定有一分別意識同時而轉此言五識與五意識俱也又珠林云且如眼識初墮於境名率爾墮心同時意識先未緣此等此言不與意識俱也眼識既然餘識例爾是則對境而生者五識也同時緣境者五意識也所以緣現量時則有二識俱緣至緣比量及分別時唯意識當情五識却無用是則意識緣二境五識唯緣現故輔行曰同時意識緣現五塵及落謝塵即此謂也然則若曉此識所謂同時意識從而可知但此同時體是六識徧在諸根曰五意識復與五意同緣則曰同時意識得名雖異識則一也而自昔惑於名言乃別求所謂同時意識及論同時皆為未允以失其本故也今謂既與五識同緣則同時之義得矣但文指通別有起未起轉不轉等故諸文於是言之異爾如轉行於同時意識外別言起五意識者此指六識為同時亦是一往對五意識為所起故非謂同時專在六識而妙記以同時意識非初剎那者正由意識該起未起此當已起之識故揀非初念也自有意識已轉成於分別與五識不必同時如唯識論云意識分別時無眼等識於先滅故若也俱轉如深密所謂云者豈不同時觸類長之可以意得是皆隨文用義學者善知通變可也所謂七八識相者於此應先知名義同異次的示八識之相所以名義同異者蓋楞嚴有曰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然以其名則七識考其義則八識而說者(云云)是果何識耶曰今不以名定義要當以義定名然據微細之言正指八識而曰阿陀那者今以二義伸之謂約體橫論約相竪辨夫惟約體橫論則阿陀那即阿黎耶更無別體但隨義別得名不同此經中所以本指八識而特彰陀那之號者蓋從執我之義且為生下習氣暴流句因以名之其實微細體是八識也夫惟約相竪辨則七識名陀那八識名黎耶識相既別名不可混此天台所以隨名辨識竪約一途示之各有所以安得相妨而集解家以八識異名釋者此知有初義而已而不知有次義所以未善霅川之說以梵語名通且約三法融會者不特華梵無當顯違吾祖而又於向二義殆無所歸固不足取也然而四明直以七識引用者既非正釋經文一往據名證義則無害也得今二義方知七八名義有歸然明八識相者散出經論誠未易明今略示之有通相別相通相者即一切眾生心源目為如來藏亦曰含藏識等(如百法疏宗鏡錄有諸異名非示相之要故略之)此識真妄和合含藏諸法具善惡種子由無明等熏變染淨諸法於是出生故總謂之阿賴耶識此其通相也若對餘識以辨別相者如玄文有曰若異此兩識即阿黎耶(如前引)所以異者對九識則動不動異對七識則分別無分別殊故起信論曰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此言業識動心是也又曰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等此言業識所見無有分別也惟其無分別故非全是妄非全妄故則幾於真以猶有動故非全是真非全真故仍屬於妄是則真妄際極之處故染淨善惡含藏於此又如藏疏以四句辨真妄和合此則亦生滅亦不生滅如海含動靜等亦其相也其如諸文有異云者亦姑以此正之而已。

識辨(下)

夫心為立識之源識為生法之本但識有染淨故生法不同由論計殊途故是非互諍謂是者以強而助弱知非者翻劣而歸勝故於立識生法又有所謂翻宗助計者焉今以次明之如昔弘地論師分於南北譯攝論者有乎梁唐皆隨其所計立識不同故或立九識菴摩羅(梁真諦)或但立八識黎耶謂九識者異名耳(唐三藏)若地論所計則同依八識而有真妄之異竝如文(云云)惟其立識不同故計生法有異有約立識而論生法者有唯依八識而計真妄者有以地攝二論對論生法者是皆隨文用與非謂文相有卒互也何者如文曰真諦所譯則依菴摩羅後代諸譯并依黎耶此約立識而論生法故一往梁攝依真唐攝依妄若據八識則真諦非不依妄蓋亦計黎耶是無記無明生諸法故唐攝非不依真或於八識計法性生諸法故由是而知二論立識則別以有八九增減不同生法則通以各計真妄生法故也又文曰弘地論師二處不同相洲北道計黎耶以為依持相洲南道計真如以為依持此並自就八識計於真妄何者以南地所計之真還依黎耶故文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淨識則其計妄者可知故與舊譯攝論異矣然而文例之者例其各計似同非例立識也若乃玄文偏約地攝對論者蓋大師唯見梁攝故文無及唐論者至荊谿文中始言之耳而特取南地者乃一往對梁譯示各計之相故略不言北道非謂地論唯真攝論專妄而已所以翻宗助計之難者無它蓋難者曰文云加復攝大乘興謂梁攝也梁攝本依菴羅而曰亦計黎耶以助北道何也又曰攝大乘明十勝相義咸謂深極是固梁攝也而曰使地論番宗果可地論耶或南或北未免疑妨(云云)今釋之曰苟得向用與之意與夫通別之說無足難者姑以一言斷之使番宗助計兩皆曉然何者是皆以立識混於生法故致斯惑也若知立識是別生法是通者何妨梁攝亦計黎耶助同北道然則亦計云者蓋對北地言之既同北地則計勝南道使南地番宗南向攝也又可知矣人不見此往往膠擾於文相者不知其幾也夫如今之說復何難哉雖然此皆宗計之說評之已如玄及止觀等文至論一家立識生法之旨果何如耶曰是不應一向更當約大體通論之可也抑學者尋談其文當自得之故此未暇也。

三藏菩薩斷伏義

異義難乎定一定一難乎至當一而且當者其唯善說乎舊論三藏菩薩斷惑不斷之義說至于今亦已歸一莫不謂斷者非而不斷者是也然因其已定多不盡心求其至當者或鮮矣今姑取教部大體之旨以全夫不斷之說庶幾乎此義明白則彼好難者無自而攻焉蓋其說有三一曰教意旁正二曰部旨破立三曰文相斷伏且教意傍正者原夫此教之興良由小根於頓無益故寢大施小則正為二乘傍為菩薩且二乘於生死所猒患若言菩薩已斷而更生者其小根必疑亦將與己教併不受矣此佛所以覆相不言實欲行其小化故也如四教義之文是也然而不妨傍為當機有是根器者說事六度權生事善濟用若足其教則廢其人自轉此又因覆相而兩得之也如妙玄之文是也然則覆相故言不斷否則應斷耶曰教既不言斷從何立借使有之置之可也舊或作此說覆相者非也所謂部旨破立者誠如向說則固有是菩薩矣其不言斷惑正當教意而大論斥之曰大錯者何耶曰惟其正當教意此其所以斥之也應須知破立之旨可也故妙玄云若毗曇婆娑中明菩薩義龍樹往往破之謂其失佛方便是故須破申佛方便是故須立良以大論宗釋般若般若部旨廢一存三故得處處以衍斥小則三藏一教全當所廢豈止菩薩一義而已然則經立論破固各有意言乖而趣合也而弘者失旨乃探取大乘經釋所弘論菩薩之義此則失佛方便之過亦彰論主不解之失故尤所宜破者若乃申佛方便此則須立故妙樂曰阿含亦明不斷結菩薩而大論斥權非謂全無蓋言經亦有之則非全無但以斥權云無耳而惑者乃反據此謂亦有斷結者非也夫惟破立如此豈得執一而難乎所謂文相伏斷者卒觀諸文多皆云伏而有曰斷者三義而已謂名伏為斷以有漏智斷至果終斷皆非今所謂斷也亦何足論乎。

家家定頌說

同类推荐
  • 浣纱石上女

    浣纱石上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行集

    正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千转大明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辇下岁时记

    辇下岁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斗罗之开局直接封号斗罗

    斗罗之开局直接封号斗罗

    无聊(>ω<),随便写写的,!!!!!!
  • 大加速

    大加速

    21世纪是一个“以快代慢”的大加速时代。网络从业者讲求自我颠覆,否则就会被颠覆。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杰夫·贝佐斯,这三位Facebook、谷歌、亚马逊老板的共通点是:不仅心怀远大,而且惊恐万分。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英国资深互联网记者、剑桥政治学者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来发展等领域不断加速的趋势。他认为,当前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建设一个史上最伟大、富足的社会,要么继续自私贪婪,迎来惨痛的结果。选择哪条路,要看我们是甘于沦为大加速的奴隶,还是积极成为引导大加速的主人。
  • 说琴

    说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你总问:“我对你说绝了也做绝了,为什么你就是不放弃?”我也总笑笑说:“我喜欢我就甘愿啊!”喜欢你就像七八岁的英雄梦,不可一世又不堪一击,我在热闹的人群中因想起你而笑过,也在夜里无人的大街为你哭过,说实话,我爱你也恨你,我也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到累,但是我想,我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饥饿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惊慌的时候都总觉得是因为你不在我身边。不论最后会不会与现实投降,现在,我总要试一试。青春嘛,只有一次,就拼一把就荒唐一下!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我,来寻你,我愿意去经过千千山,万万水,总要看看你在不在山海的尽头等着我。
  • 大道无他

    大道无他

    我于大道之中独行,见人杀人。我于大道之中无情,负尽红尘。我又于大道之中多情挽世,照耀诸天星辰。是以:天道无常,我亦反复是非曲直,从心无顾大道煌煌,唯我无他
  •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内容和哲理兼备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小说。经典小说是镶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的瑰宝,是盛开在人类文化园地中的绮丽芬芳的奇葩,它们穿透历史的尘埃和岁月的沧桑,历经时间的检验和道德的考证,历久弥新,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和无可抗拒的力量,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喜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打动了亿万人的心灵。英国哲学巨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而一部部经典小说就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是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是人类从童稚向成熟的进化史。经典小说凝聚了作家对社会、战争、人性、生活、爱情、心理等的深刻思考。
  • 铠甲勇士在东京的奇妙冒险

    铠甲勇士在东京的奇妙冒险

    关文乃是初代铠甲勇士,持有五行影石,可以单独召唤其中任一铠甲,也可以召唤帝皇铠甲。但在自己的世界除妖降魔的他忽然有一天来到了异世界,一个叫做东京的城市。而且压根没有出过国的他也是说上了一口流利的日语。他感觉奇怪,想要凭借自己影石传人的本领找到回去的路。但这时他忽然被一个黄毛拦住。“是你刚刚拿走了我的便当对吧?”“????”(喜欢JOJO和铠甲勇士的都可以来看一看)(作者也会自创许多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替身,铠甲能力)(本文走一个智斗流,没看过JOJO的也可以轻松阅读)
  • 四分比丘戒本疏

    四分比丘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明有你

    落明有你

    “万家灯火,没有一盏是为我而亮的”肖乐是这么想的。整个小城市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着,偌大的世界怎么会装不下他?兴许是自己先装不下自己吧。————————————————自从江川遇见他后,他就知道一辈子,都离不开他了。江川:你知不知道,在你拿起小提琴开始,便被你迷/住了,是我从来都没有过的。
  • 回忆儿时的伙伴

    回忆儿时的伙伴

    小小的身影,站在夕阳下更显出她的瘦小。她的童年,回忆起来,连大人们都忍不住发抖,幻想不到她是如何挺过来的。可……她好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