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60600000002

第2章

菩萨地持方便处自他利品第三

云何菩萨行。略说诸菩萨所学。如学而学。总说是菩萨行。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云何为七。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众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无上菩提。云何自利他利。自利他利略说十种。一者纯。二者共三者安。四者乐。五者因摄。六者果摄。七者此世。八者他世。九者毕竟。十者不毕竟。纯共自他利者有二种。一者纯自利。二者纯他利。违菩萨道者。应知应断。顺菩萨道者。应当修学。为已乐故求财自用。为秘法故求佛经法守护执持。为生天故受持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法。为世间贪果故供养佛塔。为贪利故作求利相。为欺彼故无缘自说种种功德。贪他亲附非法摄受自住禅乐舍为众生。是名纯自利。应知应断。布施忍辱悲心为首。回向菩提及欲生天。是名自利共他。应当修学。除如是所说。余纯自利相违者。是名自利共他。纯他利者。无因无果邪见布施。犯戒违道为他说法。自度下地。而以下地净法授与他人。菩萨舍禅愿生欲界。自在菩萨十方世界种种变现。教化众生。如来毕竟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利益一切无量众生。是名纯他利。前所说二种纯他利。应知应断。余纯他利。应当勤学。除如是所说。余纯他利相违者。是名他利共自。

安。自他利者。略说五种。一者无罪相。二者摄受相。三者此世。四者他世。五者寂灭。菩萨所摄善根。若多若少。修习成就。亦以此善成就众生调伏建立。是名无罪相。安自他利菩萨。以离染污乐众具乐住禅乐饶益自他。是名摄受相。安自他利菩萨。有此世安非他世。有他世非此世。有此世他世。有非此世非他世。此四种受四种法。次第随其所应。云何为四。有法现世受乐他世受苦。有法现世受苦他世受乐。有法现世受乐他世受乐。有法现世受苦他世受苦。是名此世他世安自他利。涅槃及涅槃道涅槃分。世间法出世间法。是名寂灭安自利他。乐自他利者。略说五种。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苦对治乐。四者断受乐。五者无罪乐。因乐有二种。一者情尘触因缘。故乐受生。二者今世后世爱果业。是名因乐。众苦息已思惟三种因乐。起身心受。是名受乐。受乐有二种。有漏及无漏。无漏者。学无学。有漏者。三界系。欲界色界无色界。彼一切三界。随其所应六入分别。眼触因缘乃至意触因缘生。五识相应。名为身受。意识相应。名为心受。寒暑饥渴种种苦恼。已起未起对治令息。息已乐知生。是名苦对治乐。灭受想定。是名断受乐。无罪乐者。有四种。一者出家乐。二者远离乐。三者寂灭乐。四者菩提乐。信家非家出家学道。解脱种种在家之难。是名出家乐。断欲恶不善法得初禅离生喜乐。是名远离乐。二禅为首觉观止息是名寂灭乐。一切烦恼究竟灭。于一切法。如实觉知乐。是名菩提乐。因乐者。是乐因非自性。受乐者。非乐因是自性。对治乐者。非乐因非自性。而是息苦除苦。断受乐者。非乐因非自性非除苦。而所有受是真实苦。随住定时是受灭。无罪乐所摄。最后菩提乐。未来现在一切烦恼究竟灭。诸余无罪乐。于彼随顺。是名无罪乐。

是菩萨以安隐乐饶益众生。非安隐乐如实知之。随力方便教令除断。若苦而后安者。彼虽忧恼要当饶益。是则菩萨依巧方便。若乐而后不安者。彼虽忧苦不欲去之。以方便力要为除断。何以故。以后必得乐故。

是菩萨欲众生安者欲令得乐。与其安者亦欲与乐。安者谓因处。乐者谓果处。是故当知。乐众生者必先安之。彼爱果业今世后世因乐所摄。及苦对治乐。断受乐。无罪乐。决定以此饶益众生。亦名为摄。亦名无罪受乐。及情尘触因乐。是染污有罪不安隐者。不以饶益教令除断。若非染污无罪安隐者。以此饶益一切众生。菩萨亦常随力自行。是名菩萨安乐自他利因摄。果摄自他利者。略说三种因三种果。报因报果福因福果。智因智果。云何为报。报有八种。一者寿具足。二者色具足。三者种性具足。四者自在具足。五者信言具足。六者大力具足。七者人具足。八者力具足。长寿久往。是名寿具足。颜容端政。是名色具足。生于上族。是名种性具足。得大财大众大眷属。是名自在具足。断事听讼制作法度。受与寄付悉从取正。凡所出言人所信伏是名信言具足。有大名称大方便大智慧。种种技艺为人所重。大众恭敬尊重赞叹。是名大力具足。成就丈夫法。是名人具足。少病少恼有所堪能。是名力具足。

云何报因。不害众生无伤害心。是名寿因。施灯明净物。是名色因。舍离憍慢。是名种性因。众具惠施。是名自在因。离口四过。是名信言因。摄诸功德立大誓愿。供养三宝及诸尊长。是名大力因。乐丈夫法厌女人法。说丈夫法饶益他人。教令厌离女人之法。是名人因。众生所作如法事中。随其所能悉往营助。是名力因。如是八种。是名报因。略说报因有三种胜。令报增上。一者心净。二者方便净。三者福田净。净心悕望无上菩提。回向善根渐渐增长。信乐修行胜妙纯善。见人行者心生随喜。日夜念念随顺正法随觉随观。是名心净。长夜修习精勤无间。复以此法转授他人。见有授者随喜赞善。见彼受行随顺训导。亦以此法而自建立。是名方便净。略说方便正起方便果。是名福田净。

云何报果。菩萨寿具足故。久修善法令诸众生成就善根。是名寿具足果。菩萨色具足故。大众爱乐。众爱乐故。悉共宗敬乐听所说。是名色具足果。菩萨种性具足故。众所敬重供养赞叹。言必受行无所违犯。是名种性具足果。菩萨自在具足故。布施普摄成就众生。是名自在具足果。菩萨信言具足故。常以爱语利益同事。摄取众生化令成就。是名信言具足果。菩萨大力具足故。众生所作悉能营助。众生知恩咸来归仰。凡出言教即皆承用。是名大力具足果。菩萨人具足故。男相成就堪为一切功德法器。于一切方便一切知见得无所畏。于一切时自在游处。一切众生往来同事。人间旷野随意无碍。是名人具足果。菩萨力具足故。精勤方便。坚固方便。速疾方便。修善无厌摄人不惓。是名力具足果。菩萨以此八种报果饶益众生。自熟佛法随顺功德。菩萨住是报果。令诸众生作所应作。众生随教各修所愿。若菩萨虽自有力而彼不从。不名利他。若自无力而受化者顺。亦不名利他。若自有力受化者顺。是二具足则能兼利。菩萨具足二法能自行佛法。以三乘法成就众生。能自究竟无上菩提。众生熟者令得解脱。是故菩萨住八种报果。乃能安乐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无际生死。从本已来空无义利。悉令不空获大果实。

云何为福。云何为智。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是名为福。般若波罗蜜。是名为智。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各有二分。一者福分。二者智分。依禅故修四无量等。是名福分。依禅故修阴界入巧便。处非处巧便。观苦习灭道。善不善法。有罪无罪法。下法上法。垢法净法。及诸缘起。皆能如实分别观察。是名智分。依精进故修行施戒四无量等。是名福分。依精进故修闻思修惠。阴巧便等如前说。是名智分。如是福智略说六种。广说则无量。云何福因智因。福因智因略说三种。一者得长养福智方便处欲。二者随顺近缘。三者本习福智近缘者。不住颠倒缘。住不颠倒缘。习近恶知识。倒说福智倒念倒受。是名住颠倒缘。与此相违净分。名住不颠倒缘。离长养福智方便处欲障不起。是名为近。此三因不具者福智不生。

云何福果智果。菩萨依福故。为诸众生于无穷生死备经众苦。随其所欲摄取众生。菩萨依智故。摄受正福种种巧便。为诸众生乃至无上菩提。如是略说福智有四种果。广说则无量。若报若报因若报果。一切依福起。福依智起。此二具足最胜最上。得无上菩提。若福智不具终不能得。是名菩萨因摄果摄自他利。云何此世他世自他利。现修福业获如法财。宿善因缘今受果报。善能转禅住此世乐。依于此世为利众生。依于诸禅现法涅槃如实。世间出世间。向现法涅槃有为法。是名此世自利。即以此法教化众生。是名此世他利他世欲界身财。乃至禅无色生。此世忧苦。思惟修习彼因。是名他世自他利。此世喜乐。思惟修身财因。乃至此世退分。禅无色正受。是名此世他世自他利。

云何毕竟不毕竟自他利。欲界身财。有因有果。凡夫世俗净。有因有果。是名不毕竟自他利。一切烦恼毕竟灭。八正道及依此生世俗善法。是名毕竟自他利。毕竟不毕竟有三种。一者自性。二者退。三者受用果尽。自性者。涅槃毕竟。一切有为法不毕竟。八正道不退。受用果不尽毕竟。余善有漏法退。受用果尽不毕竟。是名十种自他利。如是略说广说。菩萨应当随力修学。过去已学。未来当学。一切十种自他利。是名毕竟不毕竟自他利。

菩萨地持方便处真实义品第四之一

云何真实义。略说二种。一者实法性。二者一切事法性。此二法性以种分别复有四种。一者世间所知。二者学所知。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处法。四者智障净智所行处法。云何世间所知真实义耶。世间众事随顺俗数。知见悉同。谓地即是地。非水非余水火风。色声香味触乃至苦乐。略说此物。即此物非彼物。如是一切决定意解所行处事。世间本来自忆想知不从修习。是名世间所知真实义也。云何学所知真实义耶。如世智人依现智比智。及从师闻思量修学。彼决定智所行处事。结集建立。是名学所知真实义也。云何烦恼障净智所行处法真实义耶。一切声闻缘觉无漏智。若无漏方便。若随生世智修行境界。于彼智缘中烦恼障净。未来世障毕竟不起。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处法真实义也。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观此四谛入无间等惠及无间等所起智慧。声闻缘觉见阴离阴我不可得。诸行缘起生灭和合。阴与离阴。无我人性修习知见。云何智障净智所行处法真实义耶。智所知碍。是名为障。彼智障解脱智修行境界。是名智障净智所行处法真实义也。所谓诸佛菩萨入无我法。入已清净。于一切法离言说自性假名自性。离诸妄想。平等大智修行境界。第一如实无上无边。一切法择永灭不起。

又真实相建立二种。一者有性。二者无性。有性者。建立施设假名自性。久远已来世间计着。一切忆想虚妄根本。所谓是色是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涅槃。如是世间假名有自性法。是名为有。无性者。色假名。乃至涅槃假名。无事无依假名。所依一切悉无。是名为无。如上所说。有无是二。俱离法相。所摄二法无有二。无二者。是名中道。离于二边。是名无上。如是真实。是佛世尊净智境界。是诸菩萨所应修学。若修学者。名为大智方便菩萨。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萨与空解脱相应。在于生死如实知生死。不于生死无常等行而生厌离。能成就佛法利益众生。若不如实知生死者。不能舍离贪恚痴等一切烦恼。若不舍离则以染污受诸生死。以染污心受生死者。不能成就佛法利益众生。若于生死无常等行生厌离者。是菩萨疾得涅槃。疾得涅槃者。亦不能成就佛法利益众生。云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空解脱相应菩萨。则不畏涅槃亦不求涅槃。若菩萨畏涅槃者。不能满足涅槃道。以畏涅槃故不见涅槃功德利益。不见涅槃功德利益。清净信乐皆悉远离。若菩萨求涅槃者。多修习故疾般涅槃。疾般涅槃者。不能成就佛法利益众生。若于生死不如实知。则长受生死。若厌生死。则疾般涅槃若畏涅槃者。不能满足涅槃之道。若求涅槃多修习者。则疾般涅槃。当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大方便。若于生死得如实知。则于生死心不染着。若于生死无常等行不厌离者。不疾涅槃。不畏涅槃者。则能满足涅槃之道。深见涅槃功德利益。若不勤求疾涅槃者。当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大方便。是大方便依第一空解脱。是故名为修第一空解脱菩萨最大方便。谓向如来无上大智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修身破虚

    修身破虚

    柔情的他因爱而死,灵魂被强者送至了另一位面,以一柄神器大战四方,等待他的宿命将会是穿越时空,破开虚无,找到另一半的她么?他的情感世界将会怎样?是伤感,还是高兴?刚软柔情的他到底会是怎样的结局,他将会何去何从?
  • 黑夜里的那片繁星

    黑夜里的那片繁星

    自与妖皇大战后,慕修芸带着衰残的柳萧白来到半月泉立誓,以全部关于他的记忆和玄气作为交换,来世再见。千百年后,带着仙尊记忆的白沐云和柳沐白再遇,却如死敌一般,兜兜转转,柳沐白将白沐云“带”在身边,看着被网友扒下的金丝软马甲,白沐云只能尴尬地说:“是他们先动手的。”他宠着她,互相吃醋,互相“伤害”。可这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阴谋...〈第一次写文啊,想写三部曲,这是最后那部分,哈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代风华之魅世少主

    绝代风华之魅世少主

    她,是暗夜的使者,嗜血的修罗却被人暗算而死;睁眼一片猩红,她穿越成他他是魅魔族尊贵的魅魔王是血影殿主上最宠爱的少主是雪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当伪装褪去,原来他是她
  • 单身狗修炼指南

    单身狗修炼指南

    “叮~恭喜用户绑定单身狗修炼系统,只要您能一直保持单身,不用变秃就能变强噢~”‘啪!’赵弈鸣一拍桌子,愤然起身:“可我也想要甜甜的恋爱啊!!!混蛋!!!”
  • 水戏红尘

    水戏红尘

    某狐妖:你说过如果有来世,给我生个孩儿!某花心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是我的!某痴情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让我带你走!某冰山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你会试着爱我!某呆子男:你说过如果有来世,我们就在一起!某神男:你说了,你恨我。某妖皇:你说了,守着我。某神经男:你...啥也没和我说!某女白了他们一眼“那是上辈子好吧!”某男立马站出来“报告!我不是!”某女一飞腿“滚!”可当某女真的爱上她们的时候,他们却一个个化为元素珠,最终上帝为了报答她,让她选择一颗元素珠,让元素珠化回人。其他的从此消失。【PS:这个是第一次发的说说,希望大家喜欢,内容可能会有点杂乱,不过情节还是不错的,此文是奇幻篇+穿越篇+异界篇+修仙篇。不喜欢的亲就绕道吧。】
  • 请赐爱一个地狱

    请赐爱一个地狱

    这个世界上某个不知名的角落有一片大海,海的中央有一颗参天的大树,这颗树只是蔷薇精灵的化身,蔷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地生长着。陪伴着蔷薇的还有一只松鼠,它由于吸收蔷薇的精华得以不老不死。蔷薇无比憧憬着外面的世界,可松鼠一直阻止着她。直到有一天,岛屿上来了位不速之客······
  • 薄先生的占有欲

    薄先生的占有欲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苏然乖巧的叫他:“薄易哥哥。”京都无人敢惹的小祖宗,轻嗤:“哦,我倒不知道还有个异父异母的妹妹。”后来。他哄着她:“乖,叫声薄易哥哥来听~”
  • 浩瀚星空下的无聊机器人

    浩瀚星空下的无聊机器人

    额,也许系统出了点小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重生为机器人的我的中枢里被加载了奇怪的系统,总是让我被动作死,按说这么欠的能力我应该再一次英年早逝,但是以数据作为本体的我真的很难壮烈牺牲,于是只能用尽全力去活着了……(警告,警告芯片里留存下来的信息继续读下去可能会引起严重不适)……
  • 冷残欢:千金丞相万金爱妻

    冷残欢:千金丞相万金爱妻

    她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丞相之女,却一心只为他,十四年她从执着到心碎,当箭入胸口,她却已心如死灰。悬崖一跃,她在死亡边缘重生,凤凰浴火,曾经内敛的光芒势必将颠倒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