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94600000004

第4章

佛语喜王菩萨。乃往过去无央数劫不可称计。尔时有佛。号辩严净雷音吼如来至真等正觉。彼佛世时有一法师。名无量德辩幢英变音。曾闻如来说是三昧定。学是三昧而分别说用化众生。齐无数亿百千诸天人民。以度一切。有王太子名净福报众音。闻是三昧心中欣然。则百千贾妙好衣以覆法师。口发是言。普使三界厄一切众生皆悉兴立得是三昧。以是德本。见八十亿江沙诸佛。造立众行奉******。在诸佛所闻是三昧。皆以颁宣。悉能堪任奉是定意。所生之处常识宿命。在于无量德净佛刹。成最正觉。净福报众音王太子者。则今现在西方阿弥陀佛是也。其法师教化度脱众生者。则大月如来是也。其王太子。供养自归无量。德辩幢英变音法师。乃能终竟至七万劫消众罪盖。用闻说是三昧定故。为其太子除众僧傧。雪诸挂碍敷演道品。在在所生逮无量门总持之行。发意一时弹指之顷不离佛法。佛言。时复有佛。号曰面悦离垢月首藏威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在世讲是三昧。有长者子名曜净广心。闻说斯法以家之信不贪居业出为沙门。舍七万婇女。宝多若斯有四宝藏及众珍琦。若布积地。各遍三十万有千八百游观之处。未曾举足妄蹈于地。不用系心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已作沙门万六千岁。一心经行常修精进未曾废息。初不生心念为懈怠也。除其左右饭食澡手洗口。未尝睡眠恒自觉悟。亦不极坐竟万六千岁。即时悉受佛所说法。讽诵通利音响和雅逮得总持。名普入诸声。皆令稽首为佛作礼。六十六垓诸天之众。从其咨受为之给使。身心精进随时之安。不失所养奉事如来。今现南方得成正觉。名一切德严。世界曰德净。于彼土地成最正觉。尔时世尊。说此颂曰

我忆宿命时  无数江沙劫

佛号辩严净  雷音吼如来

有比丘持法  时在师子座

讲说是三昧  王太子闻之

好究竟衣被  以供养法师

普见诸佛尊  得佛阿弥陀

其前世有罪  往宿之所犯

闻说斯慧味  皆尽无有余

有佛离垢月  说是三昧定

长者子闻之  敬尊便出家

于万六千岁  奉进是三昧

未曾有睡眠  亦不住懈怠

逮斯尊圣道  用听受闻故

不复还乐家  亦不慕恩爱

见不可计佛  皆从讲咨受

悉入诸道业  疾逮成佛道

诸愿尽具足  其名悦人意

逮时得佛道  谁不勤是业

于将来之世  闻是慧印已

财业亦无安  出家无所贪

骂詈若挝打  诽谤来加之

各各闻知法  宣布佛所说

遭厄百千恼  能忍****难

观察尘劳患  自说成佛道

梦中见于佛  自喜我正觉

而乐斯及法  我不疑佛道

倚求音响利  以闻斯经典

自晓喻其心  不久成佛道

听是经要理  闻若干事业

无复有挂碍  所止如虚空

于是以出家  得无数利养

以用亲族秽  生心相诽谤

分厄除患业  依闻而存意

反轻易他人  我以成佛道

得逮见成光  供养大圣主

行步自惊喜  谓己得佛道

其有谀谄者  离道甚玄远

数数怀愁忧  因轻他人故

若有闻此经  则知得佛道

不久成正觉  得见阿弥陀

依猗颠倒者  亦去道迥远

若有不顺本  佛不授彼决

观斯长者子  施与财宝藏

然后行出家  家家而行乞

从定光如来  曾闻如斯义

如是像三昧  精勤敬奉行

佛言。菩萨行道。以大慈悲护于十方。及化他人诸不逮者。以六度无极四等四恩六通善权。化众生类。所度无底使长安隐。各舍家业兴隆道法。为雨甘露宣传经典。犹如良医以药疗众风寒热病三合之病悉为消除。心有四病。一曰贪淫。二曰嗔恚。三曰痴冥。四曰吾我。以慧正义刈斯四病悉消无余。致十种力四无所畏。譬如日出众冥消灭不知所去。以善权慧振大圣耀照于三界。五阴六衰十二牵连。自然为消不知所趣。犹月在冥消夜众闇自然为明。菩萨如是。以道慧明处生死界。三垢之秽心无所著。开化终始无穷之患。逮得三昧无所从生。度脱一切。犹若大海出诸珍琦殊异之宝。其入采者靡不充备各得盈满。菩萨如是。入大乘海择取开士玄妙之法。严治道场三脱之门。周旋三世救济危厄。犹转轮王典主四域天下戴仰。菩萨如是。周流一切生老病死。具四等心化此四病永使无余。终始朽亡忽然没尽不知所处。譬如船师度人往反而无穷极。以菩萨藏总持之箧。敷演深要道法之真。游无数劫不以为劳。犹如二亲生养其子至令长大成就为人。菩萨如是。以法权智行大慈悲。劝化愚冥使发道心。五戒十善四等四恩。六度无极。行权方便普至十方。具足十住一生补处。无上正真成最正觉。度脱一切溺在生死。使心坦然反流达源。犹如种树渐生根芽茎节枝叶华实结茂。菩萨如是。从初发心便得喜意。身意休息无有五阴三涂之患八难之苦备悉六度。施戒忍进禅思智慧。无所从生永无所猗悉无众计。不复睹我人身寿命有无之元。在所而现多所救济。生老病死经存在世。六事法住善权随时导利众生。不使迷惑为愚痴冥罪盖所覆。净如虚空不畏众难。殊胜之慧不死之药。以疗一切往来之厄。犹如长者生子众多。各为兴起十重高阁。使诸太子游戏阁上作众伎乐以娱上下诸游观者。世尊如是。以无盖慈无极大哀。行权方便化导三界众生之类。开示阶路。十住本末从初发心。见者喜悦莫不发意。从一住起行菩萨道。布施救穷。三界之匮贫于道者。施以七财。以一切智正真之戒。坚住菩萨无极之慧。不中取证。学仁和意笃信三宝入无极慈。立无尽哀具四等心。四等已具成就五通。五通已成备悉六度。六度已达得柔顺忍。已逮斯忍名曰第二。第三响忍。解一切响本悉空寂。三界之音皆虚无实无一真谛。以了是义。因斯渐入无所从生法忍。悉畅三界皆无根本五趣无元。了斯慧者。乃逮无所从生法忍。入诸所生心无所生。犹如虚空无憎无爱。因便受决。已得受决致现在定见十方佛。犹如明人其目清彻。虚空无云夜观星宿。东西南北仰瞻虚空。星宿无限悉知其处。菩萨如是。得现在定睹于十方一切诸佛。悉知处所名号教训。菩萨弟子眷属多少。说法所度悉知其数。从三昧起为人说法行众空慧。其闻所说。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从是积行正领国土。教训众生见其根本。应病与药令得服行。上中下心而开化之各令得所。犹如圣王有子众多随才叙用。或为太子。后立国主典四天下。或为大臣。侍其左右以自卫身。或为使者宣帝王命。菩萨如是教化一切。随上中下而开导之。或显菩萨无上正真。解本际一定之慧。有佛无佛相住如故。心不入深不了是教。或示缘觉诱进前之。至无穷慧乃达圣明。本无二故。犹水众流会归于海合为一味。见畏生死三界之患。地狱饿鬼畜生之厄。畏苦厌身而求声闻。故为宣示生死之难轮转无际。展转五趣而无竟已。咨嗟赞叹泥洹之快。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饥不渴不寒不热。无怨无结。不开不闭无忧无喜。无尊无卑不连不断。无往无反无合无散。长离众难与道通同。因咏难易苦安之路。使学无为稍稍牵前乃至大道。犹如四渎入海一味无若干别。三乘如是至竟穷达会致一至。无上正真无际本净。逮至十住名曰勇伏。所以名曰勇伏者何。犹如猛将大军之师。将诸兵众降伏严敌靡不折伏。菩萨如是逮勇伏定。周旋三界有无之上。以道昭心莫不通彻。各自归之咸发道心。坐佛树下降伏众魔度脱十方。佛尔时颂曰

菩萨行大慈  常自调其心

并化他众生  所开度常安

医疗风寒热  菩萨消三毒

日出众冥尽  导化消牵连

长者十重阁  十住转进然

如树渐长茂  初发成道如

愚出为沙门  心存亲里眷

利物负重担  心乐在家中

不以闻净法  不出家无戒

成就至佛道  是学无放逸

末世若学此  得闻斯经典

以供养利故  求名行诽谤

在前稽首礼  叹言甚善哉

与其别去后  便当说其恶

佯愁而雨泪  自归念其身

因在众会中  传说其恶行

不欲敬奉师  不顺长圣命

己身求其胜  乱寂常谓净

欲毁他功德  自叹勋无限

知尊而怀嫉  妒他得供养

华香及衣被  伎乐幢幡盖

供养佛舍利  自谓已见佛

若闻斯经典  乃为真供养

捐舍一切乐  常学是要行

用为奉己身  能舍斯阴盖

当恭敬于经  犹如须菩提

弃忽贪爱命  常习在闲居

勤修是道经  寿在世且尽

今告于喜王  闻斯所行业

自知伏其意  既信奉顺行

常诽谤于佛  是言真不真

在于四部众  还自谓真谛

其贪利养业  不乐佛正道

是等谓见敬  去解脱甚远

其吾大神足  于是现大势

皆以护禁法  奉行故得道

总持尊戒法  行如愚不及

悉舍于贪利  习寂在闲居

今佛建立斯  佛所说不虚

后将来末世  是经在其所

值光明无量  复见无怒觉

六十二亿佛  众会咸共见

佛悉嘱累是  然后护是法

以是经见印  然后共将护

时雨细微华  三千世天人

悉咸咨嗟之  用闻斯法故

尔时喜王菩萨三万人俱。闻佛所说目为泪出。恭恪悚栗衣毛为竖。偏出右臂从坐而起。叉手同音白佛。我等世尊。将来末俗五浊恶世不轻法师。若有不敬欲坏普明一切智者。临法欲尽少于学识明不能多。清白政法垂欲尽时。畏法无常。法欲乱时没其身寿。护是如来一切智典。使永弘安独处专学。一心如犀。当受将护如是像经。如来至道若干品藏。其有学智诸辩才印。晓了无量众德之本。当劝化之法印印之。总持种性降魔官属。解一切智所行功勋。受持是典书着竹帛。若在地狱为一切众。皆忍苦患不以为厌。用是三昧故周旋三界五趣之难不以为惓。行四等心。慈悲喜护四恩惠施。仁爱利人。等利救济十方愚冥之辈。皆发道意。地狱休息。饿鬼饱满。畜生得脱生天人间。天人心开乐于道法。五趣心解信敬三宝不贪世荣。观察三界犹如幻化影响野马芭蕉见梦水泡水沫。畅一切法悉知无真。皆发道意。欲度十方危厄之难。于是喜王菩萨心中悲喜即说颂曰

我以知是业  从意好道义

不轻如是明  咨嗟于世护

捐弃其身命  求是佛至道

于后恐惧世  持是三昧定

若无央数劫  在于地狱中

乐持是三昧  常当忍是苦

请一切众生  说法无所冀

布施众财物  行愍诸群生

假使身命肉  骨髓血脉断

终不行懈怠  后世所生处

习在空闲居  弃一切所有

慈遍众生类  疾者给医药

不曾学此业  如返邪之行

当修是真言  从斯经中教

常奉无放逸  随佛之所诲

众生故忍之  我等之伴类

独处若众中  所宿无所畏

不贪求利养  颁宣尊佛道

佛说是经时。七十江河沙等众生。从不可计诸佛国来者。闻是经典皆得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时万菩萨皆悉逮得是三昧定。其自要誓当来末世奉事法师以供养之。三十垓诸天人咸已逮立不退转地。当成正觉。六十垓诸天人得法眼净。十八亿人及是四辈。诸法眼生。三涂之恶皆已灭尽。佛演光明照于十方。各江河沙等诸佛世界。遍无择狱上至极界。三十三天一切众生。皆得安隐无复众患。从其光明各自然化生无量宝净亿垓百千莲花。一一莲华皆如来坐。其眷属众诸来坐会。亦复如是等无有异。是诸佛边各有喜王菩萨。长跪叉手。劝诸如来使说是三昧定。是一切佛化无央数不可计会众生无底。悉令众人了无边际。无所挂碍至平等觉

同类推荐
  • 佛说佛大僧大经

    佛说佛大僧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易录

    居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止观门论颂

    止观门论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颠君石函记

    许颠君石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Village Rector

    The Village Re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许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时候,孩子只是机械地为学习而学习,这样就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后果:父母老师逼孩子学习时,孩子对学习有逆反心理;在题山书海中处于麻木状态,孩子讨厌学习;没有任何动力时,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事情想让孩子未来有所成就,必须让孩子明白为谁学习,而不是被强制着学习!被动地学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资差异

    天资差异

    本书根据荣格理论的观点,区别了四种主要的人格类型,并解释了这些性格特质在人们面对世界和做出决定中的作用。说明了这些因素对每种性格类型的人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诸方面的影响。
  • 金箓斋投简仪

    金箓斋投简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伟大的虚构

    伟大的虚构

    从古老的《吉尔伽美什》到村上春树的《1Q84》,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到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人类文学的长河中,存在无数个虚构的想象世界。在《伟大的虚构》一书中,美国职业书评人劳拉·米勒带领我们跨越人类文学创作四千年历史,探访了96位杰出作家创造的96个幻想世界,深度剖析了这些非凡构想的诞生过程,也展现了虚构文学世界跨越时空的迷人魅力。
  • 宠妻无度,叶少的呆萌小老婆

    宠妻无度,叶少的呆萌小老婆

    那一天,沈小喻被自己的好闺蜜卖了,却毫不知情。从此叶逸踏上了追妻之路
  • 游戏归梦我归你

    游戏归梦我归你

    一觉醒来,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游戏里面。我去,如果不是在游戏中生存,就是在游戏中灭亡!好叭,从今天开始的任务就是活下去!一切为了活下去!
  • 爱情有魔咒

    爱情有魔咒

    她无意中在雨夜的路边捡回一个受伤的男人,不知道他的身份、不知道他的姓名,从未想过得到任何的回报,更没想要和这个男人有更多的交集,然而她的生活却从此改变……他帮她一次次的摆脱窘境、让她变得高贵、自信、甚至把她推入上流社会,把她送到别人的怀抱,然而最后他才发现他是多么的爱她,他再也无法容忍她在别的男人怀里微笑,他要绝地反击,夺回自己的爱情……
  • 一个母亲的自述

    一个母亲的自述

    一个母亲的心理自述。从孩子未出生,到出生到上学,她的种种的矛盾与纠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理的自我救赎
  • 你早在我心中

    你早在我心中

    惊鸿一瞥的相见她早就忘了,尽管对方有绝世容颜,她要的是独一无二的爱。经历种种,再次重逢,又怎会让她再消失。可是她如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替代品,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生活给的考验,如何在友情和爱情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