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74700000009

第9章 总论(7)

【目】魏荔彤曰。此与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一条。教人于愈期愈时之际。当明辨其是传经尽。不复再传否也。于何辨其传不传。解则不传。于何辨其解不解。汗则解。于何辨其汗不汗。先烦则汗。于何辨其欲汗之先烦。脉浮则先烦。为欲汗之烦。而非入里之烦。伤寒原无汗。犹可以知其汗而解。伤寒原有汗。何以知其汗为必解之汗乎。故当于脉浮二字求之。而忽浮之脉。必非入里。

伤风原脉浮有汗之症。忽添一烦。又不见入里之脉。则为欲解。然则入里之脉。数急是也。此烦与烦躁之烦不同。脉静者为不传也。脉数急者为传也。

【纲】仲景曰。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目】魏荔彤曰。此明太阳中风病愈后。风邪留滞之症。当听其自愈。不必妄治也。十二日愈者。六七日推之也。七日愈者。太阳中风也。连病愈之日计之。更得六日。其实五日。除此病愈之后。阴气复于六。而神清气爽矣。

【纲】仲景曰。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

【目】魏荔彤曰。胁下硬满。较胸胁满少甚。且不大便而呕而舌苔。是阳明病胃已成实。而邪复转传少阳也。诸症中。惟不大便为正阳阳明。余皆少阳阳明病。是病在正阳阳明。较前已甚。即病入少阳阳明。较前更深。但俱属未全成少阳也。仍与小柴胡和解。使正阳之邪。由少阳出。胃不成实。阳明得罢。总无异也。上焦得通四语。又言邪之结于有形者。随津液下而由肠以泄。邪之溷于无形者。随汗而由表以透。此所以正阳阳明之邪。由少阳阳明半表半里以和解为其出路。一同于尽传少阳治之之法也。又何必俟传少阳而后施治哉。

鳌按。喻嘉言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关系病机最切。诚哉言也。其意以风寒聚膈中。必挟津液而成喘逆呕痞诸症。故上焦风寒不解。则津液必不得下。惟和之于中。而上焦通矣。上焦通而津液亦和而下矣。喻又推言杂病。如痰火哮喘咳嗽瘰 等症。皆火势熏蒸日久。顽痰胶结经隧。所以火不内熄。

则津液必不能下灌灵根。而清华尽化为腐浊。此旨更精。盖人之生。全赖得水谷之气以化。津液流贯肢体。若结则病。竭则死矣。凡治病者。可不以救人之津液为急急哉。

【纲】仲景曰。凡柴胡汤病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罢者。复与柴胡。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目】魏荔彤曰。首条。言少阳误下而症不罢。是下之误未及于病也。复与柴胡何疑焉。特以误下伤正。故见蒸蒸而振之虚象。然阳升表透。阴降里和。少阳之病亦解矣。二条。少阳为病。必自太阳阳明递传而来。积日必久。治不合宜。顺逆之故已明之。然有治虽逆而病不为逆。则必秉质浓。血气充。故药邪不能使病邪浸加。正气且能驱病邪渐去。故虽误于汗吐下亡津液。其人阴阳之脉和平。必当自愈。

而毋庸好事妄治也。曰凡病者。虽言少阳。实统三阳。并六经。且及百病言之。故不专曰少阳。

曰伤寒也。三条。脉不弦大而小。邪微欲解之先兆也。

【纲】仲景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目】魏荔彤曰。四肢烦疼。阳微发热。阴涩汗出。纯乎太阳中风矣。然腹满时痛。下利。吐不能食。如故。是非太阳中风宜表散者。乃太阴病而类于太阳之中风。有阴症欲还复于阳症之机也。

若脉并见长。则邪自太阴欲还少阳必矣。经邪内陷。因有腹满等症。若经邪欲出。则症见四末。

而不久于内陷可知矣。于是阳微阴涩。邪已有渐透营卫之势。兼以弦长脉见少阳之门户辟而生发之气已动矣。更得四末之间。蠢然烦疼。汗出发热。邪纯回太阳矣。曰。为欲愈。亦见太阴之邪。必由少阳越太阳而出也。至脉见长。在阳明篇屡言之。曰。脉弦者生。长即弦也。在阳明以少阳为出路者。见弦长为生机。岂太阴亦以少阳为出路者。见弦长有异哉。此余言长脉之据也。

【纲】仲景曰。少阴中风。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目】魏荔彤曰。少阴病。不外直中传经寒热二邪。然于其入也。分寒热必清。于其外也。则不必分寒热。竟言出而得愈而已。然其症脉。亦必明辨之。本少阴病也。何忽类太阳之中风。少阴有直中之寒。无直中之风。如有直中之风。则自为风中肾脏之症。与伤寒中之传经热邪。固不相涉。

即与直中寒邪。亦不相干。今曰少阴中风。乃少阴症忽变为似乎太阳之中风也。何以见之。以其热自发而汗自出也。少阴病。反发热。反汗出。乃内真寒。外假热。直中寒邪内所有之症。此条未言发热汗出。而余言之。非杜撰也。乃原文中所有也。何言之。以脉见阳微阴浮。而知必发热汗出也。在少阴直中寒邪之脉见沉紧。是阳紧而阴沉也。在少阴传经热邪之脉见沉数。是阳沉而阴数也。

今阳见微。是不紧也。原为直中之寒邪将散。故变紧为微。且不沉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沉为微也。且阴见浮。是不沉也。原为直中之寒邪将散。故变沉为浮。且不数也。原为传经之热邪将散。故变紧为浮也。此足见少阴病不论寒邪热邪。见此阳微阴浮。俱为欲愈之机矣。又何以知其发热汗出也。太阳论曰。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少阴见阳微。即太阳之浮脉也。再阴脉浮而不沉。非弱之义乎。发热则阴寒已微。况脉不见沉紧。则非内阴逼阳于外之反发热也。汗出则里病已除。脉又不见沉细。则非阴盛逼阳出亡之汗自出也。于此知其阴病转阳。里邪透表。必发热汗出。见欲愈之神理也。

【纲】仲景曰。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目】魏荔彤曰。此言厥阴病得愈之脉。本厥阴病。脉应沉中见紧。或见数。俱非微脉。亦有阳微而脉微者。则浮沉取之皆微。今沉取不见紧数。知阴分之邪已杂。浮取见微。知阳分之表欲透。

此微即太阳中风之阳浮而阴弱也。本厥阴病。若真中风。自有口眼歪斜等症。今脉微浮。既非无根之阳外脱。亦非厥阴之阳内陷。是厥阴之邪随阳。气由少阳达太阳。欲愈之机也。故可以厥阴中风名其病。见阳升邪脱。可识经尽得解之候也。

是全于浮之一诊决之。浮则愈。不浮则未全愈。邪透表则愈。邪未全透表则病未全已。桂枝汤。

正吃紧法矣。

【纲】仲景曰。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目】柯琴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其人平日禀气之虚实。紧者。急也。与数同而有别。盖有虚实之分焉。又必按之芤不芤。而虚实之真伪毕见。

【纲】仲景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

以内无津液。待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目】王好古曰。战而后解者。太阳也。不战有汗而解者。阳明也。不战无汗而解者。少阳也。

【纲】仲景曰。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 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不汗出也。

【目】鳌按。太阳脉本浮数。三日转微。即伤寒三日。少阳脉小为欲愈之义也。盖此条微字。

与上其脉自微不同。以上是妄治后亡阳之微。此则未经妄治。故必不汗而三日自解也。

【纲】仲景曰。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

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凡病。反能饮水者。为欲愈。

【目】王好古曰。太阳传阳明。其中或有下症。阳明症反退。而无热与不渴。却显少阳症。是知可解也。太阳症知可解者。为头不疼。项不强。肢节不痛。则知表易解也。阳明症知可解者。为无发热恶热。则知里易解也。少阳症知可解者。寒热日不移时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早晚得移其时。是邪无可容之地。知可解也。

可解之脉。浮而虚。不可解之脉。浮而实。浮而虚者只在表。浮而实者知已在里也。汗多不解者。转属阳明也。

闵芝庆曰。七日病愈论曰。夫六经以渐受病。其愈皆以七日为期。阳数七故也。伤寒例曰。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可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可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思饮食也。十一日。少阴病衰。

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患精神爽慧也。此论六经七日病愈。本之素问热病篇。奈彼此注释者。皆不能无误。旨未明也。敢重释之。曰。其者。指伤寒也。不两感于寒者。非日传二经之症也。更不传经者。邪在此经。更不传彼经也。不加异气者。伤寒病热。不重感寒、感风、感温、感热、感湿。而变为他病也。夫如是。则可期六经愈日矣。太阳篇曰。发于阳者七日愈。以是数计之。乃知六经之病。自一日受者。七日当衰。二日受者。至八日亦是七日而当衰。故七日邪在太阳。幸而更不传阳明。更无变症。则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如或二日。邪传阳明。更不传变。至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又或三日。邪传少阳。更不传变。至九日。少阳病衰。

耳聋微闻。又如四日。邪传太阴。更不传变。至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思饮食。又或五日。

邪传少阴。更不传变。至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又或六日。邪传厥阴。经尽。

更不传变。大气皆去。精神爽慧。此二句总承六经而言。如在太阳。更不传变。当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渐而大气皆去。头痛悉除。精神爽慧也。余经不传之例同。成氏注曰。六经传遍。则与更不传经之句背矣。素问注证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止以初时所感之邪太甚。既于二日传之阳明矣。

而其未尽传者。尚在太阳。则至此而比之一日之际。少愈焉。果如传之阳明云云。则由此而六日传至厥阴。为传经尽。将曰七日传何经。其未尽传者。尚在厥阴。至十二日比之六日之际。

少愈焉。又思果如传之阳明云云。则由此而传之厥阴。当六日之时。前之邪气未尽传者。俱如太阳之尚在。自头痛以至囊缩。诸症纷纷。甚于两感。七日之际。岂得不死。反曰病衰乎。况太阳受病。若必传遍六经。

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本经固有头痛者。至四日传太阴。太阴经不至头。当腹满嗌干之时。不得有头痛矣。何必至七日而头痛少愈也。或曰。太阳传阳明。其未尽传者。尚在太阳。岂无是症欤。

曰。有之。是太阳阳明并病之症也。若释七日太阳病衰。而曰传之阳明。如此则非矣。由岐伯无更不传经不加异气二句。而马氏注素问。失合仲景注耳。或曰。所谓更不传经者。谓六经传遍。七日当再传太阳而不传也。噫。此因成氏注释之谬。后世有是说耳。已辨之详矣。或曰。子谓更不传经。

如曰。太阳更不传经者。有据乎。曰。太阳篇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阴少阳症不见者。调不传也。少阳篇云。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是皆当传不传者也。要知仲景之论。本诸素问。举其大体而已。

即六经病衰之期。宁无先之者乎。后之者乎。伤寒原不可以日数拘也。况传经六日。至于囊缩。危且急矣。得至十二日病衰囊纵者。不可为常也。学人当以圆通得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卷轴师

    卷轴师

    穿越到异界成了一位遭人唾骂的淫邪太子,修为也低得一B,不过好在咱脑子附备了一个卷轴师系统:元素系、空间系、触发系、传送系、限制系、交易系、召唤系、恢复系、无分核系、结界类、禁声类、禁魔类、自动迎敌类……要什么样的卷轴没有?哇哈哈~真是一个即科学又完备……慢着……什么!?要开启六大模式后,才能完全使用……哦,天呐!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亿万暖妻

    重生亿万暖妻

    前世被渣男欺骗结婚,她发现被骗反被设计陷害,婆婆联手老公直接将她灭口,重生后的她回到了结婚前一年,刚好是渣男疯狂追她的时候,好,不是喜欢算计别人么,她就让他体会一下被人算计的滋味,偏偏做坏事的时候,却被校园男神看见了,她手一抖,某男神眯着深邃的眼眸:“原来你是这样的你!”她吞咽一口口水,弱弱道:“你……我很凶残的……你,你最好装作不知道,不然小心我灭……口!”某大神俯身一吻:“是这么灭口吗?那我愿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亦凡尘

    仙亦凡尘

    一个被上天诅咒的天才少年,一段可歌可泣的仙路历程。三天不灭缘难了,回首凡尘不为仙!新人新作,求支持O(∩_∩)O~
  • 学妹你又傲娇了

    学妹你又傲娇了

    这是一个打架事件引发的故事。她桀骜不驯,嚣张自大,却唯独对他死心塌地。但是后来的几年,两人的相遇迎来的却是另一种后果。“学长,听说你性取向不正常。”“学长,听说你有女癖好。”“学长学长!听说你和小三在一起了!”学长挑挑眉,看着面前一脸八卦样的小学妹竟无言以对。几年前的大火,吞噬一家,背叛,伤害,不得不被威胁所离去,他们曾把心给对方,但却也变得狼狈不羁。“学长,你执意如此,我可以选择消失。”“你要怎么做?”“我心给你,爱给你,但你却给了我伤害,我要你亲手杀了我,报你杀父之仇,从此,下一世,生生世世我们都永是宿敌!”【拖搞严重,催稿请打一巴掌】
  • 新区大陆

    新区大陆

    本文不以真名代替除我余人皆用另名代替QWQ
  • 神幻体决

    神幻体决

    混沌初开时的一束七彩琉璃光不见,修炼成佛后留下了自己的执念不孤,不孤将《幻神决》传给了少年杨清,期盼他能达成那几乎不可能的目标。而杨清十岁便惨遭灭门,被抓进了杀手训练营。但一部逆天的功法《幻神决》改变了杨清的人生轨迹。且看杨清如何报仇雪恨,完成师门遗愿。
  • 国师大人笑一个

    国师大人笑一个

    她,21世纪法学医天才,因研究毒术遭反噬而死。他,表面是圣洁谪仙的国师大人,受尽人人尊崇,总含怜悯之色,慈悲为怀。穿越而来,丑陋非凡,她一双秀手谱写一段风华,一手平定天下,一手炉火纯青的毒术毒死排排白莲花,翻手覆云,且看她毒妃是如何玩转天下,撕破白莲花,调戏高冷美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流偷心九流盗

    一流偷心九流盗

    作为大陆上的传奇人物,洛恨非常喜欢他赏金兼侠盗侠盗的生活。但从某天他推掉了一个委托开始,一系列的麻烦也随之而来...“为什么我会参加死亡竞赛,谋杀,还有大国战争这些事儿啊?这些全都专业不对口吧!”洛恨大声抱怨。“是么,我看你撩女孩子挺专业的啊?这也不是你的专业吧?”林凛冷冷地提醒这个可爱又可恨的家伙。洛恨骚包地吹了吹头发:“哼,我可是偷心大盗。”“去死吧你!”
  • 傲娇男神,你别跑

    傲娇男神,你别跑

    十年前他无权无势无财,而她却在一场误会中与他分手,十年后她从英国归来,他变成有权有势身价百亿,更是商业界的神话人物。“把你给我。”“不要。”“跟他分手。”“不要。”“给我生个娃娃。”她忍无可忍,“薄言恩,你能不能再无耻一点。”他唇线一弯,“这是你欠我的,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