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83300000006

第6章 乙部(5)

「故天道制法也,阴职常当弱于阳。比若臣当弱于其君也,乃后臣事君顺之;子弱于其父母,乃子事父母致孝也。如强不可动移者,为害甚深剧。故孝子虽恩爱,不能忘其亲者,事之不得过生时也。真人亦宁晓不耶?」「唯唯。」「慎之慎之!凡事不可但恣意而妄为也。」「唯唯。」「子欲事死过于生,乃得过于天,是何乎?」「乃为不敬其阳,反敬其阴,名为背上向下,故有过于天也。愚生大负,唯天师原之耳!」「不也,但自详计之,言事皆当应法。」「唯唯。天师开示之,愿悉闻其不得过其生时意。其葬送,其衣物,所赍持治丧,不当过生时。皆为逆政,尚为死者得谪也。送死不应本地下簿,考问之失实,反为诈伪行,故得谪又深。敬其兴凶事大过,反生凶殃,尸鬼大兴,行病害人,为怪变纷纷,以何明之耶?」「善哉,子难也!(起)以上古圣人治丧,心至而已,不敢大兴之也。夫死丧者,天下大凶恶之事也。兴凶事者为害,故但心至而已,其饮食象生时不负焉。故其时人多吉而无病也,皆得竟其天年。中古送死治丧,小失法度,不能专,其心至而已,失其意,反小敬之,流就浮华,以厌生人,心财半至其死者耳。死人鬼半来食,治丧微违实,兴其祭祀,实时致邪,不知何鬼神物来共食其祭,因留止祟人,故人小小多病也。下古复承负中古小失,增剧大失之,不心至其亲而已,反欲大厌生人,为观古者作荣,行失法,反合为伪,不能感动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来食也。反多张兴其祭祀,以过法度,阴兴反伤衰其阳。不知何鬼神物悉来集食,因反放纵,行为害贼,杀人不止,共杀一人者。见兴事不见罪责,何故不力为之乎?是故邪气日多,还攻害其主也,习得食随生人行不置也。阴强阳弱,厌生人,臣下欺上,子欺父,王治为其不平,而民不觉悟,故邪日甚剧,不复拘制也。是故古者圣贤事死,不敢过生,乃睹禁明也。真人亦岂已解耶?」「可哉,可哉!向天师不示,愚生心无由得知此也。」「真人前,子与吾合心,必天使子主问事,不可自易也。是以吾悉告子也。所以然者,今良平气且临至,凡事当顺,一气逆,转不至。何谓也?夫天道,当兴阳也而衰阴,则致顺,令反兴阴而厌衰阳,故为逆也。反为敬凶事,致凶气,令使治乱失其政位,此非小过也。(止)

(附)上古之人理丧,但心至而已,送终不过生时,人心纯朴,少疾病。中古理渐失法度,流就浮华,竭资财为送终之具,而盛于祭祀,而鬼神益盛,民多疾疫,鬼物为祟,不可止。下古更炽祀他鬼而兴阴,事鬼神而害生民,臣秉君权,女子专家,兵革暴起,奸邪成党,谄谀日兴,政令日废,君道不行,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可不慎哉?

真人无匿此书,出之,使凡人自知得失之处。夫治不调,非独天地人君之过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过,更相承负,相益为多,皆悉坐不守实所致也。以离去其实,远本反就伪行,而不自知。何谓乎?生者,其本也。死者,其伪也。何故名为伪乎?实不见睹其人可欲,而生人为作,知妄图画形容过其生时也。守虚不实核事。夫人死,魂神以归天,骨肉以付地腐涂,精神者可不思而致,尚可得而食之。骨肉者无复存也,付归于地。地者,人之真母。人生于天地之间,其本与生时异事,不知其所职者何等也?故孝子事之宜以本,乃后得其实也。生时所不乐,皆不可见于死者,故不得过生,必为怪变甚深。真人晓不?慎之慎之。」「唯唯,善哉善哉,实已出矣!」「子可谓知之矣。行去。」「唯唯。」

右事生到终本末当相应诀

试文书大信法第四十七

「大顽顿曰益暗昧之生再拜,今更有疑,乞问天师上皇神人。」「所问何等事也?」「请问此书文,其凡大要,都为何等事生?为何职出哉?」「善哉善哉!子之问事,可谓已得皇天之心矣,此其大要之为解。〈起〉天地开辟已来,帝王人民承负生,为此事出也。」〈止〉「今乃为此事出,何反皆先道养性乎哉?」「然,真人自若真真愚昧,蒙蔽不解,向者见子陈辞,以为引谦,反真真冥冥昧昧何哉?」「诺。」「真人更明开耳听。〈起〉然,凡人所以有过责者,皆由不能善自养,悉失其纲纪,故有承负之责也。比若父母失至道德,有过于邻里,后生其子孙反为邻里所害,是即明承负之责也。今先王为治,不得天地心意,非一人共乱天也。天大怒不悦喜,故病灾万端,后在位者复承负之,是不究乎哉?故此书直为是出也。是故古者大贤人本皆知自养之道,故得治意,少承负之失也。其后世学人之师,皆多绝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华传学,违失天道之要意。令后世日浮浅,不能善自养自爱,为此积久,因离道远,谓天下无自安全之术,更生忽事反斗禄,故生承负之灾。〈止〉子解意岂知之耶?」「善哉善哉!见天师言,昭若开云见日,无异也。」「行,子可谓已得道意矣。」「愚生蒙恩,已大解,今问无足时,唯天师丁宁重戒之。」「然,夫人能深自养,乃能养人。夫人能深自爱,乃能爱人。有身且自忽,不能自养,安能厚养人乎哉?有身且不能自爱重而全角,谨守先人之祖统,安能爱人全人?愚哉!子宁深解不耶?」「唯唯。善哉善哉!」「行,子以为吾书不可信也。试取上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而长吉者书文,复取中古人所案行得天心者书策文,复取下古人所思务行得天意而长自全者文书,宜皆上下流视考之,必与重规合矩无殊也。乃子蒙且大解,乃后且大信吾书言也。今天疾人,后生者日益轻易,斗命试才。下愚乃言天无知道,天不效也。〈起〉夫地尚不欺人,种禾得禾,种麦得麦,其用功力多者,其稼善。〈止〉何况天哉?今故天积怨,下愚无知者,更相教轻事为愚,后生者日益剧,故生灾异变怪,非一也。是天与人君独深厚,比若父子之恩则相教,愚者见是,不以时报其君,反复蔽匿,断绝天路,天复益忿忿,后复承负之,增剧不可移。帝王虽有万人之善,犹复无故被其害也。故使为善者不明,若无益也。令使下愚言天无知,固有以乎哉?」「今见天师言,心解与更生无异也。善哉善哉!弟子虽多愁天师,冒死问事,始若有过,已问得解,意大喜,不悔之也。夫无知而不问,无由得通达。」「子言是其意也。行,书多悉备,头足腹背,表里悉具,自与众贤共案之,勿复问。」「唯唯。」

右问天师文书众多从上到下所为出断诀

五事解承负法第四十八

蔽暗弟子再拜言:「夫大贤见师说一面,知四面之说;小贤见师说一负,知四负之说,故易为说也。其愚暗蔽顿之人,不事见为说之,犹复心怀疑,故敢具问天师。〈起〉师既为皇天解承负之仇,为后土解承负之殃,为帝王解承负之厄,为百姓解承负之过,为万二千物解承负之责。」〈止〉又言:「下愚弟子乃为天问事,不敢不冒过悉道之。愿具闻其意何等也?」「平言。」「今帝王人民有承负,凡事亦皆自有承负耶?」「善哉,子为天问事,诚详且谨。」「今每与天师对会,常言弟子乃为天问疑事,故敢不详也。」「善哉,子有谨良之意,且可属事行。今子乐欲令吾悉具说之耶?不惜难之也。但恐太文,难为才用,具说天下承负,乃千万字尚少也。难胜既为子举其凡纲,令使众贤可共意,而尽得其意,与券书无异也。」「唯天师语。」「明开两耳,安坐定心听。」「唯唯。」「然,天地生凡物,无德而伤之,天下云乱,家贫不足,老弱饥寒,县官无收,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而人反承负之。一大凡事解,未复更明听。今一师说,教十弟子,其师说邪不实,十弟子复行各为十人说,已百人伪说矣;百人复行各为十人说,已千人邪说矣;千人各教十人,万人邪说矣;万人四面俱言,天下邪说。又言者大众,多传相征,不可反也,因以为常说。此本由一人失说实,乃反都使此凡人失说实核,以乱天正文,因而移风易俗,天下以为大病,而不能相禁止,其后者剧,此即承负之厄也,非后人之过明矣。后世不知其所由来者远,反以责时人,故重相冤也;复为结气不除,日益剧甚,故凡二事解,真人复更明听。令一人为大欺于都市中,四面行于市中,大言地且陷成涵水,垂泣且言;一市中人归道之,万家知之,老弱大小四面行言,天下俱得知之,乃使天下欺,后者增益之,其远者尤剧。是本由一人言,是即承负空虚言之责也,后人何过乎?反以过时人。三事解,然真人复更明听。〈起〉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其下根不坚持地,而为大风雨所伤,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其过在本不在末,而反罪未曾不冤结耶?今是末无过,无故被流灾得死亡。夫承负之责如此矣,宁可罪后生耶?〈止〉四事解,然责人复更明听。南山有毒气,其山不善闭藏,春南风与风气俱行,乃蔽日月,天下彼其咎,伤死者积众多。此本独南山发泄气,何故反使天下人承负得病死焉?时人反言犹恶,故天则杀汝,以过其人,曾不冤乎哉?此人无过,反承负得此灾,魂神自冤,生人复就过责之,其气冤结上动天,其咎本在山有恶气风,〈起〉持来承负之责如此矣。〈止〉五事解,然真人复更危坐,详听吾言。本道常正,不邪伪欺人。人但座先人君王人师父教化小小失正,失正言,失自养之正道,遂相效学,后生者日益剧,其故为此。积久传相教,俱不得其实,天下悉邪,不能相禁止。故灾变万种兴起,不可胜纪,此所由来者积久复久。愚人无知,反以过时君,以责时人,曾不重被冤结耶?天下悉邪,不能自知。帝王一人,虽有万人之德,独能如是何?然今人行,岂有解耶?若食尽欲得之,而病人独不能食,乃到于死亡,岂有解耶?今交阴阳,相得尽乐。有子孙祭神求吉,而自若不能生子,岂有解耶?〈起〉夫人生尽乐好善而巨壮,而固反不肖且恶,岂有解耶?此尽承负之大效也。反以责时人,故不能平其治也,时人传受邪伪久,安能卒自改正乎哉?遂从是常冤,因为是连久,天怜之。故上皇道应元气而下也,〈止〉子勿怪之也。(起)〈起〉以何为初,以思守一,何也?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一者,元气所起也;一者,天之纲纪也。故使守思一,从上更下也。夫万物凡事过于大,末不反本者,殊迷不解,故更反本也〈止〉(止)。

(附)欲解承负之责,莫如守一。守一久,天将怜之。一者,天之纪纲,万物之本也。思其本,流及其末。

〈起〉是以古者圣人将有可为作,皆仰占天文,俯视地理,明其反本之明效也。〈止〉真人解未?」「唯唯。」「今訾子悒悒,已举承负端首,天下之事相承负皆如此,岂知之耶?」「唯唯。今天师都举端首,愚生心结已解。」「行,语真人一大要言,上古得道,能平其治者,但工自养,守其本也。中古小失之者,但小忽自养,失其本。下古计不详,轻其身,谓可再得,故大失之而乱其治。虽然,非下古人过也,由承负之厄会也。行文已复重,吾不复言,百言百同,无益也。可毋增书为文,今天辞已通嘱于真人。」「唯唯。」「行,归思其要,以付有德君,书要为解承负出。」「唯唯。」

右问凡事承负结气诀

师策文

师曰:〈起〉「吾字十一明为止,丙午丁巳为祖始。四口治事万物理,子巾用角治其右,潜龙勿用坎为纪。人得见之寿长久,居天地间活而已。治百万人仙可待,善治病者勿欺绐。乐莫乐乎长安市,使人寿若西王母,比若四时周反始,九十字策传方士。」〈止〉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九丙部之五

解师策书诀第五十

(起)真人稽首再拜,「唯唯。请问一疑事解。」「平言何等也?」「天师前所与愚昧不达之生策书凡九十字。谨归思于幽室,闲处连日时,质性顽顿,昼夜念之,不敢懈怠,精极心竭,周遍不得其意;今唯天师幸哀不达之生,愿为其具解说之,使可万万世贯结而不忘。」「善哉,子之难问乎,可谓天人也。诺。真人详聆听,为子悉解其要意。」(止)

(附)真人请问神人:「前所赐不达之生策书九十字,未知趋向,义理所归,愿为一一解,以遗后世,贯结而不忘。」神人言:「为子直解之。」

同类推荐
  • 归元直指集

    归元直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参同直指

    参同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内家拳口诀释义

    内家拳口诀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德经篇章玄颂

    道德经篇章玄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的冰山美男

    我的冰山美男

    “萧雨辰!!!”“到,在呢,没死!”“萧雨辰,别给我嬉皮笑脸的,你要再不起床,你的平板就没了哈。”
  • 悠狸京剧猫

    悠狸京剧猫

    京剧猫同人,悠狸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雀圣皇后

    雀圣皇后

    这不是坑爹呢么?别人穿越都是皇帝妃子,不然也是个达官贵人,最不济穿越成个包子也能来个炫酷逆袭,怎么一到白歌身上就变成了还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乡村无知少女呢?虽然我啥都不会,看我用麻将玩转异世。
  • 看我72变:西游人物众生相

    看我72变:西游人物众生相

    本书精选《西游记》中八十组典型人物形象,全景再现一个传奇而有趣的神话世界,把你带进一个神奇的人生江湖。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个神仙佛魔的传记,就是一个个精彩活法的故事,就是一个个生动励志的真经。作者超人的独特角度,一如既往的幽默诙谐,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顿悟,获得高贵的智慧真经!
  • 格巫置之

    格巫置之

    真·公务员天师·陆衡之x真·上上旱魃·格·林羲和能活到现在全靠作者笔下留情的林羲和,自带出场bgm荷尔蒙失调的在编警员陆衡之,轻松和谐不虐,微沙雕
  • 有夏一统

    有夏一统

    庄周梦蝶——两段记忆孰真孰假,又是谁梦到了谁?废物少爷,天才弟子,谁才是真正的我?……不管了,先把自家娘子送上皇位再说
  • 齐天5

    齐天5

    唐僧因抗拒西行被九环锡杖治死,他的死,打破了本就关系紧张的仙、妖、佛三方的势力平衡;阎罗殿被佛门毁灭,南极仙翁请缨重建;佛门一分为二,燃灯、弥勒占据灵山,如来率众割据西梁女儿国,厉兵秣马,准备攻伐天庭,一场旷世大战即将展开。
  • 我是婚姻科代表

    我是婚姻科代表

    婚姻是午夜十二点以后的南瓜车,女人可以有事业,女人更要会持家,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不是婚姻的焦点,吵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而是我们说错了,老公会出轨原因可能不全在他身上,婆婆虽然不是妈,她也会把你放存心里,女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们的“爱巢”需要男女双方添砖加瓦,让我们将婚姻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