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8800000027

第27章

6月上旬,范明返回西安,向西北局领导习仲勋等人汇报中央关于西北工委和班禅进藏情况。根据中央和军委命令,西北局决定(西北)整个进藏部队(不含班禅行辕)共565人,民工577人,分为两个梯队进藏。各种准备工作就绪后,范明于7月3日电告西北、西南局。

西北局、西南局、十八军张谭:

兹将我处入藏准备工作概况及提请解决的各项问题报告如下:

(甲)西北西藏工委确定今年入藏人员共计1500人,其中干部约700人、战士300人、勤杂人员100人,班禅集团以及牙含章、益喜楚臣和计晋美为首的班禅堪布厅先遣队共200人。其中干部百余人,勤杂及警卫人员约60人。所有以上干部、战士情绪均旺盛。所需被服、装具、粮秣给养、武器弹药、医药卫生、通讯等器材均已准备就绪,所备骡马4000余匹,牦牛800余头,骆驼1000余峰,共计牲口12000余匹(头),民工900余人,亦均完满得到解决。现已开始向西宁与香日德集中,约于7月15日前即可全部集中完毕。

(乙)行军路线根据我们派人实际勘察结果,最后确定由西宁出发,西北行约1200里,到达香日德,有60多家人,可以设站,已派干部前去,由香日德折向西南行经南鄂陵湖、扎陵湖。西行500余里到达黄河源,虽无人家,但系一大盆地,水草丰美,可以休息。再南行约500余里到达曲马来(实名曲麻莱)顿。即长江发源之通天河,有班禅行辕四品官米福堂在该地任保杰部落县长,虽无房屋,但可集中藏民帐篷数10顶,可临时设站,已派干部前去。再西行约600余里到郭有拉,亦有少数藏民游牧部落,可临时设站。再西南行约400余里即到达黑河。再南行约800里即到拉萨。全程约计4500余里,虽无柴烧,但牛粪可设法解决,若无特殊意外变化,约需90到100天即可到达拉萨。

(丙)行军计划:拟于7月底以前将全部人员、马匹、物资在香日德集中完毕,8月上旬以牦牛、骆驼队为前梯队,先期10日出发(因牛走得慢),到曲马来顿设站。以骡马队为后梯队,拟于8月15日从香日德出发。如此跳跃前进。不仅可以缩短行军日期,而且后梯队可利用前梯队之牛粪解决燃料供给。预计约于10月15日左右可以到达黑河。

(丁)以上行军路线和计划,仅系根据西北实际情况所拟定。不知能否密切配合18军进藏计划。故特将以上各项计划上报。

范明

7月3日

7月24日,范明就西北部队进藏有关问题再次请示西北、西南局和中央,8月1日,中央复电西北、西南局和范明。

西北局并转范明同志,西南局转18军张谭:范明同志7月24日电悉。

(一)入藏日期可以按你们的计划于8月15日自香日德出发,预计9月底抵黑河,但不能提早。

(二)你们的前梯队与后梯队人数各多少?应按西南局及西南军区7月26日给你的电报精神尽量紧缩,并将人数速报18军核定并报中央。你们所报后梯队如为你们工委本队自无问题,如为班禅入藏梯队则应劝其暂缓,仍照在京面议,候达赖表示欢迎后再去为有利。

(三)西北入藏部队用18军某某支队名义,具体番号由18军决定电告。必须统一用18军名义,不应用别的名义。

(四)范明去后,牙含章应继续留班禅处工作,班禅行辕可派极少数人员随范明先行入藏。西北局应注意对班禅处工作的领导。

中央

8月1日

范明根据中央的指示,汇报了入藏具体人数,并告知第二梯队不属班禅人员。

同日,范明率西北西藏工委机关和部分部队,从兰州拔营出发,前往青海进藏部队地域集结。

8月6日,西南军区转军委电。西北、西南局并范明、张谭:范明所率领部分,可命名为十八军独立支队。至于该部的行动计划,由张谭决定。

中央

8月6日

至此,范明所率领的西北入藏部队对外使用18军独立支队的番号。由范明任司令员和政委,副司令员是幕生忠,到达黄河源后,慕生忠任政委,罗曼中任参谋长,杜舒安任政治部主任。支队还包括以计晋美、纳旺金已为首的班禅行辕入藏先遣工作委员会。

8月12日,独立支队离开西宁,17日到达香日德。此时绝大部分进藏物资及所有的入藏部队已全部集中到这里。1951年8月28日,独立支队在香日德举行隆重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并于当天出发进入草地行军。于9月20日到达通天河的北岸。

范明几乎一夜没睡,带着几个干部分成两组,骑马沿着河岸,向上、下游各跑了几十公里。也没找到一处可以渡河的地方。回到驻地时,天近拂晓,各大队的干部都还等在他的帐篷里。几经商议后,范明决定早饭后,利用骡马等牲口会水的本领,下水试渡。工委联络员辛烈和刘安哉,主动要求第一批下水拉马试渡。范明考虑到他俩识水性、身体好。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试渡开始了,范明拿着一壶酒让他们每人喝了几口,又用酒擦了擦身体,才把马缰绳递给他俩。下水前,范明又叮嘱道:“水深的地方,一定要抱紧马脖子,千万不要松手。”

辛烈和刘安哉拉着战马,一步步向河的对岸走去,未到河中心,水就淹没了马背,巨大的冰块,在湍急的水流中翻滚着、冲撞着战马和人。辛烈拉的那马似乎承受不住冰块和水流的冲撞,倾斜着身子倒了下来。几乎同时,跟在后面的刘安哉,连人带马都不见了。岸上一片惊呼。范明急了,带着几个人就往下游跑。开始还见人马时沉时浮,但不一会儿就彻底不见了。范明追出几公里也没找见他俩的尸体……

通天河困住了范明和他的独立支队。

范明命令部队,停止试渡。急电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张国华和谭冠三。

当时,18军进藏主力也已到工布江达。张国华得知范明的情况后,非常着急。参谋长李觉建议,让范明在上游寻找渡口过河,并且最好是在午夜以后渡河,因为这时通天河上游的积雪和水都结了冰,河水就会小得多,天亮以后冰雪融化河水还会上涨。

范明听取李觉的建议,率部队逆流而上,可是行军两天后,仍找不到合适位置过河,便下令采用挖堤决口引流分洪的办法降低水位,然后几个大队联合泅渡。

通天河水的温度在不断地下降,冰彻透骨。官兵们喝了白酒也不管用,连具有泅渡本能的牛马都不敢下水,四蹄深深地撑进沙滩,不管人怎样推、掀、拉,还是拳打脚踢,始终不肯朝前迈动半步。

范明急了,高声吼:“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给我上,它们不走。就把它们抬下河。”

战士们铁青着脸,冲向驮畜和战马,几十人抬一匹往河中一扔,四五个人架着朝对岸游。牲口们冷得直发抖,呼呼喘气。可战士们冷得连泪都没了,连抖都打不了,像木偶机械地向前划着水。许多人一上岸就昏了过去。

男人们衣服一脱,顶在头上,拉着马下去了,女兵们怎么办?范明支队几十名担负医疗保障、通信联络和宣传工作的女兵,也和男人们一样,穿着衣服就下了冰河……

“离开西宁后,一天比一天艰苦。爬雪山,过草地,总算是挺过来了。就连黄河源的那片大沼泽。我们也闯出来了。”今年73岁的离休干部杜贵香回忆道,“就是过那条死通天河,让人遭了大罪。那时我是负责班禅秘书晋计美的护士。到通天河时,我来了例假,天又冷,我们又都没带卫生纸什么的。我跑到一个石头后面,把裤衩撕成条充当草纸。上午刚来的,中午部队就要过河。怎么办呢?我知道这种时候沾不得凉水,可又有什么办法呢?那可是西藏高原的河水,冰透骨心。我站在岸边犹豫了,请男同志背?哪好意思爬在一个男人身上。我不明白西藏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河?在犹豫中见女兵们一个个鞋子也不脱,裤腿也不往上拉一拉就‘扑通、扑通’地跳进河中。我觉得自己身体好,把心一横:妈的,我不相信真有那么严重。扑通跳进河中,冰冷的河水,激得我全身肉皮收紧,浸在水中的大腿部位以下就像被钢锯锯掉了一样。我真想厚着脸请个男同志背一背,但回心一想,反正已进入水中,何必求人。我一咬牙,‘噼噼啪啪’就过河了。可等到了拉萨,第二次经期、第三次经期过了,也不来经。之后就经常头晕,肚子疼。因为那次进了冰水,1960年全军文艺会演时。我发现患卵巢囊肿,在北京做了手术。都说西藏的江河美,但我一辈子痛恨它们,是它们给了我终身痛苦。进军西藏的经历,是用一个苦字说不完的。如果当时不是青年人的满腔热血,我想是无法熬过去的。因为那是一条难以走完的征途。”

米访中,于永华老人也说过独立支队女兵进藏途中的甘苦,“月经来了,就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把棉裤腰间的棉花扯下来用。当时我们女兵们的棉裤,腰间的棉花全抽完了,因为这一节上面有衣服挡着,冻不着人;第二就是用路边上一种宽叶草,像牛皮菜一样的那种草来垫,用过之后扔掉,这种草很柔软不扎肉,但干了后很硬,我就吃过亏,把阴部都磨出血了。但还得用它,因为没有比它好的,一条棉裤腰上的棉花扯不了几次就扯完了。经期最怕过河,可偏偏就是在过通天河时,它就来了。好像那是九月中旬,你说冷到什么程度吧,脱掉鞋袜下到水中,一上岸,脚板上立即就冻得粘上小石子。这些石子你还不能随便往下弄,一拨拉石子连肉皮都要带下来。我们班有个女兵就上了当。那天她一上岸,见脚板粘满像钉螺一样的石子,忙用手一颗一颗地往下抠,结果是一抠一个坑,血淋淋的,后来连路都走不成了。慢慢地,我们就有了对付这些石子的经验,上岸以后烧一堆火,将脚放在火边慢慢地加温烤化,然后再一颗一颗地试着轻轻往下抠。可是河水再冰也得过,我现在经常腰痛就是在经期过河种下的病,刚进西藏时,过河都是把棉裤脱掉,后来脱不及了,因为走不了多远又有河,就干脆不脱。棉裤湿了,上岸后用身体热量刚烘干,不久又得下水。有时一天几次湿了干,干了湿,到老了关节炎就成了家常病……”

整整用了15天,范明的独立支队才渡过了通天河。

当范明站在通天河南岸迎接最后一批上岸的民工后,含泪脱帽向着河水深深鞠了一躬。以悼念在渡河中牺牲的40多位烈士。当天,他向张国华报告了渡河情况:

张谭李并转报西南局、西北局、西南军区、西北军区及张廖:

我们经过15个日夜的努力,独立支队现已全部渡过通天河。明日(5日)继续向西藏出发。在渡河过程中先后有40多位同志英勇而光荣的牺牲了,淹毙骡马等150余(匹)头。

范明

10月4日

10月5日,范明独立支队离开通天河后,向着世界屋脊上终年积雪不化的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进发了。

10月18日,独立支队到达唐古拉山脚下。唐古拉山像条银色的大莽,横亘在独立支队面前,挡住他们的去路。此时,部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按计划,他们带的粮食只够到达黑河,但是由于在通天河,滞留了15天,部队粮食缺额太大。范明请求空投,上级复电说,目前,全部空中运输力量都投入到朝鲜战场,中央抽不出飞机,空投问题无法解决。并指出:“如确实无法坚持到黑河补给,要尽快按原路返回香日德,因此事关系到班禅返藏,影响很大,切不可贸然行事。”

接电后,范明说:“从即日起,全体人员、牲口一律减粮减料,勒着裤带也要闯过唐古拉山。”

说是这样说了,但范明觉得还是要研究一下。于是,召开党委会研究是进是退。工委成员权衡利弊,一致同意从即日起节食缩料,继续进藏。并于当夜向西北局及中央回电,报告了他们准备打猎充饥、节粮缩料、继续前进的决定。

唐古拉山,历来被称之为“生命禁区”。站在它的山脚下,你就能觉得从它身上散发出的阵阵寒气,未进入山区就能领受“禁区”滋味。有许多战士已意识到自己可能过不了这唐古拉山,就在山脚下开始写遗书;也有的把自己的积蓄和贵重物品拿出来,请友人转交家人。

独立支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所笼罩。范明心里明白,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部属缺少斗志,一个是部队缺乏粮食。说实话,粮食紧缺他不怕,重要的是斗志,没有斗志,没有毅力,没有高度顽强的精神,他的独立支队就过不了唐古拉。

他对部队说:“要首先不怕死,抛掉死,才能战胜死亡,求得生存。唐古拉山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可怕。我们就是要创造一个奇迹,马步芳的部队不是三次都没过去吗,我们过去了,历史就会永远记住我们这支首次闯过‘禁区’的军队。而我们是这支军队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10月19日凌晨5时,范明带着他的独立支队开始攀登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的气温白天也是摄氏零下30度左右。范明将军几十年后在回忆录中写道:“……山风奇寒,冷彻入骨,山越上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人们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每走一步都得费尽力气。骡马等牲畜也是一步一停。两步一歇,喘息不止。为了尽快抢越,部队每天行军十多小时,吃不上饭,休息不足,加上这时已是进军后期,人困马乏,有的同志在抢救中倒了下去,就再也没爬起来。牛师君、丁志荣、刘世祥、张秀……同志在抢越唐古拉山的过程中壮烈牺牲。数百头牲口也倒毙在唐古拉山上。我们的主力部队过山口后,唐古拉山区开始降雪,由于急速行军,许多驮载着帐篷的牲畜未能赶到,同志们只得露宿……”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缪崇群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缪崇群作品集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 风在兹土

    风在兹土

    走过一片麦田,翻过山岭,夕照下的那个村庄就是我的故乡。今年春节我回到故乡。年三十的下午,带着女儿在山野游荡。正累的时候,发现了一座爬满老藤的小桥,弯弯地架在一条小溪上。女儿抢先跑上桥头,捡起小石子掷到下面的溪水里,咚咚地响,然后又跑出去玩了。她的这一举动猛然勾起了我的一段乡村往事,没想到无意间我又来到了那座小桥。原来,连接小桥的那条路走旧了,山路改道了,小桥无用了,留在溪上凄迷独立,时光走过,斑驳苍老,成了似有还无的风景。寂寞的溪水声撞击着布满苔痕的老桥基;山蜘蛛的网交织在桥面的荒草上,像神秘的古文字。这是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地方,玩伴是隔壁女孩。
  • 左诗右酒

    左诗右酒

    《左诗右酒》是诗人李明政的一本诗文集,书稿由诗歌和文章两部分组成。一方面,诗文集体系庞杂,虚实转化,多从日常意象着手,以对世界的主观感悟为情感基调,体现诗人对生活的强大观察能力,呈现出诗人近年来的整体创作风貌;另一方面,作为郎酒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诗人文以载道,将彪炳史册的光辉历程浓缩于方寸之间,既可品味匠心独运的诗酒文化,又可感悟真挚诚恳的拳拳诗心。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剧的人生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悲剧的人生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热门推荐
  • 仙路持刀行

    仙路持刀行

    散修十倍于宗门修士,为何万载来散修无一人成仙?因为他们死了。一个小角色投身宗门,辗转世家之间,在夹缝中杀出一线机缘的故事。持刀化作他人刀,路窄人多命相搏。终得一日身化龙,杀个干净得安宁!凡人流/杀伐果断
  • 林霏初开

    林霏初开

    这本书有关的是几个主角成长的故事,包含了我对修仙,爱情,善恶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那些爽文,甜宠文有区别。但是这里面确实有甜宠,虐恋,成长等元素。可以知道有人看的话,我就会很高兴的。
  • 万界无敌

    万界无敌

    太初纪元,九道主崩,宇宙分裂,衍生万界。亿万年后,一位平凡少年偶得太初灵物镇魂珠,内有无数大能传承记忆,由此一步步逆天崛起,寰宇杀伐,宇宙征战,傲视诸天,万界无敌!
  • 带着全能系统到火影

    带着全能系统到火影

    我叫千手云间,有两个哥哥,一个是天天傻白笑的千手柱间,一个是天天有着关爱智障的眼神的千手扉间。呵真受不了他们。
  • 谷迹

    谷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道也无形,承载于万事万物之间,显于小象也,隐于大象,始于追寻道之踪迹,是为谷迹。(谷神:大道法则)
  • 爆笑中国史

    爆笑中国史

    一本让你笑破肚皮的书,网络红人麻辣解读中国历史上哪些传奇的事儿!
  • 草花集

    草花集

    写了挺多的现代诗词,新产生了另一种表达欲,需要长的文字,不知道是散文,随笔,札记或是什么文体,就想要写作自由,于是就开辟一块空地,叫它《草花集》。这是我一开始想到的名字,像草花一样细小美丽又繁多,朴素又不招摇,想着“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料跟汪曾祺撞名了。后来又想到《草叶集》,《草心集》,又撞了。后来备选是《草心小扎》,但实在太喜欢“草花集”这三个字组成的化学反应,遂坚持自我,就用它,《草花集》。
  • 吸血姬的混沌

    吸血姬的混沌

    唱歌特别好听、跑步特别快、肌肉特别壮、特别懒、特别宅、开车特别快……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在这个世界就能够凝聚出属于自己的神格。而每一种神格最终都有进化成神话传说中有名有姓神灵的可能。“催眠神格正规路径会进化为地狱恶魔、神圣天使,但是如果这时候加入一枚舍利子,那就能错误进化成如来了!是不是很神奇?”这是一个在幕后偷偷搞事情,凭借一己之力带歪全世界画风的吸血姬的故事。
  • 网游之巅峰战士

    网游之巅峰战士

    那些年,混迹在网游中的时间,正是我们曾经沸腾过的青春。当一款开创历史先河的新型网游横空出世,整个世界沸腾了!猪脚进入游戏,属于骑士的辉煌篇章就此拉开序幕。一次次冒险之旅,一次次奇特梦幻般的经历徐徐展开。有激情,有失落,有酸甜苦辣,有欢笑泪水,更有着花前月下的浪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