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54200000001

第1章 拜丰陵

拜丰陵:张籍

岁朝园寝遣公卿,学省班中亦摄行。身逐陵官齐再拜,手持木铎叩三声。寒更报点来山殿,晓炬分行照柏城。

却下龙门看渐远,金峰高处日微明。

同类推荐
  • 滦阳录

    滦阳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缅国纪略

    缅国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虚损启微

    虚损启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再来一次,是你

    再来一次,是你

    她出身农村,却拥有逆天的经商头脑。婚礼之上,她一身黑裙狂笑而入,血染新人纯白无暇的婚纱!却不曾想,灿烂而悲壮的死亡背后,一朝重生回十八岁芳华,她傲笑如盛开的罂粟花——所有负过她的人,她必将以百倍的奉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她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可治任何疾病,她一手超凡入圣的符箓可治各种鬼魂,人称女仙医的她,在面对这位俊美如天神、温雅又霸道的男人时候,她只能闻声而逃。难道这个人就是她的克星?“这个混蛋,追了几千年也不嫌累。”“你逃不掉的,乖乖跟我回去成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双面郎君别惹我

    双面郎君别惹我

    本是嘉成郡主一次意外成了夜府丫鬟。溪川夜府一次意外家道中落,十岁庶女夜素素从小生染顽疾,而后在旁配了个丫鬟夜恹恹。几年后,年芳二八两人都已长大。一日府上来贵客殊不知是溪川小痞子袁崇晚,闻此人好女色,醉酒大闹夜府前来下聘娶夜恹恹为妻...
  • 三界红包群之重生

    三界红包群之重生

    陈小北再次下地球,师父让他完成新的天道任务……
  • 余生尽兴

    余生尽兴

    久家少将军对上叶家三小姐,余生只要你。久近:你刚刚和我娘聊什么了。叶杏:打算帮你挑个夫人。久近:挑夫人?叶杏:嗯,你也老大不小了……久近慢慢开口:你再说一遍?后来,迷倒京城万千少女的冷漠久少将军气势汹汹地进了青楼:抓个人回去成亲!
  • 快穿之月亮代表我的心

    快穿之月亮代表我的心

    作为一个普通人,沐清表示她很懵?姐姐,我抢你男朋友了吗?姐姐,我害得你家破人亡吗?姐姐,我逼得你跳楼轻生了吗?沐清:脑子有点乱,我想静静……一朝身死,无意中绑定个“代表月亮消灭你”系统,沐清一脸笑眯眯:“小统子,咱们什么时候开始花样作死呀?”
  • 牡丹花开动京城

    牡丹花开动京城

    洛阳牡丹楼里新来了一位伶人,无名无姓,只知他名号叫做“牡丹”。牡丹虽为男子,姿色却比女人还要美艳几分,不久便成了整个洛阳乃至汴京最红的角儿。某一天,年仅15岁的武则天前来听戏,只是惊鸿一瞥就对牡丹念念不忘,可武家却不许她去戏楼,一心指望着她入宫替为妃,好为武家在皇宫里谋个靠山。直到武则天入宫选为秀女,在晋升才人那天于洛阳水席与牡丹重逢,花重金买下了牡丹为自己所用,靠着他的智慧和手段一路攀升到皇后的位子,又借着牡丹的手升为女皇,权势滔天。可牡丹心里却只住着当年拉着他的手,柔声唤他“大哥哥”的单纯小女孩,对眼前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丝毫没有动心,因此惹来了女皇的报复。牡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借着自己唐朝太傅的身份私自买通敌国准备逃往他国继续戏子的生涯,却被女皇无情地阻止,一剑穿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把腹黑不当浪漫

    别把腹黑不当浪漫

    人常因喜欢一个人而忽略一直陪在身边另一个人。楚白说,酥禾,被喜欢的人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喜欢她的人对她有多牵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最美的情郎

    世间最美的情郎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这是一首很有争议的诗,有人说来自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也有说法来自朱哲琴的《信徒》,但我同意第三种观点。这首诗的原形是一首较长诗的结尾四句,为了更准确地估计,我列出这下面的几句诗住在布达拉时,是日增?仓央嘉措;住在宫下边时,是浪子宕桑汪波。第三种观点是:文章前一首就是由后一首改编而来。由于此诗无论是在韵律还是在内容上是很完美的符合仓央嘉措的风格和经历的,但是在我看来却不然。有人现在就会发现了,在两首诗的区别里,内容是可以比较合适地代替的。而我的理由,就在这代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