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90600000044

第44章

女子钞书古今女子钞书多者,以吴彩鸾为最。《列仙传》云:“吴猛之女彩鸾,遇书生文箫于道,竟许成婚。箫贫不自给,彩鸾写《唐韵》,运笔如飞,日得一部。售之,获钱五缗,复写。如是一载稍为人知。遂潜往兴新越王山,各跨一虎,陟峰峦而去。”黄庭坚《山谷别集》十一跋张持义所藏吴彩鸾《唐韵》云:“右仙人吴彩鸾书孙忄面《唐韵》,凡三十七叶,此唐人所谓叶子者也。”周密《志雅堂杂钞》下云:“有吴彩鸾书《切韵》一卷,其书一先为二十三先、二十四仙,不可晓,字画尤古。”(德辉按:此当是隋陆法言《切韵》原本。)《宣和书谱》云:“太和中,进士文箫,客寓钟陵。南方风俗,中秋月夜,妇人相持踏歌,箫往观焉。而彩鸾在歌场中,箫心悦之。彩鸾谕箫曰:与汝自有冥契,今当往人世矣。箫拙于为生,彩鸾为以小楷书《唐韵》,一部市五千钱,为饣胡口计。然不出一日间,能了十数万字。由是彩鸾《唐韵》世多得之。历十年,箫与彩鸾各跨一虎仙去。《唐韵》字画虽小,而宽绰有余,全不类世人笔。今御府所藏正书一十有三:《唐韵。平声上》、《唐韵。平声下》、《唐韵。上声》、《唐韵。去声》、《唐韵。入声》、《唐韵》上下二、《唐韵》六。”楼钥《攻愧集》跋宇文廷臣所藏吴彩鸾《玉篇钞》云:“始余读文箫传,言吴彩鸾书《唐韵》事,疑其不然。后于汪季路尚书家见之,虽不敢必其一日可办,然亦奇矣。为之赋诗,且辨其为陆法言《切韵》。兹见枢密宇文公所藏《玉篇钞》,则又过之,是尤可宝也。既谓之‘钞’,窃以为如《北堂书钞》之类,盖节文耳。以今《玉篇》验之,果然。不知旧有此《钞》而书之耶,抑彩鸾以意去取之耶?有可用之字而略之,有非日用之字而反取之。部居如今本,皆以朱字别之,而三字五字,止以墨书。字之次序皆不与今合,皆不可致诘。辄书前岁所与汪氏诗跋于左,庶来者得以览观。今《玉篇》唯越本最善,末题吴氏三十一襄写。问之越人,莫有知者。楷法殊精,岂亦彩鸾之苗裔耶。”元陆友仁《研北杂志》云:“宇文廷臣之孙,家有吴彩鸾《玉篇钞》,今世所见者《唐韵》耳。其书一先为廿三先、廿四仙,不可晓。又导江迎祥寺有彩鸾书《佛本行经》六十卷,或者以为特唐经生书也。”王恽《玉堂嘉话》:“吴彩鸾书《龙鳞楷韵》,天宝八年制”。后有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传谪仙也,一夕书《广韵》一部,即粥于市,人不测其意。稳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可及也。时太和九年九月十五日题。其册共五十四叶,鳞次相积,皆留纸缝。”(《居易录》八。)虞集《道园集》(三十一。)写韵轩记云:“龙兴紫极宫写韵轩,高据城表,世传吴仙尝写韵于此轩,以之得名。予昔在图书之府及好事之家,往往有其所写《唐韵》。凡见三四本,皆硬黄书之。纸素芳洁,界画精整,结字遒丽,神气清朗,要皆人间之奇玩也。”王士祯《皇华纪闻》二云:“彩鸾又尝居安福福圣院,手写《法苑珠林》百二十轴,其轴粘连处至今不断。”又《居易录》六云:“唐女仙吴彩鸾,于洪州紫极宫写《唐韵》,今有写韵轩,人尽知之。又于安福福圣院写《法苑珠林》百二十轴,人罕知者,余既笔诸《皇华纪闻》第二卷中。又蜀导江县迎祥寺有彩鸾书《佛本行经》六十卷,多缺唐讳,陆放翁犹及见之。”据诸书所记,彩鸾书有《唐韵》,有《广韵》,有《玉篇》,有《法苑珠林》,有《佛本行经》,皆煌煌巨篇,可谓勤矣。元陶九成《书史会要》云:“彩鸾,不知何许人,作楷字,小者至蝇头许,有大字法。书《唐韵》,极有功。近类神仙吴彩鸾,慕彩鸾故名焉。”《居易录》十二云:“按《唐韵》即女仙吴彩鸾所书,以若所云,似属二人。南村谬误耶?”吾按:彩鸾书《唐韵》,元戴侗《六书故》尚引之。南村所见《唐韵》,必吴彩鸾真迹。款末书名不书姓,故以为别一人,其实不然也。又陈宏绪《寒夜录》云:“彩鸾与文箫遇,在文宗太和末。而《法苑珠林》则写于天宝年间,岂神仙隐显原非时代之可限与?”此亦不然,观柳诚悬所题《龙鳞楷韵》,亦天宝八年书。则与《法苑珠林》同一时制,盖彩鸾未遇文箫以前之作。至嫁文箫后,不得不随时好,写韵自给。以唐人括帖考试,多用韵书,故《唐韵》粥行甚易也。其他女子钞书者,《研北杂志》云:“顾野王《玉篇》惟越本最善,末题会稽吴氏三十一襄写,问之越人,无能知者。楷法殊精。”《钱日记》有钞柳开《河东先生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序后有小字一行云“胥山蚕妾沈彩书”。此种钞本,直可与彩鸾并美。余家旧藏宋王沂孙《碧山乐府》(即花外集。)为明文端容手钞,朱彝尊《竹词稿》为其侍妾徐姬手钞,竹囗亲笔删改。此皆足补厉太鸿鹗《玉台书史》之佚闻,不仅书林佳话已也。

藏书家印记之语藏书与藏法书名画不同,子孙能读,贻之;不能读,则及身而散之,亦人生大快意事,此吾生平所持论也。昔宋穆参军修,卖书相国寺中,逢人辄曰:“有能读得韩柳文成句者,便以一部相赠。”人知为伯长,皆引去。余犹笑其不达,夫欲卖则卖耳,何必问人能读韩柳文乎。更何必平白赠人,使人闻而引去也。吾尝忆及古人藏书印记,自唐至近世,各有不同,而亦同为不达而已。唐杜暹题其藏书卷末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见宋周《清波杂志》。元赵孟ぽ书藏书卷后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何如。后人不读,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苟归他室,当念斯言。取非其有,毋宁舍旃!”毛晋汲古阁至刻为印记,钤于藏书前后。见蒋光煦《东湖丛记》。明祁承业澹生堂藏书印铭云:“澹生堂中储经籍,主人手校无朝夕。读之欣然忘饮食,典衣市书恒不给。后人但念阿翁癖,子孙益之守勿失。”亦见蒋记。徐题儿陆书轩云:“菲饮食,恶衣服。减自奉,买书读。积廿年,堆满屋。手有校,编有目。无牙签,无玉轴。置小斋,名汗竹。博非厨,记非簏。将老矣,竟不熟。青箱业,教儿陆。继书香,尔当勖。”见自撰《红雨楼书目》。钱谷藏书印记云:“百计寻书志亦迂,(《丁志》:明弘治刻《新安文献志》上钤此印,作“卖衣买书志近迂”。似别一人,不知谁先谁后。)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还遭神诛,子孙不读真其愚。”(《丁志》作“子孙鬻之何其愚”。)见《张志。昼上人集》下。青浦王昶藏书印记云:“二万卷,书可贵。一千通,金石备。购且藏,极劳。愿后人,勤讲肄。敷文章,明义理。习典故,兼游艺。时整齐,勿废堕。如不材,敢弃置。是非人,犬豕类。屏出族,加鞭囗。述庵传诫。”见《蒋记》。吴骞藏书印记云:“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此昔人诒厥之名言,是为拜经楼藏书之雅则。”见《丁志》宋刻钞配《咸淳临安志》。陈藏书印记云:“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见《蒋记》。诸人皆眷眷于其子孙,究之藏书家鲜有传及三世者。钱遵王《读书敏求记》云:“予尝论鱼山绛云楼,读书者之藏书也。赵清常脉望馆,藏书者之藏书也。清常殁,其书尽归鱼山。武康山中,白昼鬼哭,嗜书之精爽若是。”遵王为此言,宜不以此等痴癖为然矣。乃其自序《述古堂书目》云:“丙午、丁未之交,胸中茫茫然,意中惘惘然。举家藏宋刻之重复者,折阅售之泰兴季氏。殆将塞聪蔽明,仍为七日以前之混沌与?抑亦天公怜我佞宋之癖,假手沧苇以破余之惑与?”词意凄恻,则其笃好何异清常。余自先祖藏书至今,已及三代,吾更增置之,所收几二十万卷。诸儿不能读,浊世不知重。每叹子孙能知鬻书,犹胜于付之奚媵覆酱瓿褙鞋衬。及吾身而思遵王之遇沧苇其人,盖犹快意事也。

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人有癖好,则有偏嗜。宋元人藏宋刻书,明人藏明刻书,此事之至易者也。《天禄琳琅》一宋版《南轩先生张侍讲孟子详说》七卷,后有识语二。一云:“景定五年甲子诏岁二月二十日重装于元吉山房。”一云:“正统十三年戊辰岁夏四月上旬重装于吴庠书舍,乐安蒋裕识。”又六:元版《韦苏州集》十卷,末有刘辰翁跋云:“或谓公诗不琢句,不用事,不炼词。不知公之所以为唐大家者,或谓此也。晴窗检点,为之三叹。辰翁志。”又《后编》六宋版《韦苏州集》十卷末亦有须溪墨迹跋云:“韦应物居官自愧,闵闵有恤人之心。其诗如深山采药,饮泉坐石,日晏忘归。孟浩然如访梅问柳,偏入幽寺。二人意趣相似,然入处不同,韦诗润处如石,孟诗如雪,虽淡无采色,不免有轻盈之意。德初,初秋看二集并记。”又七明版《文选》,有世美堂琅邪王氏珍玩朱记。世美堂为归有光妻曾大父致谦藏书处也,震川集有《世美堂后记》。又《后编》十五明版《三辅黄图》前副叶有墨迹,略云:此书己苍先生所赠,先生藏书万卷,咸手自正定云云,丙申六月遵王记于独醒堂中。此皆足为同时人藏同时刻本之证,初不必偏于宋元也。自钱牧斋、毛子晋先后提倡宋元旧刻,季沧苇、钱述古、徐传是继之。流于乾嘉,古刻愈稀,嗜书者众,零篇断叶,宝若球琳。盖已成为一种汉石柴窑,虽残碑破器,有不惜重赀以购者矣。昔曹溶序《绛云楼书目》云:“予以后进事宗伯,而宗伯相待绝款曲。每及一书,能言旧刻若何,新板若何,中间差几何,验之纤悉不爽。然太偏性,所收必宋元版,不取近人所刻及钞本。虽苏子美、叶石林、三沈集等,以非旧刻不入目录中。”倦圃所言,切中其病。先族祖石君公,癖性亦同。徐乾学作公传云:“所好书与世异,每遇宋元钞本,虽零缺单卷,必重购之。世所常行者勿贵也。”《黄记》宋刻本《圣宋文选》云:“近日阳湖孙观察渊如,谓当取家藏宋刻书,尽加涂抹。盖物既残毁,时尚弗属焉。或以不材终其天年,理固然也。”按:孙、黄二人持论,诚为过激之谈,然其癖好宋本之心,亦云至矣。因思古人亦必有之,如宋尤袤《遂初堂书目》,胪载旧监本、秘阁本、杭本、旧杭本、越本、越州本、江西本、吉州本、严州本、湖北本、川本、池州本、京本、高丽本,而南宋中盛行之建本、婺州本,绝不一载。岂非以当时恒见之本,而遂不入于目欤。尤有传为奇谈者,《黄记》:《鱼玄机集》云:“朱子儋,江阴人。世传有以爱妾换宋刻《汉书》事,亦好事之尤者。”《逊志堂杂钞》云:“嘉靖中,朱吉士大韶,性好藏书,尤爱宋时镂板。访得吴门故家有宋椠袁宏《后汉纪》,系陆放翁、刘须溪、谢叠山三先生手评,饰以古锦玉签,遂以一美婢易之,盖非此不能得也。婢临行题诗于壁曰:”无端割爱出深闺,犹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吉士见诗惋惜,未几捐馆。“夫以爱妾美婢换书,事似风雅,实则近于杀风景。此则佞宋之癖,入于膏肓,其为不情之举,殆有不可理论者矣。

同类推荐
  • 医宗己任编

    医宗己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秦并六国平话

    秦并六国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Four Million

    The Four Mill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文心雕龙张立斋考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本宫非卿

    本宫非卿

    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大学生,为了让母亲没有遗憾的离开而努力找寻母亲的家人。却不想阴差阳错被母亲留下的玉镯带到了异世。遇到了一只掉了毛的且又自恋的狐狸,她为了回家而在异世拼命的活下去,它为了打开心结拼命的活下去。一人一狐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他们早已陌生的世界里找寻破名之人。
  • 上古九瞳

    上古九瞳

    九瞳降世血雨腥风,得一瞳可称王,三界虎视眈眈,上古有书云:九瞳合一天下无敌,且看九瞳降世,三界争霸,谁才是真正的九瞳之主谁才是三界真君!
  • 网游之神圣至尊

    网游之神圣至尊

    体弱多病的孤儿区煌,在接受了政府的生物仓后,进入游戏神话,获得了神话对于病弱者的补偿,却无法使用主动技能,但也从此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集百家众长,汇聚于自身。
  • 凌天帝尊

    凌天帝尊

    上古人族绝世强者"暮'与魔主‘骨’发起惊天大战,那一战,山河破碎,大地沦陷,规则之力混乱不堪,最终人族强者‘暮’与魔主‘骨’双双陨落,经历百世轮回,双魂共体,有朝一日,灵魂分裂,宿命之战将在这世了结,在这世他们又将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 顾穆

    顾穆

    主要讲述一位高中少女顾希在新的高中学校遇到一名校草学霸穆琛的青春校园恋爱经历。
  • 大神追妻录

    大神追妻录

    一个建筑系系花,一个广告系才子,一个纯净如花,一个才气芳华。虚拟游戏让他们擦出爱的火花,网络世界让一群生活在城市不同角落的年轻人成为一生的好友。游戏里,他们师徒几人风风火火闯四方,生活中,他们用最真诚的心陪伴彼此走过泪水和欢乐。友情的陪伴,亲情的温暖,爱情的考验……一群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虚拟与现实中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谱写自己的生活篇章。“喂,大神,你能不能不这么冷幽默……”
  • 夏至未至王俊凯

    夏至未至王俊凯

    帅气的王俊凯,遇上呆萌少女乐洛言会发生怎样的有趣故事呢,让我们来看看
  • 北朝论稿

    北朝论稿

    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本书围绕北朝政治与社会做了深入讨论,颇具学术价值。
  • 电影人

    电影人

    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代电影人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抛洒自己的热血,成功打造东方好莱坞享誉世界。
  • 耀世白金

    耀世白金

    天才上山少年,在异世靠着替身打出一片天地,不装不打脸,有仇当场报谁的面子也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