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35600000010

第10章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4)

这首词写了分离隔绝中的矢志不渝的爱情,词中的女子日夜思念心上人,在痛苦和怨恨中,唯有将“共饮长江水”作为自我安慰,又将“只愿君心似我心”作为希望,让自己稍减思念之痛。

死心塌地爱一个人、思念一个人就是这样吧,能与他共饮一江水,共照一轮月都会觉得是上苍赐予的莫大福泽。多少诗人习惯于将相思愁长比做不尽的水流,正像这首《长相思》中所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这相思之愁、离别之恨要到那远去的人归来才能停止,否则只有忧愁,只有等待,只有空空耗尽一缕一寸的生命。足见:世间无限里,却只情字最伤人。

这些女子都是傻的,却又傻得这般甘愿,这般不悔。她们不过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而她们思念的人正是这些故事中不可缺少的那个部分;也是因为那个人,所以她们可以无悔,可以甘心将自己变成一段并不快乐的传说。

世人之所谓相思者,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虽辛劳求之,终不可得。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眉头心间。看窗外春日暖阳炫人眉目、沁人心神,而她单纯如白纸的芳心之上如今已飘落了几滴他人留下的色彩,不经意氤氲在心湖,隐约有涟漪阵阵。眼望去,泛桃红夹碧绿,正是缤纷意境。只是,人何在?像离开了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城市,像传闻中所有陈词滥调的故事。你离去不归,我用尽全力在想你,为你奋力地写下先相思,哪怕变得苍老憔悴。

莫道不相思,透满春衫泪与愁

谁不曾渴慕,谁不曾诚意追索,可无奈造化捉弄,阴差阳错,幸福总是转瞬即逝。旧时欢愉仍驻留心中,而痴心等候的那个人,却很难聚首。无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呢?那曾有的爱情真是无比难测吗?如果真的这样,那些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美丽韶华难道是在岁月中流走的吗?莫道不相思,透满春衫泪与愁。正如这首《圈儿词》所言表。

上面的这堆圈圈点点是一首诗,这首诗是宋朝时有名的才女朱淑真所作。说起作为词人的朱淑真,她算是成功的,虽然她的诗稿都在死后被她的父母焚毁,但还有不少流行于世,而在坊间流传最广的当属那首《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她的诗词多抒写个人的爱情生活,早期时因她尚年轻,不过十几岁光景,内心柔婉天真,所以笔调明快,言辞清婉,又加以缠绵情致;待到后期,因婚姻爱情的不顺遂,她的诗作也偏向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哀怨感伤。也因为她的诗作多涉及爱情,所以后世之人称她为“红艳诗人”,并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而作为一个女子,尤其是有才华的奇女子,朱淑真的一生不能算是幸运且幸福的。她一生颠沛流离,也恰巧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而那些独善才情的红颜尤为命薄,如南齐的苏小小,如与朱淑真齐名的李清照、如明初的冯小青、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朱淑真17岁时崭露头角,曾作诗《元夜三首》,极写元宵佳节的观灯盛事,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人人识得朱家有女擅才情。

到19岁时,朱淑真在父母之命下,嫁给了一个文法小吏。二人完婚后,她就随丈夫宦游于吴越荆楚各地。后来,她不能忍受这种长期离家,颠沛流离的生活,就独自回到家乡居住。

她一归家,他们夫妻自然是聚少离多,唯有凭借鱼雁传书互诉情意。有一次,朱淑真在给丈夫的信中夹了一张纸。丈夫打开一看,只见纸上无字,净是些圈圈点点。

这些圈圈点点是什么意思呢?她的丈夫拿起纸来左右端详,也不解其意。丈夫非常纳闷,他想:我们夫妻初新婚就分别,唯有书信往来。不过我这妻子号称才女,不会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愚弄我吧?

他左思右想仍不得其解,便顺手将信置于案上,自己来回在房中踱步,苦思冥想。忽然,窗外吹过一阵清风,将信纸吹落于案边的水盆中,她丈夫见状,连忙把信从水中捞起,只见信纸已经湿透,而那十三行圈圈点点间映显出一行行蝇头小楷,题为《相思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

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

心在圈儿里;

单圈是我,

双圈是你。

你心中有我,

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

月圆了又缺;

我密密加圈,

你密密知我意。

还有那诉不尽的相思情,

一路圈儿圈到底。

丈夫拿起湿透的信纸,看完朱淑真的注释才豁然开朗,又不禁哑然失笑:他的妻子当真是个心思玲珑,才华横溢的奇女子啊!

原来,朱淑真画完那些圈圈点点后,生怕丈夫一时看不明白,便拿笔蘸米汤为这首《圈儿词》作了个隐秘的注释。晾干后,信纸上只有黑墨所画的圈点,一旦信纸入水,米汤所写的字迹便可清晰显现。

丈夫读过信后,深深懂得朱淑真对他的思念,第二日一早就雇船回到海宁故里,和朱淑真团聚。

不久,朱淑真因病去世,而她丈夫为了纪念她,给她修了墓,立了碑,并在墓碑上刻下这首《圈儿词》。《圈儿词》得以流传于世,成为千古佳话。

与朱淑真一样心思纤巧、玲珑剔透的女子,在明朝也有一位,她就是明朝诗人杨慎的妻子黄娥。

作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善诗能文,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杨慎可推为第一。而他的妻子黄娥在诗文才华上也并不逊色,能诗文,擅书札,工散曲,曾刊行《杨升庵夫人词曲》五卷,有“曲中李易安”之誉。

杨慎对妻子黄娥的才华甚为崇拜,多次在人前称她为“女洙泗,闺邹鲁,故毛语”,也就是女孔子、女孟子、女毛公,毛公即“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

杨慎为正德年间的状元,在文学之外,他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负。他遭贬后,谪放边关,夫妻二人被迫两地分居。一日,黄娥思念丈夫,就想写一封书信寄去云南,但又怕因书而遭祸,正是“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思来想去,黄娥拿出一条素色手绢托人捎给丈夫。

杨慎接到黄娥托人捎来的素绢,见这不过是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素绢,上面也没有什么字迹,他一时想不明白妻子究竟有何用意。

杨慎拿着素绢颠来倒去地看,反复地思索着。突然灵光一现,他终于悟到妻子为何捎来一块素绢,原来她是想用一方丝帕来表示她内心千丝万缕的相思。于是,杨慎就自作《素帕》一诗,题于素绢之上: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相思。

郎君着意翻覆看,横也丝来竖也丝。

夫妻相聚之日短,但相知相思之情无限长。她的点点心思只有他能看透,而她生命中的满园春色,也只有他知道该如何赏,如何留。

当初,杨慎在朝堂上挨板子血肉横飞,被判永远充军云南永昌卫,彼时,他们正值新婚。

当时事出突然,一时间,天昏地暗,但谁也没料到,杨慎这次谪守云南竟然长达三十年之久。他曾为此而怆然作词曰:

楚寨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这几十年,黄娥独自一人留守在杨慎的家乡新都县,照顾公婆,管理家务,从没有一丝怨言。而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时期,夫妻二人常为对方做诗互答相思之情。除《素帕》外,黄娥还曾写下一首《寄外》诗,闻名当世。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读着一个女子殷殷切切的思念,想着他们长达三十年的分离,真真是“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恁是铁石心肠也泪流!

古时,男子为家为国而流离,女子为情为义而独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那些巧慧聪颖的女子又画圈点又寄白手帕的,看似在玩什么把戏,其实,她们也不过是被思念灼伤了心,不敢用那些热烈的字眼儿,只想用这些寻常玩意儿承载自己过重的相思,淡淡地告诉遥远的爱人:我在远方,思君如常。

很多时候,山盟虽在,佳人却无音,这是怎样的伤感遗憾,怎样的裂心之痛!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任君“泪湿春衫袖”,却已“不见去年人”,此情此伤,又能如何打发。

我的相思,一如红豆

一直想遮掩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可那思念如蓄满的荷塘,不可逆之的流淌而出,蔓延成思念的雨,流向远方的思念的人。每天都要蘸着星星的眼泪,写下相思的诗歌,让对方一览无余。和时间角力,与宿命徒手肉搏,注定必然是伤痕累累的,但谁也不会放弃生命这场光荣的出征,只要心仍在,纵使泅渡千年,相思仍难绝。这种相思的情感正如《相思》所述。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自古至今,唯有林语堂对于爱情的诠释,于我心有戚戚焉:吾所谓钟情者,是灵魂深处一种爱慕不可得已之情。由爱而慕,慕而达则为美好姻缘,慕而不达,则衷心藏焉,若远若近,若存若亡,而仍不失其为真情。此所谓爱情。

正是,相思树结相思豆,也不由得慨叹:世间竟能有此种浪漫之木。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他的《吴都赋》中曾记载:“楠榴之木,相思之树。”这相思之树,木质坚硬,盘根错节,将它剖开,就可见到内部的纹理十分巧妙秀美,可以用来做器具,它的果实像珊瑚一样,通体浑圆,色泽红艳,放置数年,仍不改其色。正是古人诗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刻骨相思知不知。千年以降,红豆与相思总也分不开了。

而关于相思树则有一个十分凄美的传说。

相传,相思树是战国时代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的。据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所记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有一个十分美丽的妻子何氏,夫妻二人情深意切,生活也算幸福。谁想有一天,宋康王无意间看到貌美的何氏,就动了心,想将她占为己有。但何氏忠于丈夫,坚定地拒绝了宋康王。于是,心有不甘的宋康王将何氏绑架至皇宫,并把韩凭囚禁了起来。

韩凭在狱中日夜思念妻子,而何氏在皇宫中,虽有锦衣玉食却郁郁寡欢。最后,韩凭熬不过羞愤与思念的煎熬在狱中自杀了。而何氏听说韩凭已死,悲痛欲绝,也从高台之上跳下,追随韩凭而去。

何氏死前,曾留下遗书一封,希望宋康王能够成全他们夫妻最后的心愿,将他们的尸骨合葬于一处。宋康王对何氏的死既愤怒又伤心,他没有听从何氏的请求,反而让下人将他们两人的坟墓分开,相对而望。

谁知不久之后,两座坟墓分别从两旁生出一棵高大的梓树,这两棵梓树屈体相就,根交错于地下,枝叶缠绕于云上,仿若相依。这两棵树上还时常有一对鸳鸯栖息,它们分坐于两树之上,交颈悲鸣,萦绕不去。宋国的人看到此等景象,都很为韩凭夫妻俩的命运感到悲哀,于是就将这两株大梓木称为“相思树”。自此,人们常用“相思树”来象征那些忠贞不渝的爱情。

同类推荐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散文选

    本书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背影》在内的诸多名篇悉数收入其中,在这里朱自清不仅是一个柔弱的文学家,他也是一个时刻在思考和感受人生的思想家。
  • 石头的生命

    石头的生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数十篇,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现灵光。
  • 希望田野:小岗村包产到户与中国改革开放起步

    希望田野:小岗村包产到户与中国改革开放起步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热门推荐
  • 漫游异界二次元

    漫游异界二次元

    羽皇在世,穿越轮回,异世突起,系统回归。“吾,本皇……回来了。”苍茫云海上,洛天羽俯视大地,眼里完全是……漠视。《少女爱上姐姐》《约会大作战》《缘之空》《刀剑神域》《东京食尸鬼》《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学院默示录》《日在校园》《嗜血狂袭》等等等等,不定式进入世界。(可推荐,我将采取挑选措施进入世界。)(前期看着不爽?没有关系,直接跳到末日世界就好了。)(相信我,我便可以带你进入书中一个……未知的世界。)(以存稿四十五万字,每日两章七千不断更。)咳咳,新书《灵武异界》已经发布,大家可以看一下,点击也好啊。
  • 红楼梦郎

    红楼梦郎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高中生曹社是个严重偏科的文学才子,最爱红楼,更喜欢研究各种梦境,甚至可以通过梦境预知未来,帮人实现梦想,开启梦幻之旅!于是,社会各界人士,如明星、学者、富豪、作家、记者、农民、工人等,纷纷登门拜访,请他解梦、入梦、盗梦、筑梦、托梦……就连世界名牌高校也因为他的非凡天赋而特别开设一个梦境相关的研究学院,请他担任名誉院长!曹社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说道:“梦境,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异次元空间,不止我们人类,世间万物都会做梦,每一个梦就是一段人生,一个故事……”
  • 爱,现实

    爱,现实

    现实的生活就是没有风花雪月,可是日子在磕磕碰碰中依然安静的过着。幸福而又不张扬的生活着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逆圣独尊

    逆圣独尊

    意外陨落的散修,立志寻找前世爱人。执念支撑,尝遍千辛万苦;伊人相伴,凌驾四海八荒。且伴我,傲视寰宇,睥睨琼霄!
  • 直说:中国在发声

    直说:中国在发声

    G20峰会之后,新一轮国际外交博弈启动,大国关系面临重构期,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将怎样挑战全球格局?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博弈并没有停止,或明或暗的争斗还在继续。我们将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新的国际格局将如何构建完成?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个问题。
  • 圣光的真谛

    圣光的真谛

    请简述一下圣光的真谛?圣光的真谛?哦吼,这题我看过!苏铭眉飞色舞地在试卷中写下一个大字:脏!圣光这件小事,脏就完事啦。
  • 大争之世之以战止战

    大争之世之以战止战

    大争之世之吴起篇,架空春期战国之历史,以人经历为载体,诉说华夏大地上的一个大争之世,辉煌之世,百家争鸣之世。
  • 烨龙之魂

    烨龙之魂

    本书没有扮猪吃虎,没有装逼打脸,没有秒天秒地,更没有妻妾成群。只有精彩的故事。
  •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神秘者”。尽管他的畅销书曾给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以极大的鼓励,但世人对他却知之甚少。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作为詹姆斯·爱伦的“读透人生”系列之二:《命运的主宰》,本书收录了他的三本经典之作:《感悟人生的困难》、《冲破尘世的喧嚣》、《步入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