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1900000003

第3章 贪欢享乐,见帝王风流(2)

盗帅楚留香欲窃金伴花的白玉美人,没有遮遮掩掩的踩点打探,而是大大方方地先向对方递了这样一封书信。这个神仙一般的人物,就这样先声夺人地出场了。偷盗并非雅事,然而,他却“踏月来取”,那皎洁月光下的倜傥身影更显颀长,不惹风霜的面容更显俊朗,以至于让人把是非抛诸脑后,对这踏月而来的翩翩公子心神往之。

同样骑马踏月,帝王李煜又有了不同的风姿。

既为君王,又在深宫,彼时的李煜,应该是黄袍加身,策马徐行;大周后或骑马相伴身侧,或乘轿紧紧跟随;宫人侍女列队相随。

夜深人静,脚步声和着马蹄声,踢踢踏踏的节奏,便与李煜和大周后的心跳共振。

然而,窃以为白色才能衬出李煜的气质。月色下,他着一袭白袍,色如玉之温润,质有纱之飘逸,不染凡尘。微风袭来,衣袂飘飘。黄色则过于霸道,在柔和月光下略显突兀,就如皇位之于李煜,格格不入。

在这金雕玉砌、奢华得几乎失了人间原貌的深宫里,李煜险些就成了一个只知醉生梦死、追求享乐的君王。纵使他生着潘安貌,胸怀司马相如之才,也距离“风华绝代”四字堪堪有些距离。幸亏,纸醉金迷并未让他完全丧失本真,享尽繁华热闹以后,他还有携美踏月的雅兴。

这一幕“马蹄清月夜”,如诗如画,富丽中见出清雅。

回到寝宫,李煜便作了这首《玉楼春》,初稿中“临风谁更飘香屑”一句本为“临春谁更飘香屑”。他将纸笺拿给大周后看,大周后说,上下两阕均有“春”字,不妥,不如改为“临风”。如此,既避免了重字,还与“飘”字相衬,更见动态之美。李煜连声赞好,欣然改之。

李煜和大周后,是君臣、是夫妻,还是知己。若无大周后,则《霓裳羽衣曲》难复,《玉楼春》难成。佳人不必在深谷,这位陪李煜临风醉、踏月行的皇后,不只是李煜一人眼中的佳人。

很难说,在这场宫廷欢乐颂中,他与她,谁风华更胜?

及时行乐,恐欢愉难久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寒冬甫过,北风裹挟着黄沙席卷而来,辽阔的中原大地呈现出沧桑美感。赵匡胤所在的开封城内,春寒依旧,皇宫内苑,也只有点点寒梅,俏立枝头。

开封城还在倒春寒时,赵匡胤视线不及但眼线遍布的金陵城内,已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梅花满树堆粉、迎春枝头闹春、海棠似点点胭脂、杜鹃傲然绽放、桃花风中飘香……像有一阵鼓点催开百花,它们赶着花期络绎而来,把金陵的春天装点得闹闹腾腾,开封之春也因此更加寂寞。此情此景,让赵匡胤怎能不对南唐的土地垂涎三尺?

李煜只看到了“禁苑春归晚”;赵匡胤看到的,则是整个南唐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盎然春光。高度决定了他们的视野,而视野,又决定了他们后半生的高度。

忙于禁苑寻春的李煜,可能一生也未能通晓此理。

寻春之事,历代文人雅士都在做,可惜好花不常有、好景不常在,于他们而言,春天总是太短,还没来得及抓住它的尾巴,酷夏就已来临。

春日短暂需及时行乐,紧迫感袭来,遣词造句一向精致的李煜,竟也来不及细细琢磨,仔细修饰,只招呼左右宫人道:“在春天到来前,便要做好寻访春天的准备;在百花盛放前,不妨先安排好赏花的活动。”语毕,他匆匆而去,唯恐错过了美好春天的一瞬。

这样通俗的开篇,却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清代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有过评价:“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这首《子夜歌》,就如王昭君和西施不施粉黛的模样,素面朝天,却于率真中见出真性情。

上阕开篇,隐约有几分唐诗《金缕衣》的影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花落只在转瞬间,令杜秋娘想到应“惜取少年时”,但李煜想到的,则是尽兴“看花”,莫待花枝老。

鲜花易老,好年华也会随时光而去;花朵一岁一枯荣,好年华却从不回头。

李煜能敏锐地觉察到春天的到来,未雨绸缪地安排寻春事宜,在国事上却后知后觉。宋军架桥过江时,他只觉可笑而未设防,投降后寝殿中仍有未拆封的战报——治国于他而言,不是不能,倒更像不想。倘若他肯把赋词寻欢的心思匀出几分在政事上,金陵何至于王气不再?

连赵匡胤都承认,李煜若能勤奋地治理国家,南唐可能便不会亡。可是,在本应“识干戈”的时光,他只顾兴致勃勃地在禁苑寻春。

春满金陵美如画,皇宫里的春天更美。不仅因为群花在枝头摇曳生姿,还因为美人笑靥胜花。淡青色的细瓷酒壶卧在玉石桌上,素胚上勾勒着点点青花。佳酿珍藏多年,未过滤的米酒醇香扑鼻。美人玉手纤纤,擎着酒杯劝饮君王,这一晃动,沉淀在杯底的渣滓缓缓浮起,杯中酒浑,不多时渣滓又沉,酒水清亮,杯底则漾着温润的光泽。

消受着良辰好景、美人佳酿的词人,终于淡恢复一贯的精雕细琢,以“缥色”代酒壶,借“玉柔”代美人洁白柔软的手,仅以五字,绘出一幅美人劝酒图。

昔日李白曾有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李煜面前人花交映,难怪他也忍不住“频笑粲”。何况“禁苑春归晚”,让他有更多时间尽情享受春日温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内,白乐天将本已消逝的春意延长,这是山上山下温度不同所致。而李煜的“禁苑春归晚”,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或许,他相信自己和唐玄宗一样,既是人间天子,便能主宰时令。

唐代南卓曾在《羯鼓录》中,记载了唐玄宗号令春花之事。早春二月,宫内杏花含苞已久,但因春寒料峭,迟迟不肯吐蕊。玄宗盼春心切,于是命人在内廷击打羯鼓,演奏的正是他亲谱的《春光好》。不多时,绿柳发芽,红杏生花,天子笑着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李煜赞叹“禁苑春归晚”时的情态,当与玄宗一般无二。他明知,禁苑禁得了百官子民的出入,却决计拦不住春去春来。禁苑的春意迟迟不肯离去,说这番梦话的人,若非痴了,便是太过得意。李煜不觉得玄宗所做之事可笑,反而也招来乐工,在禁苑击响了羯鼓。羯鼓声中,他与随行者赋诗作词,自觉风流俊赏。

“诗随羯鼓成”,非才高者不能为。三国时有曹植七步成诗,李煜的敏捷才思,大抵不输于他。

对曹植,晋人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赞誉。其兄曹丕嫉妒他的才华,又对曹植深得父亲曹操宠爱而耿耿于怀。曹丕继位后,寻了个无聊的由头,命曹植在七步内做诗,否则性命不保。曹植果然出口不凡,此后《七步诗》流传千古: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用“煮豆燃豆萁”比喻兄弟相残,一句“相煎何太急”让曹丕面红耳赤。

只可惜,未见典籍记载李煜随羯鼓而成的诗句,否则,当又添一段佳话。

赏花、闲评、赋诗,一人则无趣,需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应和。李煜父子治下的南唐,如曹植一样的风流人物不在少数。

把李煜锻造成文人的李璟,也是个痴迷文学的帝王。李璟素爱与擅长诗词的臣子唱酬应和、品诗论文,乐此不疲。在他的倡导下,南唐官员几乎人人都能做诗,甚至连武将也不例外。冯延巳、徐铉兄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煜兄弟久受熏陶,也个个擅诗。李煜的九弟李从谦,有一首著名的《观棋诗》: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

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

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

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

李从谦写这首诗时尚未成年。那时他常常去看李煜和他人对弈。有一天,李煜开玩笑让他当场赋诗,否则以后不准旁观。君无戏言,小从谦自然信了兄长的话,略一思忖,便吟出这首诗。虽然没有咚咚羯鼓相伴,但少年展露出的过人才华,依旧令人心折。

帝王的家风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风。李煜父子,骨子里更近于文人。他们以文人的精神和胸怀治国,最高的雄心壮志,不过是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由他们掌舵的南唐文人辈出、文学鼎盛,但面对赵匡胤的悍将强兵,却不堪一击。

及时行乐,往往是因为害怕欢愉难以长久。莫非,禁苑中的李煜已感觉到了隔江那边肆意的窥探,或预知了未来的命运?

不!危机感是政治家才有的素质,李煜却不过是个文人。他看到的,不过是从枝梢簌簌而落的花瓣,以及一并捎走的春光。

调情,撩拨心弦的风月游戏

——一斛珠(晚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纵是春日,北方的风也不及南风温柔。读罢词章,放下书卷,萦绕心头的居然不是“烂嚼红茸”的美人,反而一心纠结于词中“檀郎”。思绪随风荡至西晋,只因那个名唤潘安的男子。

他跨越了足以令沧海变桑田的漫长时光,仍然面如冠玉、不染纤尘,仿佛拥有不老的容颜。当年少的潘安在洛阳街市信步而行时,少女少妇见到这俊俏挺拔的身姿,无不惊为天人,纷纷搁下礼数忘了羞涩。她们朝着潘安聚拢,把他围在中间,娇花蜜果都化为爱的讯号,争相射向潘安。

潘安小字檀奴,故称檀郎。檀木质地坚硬而色彩绚烂,香气永恒,万古不朽。十年间,沈腰潘鬓消磨,风霜老了华发,掷果盈车的哗然渐行渐远。檀奴之名,却如美玉,形于外而凛于内,香远益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少女春心荡漾,若非始于美景,必发端于一个撩人心性的男子。阳刚风骨固然令人仰慕,但倘若美到极致,也足以令女子侧目凝眉。潘安便凭着倾世之貌,诱惑着无数怀春少女内心最深的渴望。

女人们把檀奴幻化为理想的爱人,亲昵地唤其“檀郎”。后世男人争相自比,既为了炫耀俊美容貌,也为展露才子风流。

李煜或许也是这样一个自比“檀郎”的男人。

他本该同无数亡国之君一样留下千古骂名,却偏偏赚尽后人同情的泪水。当他浸润了一身江南烟雨,用柔软的笔触和精致的文字记录下又一位“檀郎”的风流韵事时,不经意间,词成绝唱,也留下难解的谜团。

这首词里的“檀郎”是李煜吗?

李煜的事迹,载于史书,传于民间,然而总有些许遗憾——他的很多故事语焉不详,未被写尽。他像一阵化入江南春天的风,行人能看到花摇影动,青丝拂面,却抓不住那片刻的轻柔。他有诸多诗词传世,阕阕都似一支以其命运沉浮为主题的曲子,撩弄心弦,但当人们的好奇被撩拨至极时,乐声戛然而止,大戏还未开场,便已曲终人散。

幸而,后人所著的《清异录》中,还有蛛丝马迹可循。彼时的李煜,掩去了帝王贵胄气,就像寻常富贵人家出门寻欢的翩翩公子:“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见煜明俊酝藉,契合相爱重。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久之,僧拥妓入屏帷,煜徐步而出,僧、妓竟不知煜为谁也。煜尝密谕徐铉,言于所亲焉。”

古来名士多与青楼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后来的柳七自不必说,唐人杜牧有扬州梦十年,李白笔下和青楼诗多达十几首,甚至连忧国忧民的杜甫,悼妻情深的苏轼,均有和青楼相关的诗词传世。

女人因男人的宠爱而心安,男人因女人的仰慕而自信。风流的人大多自赏,青楼是让男人得到自我认同的绝好去处。李煜白龙鱼服,游戏青楼,事后并不隐瞒,反而秘密地说给臣子听,可见,被诗化了的花街柳巷,甚至成了男子炫耀风流的寄托。

或许,在密谕徐铉的那一刻,明月照着宫墙,月下梧桐映出稀疏的影像。宫人大多已经睡去,只有几个在殿内侍候的宫女垂手敛目,毕恭毕敬地等待君王的吩咐。即使递上茶水的瞬间,她们也怕失了礼数,不敢抬头望一眼李煜俊秀的面容。日复一日,容颜渐老热情渐消,偌大的宫殿内,了无生趣。

有那么一霎,李煜想起了曾对他笑唾红茸的女子。他们相会于烟花地时,女子并不知他是帝王。

她晨起梳妆,绛红的香膏擦过嘴唇,留下浅浅印痕。下了楼阁,遇到客人,她习惯性地开口一笑,吹气如兰。唱着一曲清歌,朱唇似樱桃绽破,皓齿若隐若现。歌罢暂歇,美酒入口,唇上沾了酒滴,越显红艳。她以袖口擦拭,似是无意,似是挑逗,妩媚动人。

曲终筵罢,客人大多散去。她与心爱的檀郎携手入了闺房。美人拈针捻线,似要绣花,但视线却像被什么致命的诱惑吸引,牢牢停留在对方身上。她刚把红线衔在口里要打结,檀郎已欺身过来开始调情,美人娇嗔一声,把嚼烂的红线吐向对方。

美人的绣房再雅致,终究不及皇宫堂皇富丽的万分之一。但是,烂嚼红茸向郎唾的率真和直白,是李煜在深宫里不曾遇到的。这娇柔的美人,风尘味道太浓,南唐的后宫终归容不下她。

女人想要抓住男人的心,需要美貌和涵养,需要夫唱妇随,需要鸾凤和鸣,但如果只是让男人动心,有时却只需几分自然流露的真性情就足够了。

在倾吐爱意时,女人常不如男人直接,便有了千百种奇特的表白方式,有的千般温柔百般顺从,有的则是无尽地折腾。嗔怒是更具女人味的一种爱恋,其中情意,懂情趣的男人自会知晓。

同类推荐
  • 海上丝路与郑和

    海上丝路与郑和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丹增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丹增的文字具有自然般的神力,复苏了一个古老大陆的命运和梦想。他用天真隽永、朴素热烈的书写,深情抒发他对自我的呼唤、对生命的勘悟、对永恒的追寻,深情讴歌他对人类命运黄金时代的怀恋和追忆。
  • 高平作家丛书:一个人的旅行

    高平作家丛书:一个人的旅行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 R城寓言

    R城寓言

    《R城寓言》是作者近二十年诗歌写作之精选。这是一部深沉、辽阔的诗集,集青藏高原之苍茫、故乡之疼痛,以及寓居之城的奇特于一身。诗人且行吟且沉思,用各种诗歌方式挖掘地域的诗意。将昌耀、海子那类大地歌手的抒情长调,跟一种波德莱尔式的现代诗意混合杂糅,用超现实图景揭示一座城市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历史与现实。用狂欢化语言抒写世界的真实,以此隐喻人类面对全球化的共同命运。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热门推荐
  • 法师公敌

    法师公敌

    因为平凡,所以传奇!彭星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但却因为生于地球长于地球的普通体质而成为异界的传奇,成为下至魔法学徒,上至传奇法师无不咬牙切齿的“法师公敌”!遇上法师,禁他魔,然后用大剑跟他的木棍玩击剑。遇上战士,禁他斗气,然后大剑跟他斗剑术,拼不过?那就用“魔能冲击”跟他斗魔法!什么!?对方实力高深,这也没辙?没办法,女仆卫队出场!(本书中,魔法和斗气都是对魔法元素的应用方式,所以两者都可以被禁)因为不喜欢异界贫乏的娱乐活动,决定要带上女仆和宝石回家享受的彭星,踏上了和召唤者一起寻找通向地球之路的旅途,但却不知不觉中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命修

    逆天命修

    当夜梓满怀欣喜踏上退亲的路程,命运的巨轮便转动起来,尘缘因果真的只是定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崛起于诸天世界

    崛起于诸天世界

    顾黎重生了,来到了九十年代末的香港,一个刚进入警察学院的家伙身上,本以为可以凭借先知先觉走上人生巅峰。但是顾黎发现,这个世界不是他所认识的世界,在这异常危险的世界他到底该如何存活下去?不过幸好他有系统的庇护!一切的一切要从那把丢失的枪说起!PS:本书世界观是电影世界的大融合,所以世界构架、时间线、人物和部分剧情都与电影里有些出入,请以本书为主!
  • 神曲

    神曲

    《神曲》讲述意大利诗人但丁在其“人生旅途过半”时,在某个夜晚误入了一座幽暗险恶的森林。当太阳升起时,有三只凶猛的野兽——狮、豹、狼分别挡住了但丁的去路,这时伟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维吉尔受但丁心爱的女子——圣女贝雅特丽齐之托,帮助但丁脱离险境并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到达地上乐园时,贝雅特丽齐出现并接替维吉尔的向导工作,带领但丁游历了天堂,使他最终见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真正的爱与欢乐。
  • 道争

    道争

    大道之路,唯险唯阻,因而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前。大道之争,只争于一线之机。试问天下修道之人有谁可知那一线之机?
  • 我亲爱的刘废柴

    我亲爱的刘废柴

    女生的朋友不是成群的,而是成对的。相信每个女生都有自己的闺密,那肯定啦,我也有,她叫刘废柴,嘿嘿,我想记录下我们的故事,不管等到结婚,生子,还是一起坐在轮椅上聊八卦,她都是我最亲爱的刘废柴!
  • 我家侍妾要上天

    我家侍妾要上天

    周语是庆王府家二少爷的侍妾,因为是当家二少奶奶陪嫁丫鬟,为笼络二少爷被自家小姐送上二少爷的床成为侍妾。二少爷心有所属,当权利到手时,立马迎娶那白月光。对元配大少奶奶及娘家人及所有跟她遭遇关的人全部打杀。周语也不得善终。重活一世,她只想早早的逃离庆王府和二少爷,做点小生意,找一个全心合意陪伴自己的良人过好这一辈子。哪知二少爷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回头反而追求起了周语,甚至还想跟她白头到老。
  • 来自地底的教师

    来自地底的教师

    曾经令整个世界都感到头痛的人物,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意外逃出了封印,却又误打误撞的成为了一名老师,这样的家伙成为一个教师真的没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