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0000000008

第8章 长袖善舞

1.心湖潋静修国史

武周是唐史上一朵异常绚烂的花,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总能脱颖而出,那样鲜亮的色彩,那样夺目的光芒,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后世人的目光。

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哪一个时代,国史总是有着莫大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历程的记述,更是统治国家的政权彪炳千秋的凭借。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固若金汤,万古流传。在国家政权稳固后,他们总会拿出一大部分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来修撰自己国家的历史,将这一路的风风雨雨都记录下来,让后世人铭记这太平江山的来之不易,并培养起他们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女皇当然也很重视修撰国史的问题。公元695年的一个早朝,她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摆在了朝臣们的面前。一心讨好女皇的武承嗣、武三思两兄弟急于表现,忙不迭地揽下了这个国家重任。

张易之、张昌宗一向深受女皇宠爱,看到武氏兄弟揽下了这么重要的任务,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连忙向女皇请缨,自言愿意与武承嗣、武三思两人共担此任。

这几个都是女皇所喜欢的人,对于他们的请求,她欣然应允。但是女皇也很清楚这几个人的能力,修撰国史这样重要的事,凭他们四个人的能力是绝对无法完成的。想到此,女皇便将目光落在了御史大夫李峤的身上。

李峤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十五岁时就能将五经倒背如流,二十岁时进士及第。曾经与骆宾王、刘业光等交好,诗文与初唐四杰不相上下。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自然是修撰国史的首选。

这是一个光荣而神圣的职务,李峤当仁不让地承担了下来。然而正直如他,却不屑于与武承嗣等小人合作。只是女皇旨意,他不得不从。深知修撰国史责任重大,李峤也怕凭借自己的力量难当重任,便请求与正谏大夫朱敬则共同修撰。

朱敬则是女皇非常敬重的一位臣子,他直言不讳的进谏曾经给女皇提供了不少金玉之言。

女皇应允了李峤的请求,但对于这支暂时组成的国史队伍依然有些不放心。看到侍立于一旁的婉儿,她忽然眼睛一亮,便立即命婉儿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这让婉儿受宠若惊,修撰国史是多么神圣的职务啊,历史上几乎也没有女子参与修撰的前例。虽然婉儿非常渴望得到这个职务,但聪明的她还是推脱了一下。

女皇的反应不出婉儿所料,依然慷慨而信任地让她加入。婉儿压抑着心中的喜悦,故作镇定地应承下来。

那天以后,弘文馆就成了婉儿每天必去之所。那些泛黄的史册让婉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仿佛几生几世前,那些史书中的文字曾与自己有过亲密的结合。一捆捆沉重的竹简中,缚着多少光阴的故事,历史的风云终究沉淀成一篇篇冗杂的文字,多少荣辱悲欢都归于风轻云淡。

读史书,那是婉儿最惬意的时刻。所有的流光幻影都岑寂如风,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她迷醉不已。

张昌宗、张易之两个妖姬一样的男人在这支修撰国史的队伍中只是挂了个名,他们几乎好几天才到弘文馆中走一趟,然后捂着鼻子翻一翻落满尘埃的书卷,夸张地咳嗽两声、打两个喷嚏就一溜烟逃也似的冲出了弘文馆。

这样的情景时常会引得直爽的朱敬则哈哈大笑,然而笑者无心,听者却有意。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从此便记恨了他,以至于后来他们在女皇面前进谗言,差一点害得他丢了性命。

婉儿总是淡然而笃定地翻阅着一册册史书,然后认真地做着记录。各地所呈上来的地方史都被她一一归类,然后整齐地码好。女性所特有的细腻与认真,在这里派上了重要用场。

那样繁忙而充实的日子,让婉儿做回了最真实的自己。在书山墨海中,她不必担心权势之争,也不必苦费心计地研究权术,所有的心思都被灌注在文字里,那种沉淀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终日的忙碌让婉儿无心打理妆容,就连她最爱的梅花妆也无心去点。但黥刑所留下的屈辱的印记,却不能不让婉儿难过。她干脆将额前的长发垂下来,用剪刀剪至眼睫,然后用烫热的竹管将其烫至卷曲。

这样一来,那些卷曲的发髻便刚好遮住了那道伤疤,额前乌黑卷曲的青丝将她显得更加妩媚动人了。

自古有云“发之体肤,受之父母”,因此古人轻易不会剪头发的。婉儿大胆的举动引起了宫人的注意,这样美丽娇媚的发髻立即成了风靡一时的新发式,引得那些追求时尚的女子们争相效仿。因为婉儿开创了这种发式的先河,人们便将这种发式称为“上官髻”。

“上官髻”衬得婉儿更加妩媚娇柔,让一同修撰国史的武三思不禁春心荡漾。他对修撰国史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婉儿的所在着实吸引了他。虽然哥哥武承嗣很少去弘文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都去,风雨不误。

他将婉儿奉若女神,不仅能想婉儿之所想,更能想婉儿之所未想。李峤和朱敬则对婉儿一向敬重有加,但对武三思这个比奴才还有奴性的人却是敬而远之。但是他们不能得罪他,毕竟这是当朝皇帝的侄子。

武三思对婉儿百般讨好,无非是希望她能在自己姑母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而武三思得势,对婉儿自然也有好处。两个政治利益相同的人,在弘文馆中便走得更近。那些朝夕共处的日子里,这种畸形的感情在渐渐升温。

于是朝野之中无人不知婉儿和武三思的丑闻。当这样的传闻传到女皇耳朵里,女皇却只是淡然一笑。她默许了婉儿和侄子的关系,这两个人都是她所宠爱的,一个是自己朝堂之中的左膀右臂,一个是自己在后宫中的得力助手,她甚至觉得两个人很般配。但是她不会允许武三思把婉儿娶回家,婉儿只能是她一个人的,她不会让婉儿离开自己。

人们交头接耳地嘲讽着婉儿与武三思,嘲讽着这两个女皇面前的红人。但这并不能影响两个人日益高涨的地位与利益关系。婉儿深知,三思得势,自己则得势,三思失势,自己也会受到牵连。更何况,能够这样鞍前马后地对自己好的男人,又有几人呢?不管他是为了什么,毕竟,他在婉儿冰冷的心房上燃起了一个温暖的火把,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情。

2.《三教珠英》累佳人

宫廷里日复一日的明争暗斗让婉儿心生厌倦,然而权利的欲望却始终在鞭笞着她一步步走上政治的风口浪尖。

朝臣对张氏兄弟越来越不满,血腥的杀戮永远无法覆盖污秽的事实,那些暗中诽谤的人就像野草一样斩不净,杀不绝。

婉儿看着这对毫无危机感甚至终日沉湎于吃喝玩乐中的兄弟,心中有无限的担忧。她所担忧的,倒不是张氏兄弟的前途,而是武周的国家大业。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都已经暗暗地涌起了一股反张甚至要求女皇把皇位还给李唐的潮流。这样的潮流如果得不到压制,就会很快壮大起来,一旦让他们成了气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杀戮只能一时地震慑人心,绝不会让一个统治者永远地立于不败之地。唯有抚慰,唯有真正的政绩,才能让百姓心安。

张氏兄弟无德无才,只凭着一张俊俏的脸却被女皇宠爱备至,自然众心难平。修撰国史的浩大工程丝毫没有缠住他们的脚,起初时还偶尔到弘文馆走一走,后来干脆就把国史的事完全抛在了脑后。这两个娇媚的男人便大张旗鼓地在忙碌不堪的人们面前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女皇越来越老了,对朝政的兴趣在一点点变淡。无论是朝中大事,还是后宫琐事,几乎每一件都要经由婉儿之手来处理。她看着女皇在后宫与那些美少年们饮酒作乐,听着朝内朝外此起彼伏的不满之音,一种危机感油然而生。

为了掩人耳目,她建议女皇在后宫中组建一个文学集团,大家谈诗论赋,这样不仅能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还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女皇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她向来对诗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若不是她当年的一首《如意娘》感动了高宗李治,又怎会有这一世的璀璨辉煌呢?

于是控鹤府(公元700更名为“奉宸府”)在公元698年应运而生。这是一个专门招揽文人学士,为女皇的武周帝国歌功颂德的机构。实际上,这个机构相当于女皇的另一个后宫,她的诸多男宠都在其中。除此外,还有一些轻薄文人,专为宫廷宴会作词谱曲。张易之被女皇任命为控鹤监,为控鹤府之首。

控鹤府诞生后,自然就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婉儿建议编撰一部集儒学、佛教和道教于一体的诗歌巨著,将武周帝国的大好江山以诗句的形式刻录下来。在婉儿眼中,诗歌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美,是一种生命的象征。无论是家国天下,还是芸芸众生,都可入诗。

这是三个学派的精粹,婉儿为其命名《三教珠英》。

女皇让张昌宗和张易之主编这部巨著,另外派了李峤、张说、宋之问、崔湜等二十六个人协助编撰,上官婉儿亦在其列。

这本是婉儿为了帮女皇堵住众人的嘴而做出的对策,却不觉中又把自己陷在了劳碌之中。编撰国史的浩大工程刚刚完成,《三教珠英》就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一次的编撰工程大多是在后宫进行的,女皇不舍得张氏兄弟去弘文馆,干脆在后宫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办公区。参与的编撰《三教珠英》的人被人们称为“朱英学士”,二张也自然沾了光。

控鹤府中真正有才能的人本来就不多,繁重的编撰事务便全都压在了上官婉儿、李峤、张说等人肩上。

编撰事务虽然浩大冗繁,但一群文人谈笑风生,各抒己见,倒也愉快充实。

在一次诗会上,一个风度翩翩而颇具才华的少年给婉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落落大方地将自己誊录好的诗文呈给婉儿,请求她为自己指点一二。

当婉儿看到上面的署名竟然就是早有耳闻的崔湜后,不禁有些吃惊。她没有想到,那个能写出“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那样绝美句子的男人竟是如此的年少,又生得温文尔雅,举止从容。

婉儿语若珠玑,将几首五言诗做出了自己的点评。其实她能看出,崔湜的诗中字里行间都在刻意地模仿着上官体,字字句句,倒像是从她的心底迸裂而出。

自此,婉儿将崔湜引为知己。在《三教珠英》的编撰上,他们相互探讨、磋商,共同描绘武周的蓝图。

政务的繁忙,加上崔湜的到来,使得婉儿在不觉中冷落了武三思。这个品行卑劣却对婉儿死心塌地的男人终于耐不住寂寞,借着看望圣上的理由径自找到后宫中来。

他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让他朝思暮想的人儿竟然和一个俊美的少年对坐着谈笑风生!

这样的背叛让武三思几乎丧失了理智,他愤怒地从背后将毫不知情的婉儿从椅子上扯到地上,然后一手掐着她的喉咙,一手高高地扬起来。

婉儿被武三思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但她还是镇定地没有叫人来。她只是静静地看着武三思那双发红的眼睛,那只高高扬起却久久不曾落下的手。空气中,似乎只剩下她急促的呼吸声。

崔湜也吓得不轻,武三思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自然不敢得罪,只能愣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

婉儿被武三思的手掐得有些透不过气来,整张俏丽的脸随着几声咳嗽变得通红。武三思的手终究是没能落下来,一看到婉儿咳嗽便赶紧松了手,将婉儿扶起来。这个让他爱到骨子里的女人,他又怎舍得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呢?

婉儿送他离开,虽然脸上是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心中却早已海浪滔天。她没有想到,武三思竟会把这份感情升华到如此的地步,她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被一个人这样在乎过了。大家只是把她当成女皇的一个眼线,要么毕恭毕敬地奉承她,要么小心翼翼地防着她。时常还会有风言风语传到她的耳中,她对各种嫉妒、挖苦、鄙视都以已经司空见惯,唯有武三思,却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怀,那种从心底涌出的温暖,让她冰封的心难得地感动了一回。

也许她再也找不到爱情的感觉,也许她再也无法体会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然而她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被爱的温暖。李贤的离去是她心中永远的痛,那些年少的记忆,那些唯美的片段,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撞击着她的心扉,让她对过往浮想联翩,对现实却总是那么冰冷淡漠。当她看到武三思那种溢于言表的关怀与爱恋,她忽然觉得一种久违的幸福感又回到了自己眼前。那种唯有武三思才能给她的幸福感觉忽然让婉儿无比迷恋,却又无比心酸。

3.苦废心机择储君

烟花落寞,岑寂在岁月中的老旧时光被渐渐洗成黑白,所有的色彩渐渐迷失,消散。总会有那么一些故事,只有等到千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最真实的色彩。

时间带走了女皇曾经的健朗,岁月在她面颊上留下的印记越来越深。关她必须要做一个抉择了,到底要让谁接任自己皇帝的位子。朝臣三番五次地将这件事提出来,几乎每天一上早朝,大家都要为这件事争论不休。

以狄仁杰为首的一派认为应该请被废为庐陵王的中宗李显回朝,作为储君。而武氏势力则一致认为应该立武姓人为太子,武承嗣、武三思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两兄弟为了得到太子之位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对姑母皇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这样的抉择让女皇左右为难,而同样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的不仅是女皇一个人,更有权势日增的上官婉儿。

武三思在修撰国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这让他的权势赫然膨胀起来。婉儿在不觉中已经与他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若考虑她个人的利益,她本应站在武三思这一边,请求女皇立他为太子。

然而婉儿的骨子里继承了祖父上官仪的正直与纯善。纵然她为了自己的利益玩弄权术,甚至与武三思****,但是在面对涉及到天下兴亡的国家大政上时却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将自己手中的权力用得恰到好处。武三思这样一个不成器的人如果拥有了天下,那么黎民百姓所要忍受的痛苦将不堪设想。

婉儿也记得,那个被逐出宫多年的庐陵王李显曾经是怎样地迷恋于她,甚至一心想要给她一个名分。毕竟,李显身上流淌着纯正的李唐皇族的血液,立他为储君也是众望所归。李显回来,对婉儿的利益有着重要作用。

她终于做了决定,奏请女皇将庐陵王李显接回宫中。女皇对婉儿这么大的转变颇感惊讶,她一直以为婉儿是站在武氏这边的,但没想到她所期待的储君竟然是李显。

婉儿的谏言只是众多上谏表中的一个,虽然给女皇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但还不足以左右她的判决。她是武姓人,自然更倾向于传位给武氏继承人。如果江山回到李姓人手中,那她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付诸东流了?

女皇并没有把婉儿的进谏放在心上,然而武三思却暴跳如雷。他从未在婉儿面前如此失态过,整个人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

你疯了吗?那个李显能给你带来什么?你让他回来,那么我呢?你又把我当成什么?可有可无的玩偶吗?

面对武三思的质问,婉儿沉默不语。她的确只是把武三思当成玩偶而已,然而这一刻,她却那么鲜明地感受到了武三思浓烈深刻的爱。

其实婉儿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力推荐武三思,帮他轻而易举地取得天下,然后再名正言顺地嫁给他,一步步走向皇后的地位,甚至可以效仿女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女皇帝。但是她没有,只因为她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是黎民苍生。

婉儿看着这个红了眼睛的男人又一次高高地举起手来,却始终不舍得落下。她知道他完全可以打她,可以折磨她,但是他没有,在看到她眼角里那滴澄澈的泪珠后便由暴怒一下子变得慌乱。她看着他那么笨手笨脚地给自己擦拭泪水,看着那么惊慌失措地将自己揽在怀中,她知道,这个可怜的男人已经无可救药地动了真感情。那样的感情是致命的,是需要代价的。

而武三思的代价,就是认命地放弃太子之位。

只是婉儿的心早已锁死,爱情之于她,太过奢侈。

她任凭他将自己紧紧地揽在胸膛,听着他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婉儿我错了……

那样温暖的怀抱,是那么熟悉。多年以前的某个画面,又在婉儿面前一点点呈现,然后又一点点模糊,溶蚀。

虽然如此,但婉儿还是坚定着自己的选择。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会反悔。当她看到自己的话在女皇面前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后,便开始极力煽动朝中大臣去女皇面前轮番游说。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狄仁杰来宫中求见女皇。这样的游说已经让女皇心疲力竭了,几乎每天都会有那么几个人来找她商量皇储的事。挺武派和挺李派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女皇时常会找借口避开这些人,但这一次来的是狄仁杰,是她向来信任又正直果敢的宰相,她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来为自己参谋。

女皇立即召见了他。这位正直的臣相毫不拐弯抹角,见到女皇后立即直奔主题。他和犹豫不决的女皇说道,姑侄和母子谁更亲一些?陛下立子,那么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为太子的话,却从未听说侄子为天子而祔姑于庙的前例。

这些话着实说到了女皇的心坎里。向来是只有儿子供奉母亲的,却从未有侄子供奉姑妈之理。从此后,女皇不再在立子立侄的问题上左右摇摆,毕竟这江山是李家的江山,更何况,武氏的几个子孙实在不成器,着实难当重任,把江山交给他们,女皇自己也不放心。

女皇终于决定将流放在外14年之久的儿子接回宫中,让他担任储君。

这个决定在朝中给了许多人安抚,但也让煞费苦心的武氏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武承嗣、武三思两兄弟当太子无望,越来越无精打采。年长一些的武承嗣报了极大的希望,同样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女皇旨意颁布的那天,他回家后就一蹶不振,大病了一场,终于在一片心灰意冷中一命呜呼了。

武三思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他郁郁寡欢了一阵子后,就慢慢地认命地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本来,就算是立武氏人为皇储,首选也应该是大哥武承嗣。因此他并没有像哥哥那样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做赌注,纵然输掉了这一场,他也并非一无所有。至少,他还有婉儿的鼓舞与帮助。

这样的结果是符合了婉儿的心意的。但是她总觉得欠了武三思什么,那种负疚感让她总想拿什么来弥补一下。然而这个一向唯利是图的男人在她的面前偏偏又百依百顺,对她的话总是唯命是从。越是这样,婉儿就越是觉得对不起他,就越是想弥补他。

洛阳城里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迎接皇子的归来。那些绚丽华美的宫灯让婉儿神情恍惚,假如李贤还在,不知这样盛大的场面会不会是为他准备的呢?

4.民心所向迎皇子

春去秋来,岁月的风霜雨雪染白了佳人鬓角,那些绚烂的青葱年华枉被辜负,可怜红颜落寞,韶华空付东流。

公元699年,女皇命婉儿起草诏书,迎接庐陵王李显归来。李旦非常识时务地提出逊位给哥哥李显,在几次请求后,女皇终于“勉强”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对于这两个儿子,女皇还是颇为了解的。李旦向来懦弱,把江山交给他自己也实在不放心。而李显比李旦要好一些,何况多年在外忍受的艰苦也定然会让他得到历练与成长。

婉儿想起14年前那张废黜中宗李显的诏书,还是这支笔,还是这个案台,还是这双手。李显的命运,终究是在这双手下又出现了转机。只是这双手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它们只是某一位强者的工具,它们不会听从自己的安排,却要遵守他人的使命。这样想着,婉儿又忽然有些难过。

14年前的她,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白皙的肌肤里透着红润,玉面如花,娉婷动人。然后14年后的她,已经是个36岁的中年女子,眼角已经出现了难以遮挡的鱼尾纹,那些沉默的纹络里埋藏了太多的生活所给予她的苦难。额上的那枚印记时时刻刻警醒着她,每一个步子,每一句话,她都要更加小心翼翼。

时间总会改变许多东西,包括人的感情。不知道14年的光阴,会不会让李显忘记那个曾让他神魂颠倒的上官婉儿?她还依稀记得在太子书房里,李显双目如炬地问她,你是否想过嫁人。那句话,成了她多年来无法忘怀的声音。已是中年的她,依然觉得自己的归宿只能自己给。但是她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条路,也许自己的归宿,并非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能够决定一切的,只有现实,只有命运。

当女皇派去的使者来到庐陵王住处后,已经被母亲吓坏的李显以为使者是来杀他的,吓得满屋子找武器--不是用来自卫,而是用来自杀。亏得妻子韦氏将他拼死拦住,苦口婆心地劝慰,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当宣读圣旨的使者说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即日启程回宫的时候,李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从没有想到,自己幻想了多年的这个时刻竟然真的会实现。他忍不住与妻子相拥而泣,为这梦寐以求的时刻激动不已。

洛阳城里迎接皇子的队伍排到了城外,百姓们几乎倾城而出,热切地欢呼着庆祝皇子归来。

这样的场面让李显感到不真实。几天前,他还是无人问津的庐陵王,几天后竟然就成了万人敬仰的太子。直到他进宫,看到那些熟悉的事物,看到许多已经年老的朝臣,他才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看着那个高高在上的女皇,那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母亲,看着14年光阴在她脸上刻下的痕迹,看着她颤颤巍巍一步步向自己走过来,听着那个苍老的声音唤他“皇儿”。

女皇的心融成了一泓温泉,在她看到儿子长满青色胡茬的脸的瞬间。记得他走时,还是个风度翩翩的俊朗少年,而现在归来,竟已是历经无数人生风雨的中年人。她听着他生涩地唤自己“陛下”,那样诚惶诚恐的样子让她蓦然心酸。

她将儿子挽起,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抚摸那张棱角分明的面庞。仿佛多年前的记忆,又在一点一滴上演。

这样的场面让很多人忍不住悄然泪下。婉儿受女皇之命去安排接风宴,恰好这个时候回来。那个熟悉的背影一下子呈现在她的眼前,让她不禁为之一震。他的肩胛骨在单薄的衣料上呈现出两块凸起的形状,消瘦的身躯让衣服看起来空荡荡的。

启禀陛下,接风宴已经备好。

婉儿的声音让沉浸在阔别重逢之情中的母子二人如梦初醒。李显回头,正对上婉儿那双澄澈依旧的大眼睛。他已经听说过婉儿受到黥面之刑的事,也知道因为她而风靡一时的梅花妆与上官髻,如今看到她额前垂下的卷曲发髻,便知道了民间所传非虚。

仅仅是那样默默地对视一眼,千言万语,已经不再重要。

接风宴异常隆重,朝中有声望的大臣几乎全部到场了。婉儿难得地没有去弘文馆,忙前忙后地张罗布置这场宴会。

朝臣们终于见到了这位久违的皇子,在很多人心中,他依然是国君,依然是统领国家的天子。因为他有着纯正的李唐血脉,是李唐皇族真正的继承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李显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了。他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几分睿智。

回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听说了朝中是怎样地出现了挺武派和挺李派,武氏家族的人是怎样地权势慑人,李氏家族的人又是怎样的人人自危。狄仁杰等人竭力要迎他回朝,坚决反对立武氏人为太子。上官婉儿极力撺掇朝臣去游说女皇,才让他这么快就返回宫中。

李显已经对这些熟稔于心。他在心中默默地感谢着婉儿,感谢着这个自己年少时最初的情人。多年来,婉儿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从看到她的第一眼,他就认定了她,就发誓要拥有她。流离在外的日子里,那种感情与日俱增。然而当他听说婉儿与武三思****的消息时,却又如同五雷轰顶。他不相信,婉儿是那样纯洁、高贵的女子,怎么会做出这样肮脏下流的事情呢?但是当他想到武氏的势力时,便忽然又理解婉儿了。他觉得婉儿一定是有苦衷的。他在心中在一次发誓,一旦重新回到皇位上,一定要实现多难前对婉儿的那个承诺,给婉儿一个名分。他也知道,武氏家族的人是绝对惹不得的,只有和他们搞好关系,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

武三思对这位皇子一直仇视不已。他几乎将对姑母和婉儿的怨气全撒在了李显身上,几次对他出言不逊。他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李显在,皇位就一定是自己的。就算轮不到自己,他至少也能成为皇帝的弟弟。而皇权一旦回到李氏手中,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敏锐的婉儿自然嗅出了这种不愉快的火药味,几次给武三思使眼色,才让他渐渐安分下来。

李显对这些只能笑脸相迎。当他听说武三思有个儿子尚未娶亲时,立即想到了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那是他被废黜的那年,妻子在途中所生,没有被衾,他只好脱下自己的衣服给爱女包裹身体,便为她取名“裹儿”。裹儿聪明伶俐,又渐渐生得眉清目秀,落落大方,一直被他和妻子视为掌上明珠。这裹儿,就是日后权势了得的安乐公主。

李显想到若与武家结亲,势必会巩固自己的地位。想到此,他立即赔着笑脸向武三思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武崇训。

这对武三思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天下哪个不希望与皇家贵族结亲呢?虽然他自己也算是皇亲,但毕竟属于外戚,若与李家结了亲,日后李显当了皇帝,对自己一定会大有好处。

利益永远是左右武三思态度的最大根据。一想到对自己有利,他立即转变了对李显的冰冷态度,赔着笑脸将这件亲事应承下来。

很快,他们就为孩子们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婚礼。

这样盛大的场面已经让婉儿麻木了,她的心中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再不会有人能够走进她的心里。李显回来了,14年的光阴竟然没有让他忘了她,他时常会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告诉婉儿,说一些奇闻逸事给她听。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皇宫以外,是婉儿从来不敢想象的地方。听着显的那些故事,她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向往,甚至希望能够在宫外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天地,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与幸福呢?

聪慧的婉儿也将宫中这么多年出现的变化一一讲给李显,告诉他哪些人是女皇的宠臣,哪些人是女皇也不敢轻动的勇敢臣子。她耐心地为他分析当前的政治形势,告诉他怎样才能一步步顺利地走向皇位。

婉儿的智慧为李显铺就了一条直通皇位的康庄大路,他感激地承诺于她,等他日后登上皇位,一定给她一个名分。

他诚恳而坚毅的模样一如当年。婉儿依然一笑置之,那样从容而淡定的神情让李显迷恋不已。他想,婉儿应当是水生的骨肉,只有水,才善利万物而不争,才能刚柔并济。

婉儿对李显主动与武家联姻的做法大为赞成。在得到婉儿肯定后,李显又将自己的七女儿永泰郡主(即后来的永泰公主)嫁给了女皇的侄孙即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

历经无数波折的李显稳重了许多,与武家的联姻使得他的地位日渐巩固。他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肆意妄为的少年,岁月与政治在他的心上刻下了太多无法泯灭的痕迹。每个人都会在时光的洗礼中得到成长,渐渐摆脱曾经的青涩与狂妄,最终走向成熟。千古帝王也好,平民百姓也罢,成长与成熟是生命里永恒的旋律。

李显的成熟与稳重让婉儿颇感欣慰。婉儿有着自己的计划,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中稳稳地进行着。

同类推荐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 特别妈妈

    特别妈妈

    本书精选作者多年来发表过的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十篇,如中篇小说《特别妈妈》《回家》《走过那座桥》《天上有一片云》,曾获“安徽小说对抗赛淮河文学奖”。作者对现实的立体交叉式的视角观察,独特的调动艺术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学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题深刻,思力深沉,语言质朴清新、格调高雅。
  • 小人物史记Ⅰ

    小人物史记Ⅰ

    本书为《杭州日报》“倾听·人生”专栏精品结集。该栏目以“用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为宗旨,以“说亲身经历,看世道人心”的方式口述历史。该栏目为首届浙江省名专栏,其作品贴近实际,深刻表现了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多次问鼎中国新闻奖。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无声的中国》收录了鲁迅先生经典散文作品近五十多篇,其中包括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学界的三魂、谈皇帝等,凝聚了鲁迅一生战斗的实绩,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风骨和骄傲!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仙林笑传

    仙林笑传

    这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修仙问道的普通故事,而是一个群起争夺“唐僧肉”的搞笑故事......“其实一点也不好笑啊!真的,我绝对没有说谎......因为谁让我就是那个该死的‘唐僧肉’呢!”李某人痛苦的哀嚎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自我放飞的系统

    自我放飞的系统

    我叫许默,有一天我在网吧打游戏,突然被一个系统砸中了。系统很好,很强大。它刚开始还好好的,可是莫名其妙,我觉得我的系统就开始画风崩坏了。我只是想喝罐啤酒,为什么要我穿上女装!!!我只是想要一台PS4,你居然要我去追求校花,还要得到她的初吻!?系统:任务已生成。任务内容:宿主需COS不知火舞,并且参加漫展。任务奖励:限量款钢铁侠手办。许默:......系统,我好心累,能许愿换一个系统吗?
  • 旷世神魔

    旷世神魔

    一名体内有着神秘封印的少年,一名九年间修为毫无寸进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巅峰存在,揭开奥玛大陆隐藏的惊天秘密。十万年的轮回再次拉开帷幕,大陆上群雄并起,腥风血雨。谁是幕后真正的黑手?当一切真相大白,少年该何去何从?神欲阻我,我便杀神!魔欲阻我,我便屠魔!!!
  • 吾即罪恶

    吾即罪恶

    这个世界上不乏罪恶:小偷、娼妓、杀人犯……把他们抓进监狱就可以了?我们总是在惩治犯了罪的人,那么,谁来惩治罪恶本身呢?(我想我的这个故事大概会有别于网络小说吧,以此故事,致敬东野圭吾先生。)
  • 提前登陆三百年

    提前登陆三百年

    宇宙深处飞来一座浩瀚无垠的大陆,从此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同时陈荣火脑海里还突然出现了一本古书,按照古书的指引,他提前其他人三百年登陆到了新界。同样在书籍的指引下,在新界中,他的左手也变得不一样了。他从地下挖出一颗夜明珠,啪的一声,夜明珠被他捏碎,但是夜明珠的‘夜光属性’却留在了他手里。琢磨了一下,他随手把‘夜光属性’赏给了身旁的光头护卫。接着他又撸了撸自己家里的肥猫,居然将肥猫的‘肥胖属性’撸了出来。同时他发现那本书还有许多作用,他一页页翻开,有时会得到一个指引,有时会得到一个技能,有时还会翻出被封印的大妖魔……书友群:698466712
  • 穿越之一切都在计划中

    穿越之一切都在计划中

    女尊世界,“头好疼呀!这个电线杆可真不是地方。不过对面那个小哥哥真好看,完了完了,丢人了吧!小哥哥得偷着笑。”陈北寻摸着头起身。“皇女醒了,皇女终于醒了”一个小女孩叫起来,其他差不多穿着一样衣服的女孩都围了过来。
  • 柒美人

    柒美人

    一个女子,邂逅西凉国皇帝,路过北荒国帝王。到底谁才是她的心有所属?是温尔儒雅、青梅竹马的暖男?还是腹黑霸道、唯我独尊的腹黑男?这两男都愿为美人一笑,可倾城.可她到底心里那个他,究竟是谁?她身世离奇,归属难测.那她的一生伴侣,究竟是咋样的?
  • 关于转生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这件事

    关于转生到剑与魔法的世界这件事

    地球上的最强魔法师林恩转生到了剑与魔法的异世界,在这个人族与兽人族、精灵族、人马族、矮人族并存的世界,为了正义,为了勇者之名,他不断地卷入魔法师与战士的争斗、人族与兽人族的战争、解放各种族奴隶之中
  • 炼鬼记

    炼鬼记

    不得不说,世界这么大,没见过的东西多了。陆杨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见到一个神秘男子后,她离奇的冒险之旅就展开了……姥姥成了驱魔师,洗个澡被水鬼抓住溺死,溺死还不算完,还穿越了。她又不是什么超人,怎么在异世活下去?陆杨怎么可能告诉你,她有秘密功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