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42700000032

第32章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胆。(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短剧。古今录验。张文仲。经心录同。千金云。治伤寒热出表。发黄胆方。外台煮法后。引古今方。文同。)麻黄(三两外台作一大把去节肘后同)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沈)外感风寒。湿热在表。郁 成黄。或脉自浮。当以汗解者。用此一味。煮酒使其彻上彻下。行阳开腠。而驱营分之邪。则黄从表解矣。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脉证十二条、方五首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沈)惊从外入。悸是内发。悸者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之貌也。

(徐)前奔豚章。既言有惊怖。有火邪。皆从惊发得之。此又另揭惊悸言之。非详其病所从得。乃谓病有惊狂不安者。有只心悸不宁者。惊乃邪袭于心在实边。故其寸口脉动。动者有粒如豆也。悸乃神不能主在虚边。故其寸口脉弱。弱脉来无力也。

动而弱者。有邪袭之而心本原虚也。故惊悸并见。然而脉仍分属。动则惊气之发。弱则悸气所形。

故曰。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尺。赵程金鉴。作夫。巢源作尺中自浮。未上。有必字。脉经云。问曰。病衄连日不止。其脉何类。师曰。脉来轻轻在肌肉。尺中自溢。注。 一云。尺脉浮。以下与本文同。)(尤)尺脉浮。知肾有游火。目睛晕黄。知肝有蓄热。衄病得此。则未欲止。盖血为阴类。为肾肝之火热所逼。而不守也。若晕黄去。目睛且慧了。知不独肝热除。肾热亦除矣。故其衄今当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尤)血从阴经。并冲任而出者。则为吐。从阳经并督脉而出者。则为衄。故衄病皆在阳经。但春夏阳气浮。则属太阳。秋冬阳气伏。则属阳明为异耳。所以然者。就阴阳言。

则阳主外阴主内。就三阳言。则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之脉。不入鼻 。故不主衄也。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 。不得眠。

(尤)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脉紧急者。寸口之脉。血不荣。而失其柔。如木无液而枝乃劲也。直视不 不眠者。

阴气亡。则阳独胜也。经云。夺血者无汗。此之谓夫。(详伤寒论辑又太阳中篇。)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巢源。寒热上。无无字。赵徐沈尤。并无血色之血字。)(程)灵枢经曰。血脱者夭然不泽。上经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今病患面无血色。脱血之象也。上经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时目瞑兼衄。今无寒热。而脉弦衄者。则与上证不殊。为劳证也。

若脉浮弱。手按之绝者。有阳无阴也。故知下血烦咳者。病属上焦也。故知吐血。

(尤)无寒热。病非外感也。衄因外感者。其脉必浮大。阳气重也。衄因内伤者。其脉当沉弦。阴气厉也。虽与前尺脉浮不同。

其为阴之不靖则一也。若脉浮弱。按之绝者。血下过多。而阴脉不充也。烦咳者。血从上溢。而心肺焦燥也。

此皆病成而后见之诊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巢源。数下。有浮大二字。)(尤)脉数身热。阳独胜也。吐血咳逆上气不得卧。阴之烁也。以既烁之阴。而从独胜之阳。有不尽不已之势。故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徐)此言吐血。不必由于气不摄血。亦不必由于阴火炽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则肺伤已极。又为咳所击动。必致吐血。故曰极饮过度所致。则治之者。当以清酒热为主也。

三因方云。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

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理中汤能止之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证治要诀。加葛根川芎。)或只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方见养生必用。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

男子则亡血。

(尤)此条已见虚劳病中。仲景复举之者。盖谓亡血之证。有从虚寒得之者耳。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太阳中篇。脉经。血下。有家字。)(鉴)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也。皆不可发汗。失血之初。固属阳热。亡血之后。热随血去。

热虽消。而气逐血虚。阳亦微矣。若发其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而振振耸动也。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吐衄之汗也。故见不得 不得眠。亡阴之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之病也。李 曰。夺血者无汗。以汗与血。俱为心液。血亡液竭。无复余液作汗也。今又发表。则阴虚且更亡阳。表间卫气虚极。

故寒栗而振。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

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此下。脉经有当汗出不出内结亦为瘀血十一字。)(鉴)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目浮肿。胸满喘不得卧者。停饮之胸满也。呼吸不快。胸满大息。而稍宽者。气滞之胸满也。今病患无寒热他病。惟胸满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热在血分。故口燥。漱水不欲咽也。脉微大来迟。阴凝之诊。则当腹满。今腹不满。询之其人言我满。在胸不在腹也。与上如是之证推之。为有瘀血也。

(沈)假令气分热盛。则腹胀满。今腹不满。而言我满者。乃外虽不满。

五内血壅气滞而胀。故言我满。知是瘀血也。

案程云。唇痿未详所以。误。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阴伏之伏。赵本作状。非。)(鉴)此承上文。互详证脉。以明其治也。如热状。即所谓心烦胸满。口干燥渴之热证也。其人当得数大之阳脉。今反见沉伏之阴脉。是为热伏于阴。乃瘀血也。血瘀者当下之。宜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也。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沈不载此条。)(程)此章。当在第八篇中。简脱在此。

(尤)此但举火邪二字。而不详其证。按伤寒论云。伤寒脉浮。

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又曰。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

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仲景此条。殆为惊悸下血备其证欤。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加蜀漆之辛。盖欲使火气与风邪。一时并散。而无少有留滞。所谓从外来者。驱而出之于外也。龙骨牡蛎。则收敛其浮越之神与气尔。

案外台奔豚气门。引短剧云。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者。皆从惊发得之。火邪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据此则程注为是。

桂枝救逆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为末。宋板伤寒论。作七味。是。)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脉经。无此条。)(鉴)此方是治寒水心下悸者。与首条之脉弱悸病不合。必是错简。

半夏麻黄丸方(肘后无方名。)半夏(肘后云汤洗去滑干) 麻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按服三丸甚少。本草纲目。作三十丸。似是。然要之此方可疑。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徐)此重不止二字。是谓寒凉止血药。皆不应矣。吐血本由阳虚。不能导血归经。然血亡而阴亏。

故以柏叶之最养阴者为君。艾叶走经为臣。而以干姜温胃为佐。马通导大便下为使。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

按本草载此方。乃是柏叶一把。干姜三升。阿胶一挺。炙合煮。入马通一升。未知孰是。候参。

(程)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者内溉脏腑。外行肌肤。周流一身。如源泉之混混。得热则迫血妄行。而作吐衄。即后泻心汤之证是也。得寒则不与气俱行。渗于胃中。而作吐。故有随渗随出。而令不止。柏叶汤者。皆辛温之剂。神农经曰。柏叶主吐血。干姜止唾血。艾叶止吐血。马通者。白马屎也。凡屎必达洞肠乃出。故曰通。亦微温。止吐血。四味皆辛温行阳之品。使血归经。遵行隧道。而血自止。

柏叶汤方(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千金。无方名。)柏叶 干姜(各三两千金作二两外台作青柏叶三两干姜二两切) 艾(三把千金作一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案外台。作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别绞取新出马通汁。一升。相合煎。取一升。绵滤之。温分再服。马通。是马屎汁也。一方有阿胶。无艾。外台为是。

证类本草云。马屎名马通。止崩中吐下血金疮。止血。)千金。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方。(即本方。注云。仲景柏叶汤。不用阿胶。短剧。不用柏叶。与肘后同。)又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

于本方。去柏叶。用竹茹阿胶。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远。原本作近。误。今据诸本校改。)(程)先便后血。以当便之时。血亦随便而下行。内经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禀。渗入肠间。故上经曰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夫肠有夹层。其中脂膜联系。当其和平。则行气血。及其节养失宜。则血从夹层。渗入肠中。非从肠外而渗入肠中也。渗而即下。则色鲜。渗而留结。则色黯。内经曰。

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用黄土附子之气浓者。血得温即循经而行也。结阴之属。宜于温补者如此。

(鉴)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谓血在胃也。即古之所谓结阴。今之所谓便血也。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谓血在肠也。即古之所谓肠 为痔下血。今之所谓脏毒肠风下血也。赵良曰。肠胃。阳明经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肠之上。若聚于胃。必先便后血。去****远。故曰远血。若聚大肠。

去****近。故曰近血。

(尤)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大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黄土汤方((原注)亦主吐血衄血。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千金治卒吐血。及衄血方。)甘草 干地黄(千金用干姜注云仲景用地黄) 白术 附子(炮千金无)阿胶(外台有炙字)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千金作伏龙肝半升外台作釜灶下黄焦土半升绵裹)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外台。作煮六味取二升。去滓。内胶令烊。)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程)此内经。所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为肠 下血之属。故用当归。

以和血脉。赤豆以清脏毒。与黄土汤不侔也。梅师方云。热毒下血。或食热物发动。以赤小豆为末。水调服。则知此方治脏毒下血。黄土汤。治结阴下血。有霄壤之分也。

徐氏医法指南云。先血后便。近血也。大肠血也。感而即发。俗谓之肠风。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先便后血。远血也。胃血也。积久而发。俗谓之脏毒。黄土汤主之。

案千金。诸下血。先见血后见便。此为远血。宜服黄土汤。先见便后见血。此为近血。宜服赤小豆散。此远近二字互误。三焦虚实门。有远血近血二方。主疗与本经同。而千金翼论。及外台引崔氏。亦误。张氏医通。却以金匮为传写之误。尤非也。巢源云。大便下血。

鲜而腹痛。冷气在内。亦大便下。其色如小豆汁。出时疼。而不甚痛。前便后下血者。血来远。前下血后便者。血来近。此亦可以证耳。

备预百要方。血痢方。

赤小豆(三升炒令熟) 当归(三两)上二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三。薄粥温下。

千金伏龙肝汤 治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方。

伏龙肝(五合末) 干地黄(五两) 阿胶 牛膝 甘草 干姜 黄芩 地榆(各三两) 发灰(二合)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胶煮消。下发灰。分为三服。(张氏衍义云。可见治血。

但取归经。不必究其先后远近耳。)又续断止血汤。治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利或不利。好因劳冷即发。

续断 当归 桂心 蒲黄 阿胶(各一两) 甘草(二两) 干姜 干地黄(各四两)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胶取烊。

下蒲黄。分三服。(张氏衍义云。验其血色。晦淡则当用金匮法。鲜紫当用千金法。方为合辙。)医林方。阿胶丸。治便血先便而后血。谓之湿毒。

阿胶(一钱) 黄连(三钱) 白茯苓(二钱) 白芍药(四钱)上为细末。水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温水送下。日进四五服。

又芍药柏皮丸。治先血而后便。为之脏毒。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20几岁女孩,动情先动脑

    20几岁女孩,动情先动脑

    20几岁女孩。正值花样的岁月,有花样青涩的股。也会遭遇青涩如花的爱情,只是现实生活总有些无奈。爱情也总让人身不由己。
  • 漫长岁月只爱你

    漫长岁月只爱你

    余光:“苏离,你知道我不止余光是你,眼里是你,心里也是你,请你不要离开我.苏离:“余光,我,苏离,离开谁都可以,离开你不行.”高甜独宠,一路甜下去
  • 武道临天

    武道临天

    一代武道宗师武凌天带你走向武道的世界,让武道在神话的世界开花,
  • 三十六计谍中谍(四国名将系列)

    三十六计谍中谍(四国名将系列)

    有没搞错,她这么个平凡的女孩,也会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荒天下之大谬!不过要是能够一尝多年来,想到一名特工的夙愿,似乎也是件了不得的事——只是那个白胡子老爷爷也太恶搞了,竟把她送到古代去,还当上了间谍的头头?OH,MYGOD!开玩笑的吧?而且眼前这名冷得像冰块的男子,不会是配给她的男主角吧?这么一块大冰,她能融得了他吗?
  • 魔女施咒美少年II

    魔女施咒美少年II

    本书讲述聪明可爱但率直迷糊的天才少女作家迪娜与性格怪异、拽得让人受不了的乐队明星恩律历经各种误会,终于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并不平坦的恋爱生活。
  • 高鹤彤是傻蛋

    高鹤彤是傻蛋

    吃的饱睡得香总得找点事干不是2019.12.28傍晚于协和病房
  • 废柴第一百零一天

    废柴第一百零一天

    一个在人海中的平凡人,可在他弱小的眼睛里,一直都藏着狮子啊!!
  • 锦绣朱门

    锦绣朱门

    祖母冷眼,我有慈爱父母。姐妹勾心,我有友爱兄弟。锦绣京城,姐争妹抢,不过是桩美满婚事。身为伯府嫡女,瑶宁表示:我的婚事我做主!呃,再不济,还有我爹娘做主呢!“赵老师,内宅凶险,还是麻烦您老人家,陪我在这繁花似锦的大宋朝,好好走一遭吧!”-------------本文女主非小白无万能不圣母,新书正慢慢增肥中~
  •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本书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闻一多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书中探讨了闻一多的学术人生,从家乡到清华,从国内到国外,从诗人到学者,从文化研究到现实斗争,展示了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