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0700000013

第13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证三条(按当作二条。)方九首妇人宿有 病(脉经。首五句。作妇人妊娠。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下血四十日不止。胎欲动。在于脐上。此而妊娠三十字。血不止。作下血不止。)按瘀血 痼。必在脐下。妊娠二三月堕者。多其所害。此云在脐上者。窃不无疑。或者讹字。敢俟有识论定。(脉经胎在脐上。更疑。)桂枝茯苓丸方〔朱〕服法甚缓。以深固之邪。止堪渐以磨之也。

按此方茯苓。亦是引药下导者。(说见于虚劳肾气丸下。)芍药取之通壅。(宜参伤寒论述义太阴病下。)此五味之所以相配也。

又按玄珠经。通真丸。妇人通经。男子破血。用大黄。桃仁。天水末。(一名益元散。)干漆。杜牛膝(医学纲目四引。)正得此方之意。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

按恶寒。尤氏为腹恶寒。然犹似身恶寒。存考。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

〔朱〕妇人下血。大概由于冲任二经为病。或无端漏下。或半产后下血。或妊娠下血。下血虽异。而源头则一。

按此条漏下。与半产后下血。是客。妊娠下血腹中痛。是主。三证并列。以备参对也。鉴程剖析不了。朱氏为是。

但芎归胶艾汤。则足以兼三证而治之矣。(程氏引脉经。考原书。作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又按魏氏曰。假令妊娠而下血腹中痛。此胞气阻滞之故也。胎气何以阻。以气虚寒也。气虚寒。则血必不足而凝。

凝则气愈阻而作痛。气阻血凝。则又内生虚热。血之凝者尚凝。而余血遂漏不止。甚则伤胎而动。动而竟坠。此胞中气血。因虚而寒。因寒而阻。因阻而凝。因阻凝而热。因热而下血。因下血而伤胎坠孕。递及之道也。此说太巧。姑存之。

芎归胶艾汤方医心方。产经云。治妊身七八月。腰腹痛。胎不安。汗出逆冷。饮食不下。气上烦满。四肢痹强。当归汤方。

于本方。去芎 。加生姜。橘皮。

千金翼。当归汤。治产后血留下焦不去。

于本方。去阿胶。艾叶。加桂枝。

圣惠。治产后下痢。腹中 痛。当归散方。

于本方。去阿胶。加干姜。

圣济。治妊娠因惊胎动不安。当归汤方。

于本方。加人参。不用清酒。

又治妊娠卒下血。致胎不安。少腹疼痛。人参汤方。

于本方。去芍药。加人参。黄芩。吴茱萸。生姜。不用清酒。

又治妊娠胎动有所下血。腹胁疼痛。宜服阿胶散方。

于本方。去芍药。加赤石脂。龙骨。黄 。干姜。不用酒。

卫生家宝。丁香胶艾汤。治崩漏走下不止。

于本方。加丁香末四分。

兰室秘藏。丁香胶艾汤。治崩漏不止。盖心气不足。劳役。及饮食不节。所谓经漏少时。其脉二尺俱弦紧洪。按之无力。其证自觉脐下如冰。求浓衣被。以御其寒。白带白滑之物多。间有如屋漏水下。时有鲜血。右尺脉时微洪也。

于本方。去甘草。加丁香。

妇人怀娠。腹中 痛。

先兄曰。说文。有 无 。云。 。腹中急也。从 声。

当归芍药散方〔朱〕芎归芍药。足以和血舒肝。苓术泽泻。足以运脾胜湿。此即后人逍遥散之蓝本也。

按妊娠之常。饮水动易停潴。是以内寒腹痛。此方利水散寒。以使胎气盛实。芎归二味。不特养血。亦能散寒止痛。

古方往往见之。此方所用。或此意也。(抱朴子至理篇曰。当归芍药之止绞痛。)先兄亦曰。此方芍药多用。取之缓其痛。

与小建中之芍药同趣。赵说似迂曲。

妊娠呕吐不止。

按张氏医通。全取赵氏。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医心方。僧深方。治妇人妊身。恶阻酢心。胸中冷腹痛。不能饮食。辄吐青黄汁方。用人参干姜半夏凡三物等。

分治下。以地黄汁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日三。今案极要方云。各分稍加至十丸。产经云。人参丸神良。

幼幼新书。婴孺。治小儿。调中止痢。去冷进食。人参丸方。

于本方。加茯苓。蜜丸。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按张氏医通。本于赵氏。

本草序例。雷公炮炙论。云如小豆许者。取重八两鲤鱼目比之。

葵子茯苓散方〔朱〕葵子通利诸窍。称能滑胎。其疏泄血分可知。而得茯苓之淡渗。功专气分者。为之佐。使水从气分而去。则胎自无虞。

按冬葵子。本草白字曰。主五癃。利小便。黑字曰。疗妇人乳难内闭。

白术散方先兄曰。千金半夏汤。治香港脚上入腹。方中用细辛。与此治心烦吐痛者同趣。又范汪旋覆花汤。治胸膈痰结。亦用细辛。俱取其辛温通气。散膈上寒饮也。

按千金。治咳嗽胸胁支满。多唾上气方。酒一升半。浸肥皂荚两挺。经宿。煮取半升。分三服。七日忌如药法。若吐多。以酢饭三四口止之。此方。呕用醋浆。其义一也。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论一首 证六条(按当五条。) 方八首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

按产后痉病。其证治。与上经所叙无别。故更不论列。郁冒。开在次条。但大便难。则不出其方。然不出于脾约丸等润燥手段也。

又按巢源妇人杂病中曰。张仲景云。妇人经水过多。亡津液者。亦大便难也。恐系于错引本条者。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大便坚呕不能食七字。脉经。作所以便坚者呕不能食也。)先兄曰。明理论云。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明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此条不言发热。然后条有更发热之语。则其有热者可知。即为草蓐伤风明矣。

按此条文法。稍近倒装。小柴胡汤主之一句。本当在但头汗出下。其以先辨郁冒之理。故更于章末补出三句也。冒家大汗出。即是小柴胡相适之效。亦犹少阳病振汗之比。且以血虚下厥三句。释头汗出之理。所以产妇喜汗出者四句。

释前条亡血复汗之理。即血虚邪客之候。阴阳乃复一句。与冒家欲解。必大汗出相应。

盖喜汗出。头汗。大汗。三证不同。宜分别看。

又按大便反坚。反字。对呕不能食而言。盖呕不能食。是少阳证。大便宜未至坚。今产后液燥。故大便反坚也。本事方曰。人平居无苦疾。忽如死人。身不动摇。默默不知人。目闭不能开。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恶闻人声。但如眩冒。移时方寤。此由已汗过多。血少气并于血。阳独上而不下。气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气过血还。阴阳复通。故移时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妇人多有之。宜白薇汤。仓公散。白薇汤。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分。

炙。水煎服。仓公散。瓜蒂。藜芦。雄黄。矾石。 。等分。少许吹入鼻中。(按二方。并非本条证所宜。姑附之。)又曰。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多汗则大便秘。故难于用药。唯麻子苏子粥。最佳且稳。(按冒家汗出乃复。后但肠燥便秘者。此粥为佳。首条所谓大便难者。亦或所宜。)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

按此条证。徐朱以为食复。魏周意亦然。盖沈氏与此诸家。俱就能食而立说。但尤氏曰。病解能食。谓郁冒解。而能受食也。至七八日更发热。此其病不在表而在里。不属虚而属实矣。是宜大承气以下里。此其意稍异。存考。

产后腹中 痛。

千金。治产后虚羸喘乏。白汗出。腹中绞痛。羊肉汤方。

于本方。加桂心。芍药。甘草。芎 。干地黄。(圣惠。羊肉地黄汤。更加人参。)外台。许仁则。产后更无他状。但觉虚弱。欲得补气力。兼腹痛。宜羊肉当归汤方。

于本方。(当归五两。生姜六两。)加黄 四两。若觉恶露下不尽。加桂心三两。恶露下多。觉有风。加芎 三两。

觉有气。加细辛二两。觉有冷。加吴茱萸一两。觉有热。加生地黄汁二合。

圣济。治产后血气不利。心腹急痛。上下攻冲。气逆烦闷。黄 汤方。

于本方。加黄 。白术。甘草。人参。

下瘀血汤方〔赵〕与抵当同类。但少缓尔。

按此方。犹是抵当丸大陷胸丸之例。宜云下瘀血丸。今作汤字者。盖传写之讹耳。方后煎字。亦宜作煮字。始合古义。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脉经。更无切脉二字。再倍下。有其人二字。不食。作不能食。)按此条。李注极允。且据无太阳证一句考之。则其有里证。可以推知。盖是产后得邪。邪气下陷。与血相搏者。既有热候。亦有少腹坚痛。与产后得胃家实者。其证相似易错。故对待为辨也。又膀胱。犹言下焦。不须深讲。产后中风。

发热面正赤。

〔徐〕中风发热头痛。表邪也。然面正赤。此非小可淡红。所谓面若妆朱。乃真阳上浮也。加之以喘。气高不下也。

明是产后太虚。元气不能自固。而又杂以表邪。自宜攻补兼施。

产后下利虚极。

〔徐〕凡治痢者。湿热非苦寒不除。故类聚四味之苦寒不为过。若和血安中。只一味甘草及阿胶而有余。治痢好用参术者。政由未悉此理耳。

按虚极。犹言疲惫。轩村宁熙曰。此证本自热利。故虽至虚极。犹用白头翁汤。其加甘草阿胶者。不啻补血益气。

兼为缓中调肠之用。陶氏云。甘草。通经解毒。东垣云。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甄氏云。阿胶止痢。杨仁齐云。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气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留滞者。则能平安。据此诸说。则增加之意可知。虚闭并用阿胶。乃是此意。此说精确。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论一首 脉证合十四条(按当作十条。) 方十四首(按当十三首。)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

按经水适断四字。宜为七八日上看。盖篇首四条。既详于伤寒论述义中。兹不复赘。(程注。至治有殊也。全取伤寒蕴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焦循雕菰集。罗浩医经余论序曰。其论金匮。以水症气冲咽。状如炙肉证。妇人咽中有炙脔。为有形之邪。阻无形之气。

按梅核气之名。 见直指方。前人或谓为噎膈之渐。盖在男子。往往驯为噎证。女子则多不过一时气壅痰结也。

半夏浓朴汤方医心方。医门方。疗咽中如肉脔。咽不入吐不出方。

于本方。去苏叶。加橘皮。

外台。广济。疗心腹胀满。柴胡浓朴汤方。

于本方。去半夏。加柴胡。橘皮。槟榔。

圣惠。治膈气胸中妨闷。痰壅不下食。紫苏散方。

于本方。加枳壳。柴胡。槟榔。桂心。

又治心腹胀满。痰饮不下食。浓朴散方。

于本方。加陈橘皮。前胡。槟榔。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躁。脉经。赵。徐。沈。尤。朱注本。并作燥。误。)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

按据小青龙汤考之。则此所谓涎沫。亦即稠痰耳。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未多之未。朱曰。疑是寒字。误。未匀。原本。诸本。并作不匀。宜改。)按徐氏曰。妇人之病。至胞门。为一篇纲领。因虚积冷结气六字。尤为纲中之纲。谓人不虚。则邪不能乘之。因虚故偶感之冷。不化而积。气热则行。冷则凝。冷气凝滞。久则结。结者。不散也。血遇冷气而不行。则经水断绝。然有微甚上下不同。故曰诸。程氏曰。此条。当分作三截看。妇人之病。必因于虚劳。因于积冷。因于结气。(即结热)三者。皆能为妇人诸经作病。尤氏义同程氏。而金鉴亦仍之。今熟玩经文。徐说似长。但其解诸字恐非。魏氏曰。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帝追妻:上仙你别跑

    天帝追妻:上仙你别跑

    “紫淼,你还想跑?”天帝挑眉紫淼“哼╭(╯^╰)╮”天帝“老婆,那些女的真不是我弄来的”紫淼“这个月你只能陪小榴莲度过了,拜”转身下凡,众神看着天帝捂着胸口一脸痛苦的看着榴莲君,众神表示【我们原来那个高冷的天帝去哪了?????】
  • 花非花之风华

    花非花之风华

    所有的苦涩,多久的忍耐,都为了美好到来的一刻。美好的,总是转瞬即逝的。似花,似烟,似雾,是烟花。闪亮夜空秒间,即刻湮灭。
  • 心中的歌

    心中的歌

    畅读心中的歌在心中留下美妙的诗篇画卷,你我同是天涯沦落人何不以清风拂面,畅读内心的炙热,愿你我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迎接春天的温柔,夏天的畅爽,冬天的冷寂,秋天的清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轮寒阳照秋景兮凌花

    一轮寒阳照秋景兮凌花

    那年夏天,懵懂青春,我们相遇次年秋天,我们渐行渐远...去年夏天我们毕业了,你走了,剩下我自己...如今我也走了,你也不再回来,剩下那些丁零散落在校园角落的‘碎片’
  • 旝翼魜燊

    旝翼魜燊

    江湖霸主,王者之风,天撼地坼!11火拼,江湖凶险,英雄美女,尽在《旝翼魜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前途坎坷,勇者无谓。不启白道便踏黑途。雄,排山倒海,天撼地坼;霸,贱弃魑魅,洁身自好;敢,一世冲刺,直破黑途.一个身世不明的少年,他身后隐藏着怎样的秘...
  • 自古人妖相殊疏

    自古人妖相殊疏

    诸位客官,饮了这碗酒,我与你慢慢诉说......体会青蛇的苦思,拂过鲛人的泪珠,感受白狐的愁情,都说妖本无心,可她们却比人还长情。奈何人妖相殊疏,岂料人世间这一遭如此痛彻入骨。
  • 王一博之余生请多多指教

    王一博之余生请多多指教

    王一博回到车上,赶往机场,深邃的眼神漠然的注视着窗外的风景,这样的日子他多多少少有些厌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呐?好像是泰国那次吧。“呵”一声轻笑从嘴边漫出,这些都是小儿科,打不倒他的只会让他更加坚韧。......我拿你当妹妹,你却想做我老婆?叔可忍婶婶不可忍拿下
  • 缘起浮生

    缘起浮生

    弃坑重写,正文在第二卷浮生林传说。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是却可以选择去做怎样的一个人,去喜欢谁,去讨厌谁。我们的未来在浮生林前发生了改变,变得充满未知充满希望。他们说时间和以后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但是我已经学会控制了时间。相信我,我也会把握住以后,就像那年拉钩许下的约定永不分离。
  • 崛起,逆天圣女

    崛起,逆天圣女

    原本是宇宙正主,虽然有实力但是无权无势,还中了穷奇之力的封印。在她姐姐的婚礼上,被某女种下了寒冰之气。“无际,宇宙以后就拜托你了~”某帝王朝他笑笑,接着“轰”的一声,某帝王与某女一同魂飞魄散。可没料到,自己重生在了九岁小娃身上。纳尼?还变强了!什么?这才是某帝王的真正的身体?看她变强后怎样虐那些江湖上的小渣渣,怎样续前世的未了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