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90200000064

第64章 第一次见面要会作介绍

第一次见面作介绍是社交场合的礼节之一,分自我介绍、由别人介绍自己、听对方介绍他自己、由别人介绍对方给自己和自己把某人介绍给另外一个人5种。

(1)自我介绍。

如“您好!我是王刚,长江机械厂的业务员”,由招呼话和介绍话组成。介绍话一般包括自己的姓名、单位职务及事由。其要领是语调要热情友好,充满自信,眼睛要注视对方,含笑致意。

(2)由别人介绍自己。

由姿态和言语两部分组成。当介绍人在介绍时,自己不能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而应当含笑注视对方,随着介绍人的介绍而向对方点头致意。当介绍人介绍完后,再与对方握手,并说上一些恰当的话语,如:“见到您很高兴。”

(3)听取对方的自我介绍。

这时自己虽不是交往主动者,但也应表现出热情的姿态,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方,而不能一边用耳听,一边低头批阅文件。在对方介绍完后,应热情欢迎,如伸出手去握住对方的手,用惊喜的语调说:“哦,你就是王先生,欢迎欢迎!请坐!”

(4)由别人介绍对方给自己。

这时,自己要侧过耳朵去听介绍人的介绍,并用点头或一些感叹词来呼应他的介绍。但应注意,无论对方还是被介绍人,目光都要一直注视着对方,而不能只看着介绍人,把个后脑勺对着被介绍人。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应热情和对方握手,并亲切交谈。

(5)自己把某人介绍给另外一个人。

这种情况下,交往双方原来没有交谈过,但都分别与自己相识,所以,自己的任务就是介绍他们双方互相认识。这种介绍通常由说明语和介绍语组成。如:“两位,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小李,华建公司的代表;这位是王先生,中民公司的代表。”

假如您现在是一个宴会的主人,请来了许多客人,老朋友们自然不用您介绍,他们会主动凑到一块谈得热火朝天。关键是单独无伴的客人,您应注意不能冷落他们,要尽快让他们也找到适当的伙伴,这就需要您介绍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介绍法,也就是说,分别给他们选择一个适宜于他们的兴趣的伙伴。如果把两个都从事于同一行业的人拉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因为爱好相投、职业相同,自然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把专业、兴趣相近的人介绍在一起,如把诗人介绍给音乐家、把新闻记者介绍给作家、把医生介绍给运动员等,总而言之,让他们有话可谈。

介绍时,请记住下面三条简单的礼节原则。

①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即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女士的姓名。例如,“李小姐,让我来给您介绍王先生。”

②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尊敬长者之意。如:“王教授,请让我给您介绍黄小姐。”

③把次要人物介绍给主要人物。一般说来,当某人在社会上知名度较大时,别人自当被介绍给他。

总之,应该记住这一点,介绍时先提某人姓名是一种敬意,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介绍一般以询问口气为好。如:“张先生,我可以介绍李明同您认识吗?”“张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李明先生。”但这种介绍法比较严肃,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采取自然、轻松的介绍法,如:“我来介绍一下,张伟明先生,书法家……”“诸位,我非常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李永明。”还有一种更随便、亲切的介绍法,如“晴云,这是美兰”;“美兰,这是晴云”;“海平,我表弟——李明”。

如果是介绍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相见,除了介绍他们的姓名之外,还可简单地提一下被介绍人的特点,如:“小青,这位是吴国良先生,您不是想了解一下深圳的情况吗?吴先生是地道的深圳通,你们好好聊聊吧。”作为被介绍者,应该主动点头或握手致意:“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真高兴。”

未经别人介绍,我们也可能自我介绍一番,但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①避免直话相问。如“您叫什么名字”,这样显得很鲁莽,而要尽量委婉一些:“请问尊姓大名?”或“请问贵姓”或“不知该怎样称呼您”、“您是……”等。

②不要涉及对方的敏感区。如:“您多大了?”“您结婚了吗?”“您有几个孩子啦?”

③如果未听清对方的姓名。可以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清尊姓大名。”这时,被询问者应把姓名重复一遍。敬烟奉茶要礼节到位。

(1)敬烟的礼节。

在允许吸烟的场合,吸烟、敬烟也有一些礼貌的规则,只是认定“礼多人不怪”。敬烟如果一定要敬到使人头昏脑涨才罢,那是不礼貌的。

如今在办公场所吸烟几乎都被看成是一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因此,只有在主人明确地邀请你抽烟时方可点烟。如果你主动地问“我抽烟你介意吗”,对方一般出于礼貌,只能回答“当然不介意”,但是烟一点着即大错铸成。你的行为已被看成没有教养。即使主人是个烟民,出于礼貌还是不要在有不抽烟的人在场时抽烟。

吸烟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不要把火柴梗和烟蒂随地一丢或不熄灭就丢在垃圾里。

一般认为,在以下场合禁止吸烟:

第一,很多人拥挤在狭小房间内。

第二,制作或整理资料文件时。

第三,接待室里没有烟灰缸时。

第四,在走廊或楼梯上行走时。

第五,坐在饭桌旁或在对方还未吃完饭时。

第六,在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内。

主人在敬烟前,应询问客人是否会吸烟,如有女士在座,还应征得她的同意。如果来宾较多或同座身份高的人士都不吸烟时,则主人也最好不吸烟。在正式的会见、会谈或隆重庄严的仪式上,不允许给其他人敬烟,自己也不得吸烟。对宗教人士和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客人不要敬烟。

如果客人是初次来访或在商务洽谈等场合,需要敬烟时,不要直接用手取烟给客人,这样手持烟来回推让,可能使病毒、细菌传播给对方,这是很不卫生的。只要将原包打开口,把烟弹出少许,按照先客人后主人的礼遇顺序递过去,待客人取出后,主人再取出打火机或火柴,替客人点好烟。而后自己再取出一根来吸。正在吸烟时,如果与人打招呼或说话,应将烟取下,否则将被视为不尊重对方。

如果自己正在戒烟或者自己不喜欢抽烟,那么即使是客人或上司敬的烟也可以谢绝。但在婚礼上,对新郎或新娘敬的烟不能不接,即使自己不吸烟也要吸上几口,待人家应酬他人时再熄掉。对方一进门,主人就立刻拿烟来吸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至少等双方寒暄完毕,切入正题之后再拿出烟来吸。

当客人或上司取出香烟准备吸的时候,主动帮助点烟是表示敬意的做法,但是反复地去主动帮助点烟,反倒让人生厌。因此在商务活动中,除非对方在口袋里反复寻找火柴或打火机,一般没有必要主动为他人点烟。

吸烟时,不要吸了一半就扔掉,也不要吸到烧手或过滤嘴边,才去熄灭。烟蒂应放进烟灰缸内熄灭,以免冒出难闻的烟味。

有的人吸烟时喜欢仰面朝天吐出一个又一个烟圈,这个技艺是不值得炫耀的。向着别人的面孔吞云吐雾,即使对方也是抽烟的人,这样做也是非常失礼的。

向他人敬烟之后,应主动掏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对方点烟。但要记住一次不要点两支以上的烟,点过两支烟后要重新打火再为其他人点烟。有人为了表示热情好客,一次打火要点许多支烟,甚至为此不惜烧痛了自己的手指。这样做其实是吃苦不讨好的。

在英国,有“一火不点三支烟”之说,即一个人拿出打火机或火柴为大家点烟,绝不能连续点三支;而要在点过两支烟后停下来,换一根火柴或熄灭打火机后再打着,然后给第三人点烟。否则,据说会给三人中的某人招来不幸。

其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三个士兵夜间在战壕里吸烟,其中一人划着火柴给另两人和自己点了烟。由于火柴的发光时间较长,正好成了敌人从容瞄准的目标。结果一个士兵被枪打死了。此后“一火点三支烟”演变成忌讳之举。

(2)奉茶的礼节。

有客来访,待之以茶,以茶会友,情谊长久。这是我国传统的待客方式。此事虽小,却不得马虎大意。

在招待客人时,对茶具和茶叶的选择应有所讲究。从卫生健康角度考虑,泡茶要用壶,茶杯要用有柄的,不要用无柄的茶杯。目的是避免手与杯体、杯口接触,传播疾病。

茶具一般选择陶质或瓷质器皿。陶质器皿以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为最佳。不要用玻璃杯,也不要用热水瓶代替茶壶。如用高杯(盖杯)时,则可以不用茶壶。

茶叶的选择:外国人一般饮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糖、牛奶或奶油等。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各地饮茶习惯也不尽相同。广东、福建、广西、云南一带习惯饮红茶,近几年受港澳台地区的影响,饮乌龙茶的人也多了起来。江南一带饮绿茶的比较普遍。北方(习指淮河以北)人一般习惯饮花茶。西藏、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大多习惯饮浓郁的减压茶。就年龄来讲,一般地说,青年人多喜欢饮淡茶、绿茶。老年人多喜欢饮浓茶、红茶。

喝茶时对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其色、香、味。色,即水色,以液艳色秀、水底明净为上;味,即滋味,以味醇甘鲜、苦而不涩为妙;香,即香气,以甘香清郁为佳。

沏茶之前,要先洗手,并洗净茶杯或茶碗。最好当面洁具,这样可以使客人喝起来放心。还要特别注意检查茶杯或茶碗有无破损或裂纹,若有是不能用来待客的。

奉茶的时机,通常是在客人就座后、开始洽谈工作之前。如果宾主已经开始洽谈工作,这时才端茶上来,免不了要打断谈话或为了放茶而移动桌上的文件,这是失礼的。值得注意的是,喝茶要趁热,凉茶伤胃;茶浸泡过久会泛碱味,不好喝,故一般应在客人坐好后再沏茶。

上茶时一般由主人向客人献茶,或由接待人员给客人上茶。上茶时最好用托盘,手不可触碗面。奉茶时,按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先主要客人后其他客人的礼遇顺序进行。不要从正面端来,因为这样既妨碍宾主思考,又遮挡视线。得体的做法,应从每人的右后侧递送。

陪伴客人品茶要随时注意客人杯中茶水存量,随时续水。每杯里茶水不宜斟得过满,以免溢出洒在桌子上或客人的衣服上。一般每杯里斟七分满即可,应遵循“满杯酒半杯茶”之古训。如用茶壶泡茶,则应随时观察添满开水,但注意壶嘴不要朝向客人方向。

不论客人还是主人,饮茶要边饮边谈,轻啜慢咽。不宜一次将茶水饮干,不应大口吞咽茶水,喝得咕咚作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如遇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更不要吃茶叶。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同类推荐
  • 求职密码

    求职密码

    本书完全针对一般求职者包括应届生在招聘中遇到的各种求职问题,介绍了求职前的准备,求职类型及应对技巧,各类面试题型以及面试之后要注意的事项。结合当下求职市场的形势,本书不仅解答了求职男女面临的诸多问题,还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职业规划方法和求职技巧,能有效帮助求职者找到职业目标和理想工作,用激情和努力点亮人生梦想,追逐幸福和美好的生活。本书可供广大应届毕业生及广大求职者阅读。它会教你最有杀伤力的求职技巧,教你如何巧妙地处理求职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 防微虑远:远离一切坏习惯

    防微虑远:远离一切坏习惯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克服懒惰习惯——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克服拖延习惯——我生待明月,万事成蹉跎;克服自私习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等。
  • 办公室丛林法则

    办公室丛林法则

    本书旨在破解职场生存难题,从中更好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以从容应对复杂的职场环境,摆平各种潜伏着利害冲突的人事关系,在办公室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平步青云。
  • 成功元素

    成功元素

    你希望生活得舒畅吗?你希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吗?你希望享受亲密的天伦之乐吗?书中给予你去实现理想的力量,将成功元素汇入你的脑细胞。
  • 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人生在世,说话到底难不难?如果说难,两三岁的孩子,还没学会拿筷子吃饭,就会咿咿呀呀说话了,谁记得儿时说话费过什么气力,好像自然而然就会了。如果说不难,为什么许多人登上讲台,面对众人,开口就为难呢?言谈和游泳不同。游泳,不会就是不会,下水就往下沉;而言谈之便,人所共知,凡是健康的人,哪个不会开口说话?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许多人对说话不大在意,以为用不着讲究。然而,公众演讲有别于日常会话,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学习演讲知识,掌握演讲技巧,不但为公众演讲所必需,而且能为日常会话增添底气和风采。
热门推荐
  • 雨季微凉

    雨季微凉

    青梅竹马的他和她,原本会平平淡淡的携手走下去。却因为他的到来,一切都被打破。看不清自己的心,不知要向哪走去的她。一心宠溺,却满身伤痕的他。带着目的缓缓走来的他,却莫名迷失的他。
  • 季节糖

    季节糖

    恋爱时的汤汤水水,仅此。只愿与他,长久,甜蜜。
  • 独宠小淘妻

    独宠小淘妻

    他是总裁,但可不是一般的总裁,一时善心大发救了一个跳河女子,谁知竟会惹出那么多的事儿!倒霉催的!
  • 《电脑知识篇》(下)

    《电脑知识篇》(下)

    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创造了20世纪摄人心魄的电影奇观。1977年,当人们第一次看到电影《星球大战》惊心动魄的场面时,真是激动不已,难以忘怀。其实,产生这一强烈的艺术效果,除首次应用了道尔贝立体声响效果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归功于成功地运……
  • 徒弟又跑了

    徒弟又跑了

    亲自教授功法,亲传最高秘籍,送法器,送契约兽,恨不得把徒弟当自家亲闺女,这是人家的师傅。功法自己练,秘籍自己找,法器自己挖,契约兽自己抓,恨不能把徒弟当自己丫头使唤,这是她的师傅。这些墨萱都忍了,谁让她好不容易修炼起来的功力,倒退飞快,而唯一知道怎么解决的人,就只有她不靠谱的师傅呢?可是,为什么还得闯六界,斗龙王,斗阎王,斗妖王……(╯‵□′)╯︵┻━┻这个师傅不要了!什么?!不能不要?!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夫?!
  • 你是人间四月天a

    你是人间四月天a

    你说过的不会离开我的可是你骗了我以后我还能相信你吧
  • 元素天纪

    元素天纪

    旧纪已过,新纪已至。这是一千年以后的世界,有点科幻,有点平淡……少年们自凤凰花柳中崛起,战斗、爱情、热血、智商、离奇、真相、信念,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认知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 王俊凯淡之年华

    王俊凯淡之年华

    “好,王俊凯,竟然你们。。呵呵,好啊,那我就高姿态的退出,成全你们不要脸的幸福”。。。。。。。。。。。。。各位亲,在下苏小菲第一次写小说请不要见怪,可能也有写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点指点。
  • 废材逆袭:绝世特工

    废材逆袭:绝世特工

    死后再次重生于神秘大陆,顶着被众人唾弃的身份,咸鱼翻身,疯狂逆袭。她要让那些曾经欺辱过她的人,统统受到报应!
  • 尚如初传奇

    尚如初传奇

    尚如初本乃凡人,却身不由主进入江湖武林;生逢乱世,又阴差阳错学会一身绝世武功。一路来相遇美人无数,心中唯对一人心有所属,纵有歹人恶棍设下阴谋欺他年少无知,但他终凭内心纯净荧荧,化险为夷。待屡遭身周之人欺骗诡计,感江湖无爱,人心叵测,便因愤恨嫉俗,性转为坏,只道天下之人负过我,我便倾仇以复之……命运无论如何,徒令人生‘谁悲失路之人’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