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93200000030

第30章 穆藕初:手散黄金培国土,堂堂豪举惊流俗(1)

传略

穆藕初(1876—1943),名湘玥,上海浦东人,祖籍苏州洞庭东山。上海工商界名流,昆剧票友,昆剧传习所的创办者之一。民国时期著名的棉花专家。

6岁入塾。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入棉花行学徒,光绪二十三年进夜校学英文。光绪二十六年,进上海江海关任办事员。光绪三十年,与马相伯等人组织“沪学会”,声援上海各界的反美爱国斗争,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光绪三十三年,任江苏铁路公司警务长。宣统元年(1909年)夏赴美国,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德克萨斯农工专修学校学习农科、纺织和企业管理等。1914年,获农学硕士,学成归国。1915年,与胞兄穆湘瑶共建德大纱厂,自任经理。他曾几次拜访过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唯一跟这位伟大的管理学家有过切磋的中国人,1916年11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由他翻译的泰罗著作——《工厂适用学理的管理法》,并将该管理法在厂内推行。此后,创办了上海厚生纱厂、郑州豫丰纱厂,分别任总经理及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其间,还办植棉试验场,著《植棉浅说》,致力改良棉种和推广植棉事业。1917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任中华职业学校校董会主席。1918年当选上海总商会会董,2年后连任。1920年,发起组织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被推为理事长。同年又被聘为北京政府农商部名誉实业顾问,次年,集股在上海办中华劝工银行。1921—1925年,担任公共租界工部局顾问。1922年秋由上海总商会推派,北京政府农商部任命其为首席代表,出席在美国檀香山召开的“太平洋商务会议”。1923年,辞去厚生纱厂总经理职务。1924年,豫丰纱厂被迫由美商慎昌洋行接办。1925年,辞去德大纱厂总经理之职。1927年,当选上海总商会临时委员会执行委员。1928年以后,出任国民政府工商部常务次长和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筹备主任。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和史量才、黄炎培等人组织地方维持会,支持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市救济委员会给养组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主委、经济部农本局总经理。1943年9月16日,在重庆病故。

节俭

1918年6月27日,厚生纱厂开工之日,穆藕初因操劳半年,累坏了身体,一睡48小时,起不了床。德国名医福医生对他说:“你用脑过度,最好请假到外地静养一阵,否则一两年后即将成为废人。”有一日复诊,福医生问他回国几年了,他回答已四年。问他办了几家厂,他答已设两家纱厂。问他月薪多少,他答约400元。问他每月伙食费多少,他说伙食费约6元,另外房租24元。福医生笑着对他说:“你自视太轻,自奉太薄。400元月薪不算少,而你用的不足1/10,你不要认为欧洲人崇尚奢华,入门有亭园花木,屋内陈设精美,起居舒适,那是工作后用以怡情养性、恢复脑力所必需的。你回国才四年,组织的两个厂已先后开工,你的建设能力不小,信用也厚,有几个留学生能做到?希望穆先生爱惜自己,为国家社会效力。”穆藕初的回答是:“月薪虽不少,但家用和子女教育费为数也不少。我正当盛年,即使有积余,也应当以血汗所得之财,供社会正当用途,怎么能以一人的怡情养性,来消耗有用的财力?”

当时,穆藕初家住在德大纱厂对面简陋而拥挤的里弄,周围孩子都是工厂子女,大家以穆家孩子为中心,他感到特殊待遇只会增加孩子们的傲慢之气,不利于培养进取心,所以就送他们上学校住读。不知道是不是福医生的话触动了他,当年他就在德大、厚生附近买下一块地,开始造一幢西式住宅,1920年11月迁入。留学美国之前,他在海关、龙门师范和铁路工作的月薪都有百元,但在德大最初只拿80元,有朋友为他抱不平,他却说:“人生处世,唯当自问能力、精神、才识如何,及处事之勤奋如何,薪水可不计。”他常引用西方谚语“世界不问你是何人,只问你能做何事”来自勉。

1922年4月6日,他接替王正廷出任中华劝工银行董事长。第二天,他写信给经理楼恂如、副经理刘聘三,不要每月的车马费:“愚者一得,苟于行务微有裨益,自应竭诚。其每月车马费120元,务请停给为盼。”

穆藕初办事一向公私款项分得很清楚,往来巨款,交割手续毫不含糊。办厂之初,他就拿定主意,凡账房、栈房、物料,都请股东选派合适的人分别主管,但由他监督,由他决定去留。特别是他没有股份的厚生纱厂,总账房1人、花纱布栈房主任3人、物料主任1人、批发所账房3人,都由大股东介绍信赖的人担任。他在辞去总经理时,只是将账房、栈房、物料房点验清楚,将32把钥匙交接即可。他说:“大丈夫磊落光明,财色生死关头,尚须打破,何况此区区小事哉!”

即使从政时,穆藕初对公私也分得很清,公物公款,一丝不苟。他说用公家的钱,“要和用自己的一样爱惜,一样节省,一样斤斤计较,一样文文打算”,“不宜吝啬,要用得得当,用得恰如其分”,“公私要分得清楚,不得假公济私,不得以私损公”。曾在其手下任职的吴麟鑫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工作起来仿佛不要命,常常通宵达旦,连年轻人也比不上他。他平常写自己的东西从来不用公家信笺,私人书信往来,决不用公家的信封、邮票。

抗战期间,穆藕初慎重地向行政院提议颁发院令,劝告四川人改长衣为短衣,以节约布料。他在重庆担任的官职不少,经济收入还算宽裕,但依然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经常穿的是旧衣衫。老友黄炎培评价他“黄金满筐,而君萧然”。

1943年9月16日,病重的穆藕初从医院回张家花园寓所。并对家人云:“我一生从事棉纺织事业,棉纱事业为我心之所归,我死之后,只需为我穿土棉织之物,不需丝绸之物,不宜厚葬。”他一再告诫家人,将来一定要把他的灵柩运回故乡,葬于苏州,并用陆游的两句诗叮嘱儿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穆藕初的财产,在他生前就差不多已经散尽。这些钱财,千丝万缕地融化在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中。有人问穆家修,他父亲有什么遗产留给他。穆家修笑道:“什么遗产也没有,我们兄弟姐妹中,无人经商,也没有一个是富翁,都是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也是父亲的愿望。他把自己的钱都花在了他认为该花的地方。”

乐观

即使在艰苦的处境中,穆藕初仍保持着乐观。在他身边工作的倪传钺回忆,穆藕初晚年在重庆,“经济大不如前,有一次,唱曲结束后,先生带我们到饭店吃饭,改善伙食,每人点一样菜,规定必须要全部吃干净。吃完后,先生拿起一个空盘子放在面前,很幽默地说这叫照镜子。”1926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过一本英文版《现代之胜利者》,其中有********内地的实业家,一个是张謇,一个是穆藕初:“穆先生是乐观的,在这样一个****时代,如此一个乐现主义者就像中流砥柱一般……穆先生的才干和性格是中国的一种幸运,我们为有更多的穆先生而祈祷!”

穆藕初素来坚持体育锻炼,身体强健。1942年12月,穆藕初突然被******“撤职查办”后,原本不太严重的痔疾突然加重起来。1943年3月19日,穆藕初入中央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肠癌。有一次,好友黄炎培、杨卫玉等到医院探望,见他谈笑如常,十分感动,特意作诗一首,戏云:“老爱吟成癖,闲将病带来。客稀诗境静,医去笑颜开。浩气仍摇榻,刚肠易若灾。明朝君勿药,且漫醉千杯。”

重教

穆藕初认为,国家要富强,重要的前提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要大量的人才。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真正的人才,则必须注重教育。一个不重视教育、没有优良教育的民族,绝不可能是一个进步强盛的民族。穆藕初对教育的赞助,可以说是倾尽了心力。

在“五四”运动前夜,他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为此捐巨款。他无偿捐银5万两给北京大学选学生赴美留学,在当时曾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举动,无论是对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还是对那些急功近利的政客,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育。位育小学和位育中学在开办之初,也曾得到他无私无偿的援助。

教育成功的试金石,在于能否培养有用之才。穆藕初在《惜人才》一文中这样说:“国无人才,国将不国,才而不才,或用违其才,非爱惜人才之道”,“人才为国之元气,惜才为培养之原。”

穆藕初选择人才的标准,也是不拘一格。当年出资北大资助学者留美,在挑选留学者时,他不主张用死板的考试,而是请北大校长蔡元培和蒋梦麟、胡适、马寅初三位学者推荐,不限地域,不限学科,只要道德、学问、能力诸方面都出类拔萃,得到这四位大学者认可便可通过。结果选送的五位学者果然都是第一流人才,其中有经济学家,也有法学家和文学家。

令人感慨的是,穆藕初出资送人才出国留学,不求任何回报,既不要他们为自己评功摆好,也不要他们回来后为他工作,连一个“谢”字也无须说。只要他们学成后报效国家和民族,便算达到了目的。

有一回,穆藕初收到企业中的一个年轻的勤杂工的一封信,信中提出向穆藕初借阅有关棉纺工业技术的书籍。第二天穆藕初便在自己的办公室会见了这个小勤杂工。他问神情紧张的小勤杂工,为什么要借这些书。小勤杂工回答,想自学。穆又问:“你为什么不去上学?”小勤杂工答:“家里没钱,只上到初一,便辍学来当学徒。”穆藕初想了想,说:“明天,你不要来上班了。”小勤杂工一惊,以为老板要解雇他。穆藕初笑道:“放你三个月假,你准备一下考高中吧。如果你能考上,不要担心学费,都由我来负担。”三个月后,这位小勤杂工很争气,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第一个学期结束,穆藕初检查了他的学习情况,发现他的各科成绩优异,便决定在第二年暑期后送他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七年后,这个年轻人在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归国,成为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这位勤杂工出身的经济学家,就是方显廷。方显廷感激穆藕初的知遇和提携培养之恩,毕生把他奉为恩师和慈父。

1943年,穆藕初在成都治病期间,穆藕初的夫人与儿子家麟及伯华先后辗转来到成都。虽身患重病,他仍然十分关心子女的教育。据穆伯华回忆:“一日,我走进先君病室,先君正向家麟弟讲述欧阳修《陇冈阡表》之精要语,‘祭而封,不如养之薄也。’我忽然冲口而出‘俭朴所以居患难也’亦是精要语,先君视我而不言。继而我暗思先君殆自知病况难望好转耶。……是安慰我们而已。”7月19日,穆藕初给刘聘三信中还提到家麟的婚事,“麟儿订婚,将来拟请兄与超然兄作冰人。”在病逝前,他安慰伯华“不要灰心”。为人之父,穆藕初对子女们充满真挚的爱,寄予深厚的期望。

莫逆

上世纪的前四十年间,在上海乃至中国,一个教育家与一个企业家之间,相濡相挈之友情,能达到“四十年交好,到老犹新”的,恐怕无出于黄炎培与穆藕初之右者。从1901年他们相识,到1943年穆藕初辞世,历四十三年。他俩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奋斗,却又时时携手,相互支撑。一个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与一个著名教育家之间如此深沉的友谊,从一种具体的、独特的角度反映了近代中国(上海)企业界与教育界之间的紧密关系。

黄炎培与穆藕初是同乡。他们都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即以后的上海市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滚滚黄浦水和江边冲积平原的沃土养育了他们。他俩的家乡川沙,紧挨着正在形成中的,远东最大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繁华的大上海。

由于哥哥抒斋(湘瑶,又称恕再)是公学特班的学生,穆藕初常去该校,一方面在这里可以接受到各种新事物、新思想,另一方面还可结识新朋友。黄炎培说:“当清光绪辛丑、壬寅之际,恕再共余读书南洋公学,日常称道弟藕初不去口。某日,一白皙少年入恕再室,就而询之,恕再扬其手以答曰‘此即余弟也。’余之识藕初自此始。”

同类推荐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英国作家约翰·班扬出身寒微,只接受了很少的教育并且被学校开除,成年后靠做补锅匠谋生,最终却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本书是根据他的生平改编的故事,展现了他从补锅匠到大作家的历程,包括他的艰辛奋斗,他的敢作敢为,他的悲欢离合,让读者一瞥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自述(上下)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与多灾多难的清末同在。他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崛起,致力洋务运动而知名,签订屈辱条约而为千夫所指,主持甲午战争而一败涂地。功焉?过焉?全有待后人评说!从经管的角度观察李鸿章波澜壮阔又坎坷曲折的一生,研究他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剖析他高智慧的管理艺术,给读者以镜鉴,换读者以喟叹!
热门推荐
  • 草纸信

    草纸信

    一句许诺,一张草纸信,让我迷惑了七年,如今我已知晓信的内容,当初的你可还在?
  • 偏执竹马对我情难自控

    偏执竹马对我情难自控

    【已完结,偏执邻家美少年vs暖甜乖巧小公主】慕氏集团少总裁慕泽一,新晋商业新贵,颜值财力双高,可人人都知道,慕泽一生性薄凉淡漠,就连亲生父亲出车祸他都没有半点情绪波动,不会对任何人动心。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不会心动,而是在十几岁时,心里早就住进了一个人。——十六岁的洛南烛,是众人眼里的小公主,她生活在光亮里,有着让人艳羡的一切。十四岁的慕泽一,被所有人弃若敝屣,直到洛南烛把他从黑暗里拉出来。洛南烛第一次见到慕泽一的时候,男孩的一张脸白皙又精致,眼神淡漠,一脸不耐烦的教训小混混,还抢走了她的钱包,第二次见面,他竟然成了她的邻家弟弟,还嚣张的赖上了她。慕泽一:“我饿了,你请我吃东西。”慕泽一:“我没有家人了,你能做我的家人吗”慕泽一:“你等我长大好不好,我会永远保护你!我把所有都给你,我宠你,爱你,把命都给你好不好……”从此,择一人而白头,择一城而终老。双初恋1V1/青梅竹马/久别重逢/从校园到都市
  • 锦绣辞欢

    锦绣辞欢

    身为永安暗卫的宣锦欢奉义母命潜伏王都,身负两个任务,一为寻找少主,一为辅佐二皇子君临天下。但是王都风云莫测,早已成为几方势力相争的修罗场,漫漫前路蒙上了一层雾色。二皇子谢岚,父皇不疼母后早逝,无意大位只求苟安;但是在这场权谋的博弈中,他们却早已注定是非生即死的结局。京都疑云四起,一封夺命密诏传往永安,却无意中掀开了一桩宫廷秘事。封印了二十年的永安令重现人世,王都终卷入这场恩怨轮回。
  • TFBOYS之校园暗恋

    TFBOYS之校园暗恋

    安晓雅和郗珂昕还有芊墨跟三只会有怎么的故事呢?那就点进小说看看哦!安晓雅是全国第三富,郗珂昕是全国第二富,芊墨是全国第一富。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从大小姐变成了平民,而他们却在一个校园里有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男朋友是明星哦!嘻嘻!
  • 带着聊天系统去冒险

    带着聊天系统去冒险

    重生到异界了,万岁万岁,死后穿越的应该都是这个心情,能活总比死好对不对。结果事情还没有完,不但穿越了还带系统,果然穿越带外挂是一般定律!好开心,这下老子牛逼了,这是要逆天啊…………等等,这是个什么系统?老天别玩我好不好,送个聊天系统有个卵用啊!世间最邪恶的事情果然是给你希望然后又把希望毁灭,现在云黎要泪流满面。现实果然像强X,反抗不了就只能享受,至少一个人也不孤单对不对!对不对!
  • 串味折子

    串味折子

    这本随笔集,无面具、少委婉、不粉饰、近市井。笔力精峭、洞微烛隐、妙意横生。犹如串味折子戏,或长或短、或俗或雅,亮相即精彩纷呈。
  • 末世小院

    末世小院

    丧尸爆发的半年后,林简误打误撞拥有了一座小院,附赠力气极大的一枚清秀少年。什么?竟然是幼时隔壁的小胖墩!林简笑眯眯全部收下。科技覆灭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上山下河,打鸟摸鱼,在这末世活得有滋有味。
  • 复仇公主回家路

    复仇公主回家路

    你又没有想过让一切重新来过,你不想去争取一次吗。月时:“我……想过。”这次让我来守护你吧你也要学会偶尔依赖我一下。
  • 林家有女名小花

    林家有女名小花

    重生为八岁幼女的白云朵被深度催眠,虽说失去了前一世被虐致死的记忆,却有幸变成了林家的宝贝女儿林小花,阴差阳错逐渐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却因为无法面对而分裂出了四个性格迥异的人格。一部文学作品居然会改变那么多人的命运?恶魔般的男人为什么到死都那么呵护她?她深爱的男人为何三番五次地伤害她?第二次重生之后她又将做出何种选择?特别声明,本文创作灵感来源于陈渐先生的畅销作品《弗洛伊德禁地》,由于本人内心无比崇敬陈渐先生,在此衷心感谢,顶礼膜拜。
  • 凤尊天下:毒魅娘子萌货夫

    凤尊天下:毒魅娘子萌货夫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前世”,她被人追杀,为他所救,初见那一幕,她倾心于他,从此她不顾劝阻,将自己一个女人最美好的花季葬送在了那个男人身上,从十三岁到十七岁,可到了最后换来的却是致命背叛。“重生”后,她以名动天下的玲珑阁阁主身份回归,再见渣男,她不屑一顾。“你凭什么认为我是你的妻?”遇见他,是在她情殇未愈之时,虽然他卖的了萌,打得了蟑螂,下得了厨房,但她却不为所动,然,他却不肯放手。他明知道她曾是他人的妻,却仍旧不为所动,不顾天下人之口舌,执意将她纳入怀中。“天堂地狱只追随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