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33400000031

第31章 回济南心烦意又乱,黄巾军起义被镇压

蔡琰骤然听到唐城问话,手指互相搅动着,银牙咬着双唇,摇头道:“你与我们并不是一路人,不如不见。”

唐城听后,见她挣扎的模样,不忍出言追问,只能压下心中燥乱,说道:“一路保重。若他日有难处,可写信于我,我必然星夜前去相助。”

蔡琰点头道:“多谢。”说罢,转身回了府中,只留唐城一人站在原地,怅然若失。

回到城主府,唐城仰躺在床上,心头胡思乱想,忍不住叹气自问:“这就喜欢上了?唐城,你不是最不信那一见钟情?怎的见了她之后,却如此把持不住?你这个万年老处男!”言罢,扯过被子盖住头,闷头大睡起来。

先不论唐城心中纠结,却说董卓军中,正宴请将领饮酒,董卓天性不羁,对刘备现在仍是白身有所不屑,因此言语间颇多调笑,张飞大怒,这些时日早就看董卓不顺眼,挥动丈八长矛就要将董卓砍杀,却被刘备阻止,待宴席结束,诸将回到各自军寨,张飞怒道:“董卓言行无忌,对我等颇多不屑,吾不屑在他麾下做事,当就此离开!两位哥哥保重。”说罢就要离去,却被刘备、关羽两人联手压下。

刘备见他喘着粗气,叹道:“刚刚宴席之上,你欲将董卓砍杀,殊不知他乃朝廷命官,你若行凶,岂能不被追查?”

张飞被两位哥哥压着,动弹不得,只能闷闷道:“若不杀这厮,反而要在他麾下听令行事,我心中实在不甘!两位兄长若想长住此地那便罢,我自去投往他处。”

刘备呵斥道:“莫说些荤话,我们三兄弟同生共死,岂能轻易相离?不如一起投向别处去吧。”

张飞这才哼哼道:“若如此,才能稍解吾恨!”

于是三人连夜整点兵马,悄然拔寨而去,引军投往朱儁处。待第二日董卓得知此事,刘备三人早就奔出了数百里,却也无可奈何了。

过不几日,刘备引军来到朱儁处,朱儁亲自出营迎接,两人合兵一处,商议共同讨伐张宝。是时洛阳骑都尉,曹操率兵与皇甫嵩一起讨伐张梁,大战于曲阳,这里朱儁进攻张宝。

张宝率领黄巾军八九万,屯兵山后,与朱儁对垒,相持数日,久攻不下。朱儁命刘备为先锋,与黄巾军对敌。

张宝派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刘备麾下张飞纵马挺矛,与高升交战,不过数回合,就将他斩落马下,刘备挥军直冲过去,两军交战在一处,此时朱儁亲自领军出城,张宝军大乱,落荒而走,刘备见状,引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张宝手臂,张宝整合余下兵马,逃回阳城,无论汉军如何搦战,始终坚守不出。

朱儁见状,只能派遣将士围住阳城,攻打四门,又一面派人前去探查皇甫嵩消息。待得探子回报,这才得知皇甫嵩军队大胜张梁,朝廷以董卓军屡次败给黄巾军为由,让皇甫嵩取而代之,皇甫嵩领命,率军赶到之时,张角已经因病死去,其弟张梁统领兵马,皇甫嵩连胜七场,斩张梁于曲阳,又寻到张角之墓穴,戮尸枭首,送往朝廷。可怜张角一世悍勇,却不成想死去之后,落得个死无全尸。

朱儁得到情报,攻城之势甚急,连攻三日,城门危在旦夕。

城中张宝麾下有一人,名叫严政,怕城门告破时身死,遂心生一计,设宴将张宝宴请而去,张宝本就喜好酒肉,这几日又甚是焦躁,得到宴请书帖,欣然而往,待他醉后,严政眼中厉芒一闪,不待众人反应过来,挥刀将张宝头颅砍下,提着他的首级,厉声大吼道:“尔等切莫拔刀,且听我一言,我们如今朝不保夕,若将张宝头颅献给朝廷,应当能免去你我之罪,若能活着,谁想死去?”

众人本就对张宝之残暴颇有微词,见事已至此,即使将严政斩杀,也无济于事,只能放下刀枪,从了严政。

严政见意见统一,遂献首投降,朱儁得知大喜,率军直灭数郡,上表献捷。

时又有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四处烧杀劫掠,行那土匪强盗之事,言称与张角兄弟报仇,朝廷令朱儁以胜利之师讨伐,朱儁奉令,不待休整,连夜率军攻向贼众所占据之宛城,引兵于城前,大喊搦战。

赵弘为黄巾军之首领,见朱儁命刘备军攻打城门西南角,遂派遣韩忠出战,迎敌于西南,朱儁又率领铁骑两千,步兵三千,径自攻占东北角。韩忠见状,唯恐失城,忙率军奔至东北角而去,刘备趁势而上,从后掩杀,迅速将黄巾军击败,黄巾军大乱,退回宛城。

是夜,韩忠命使者出城投降,朱儁不许,将来使头颅斩下,于城墙上可见之处立一长杆,悬挂使者头颅,攻城之心甚为坚定。

刘备见状,心有不忍,劝说朱儁道:“昔日高祖的天下,为了能够招揽贤才良士,都能够接纳投降的人,大人为何不能效仿?”

朱儁笑道:“贤弟心善,我心甚慰,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秦项之时,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太祖招降赏附,以劝说来投,今日海内一统,只有黄巾军作乱犯上,若失利便投降,未免涨了贼寇之野心,并非良策。”

刘备听后,却忍不住说道:“当日严政来投,大人为何又要招降?”

朱儁语气一滞,当日接受投降,乃是听闻皇甫嵩大捷,受封赏为车骑将军,领了翼州牧,心中自然羡慕,又有严政来投,他岂能坐失机会流逝?这才接受了投降,向朝廷上奏请封,只是此事如何能与刘备说的?遂支支吾吾,不再言语。

刘备也是心思剔透之人,见朱儁表情生硬,细细思索,联系当时之境况,便知朱儁想些什么,不由暗叹一声,人各有志,却也无理由斥责。只得立于他身后,将话题转开,说道:“我观黄巾贼已经穷途末路,不过两日,定能将其攻下。”

朱儁见刘备转换话题,心中也是松了口气,遂笑着道:“如今四面围攻,犹如铁桶将宛城包裹,贼众投降不成,必然死战,况且城中还有数万百姓,实在不忍他们惊慌失措,死于非命,不如撤去东南方向的士兵,再派遣将士藏于东南密林处,余者全力攻打西北,黄巾贼必然弃城从东南而走,到时必然可擒。”

刘备听罢,说道:“某愿领兵设伏,为大人献上黄巾贼首领之首级。”

朱儁欣然道:“那就快去行事,待得灭了黄巾贼,某亲自设宴款待诸位。”

两人商议完毕,遂将东南方向兵士撤下,韩忠果然上当,弃城领兵向东南奔逃,赵弘呼唤而不回,正欣喜于侥幸逃脱,却见山中刘备突然杀出,将黄巾军打了个措手不及,韩忠大惊,不欲久战,忙率兵奔逃,却被刘备身侧关羽手起刀落,斩落马下,黄巾军见大势已去,四散奔逃,其余皆降。

却说赵弘见韩忠叛变逃脱,眼见城守不住,也想效仿韩忠,却被朱儁、刘备联军阻击,不得已又退回城门,轻易不得出战了。

朱儁与五里外下寨,正欲继续攻打,却见正东一彪人马赶来,为首一人,生的广额阔面,虎背熊腰。此人姓孙名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年十七就敢独身斩杀海贼,今又见黄巾贼起义,聚集淮泗精兵两千余人,前来接应。

几人见过,朱儁为他讲明如今行事,孙坚道:“吾当助你一臂之力。”

朱儁大喜,忙厉兵秣马,命孙坚攻打南门,刘备打北门,朱儁打西门,留东门与贼逃脱,却又设兵于东门之外十五里埋伏。

战斗异常惨烈,孙坚手下皆猛士,率先攻上城头,斩杀黄巾军百十余人,大开城门,引兵攻入,黄巾军大败。

赵弘呲目欲裂,飞马突槊,直取孙坚,孙坚身形跃起,空手夺过赵弘手中兵器,反身一刺,将赵弘刺下马来,又抓住赵弘马匹之缰绳,坐于马上,于城头往来杀敌,并无一合之将。

此时城中只有孙仲一人,见事不可为,忙率众想从东门潜逃,却被手下阻拦道:“如今汉军只攻三门,留下东门,定有埋伏,万万不可从此处出城。”

孙仲急声问道:“那要如何?”

那人道:“如今朱儁兵力众多,攻打西门,孙坚实在英勇,我等恐怕无法与之对敌,只有刘备兵力甚少,可从此门潜逃。”

孙仲听了他的意见,率领麾下一路冲出了北门,正要逃走,刘备自然知晓兵力不足以应对,遂引弓搭箭,大喝一声:“此处不得过!”说着,箭矢射出,正中孙仲脖颈,一头栽下马来,朱儁从后率领大军掩杀,斩首数万,投降者不计可数。自此以后,南阳一路,数十郡皆平定,朱儁班师回朝,被封为车骑将军,河南尹。

浩浩荡荡的太平道,自起义到被灭,只历时三月,就被平定,只是黄巾之乱虽被镇压,却因为此事,引发了又一轮的大变,东汉政权,由此迅速没落,群雄并起的时代,就此来临……

PS:第一卷至此已经结束,东汉末年浩瀚的局面即将展开,本书不会涉及过多感情,主角更不会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勾搭女人身上,敬请期待。

同类推荐
  • 二十四史-旧唐书

    二十四史-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 东汉末年说三国

    东汉末年说三国

    马休带着系统来到东汉末年,从一个幽州郡小校开始。冒充名将后裔,结识关张、起兵幽燕;拉拢陈宫,黑死丁原、抢占洛阳;进而霸两川,占西蜀;威逼马超,兵压五胡;一步步将渐渐式微的汉室王朝重新领向强盛;什么....做皇帝?来呀把这家伙拖出去打!还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你家,这天下让给有能力的世家子做。什么有人想搞世袭?斩白马...妄想一家为王者天下共击之!江山一统,社稷已定,当载歌载舞,以颂太平:啥,骊山崩塌!天有两日,人有两皇,秦皇宫高悬月上,如何是好!?马休:怕鸟!老兄弟们都起来,跟上面对着干!咱们也铸圣庭!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秦帝国灭亡指南

    秦帝国灭亡指南

    塞北岭南夜鬼哭,蝼蚁寻觅万户侯!韩信:刘邦身死,匈奴败亡,东瀛朝贡,南越请降,主公何不称帝?齐孟:民主共和!民主共和!民主共和!重要事情说三遍?韩非:诸子百家,扰乱天下,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齐孟:废话少说,全部送去西伯利亚挖煤!徐福:献祭海神的童女珠宝皆已备好,小臣何时出海,为主公求取长生不老药?齐孟:现在就可以啊,章邯何在!送徐神仙入黄河,为寡人祈祷海神,大将南征澳洲时,让夏季风来的更猛烈些吧!帝国交流群:226342842
  •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

    本书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捉影势在必然,而历史却要真凭实据,谨慎从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全书史料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
热门推荐
  • 吾辈何以为仙

    吾辈何以为仙

    哀鸿尘世血灌草,歌舞昆仑笑积云。应是玉阙高万丈,仙人不闻苦众生。............................天地不仁,万物如尘。少年们望着这战舰横行,剑仙飞渡的乱世;苟延残喘在一个又一个诡谲阴谋,追寻着正途。
  • 君叹

    君叹

    《老子》云:“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世界之母也”。世界本为物,入心便成相。“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故成亦败,失亦得,微亦鸿,瞬亦恒。一蚍蜉尚可撼树,一粒粟尚可填海。日照虽和,夏炎易灼;星光熹微,夜深乃照。燕雀决起而飞止榆枋,鲲鹏一跃万里骤风雨;蜉蝣一日生死,明月贯古烁今。纵观千古,哀一生之须臾;酿墨深思,妄我世之恒久。何为大何为小?何为优劣?何为高低?何为善恶?世人先思忖,后有度量,故有标准。三生有幸,能成人之榜模;永世嗟叹,从未触她玉颈。生前难及人世之欢爱,生后能及万世之主又如何?承诺终成夙愿,情愫深烙心底,亦是万世折磨。后人切记: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 再次相遇,丫头,我还爱着你

    再次相遇,丫头,我还爱着你

    她,凌飞妮,本想好好的度过她的大学生活,可老天爷偏偏不如她愿,先是初吻被抢,失被恶魔缠上,然后又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好不容易找到亲生父母,又与男朋友的家人是世敌……
  •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她,公孙玲珑,本是现代一宅女,无甚大志向,幸得一竹马常伴左右,快要顺理成章的结成连理之时,上天却给了她顺遂的生活的一个霹雳!是她忘记了,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注意,小三儿就已经悄然登门的时代。她对天发誓,她是真的没有对他恋恋不忘,只是对方不信,几番纠缠,就差她以死明志了。却最后还真是死了。不过她却又活过来了,上天还是对她不错的,重生在异界的她有幸得到一个空间。随即出生后才发现,身世也是不错,皇帝的女儿,一位公主!只是后来渐渐发现,这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她认为的那么简单的古代的世界,这里她的母亲才是皇帝,就当她震惊的以为这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是她小说看多了,是她自己想多了!她最多就只想做个清闲的王爷,没有什么大志啊,为什么她们都要逼她啊,一点都不想做那么个掌权天下的皇帝啊!母皇啊,她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啊~!
  • 天生爱寂寞的人

    天生爱寂寞的人

    “我并不是天生爱寂寞,却比任何人都懂。”朗宁以为经历了那么多,不会再有爱情,然而……
  • 不念过往不负余生

    不念过往不负余生

    几句话介绍不完,总要给别人留点想象的空间。
  • 种魔

    种魔

    最新颖的魔法修炼秘诀,金木水火土,五行魔功,你可曾见过?---------------------------最强悍的魔法道具,嗜血杀戮的同时居然还具有神奇的治疗魔力,你可想拥有?---------------------------
  • 生死箴言

    生死箴言

    神秘的圣物记载着古老的箴言,引领我们走向人类的终极。秦皇汉武的旧梦,在现代被再一次的追逐。人能否站在神的左手?神能否成全人的渴求?作者试图用轻松幽默的笔触带你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死得其所。曹雪芹才叫作家,我最多也就是个说书的,您要是听的高兴,麻烦打发点赏钱或者叫个好,至少也给爷笑一个,在这里,爷先给你笑一个了。
  • 遇见忘川

    遇见忘川

    每一个故事都是新的起点,每一个结尾都是一个开始。死亡是一切的结束也是全部的解脱,遇见人性看见内心。遇见另一个世界碰见哭泣的美丽。
  • 重生女配反攻记

    重生女配反攻记

    当了一辈子女配的钟篱落,死后绑定了一个系统,成为一个免费的”保镖“。她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保护”主角而已。这还不算最气人,真正让她气得吐血的是,那个主角尽然是上辈子叫她“丑丫头”的“老男人”。叔可忍,婶不可忍,可最终为了小命什么都得忍,悲剧了……不过做为优秀的备胎,钟篱落还是挺有上进思想,决定反客为主,反攻战役已经打响……